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开放性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528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2l世纪,人类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知识总量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并迅速更新换代是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在“知识爆炸”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必须要做出的积极应对则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具备了信息能力的人,才能有效快速地获取信息和及时地利用信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知识剧增的变化,时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胜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彻底改变我国当前教学基本上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状态,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开放性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创设条件。
  一、实施“导读探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性教学”首先要改变学生把教材知识作为唯一的知识内容,把教师作为知识、智慧的唯一源泉,把学校、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的封闭式的学习,倡导学生在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学得了许多课堂上、课本里所学不到的知识,并结合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例如在学习卤素一章内容时,指导学生阅读化学史,了解氟、氯、滨、碘的发现历史,各元素名称来源;增设趣味小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含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验及碘元素存在形式的检验、配制碘酒、验指纹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和网上检索,l学生收集与卤素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氯气的毒性、杂谈氟元素、腆化合物的主要用途、碘与人体健康、变色玻璃和变色眼镜的奥秘、奇特的氢氟酸——雕刻玻璃的能手、生理盐水浓度的秘密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并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参观氯碱工业车间,了解氯气的工业制备,并对工业生产的各种设备。生产过程有所了解,特别是使学生们了解到书本上一个化学反应原理及关于生产过程的几句简单的说明,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将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有一系列的附加设备,了解到实际生产中讲究成本、效率、效益等等,使学生增加了不少工业生产的感性知识。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指导学生从课本知识扩充到课外知识,从课堂。校园走向生活、社会,学习、探索新知识,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二、实施“网络探学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开放性教学”提倡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发布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化学堂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多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网络教学。其方法是:在学习课本教学内容前,广泛收集网上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资料,下载网页,或将有关知识制作成网页,并进行汇总,建立连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逐一点击有关网址,学习相关知识,并从中归纳得出相关结论。如进行有机化学中第一节“有机物”一课的数学时:(1)先让学生通过网上点击查询有机化学发展简史的有关网页,从而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过程,并了解有机物的定义。(2)随后让学生点击查阅大量具体有机物简介,通过各种有机物的化学式,由学生归纳出有机物的组成元素。(3)点击各类烃的球棍模型结构图,由此使学生了解并归纳出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及种类繁多的原因。(点击查阅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网页,并引导学生与无机物进行比较,由此归纳出有机物的性质特征。(5)学生查阅有关有机物应用的网页及观看有关录像,小结有机物的应用。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测览获取信息,完成“你身边的有机物”的说明文作业,制成网页的形式,发送到学校制定的教学资源库,以便学生们相互查阅与交流。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宽展的知识视野,使学习内容不再被课本所局限,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传播者。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网页知识,并对所获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得出相关结论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被动学习和进行结论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有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可能,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条件。
  三、实施“课题探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知识指导学生选择与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采用布置“开放式长作业”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如,在高中新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中谈到能源问题,教材内容中涉及到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十分有限,我便指导学生以能源为主题,广泛查阅、收集有关能源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对能源展开专题学习研究。有的学生研究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能源,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能源品种的开发、更替、变迁;有的研究能源的种类、各种能源的作用及其利用:有的从地球资源的保护角度研究新能源的开发;有的从能源的构成与消费、热值与价格研究能源的有效利用:有的从各种能源使用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研究能源的利用等等。
其他文献
“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实验是浙教版《科学》教材七年级上第2章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中的内容。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为“肉汁培养微生物”和“面包片培养微生物”,该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在了解食物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验了解温度、水分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然而教材上的这个实验,在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法步骤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改进方法。  一、存在问题
期刊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一年来的实践与改革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高中的新课程标准在物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与过去有很大的改变,这对我们物理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通过反思和实践得到良好的发展,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实践一年来的体会。  一、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标从课程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轻视教
期刊
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都曾陷入或正在陷于参与无效甚至激化社会矛盾的困境。多年来,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的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积极性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一般有学生学习需要、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学习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基础,学习情绪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成分,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都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来源。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呢?  一、突出“新”  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的刺激最能吸引人的注
期刊
淮北师范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本专业的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与社会的需求挂钩。磁控溅射镀膜实验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1.磁控溅射镀膜实验开设的必要性  1.1 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能掌握材料
论文着眼于政府机构的结构性和组织性特征,试图用组织学中的相关理论考察政府机构,从组织的角度对影响政府机构改革的变量因素做出分析性研究并提出机构改革长远取向的自我
摘要: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合作参与的环境之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参与及相互作用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合理利用这种资源,有利于减轻提高教学的实效。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中合作参与式教学做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 合作参与教学模式 反思  一、引言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合作参与性体现了教学
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问题的习惯能力,这也是我们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物理教学不单纯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物理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形象地学习物理知识。  一、问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