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对教学观念的转变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教学逐步由“基础知识传授”向尊重学生经验和生活感受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美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一、转变教学观
  
  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传统美术技法的教学模式。改变“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个标准”的传统做法。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美术教师上课时总是在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一味追求课上45分钟在各部分的硬性分配,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正常发挥,学生作品看似画得很好,但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创造性受到束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
  因此,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如在上色彩基础课时,搜集大量有关描写色彩或色调的古诗词进行教学。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告诉学生这是对比色配色,“万绿丛中一点红”告诉学生对比色中要注意面积的对比……再配上相应的音乐,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春江花月夜”等色调和意境,进行色彩构成,这就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转变学生观
  
  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被灌输的容器,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具有主动性。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信心。
  
  三、转变评价观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改变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 不求步调一致,但求百花齐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我,注重评价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从自身出发,提高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转变思想和教学观念,了解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及创新和适应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很根本一条就是要靠教育。”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很好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小学生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这时信息技术的刺激、引导,就会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如《草原》一
期刊
〖教材〗沿海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7课  〖课时〗一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通过想象,画出神情不一、角色不一、颜色不一的太阳。  2、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激发想象力。  3、了解积累太阳与生活的联系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想象制作出有表情又有特色的太阳。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大树、图片、录音带等。  学具:画笔、彩色纸、纸杯、
期刊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明丽欢快的春天,一群阳光少年,去做学海里的一条条小鱼,欢快畅游一番如何?“春意盎然”的学习谁又会拒绝呢?然而如今“万马齐喑究可哀”,几乎成了中学课堂(特别是农村课堂)清一色的风景,或许是满堂灌“灌”的吧,或许又是心理特点使之然的结果。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所有这些学习方式的成果,作为信息,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口输出,才能得以彰显,并为老师
期刊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十个年头的教师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做好情感教育,对做好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以下算是我与同事们在教学相长中摸出的一些路吧,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用童心沟通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多年的教师工作,我认为教师应具备一颗“童心”,“童心”既是爱学生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融洽、密切师生
期刊
低年级中组词是一种常见的作业练习形式,教学中通过组词可使学生所学的生字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的字从会认到会用逐步过渡。在进行组词练习的时候,通常是把二到三个形近字放在一起,或字形相似,或读音相同,让学生先从字形、读音进行辩析再组词,以加深对字形的记忆。但在选字的时候一定要有讲究,否则非但达不到加深记忆的目的,还会使学生混淆,出现错误。  比如在组词练习中,“苍——抢——仑”这样出练习题,从表面上看
期刊
通过语文教学,把数学方法穿插其中,活跃教学模式,也不失一种好方法。    对《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思想进行分析,就可以说明数学方法对语文教学的帮助,是大有裨益的。  现有如下选项供我们选择:  A、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他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B、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
期刊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面就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谈谈自己的思路。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其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预先创设好的信息资源库、获取信息的网址或参考书目。然后创设问题情景,下达预习提纲,预设有关问题,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由学生主
期刊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内容繁多,且在教学中难度大,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无从下手。在十几年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章内容规律性极强,只要仔细研究其特点,认真加以推敲,从典型题中揭示其内在规律,挖掘其内在知识点,学起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现就这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规律性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元素周期表    1、寻找元素周期表结构特点。在第ⅠA族、ⅡA族中的第三周期以下次外层均为8个电
期刊
在田径运动项目中,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较复杂,较难掌握。它不仅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水平速度,并且具有保持这种水平速度的能力来完成三跳(单脚跳——跨步跳——跳跃),而且它要求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腰腹肌力量、手臂力量都比较强。同时还要求三跳的节奏要平衡而富有弹性。在这三跳中,虽然跨步跳的距离最短,但它起着连接第一跳和第三跳的枢纽作用。影响跨步跳因素有哪些?下面笔者就这些因素来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期刊
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超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为此,教师应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我在实践中做了“参与角色法”和“自由质疑法”的尝试,下面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参与角色法    就是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假想自己是故事中的某个人、某个角色,设身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