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不但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一定挑战。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素质,有效构建课堂教学。而“同课异构”正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创设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形式。即教学过程中,面对同一内容,以不同的构思、设计风格、教学方法、实施策略等来开展教学活动。笔者主要对其实施步骤进行初步研究,以优化语文教学。
一.创造性运用课本教材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首先需要创造性运用课本教材。由于教师自身因素不同,如性格、修养、文化观念、知识经验等,在分析与理解语文课程、语文教材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同课异构有不同角色。因此,在教材使用时,教师需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造性运用。当然,教材只是知识学习的一个媒介,并非知识传授的必须。实际上,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能力,教师在运用教材时需考虑学生知识结构、学习特点与规律,找出最佳的教学立足点。同时,创造性运用教材是依靠教材、超越教材进行知识传授,而并非不要教材。
例如:教学《兰亭集序》时,李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仔细研读教材,要求学生基于文意的把握上,将其与《滕王阁序》进行对比阅读,发掘文章内容,深刻理解与把握教材,教学也由“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王老师有较好的普通话功底,则发挥了这一优势,发掘教材中的语言之美,通过课本中各种优美语言,指导学生以不同诵读形式来体验诵读乐趣。刘老师则立足教材,基于课文重点词句的掌握,来深入发掘课本内涵,同时引导同学体会作者那深沉感叹中隐藏的积极情绪,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教学过程同中求异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研究、交流、学习平台,让教师们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在创设高效课堂中彰显个人风采,展现不同风味的语文教学。因为教师与学生不同,因而课堂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尽管教学内容相同,却可展现各异的教学过程。
第一,不同教学风格。由于教师的兴趣与爱好不同,其教学风格也就不同。如有些注重扎实;有些以创新为特色;有些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有的巧妙处理问题,有较强的学生驾驭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等。
第二,不同教学构思。所谓构思即教师教学前的准备,整体把握教材内容与结构,并掌握同学的学习心理与情况,而后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处理教什么,怎样去教等问题。如根据同一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不同目标,依据教材理解与所教班的学情而设计不同教学思路。如教学《雨霖铃》时,李老师并未按正常模式教学课,其思路为:让学生基于文本的了解,与《声声慢》进行比较阅读,以增强比较阅读能力,提升阅读鉴赏水平。王老师的思路是:发挥自己的诵读优势、教材语言特点,通过不同诵读法来引趣,如范读、默读、自读、齐读等,使学生基于诵读把握文本,再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刘老师则仔细探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研读文本,把握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情感。
第三,不同教学策略。主要体现于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同老师则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自学,自主探索、猜想、总结、归纳,而教师只是适时指导与启发。某些教师,会细练精讲,突破重点与难点。同时,依据学生实际而设置不同训练题,巩固新知。如上面所提到的三位老师,在授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则各不相同。李教师侧重于比较两篇文章的艺术手法、结构、内容、体裁等,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把握知识。而王老师首先以不同诵读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再利用讨论,将学生引入文本解读中。刘老师的教学,算是较为常规的,尽管不新颖,但安排紧凑,具有条理。利用文段疏通,诱导学生突破难点与重点,让学生把握不同实虚词与句式,还掌握了文意,实现“言”与“文”并举。
此外,课堂教学后,还需通过讨论反思而促进知识深化。如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与改善教学设计。总之,同课异构,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教材文本的切入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导入、课堂预设和生成、作业设置和拓展延伸探究方法等教学活动的诸多环节,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真正达到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目的。
王扣锁,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一.创造性运用课本教材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首先需要创造性运用课本教材。由于教师自身因素不同,如性格、修养、文化观念、知识经验等,在分析与理解语文课程、语文教材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同课异构有不同角色。因此,在教材使用时,教师需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造性运用。当然,教材只是知识学习的一个媒介,并非知识传授的必须。实际上,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能力,教师在运用教材时需考虑学生知识结构、学习特点与规律,找出最佳的教学立足点。同时,创造性运用教材是依靠教材、超越教材进行知识传授,而并非不要教材。
例如:教学《兰亭集序》时,李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仔细研读教材,要求学生基于文意的把握上,将其与《滕王阁序》进行对比阅读,发掘文章内容,深刻理解与把握教材,教学也由“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王老师有较好的普通话功底,则发挥了这一优势,发掘教材中的语言之美,通过课本中各种优美语言,指导学生以不同诵读形式来体验诵读乐趣。刘老师则立足教材,基于课文重点词句的掌握,来深入发掘课本内涵,同时引导同学体会作者那深沉感叹中隐藏的积极情绪,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教学过程同中求异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研究、交流、学习平台,让教师们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在创设高效课堂中彰显个人风采,展现不同风味的语文教学。因为教师与学生不同,因而课堂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尽管教学内容相同,却可展现各异的教学过程。
第一,不同教学风格。由于教师的兴趣与爱好不同,其教学风格也就不同。如有些注重扎实;有些以创新为特色;有些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有的巧妙处理问题,有较强的学生驾驭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等。
第二,不同教学构思。所谓构思即教师教学前的准备,整体把握教材内容与结构,并掌握同学的学习心理与情况,而后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处理教什么,怎样去教等问题。如根据同一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不同目标,依据教材理解与所教班的学情而设计不同教学思路。如教学《雨霖铃》时,李老师并未按正常模式教学课,其思路为:让学生基于文本的了解,与《声声慢》进行比较阅读,以增强比较阅读能力,提升阅读鉴赏水平。王老师的思路是:发挥自己的诵读优势、教材语言特点,通过不同诵读法来引趣,如范读、默读、自读、齐读等,使学生基于诵读把握文本,再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刘老师则仔细探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研读文本,把握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情感。
第三,不同教学策略。主要体现于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同老师则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自学,自主探索、猜想、总结、归纳,而教师只是适时指导与启发。某些教师,会细练精讲,突破重点与难点。同时,依据学生实际而设置不同训练题,巩固新知。如上面所提到的三位老师,在授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则各不相同。李教师侧重于比较两篇文章的艺术手法、结构、内容、体裁等,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把握知识。而王老师首先以不同诵读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再利用讨论,将学生引入文本解读中。刘老师的教学,算是较为常规的,尽管不新颖,但安排紧凑,具有条理。利用文段疏通,诱导学生突破难点与重点,让学生把握不同实虚词与句式,还掌握了文意,实现“言”与“文”并举。
此外,课堂教学后,还需通过讨论反思而促进知识深化。如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与改善教学设计。总之,同课异构,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教材文本的切入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导入、课堂预设和生成、作业设置和拓展延伸探究方法等教学活动的诸多环节,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真正达到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目的。
王扣锁,教师,现居江苏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