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学生的职业教育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中国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满足个人职业需求的角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都势在必行。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的职业教育应在保证素质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开设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开启职业认知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搭建更多的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践行能力。
  关键词: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41-02
  一、“毕业就失业”的本科教育归因
  从本科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另一个则是,职业教育的缺失。
  首先,从学科的角度,本科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综合素质教育。而“在正常情况下,大学专业设置的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所大学的水平,也反映它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学术发展的能力”[1]。但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或者说“就业红牌专业”,如金融、财会、英语等。究其成因,主要是两个:一方面,基于部分专业办学门槛和成本低,大部分本科院校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并扩招,导致此部分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达不到市场产业要求,导致应届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专业岗位,而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形成供需错位”[2]。
  其次,大部分本科院校,没有系统的职业教育。从传统的观念出发,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层次是高职的专属,因此大部分本科院校并未将其真正纳入教学教务管理体系中。而在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绝大部分本科院校也“简单地将高校的育人工作囿于科研和教学的范围之内,没有真正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同学校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3]。而本科大学生的绝大部分在毕业后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真正从事科研的大概就30%左右。对于70%左右准职业人的大学生,本科院校对其的职业教育却是缺失的。
  二、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
  本科院校发展职业教育,从最现实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问题。而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探究,则不难发现,本科院校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宏观上,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具备专业功底的职业化人才。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是每一个职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的成果。“从1840年开始,我们在复兴之路上已经走过170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这个目标这么近。十八大以后的这十年是关键时期,具有决定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4]作为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应该奋斗在职场的第一线,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大学生消极就业和工作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就业难,便待业;工作遇到一点不顺心,就辞退“老板”……这些都是大学生职业素养不到位的表现。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成本的巨大浪费。
  微观上,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也需要本科教育的适当引导。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5],虽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职业是满足个人需求的现实载体。从最底层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角度看,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支撑点,说得通俗一些,要生存就要有一技之长。而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角度,职业则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通路。但目前,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是盲目的——大部分人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或者目标,更谈不上能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职业规划。由此,为了让大学生能更好地开启自己的职业人生,本科教育也应切实开展职业教育。
  三、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内涵
  无论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满足大学生的职业需求,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发展职业教育都是必然的。
  首先,本科院校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将本科变为高职,这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厚积薄发的本科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一方面,中国的优质大学本科院校原本就少,如果再将正在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批本科院校转变为高职,这将背离中国高等教育 “以人为本”的初衷,以及十八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教改革方向。据中国2013年的统计年鉴,中国本科院校在2012年时为1 145所,高职(专科)院校为1 297所,同时在毕业生的人数上,本科院校为3 038 473人,高职(专科)院校为3 208 865人。由此,无论是在院校的数量上,还是在毕业生的人数上,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都平分秋色,而高职(专科)院校还略胜一筹。如果,还将一部分的本科院校转变为高职,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80%都将只是职业教育呢?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发展职业教育,若简单地直接将本科变为高职,是不可取的。
  其次,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内涵,应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是在不影响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情况下,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素养,也应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在本科教育中却长期被忽视,而没有一个系统的培养机制。职业素养(Occupational quality)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6]。概括地说,职业素养则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其中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则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四、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建设
  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其专业的合理调整应同步进行。但介于,本科院校的专业调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积极引导以及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逐步实现专业设置合理化。所以此处,不过多赘述。而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职业教育的建设上,则可以在以下三大方面进行有效的突破和发展。   首先,教学理念上要重视职业教育,开设进行职业咨询的职能部门,让本科教育在管理层面有职业教育的组织和机构保障。职业教育在本科教学中,通常是隐性教育——大多是学生在与辅导员或者专业课老师的偶尔交谈中,了解到本专业将来的职业去向,或者职业的形式和内容。而本科教育中,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负责部门,也是本科教育职业教育零碎,没有系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职业咨询的部门建立,一方面可以推动本科职业教育的系统化,即由职业咨询部门进行牵头制定并负责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如大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进行预约的职业咨询等。
  其次,增设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当的职业认知和职业价值观。本科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课程,就目前为止有两门,一个是面向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个则是面向高年级的就业指导课程。从课程的效果上来讲,都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目标依然是模糊的;纵然有就业指导课,大部分学生的就职依旧是仓促的,而没有真正的职业心理准备。从霍兰德的“人格类型 —职业匹配”理论出发,我们本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则没有真正的引导大学生发现自己感性趣的职业,或者自己性格适合的职业。由此,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开设能够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课程,并在其中穿插引导大学生树立与自身特点和需求相适当的职业目标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本科的教育中,往往鼓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但当大学生将崇高理想与职业挂钩时,就出现了一些职业价值观上的偏差——在职业岗位上,机关国企成为首选,国考几千人挤一个岗位;在职业区域上,偏好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宁要北京上海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在职业待遇上,则不顾自身的实际能力与岗位效益要求的匹配度,而高“要价”。由此,从课程设置上创新,真正引导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学生从现实和自身能力特点相结合的角度,摆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再次,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践行能力,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如只停留在课程中,大学生对职业也只是理论上的认识,难免流于形式的“纸上谈兵”。只有给大学生提供切实的职业实践平台,才能使其更为确切而深入地认识职业,同时也提高自身的职业践行能力。职业行为习惯,也来源于大学生的职业实践。职业行为习惯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在刚入职的期间,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则能促使大学生尽快地融入职业环境。校企加强合作,建设更多形式的大学生职业实践平台,不但能促进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为其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楚延.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教育出版社,2010:66.
  [2] 李格,吉雪花,庞胜群,刘慧英,崔辉梅,崔金霞,史为民.“史上最难就业年”本科生教育现状及改革探微——人才市场需求与
  高校本科教育的错位问题[J].大学教育,2014,(2):24-25.
  [3] 吴志伦,周洋.普通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开展职业化教育[J].教育探索,2007,(12):15-1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学习《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论述摘编》[N].人民日报,2013-12-03(006).
  [5]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16.
  [6] 许慧清.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和思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
  [责任编辑 王晓燕]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天神娱乐并购幻想悦游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求业绩承诺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业绩承诺的签订短期内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推动了股价的上涨;履约期间,随着承诺业绩精准达标,高管会利用信息优势高位套现;此外,即便上市公司收到了业绩补偿款项,市场反应仍然消极,中小股东利益仍得不到保护。最后依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业绩承诺;中小股东利益;企业并购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人口老年化程度日趋严重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养老和健康逐渐成为个人乃至国家关注的问题,康养产业孕育而生。但其作为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重点关注的行业,其产业体系只是初步形成,因此国内对其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金融在支持其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明晰康养产业的定义,再结合贵州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人口结构特征,分析其发展中的不足,为金融如何发力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康养产业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摘 要:旅游扶贫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为落后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贫困人口致富创造了新机遇。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山东省聊城市,采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测度的方法,核算旅游收入依存度和旅游业贡献率,分析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精准扶贫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是聊城市经济增长特别是精准扶贫的突出贡献力量,是欠发达地区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增
期刊
摘 要:良好的生存状况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目前,中国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教育质量相比,差距日渐拉大。与此相应的是,农村教师生存状况堪忧。苏北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面临种种问题,以访谈调查为基础,以江苏省淮安市Z村为例探求苏北农村教师生存状况,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教育;农村教师;生存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193-02  一、
期刊
《渔业法》第22条(2013年修订)规定了我国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渔业法》就规定了捕捞限额制度。但多年来,我国的捕捞限额制度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全面落实。捕捞限额制度没有出台实施细则,配额分配的规定也并不完善。直到2017年,我国才设立第一批捕捞限额试点,试点为浙江省台州市和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捕捞限额试点的范围扩大到五个省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渔业捕捞量逐渐增加,渔业的过度捕捞问题愈演愈烈,渔业资源被过度消耗,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2018年,
作为教育现代化测评任务的一种工具和载体,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引导各地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以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评价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前提性工作和关键性环节。从省域研究来看,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单元作用重大,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历史、政治和经济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两省社会大背景的不同,其指标体系和发展路径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和具体的研究。加之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努力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目标和标准,因此对于指标体系这一测评载体的研
摘 要:针对高校基层教学单位出现的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将基层党支部和基层教学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实行“党系共建”。借助PDCA循环管理模式,把基层“党系共建”看成是一个项目来进行管理,在对“党系共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循环推进。PDCA管理视角下的基层“党系共建”既实现了基层教学单位和基层党支部的双赢,又有利于合作共建活动的延续性。研究结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高校章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章程的制定被提上各个高校的议事日程。日前,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于大学章程中关于大学生权利保障的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以大学章程的制定为视角,从问题提出、现实困境等方面,分析大学生权利的保障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章程;大学生;权利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
期刊
摘 要:基于2014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一个班的寝室人际关系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独生子女的共性特点决定了缺乏交往技巧,不易融合;缺乏同情心;女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原因,并据此提出女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新生入学要加强交流沟通、重视寝室文化建设等三条对策。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苏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商品经济下紧张的社会节奏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加速了物质与物欲的肆虐,人们焦虑、恐惧甚至道德沦丧,逐渐变成自已的“陌生人”人,认识你自已,重新被人们认识和定义。然而,人自身的特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现代教育都无一不推着我们远离自已。但我们仍然相信放缓节奏,保护沉思;回归真实,走向至善的人性化教育路径可以实现人的自我认识。  关键词:认识自已;教育;回归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