凸显课程属性,让教学迈向深度之境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认知状态,学生思维始终停留在肤浅层面,无法真正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深度教学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已经成为教研领域和一线教学备受关注的内容。要想真正落实深度教学,就需要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在排除种种困扰因素之外,探寻语文的真谛。从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来看,“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基础,是语文本质属性的重要维度。因此,深度教学就需要在扎实的语言活动中积累知识、获取经验、提升能力,真正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基。
  一、以知识为基石,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护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堂教学已经逐步从以知识为主的本位向着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课堂转变。基于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应开始进行相应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统编本教材主编温儒敏指出:我们不能光知道在各种活动中对一些所谓的新鲜理念大谈特谈,却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教学理念如何变化,语文知识作为一种必需的认知经验,都应该是语文学习所无法回避的内容。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一位教师依照先整体感知课文的方式,组织学生朗读了几遍课文,然后就抛开教材,利用精心制作的幻灯片,让学生一会儿跟着课件聆听声音,一会儿跟着课件猜测声音,整个课堂看似非常热闹。这样的教学,在常态化课堂中并不少见,很多教师甚至打着激发学生兴趣的大旗,认为学生“喜欢”更为重要,要在激发学生动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诗意的、灵动的、有生命的语文。这样的理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关键在于如何落实这样的理念。《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否适合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学生深入感知与品味的地方很多,如反复的手法、独特的想象、精妙的修辞等,却被这位教师统统扔到了一边,而将教学的关注点完全放在非语文、泛语文的模式之中。
  鉴于此,另一位教师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知反复句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以还原再现的方式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展现出来,以对比赏析的方式感受作者精妙的语言,将语言的感知、写法的洞察等体现语文属性的内容贯串于课堂之中。
  从这一案例的前后变化来看,后一位教师并没有完全陷入感性认知层面,而是充分利用语文知识,为学生搭建了语言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在积极内化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思考,更好地推动了学生将语文知识构建为语文能力的进程。
  二、以语感为风帆,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护航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由此不难看出,语言文字的感知和运用,就需要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为重任,这是形成语文关键能力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语感的路径是多样的,对于深度学习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以内在原始经验为主体的语文意识,在激活学生主观意识的基础上,探寻语言文字内部的意蕴,让学生听听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品品语言的色彩和质感,将其放置在语言文字的整个体系下,并与具体的语境进行联系,从而便于更好地审视、辨析、涵泳,成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路径,让深度学习聚焦于最需要着力之处。
  以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文为例,作者以直观形象的文字展现了不同状态下的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忽然呈出两片雪白”“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这些语言零散地被作者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就容易忽略,无法形成深刻的感知。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紧扣语言文字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发现其中值得探究与品味之处。如语句中的“银妆”“雪白”“莹白”“積雪”等词语,都是丁香花的一种代称,但为什么作者偏偏不直接说成是丁香花,而要用这些词语来表达呢?这是学生凭现有的能力和语感意识无法理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境,从作者如此用心的设置中进行揣摩:首先,感受语言表达的独特性。相同的事物,可以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其次,体悟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这些词语不仅表明了丁香花,更赋予了其鲜明的色彩和画面。最后,揣摩语言表达的情感性。比起直呼其名,这样的称呼将作者对丁香花别样的情感展现了出来,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教师紧扣学生不易发现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在揣摩中走进文本,形成与作者的深度对话,这就是语文意识,就是最有效的语感培养。因此,深度学习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感受文本语言之妙、文字之美、理趣之丰,建构并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力,从而将深度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三、以语用为纽带,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链接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用理念,就是要强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定位,但由于很多教师对语用的认知相对狭隘、相对肤浅、相对片面,导致很多的语文课堂会出现剑走偏锋的现象。如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真正理解,就让学生开始随文练笔;有的课文蕴藏着丰富的意蕴,教师却将其搁置一边,大举语用之旗,完全将语用变成了机械、生硬的训练……事实上,语用训练并不是简单说几句话、练一个片段,而是要在探寻文本表达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认知性思维,让学生形成内在的语言表达冲动,形成不吐不快之感。
  如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开头有这样的语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如何利用这样的语句来设置切实可行的训练板块,借以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呢?一位教师针对班级的具体学情,设计了这样的语用训练环节:其一,指导学生先自主朗读语句,在读准确、读通顺的基础上,读出课文独有的味道。其二,借助课文中直观形象的插图,让学生观察“雪白的小花”“长满了绿叶”“可爱的小葫芦”等不同阶段葫芦的形态,组织学生初步感知葫芦的生长经过,相机积累和运用这些资源。其三,教师根据课文语段中经典的句式,进行拓展性训练,比如:(
其他文献
7月4日,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天津圆满结束。在本届大赛中,广东参赛选手在与众多高手的巅峰对决之中,大显身手,再创佳绩:广东中职代表队(含深圳)共有68所学校、286名学生选手参加了43个项目的比赛,共荣获一等奖26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65项,共166个奖项,充分展示了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技能水平。  大赛概况:广东选手再创辉煌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
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土建大类的龙头专业,开设历史悠久,辐射带动面广。“十三五”期间,为适应广东省建筑业的升级发展,构建中职(建筑施工管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本科(土木工程)一体化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协同省内12家中职、高职、本科及企业单位,承担了广东省教改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职、高职和本科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077)的研究与实践。由于本专业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艺术鉴赏能力,对舞蹈方面的培养也是必须。但中职学校的学生舞蹈素养较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要将“一无所知”的学生培养出一定舞蹈功力,还要让学生热爱舞蹈,这是职高舞蹈老师在工作中需要面对的大问题。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素养;快乐舞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91-02  现在的社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元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微”热潮迅速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进入了以“微”为时尚,以“微”为潮流的时代。其中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动力”,促进了“微”时代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们教育界也掀起了一股“微热潮,”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微课,很快,“微课”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随之,各种微课比赛和培训活动此起彼伏。何为微课?微课就是以信息技术为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技能,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师德,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为幼儿的人生发展奠定道德基础。本文主要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师师德培养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我校在幼师师德培养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问题。  一、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2012 年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中职教学大纲对阅读也提出明确的要求。鉴于中职学生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从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拓展学生阅读资源,打造阅读交流平台等方面对中职语文阅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反思。  一、中职教学大纲对阅读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明确指出要“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重视语文
2015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将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然而,真正实现从“Made in China”到“China Manufacturing”的转变迫切需要“工匠精神”,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是中国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工匠的培养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基地,是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需要。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编者按:和煦春风,温暖神州。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2015年的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紧要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推进“四个全面”的“春季总动员”,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今年两会的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工资式”德育考核提出的背景  企业是我们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的地方,所以企业对他们的评价可以作为我们培养中职生的一个导向指标。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中职生呢?或者期望他们能达到什么样的职业素质要求呢?很多企业用人持的是:“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德无才可以用,有才无德不敢用,无德无才不能用”的观念。近年来,经常听到企业反馈我们的中职生有的工作很随意,有事不来上班也不请假,有时顶撞领导,不服从工作安排等行为。
摘 要:自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艺术高考改革政策后,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分数要求逐年提高,而语文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本文针对艺术生高三文化课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结合笔者多年在音乐学校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的教学体会,从充分了解学情、科学规划备考时间、坚持“四化”基本原则、抓基础、以考促学、注重方法的指导、设定合理目标、增强学生的备考信心几个方面阐述艺术生高考语文的有效复习策略。  关键词:艺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