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和灾难不是没有根源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ou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一书是法国著名学者昂耐尔·理查尔的力作,讲述了德国1918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的日常生活,意图向读者展现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本文拟对书中的部分观点进行探讨,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书评
  
  一
  每次只要一提到一战史、二战史乃至冷战史,很大的篇幅都是要涉及到德国的内容。德意志是日耳曼民族的骄傲。德意志人崛起的历史在今天还是有很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当然这其中也有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地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这本书讲述的是德国1918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的日常生活。与其他的德国史不同,这本书没有过多涉及到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生活,共和国政府的具体运作以及魏玛政府在20年代的外交政策变化历程,这本书也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向读者展现希特勒的国社党是怎样一步步发家、崛起,最终蒙骗了德国所有的人,将德国再一次拖进更为恐怖的战争泥沼中去。该书对当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描述,试图从社会风俗、精神道德、学校教育、衣食住行等多个角度,向读者展现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社会根源,并力图指出在共和国的社会中德国法西斯的毒瘤是怎样一步步成长,最后走向法西斯独裁统治。
  二
  本书的亮点在于细节地展现德意志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下层民众的生活。描述之翔实令人惊叹,但笔者认为这个也是本书的不足所在。本书只是花了很少的笔墨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方针特别是外交方针的描述上,虽然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资产阶级还是克服不了自身软弱性的缺点,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给了容克贵族,但资产阶级也不是没有做出努力,例如当时活跃在德法和解问题和德国战后赔款问题的解决上的德国总理兼外交部长:斯特莱斯曼。这本书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德国资产阶级在军官团、国防军等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帝国军人中,在德国垄断大财阀如克虏伯、牛拉特集团、天主教保守党等众多极右翼势力面前只是一个摆设,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但在这里我们能举出一个例子:洛迦诺公约。
  德国为了争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外交上奉行西向优先政策,和西方和解,构筑欧陆地区安全体系。于此同时,对于德国的东部领土,德国的态度却不是那么友好。德国在与法国、比利时签订洛迦诺公约的同时,德国平行与波兰、捷克签订“仲裁协定“,但拒绝任何第三国的担保。虽然协定规定了签约国放弃以武力改变共同边界,但德国坚持德波边界仍有修改的可能。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魏玛政府外交的思路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的中欧意识,一定程度上是沿袭了威廉二世时期的思路。除此之外,我们要清楚,魏玛政府此时外交措施的根本考虑除了重新使德国在欧陆上崛起之外,更深层的考虑在于力图修正巴黎和约对德国的束缚,进一步减免甚至消除战败经济赔款。国家利益至上的传统思路最终战胜了国际安全利益,一战后的法国由于战争以及战后综合国力下降引发的不安全感,因此,法国极力维护巴黎和约规定的战后现状。因此这就决定了洛迦诺公约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无可避免地产生结构性的弱点,因为德国跟法国的初衷是相悖的,公约并没有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世界和平最终在德法区域安全体系崩溃后走向绝望。魏玛政府的外交思路就是在修约政策的指导下,遵循德国传统的中欧思想,挣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谋求德国在中欧地缘政治中的霸主地位,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甚至觊觎世界霸权。我们会觉得这些表达罗类似希特勒的扩张目标。但是,德国的再扩军,抵制杨格计划,德奥同盟,向东南欧挺进,拒绝裁军会议,这些皆非始自希特勒掌权后的纳粹政府外交政策,而是一战后由魏玛政府持续推动,以各种不同途径追求的根本目标。
  三
  那么,为什么魏玛共和国会如此脆弱,在法西斯势力的冲击下一击即溃。传统的观点是1929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造就了罗斯福,同时也成就了希特勒。但是其他国家也有经济危机,为什么就是没有产生法西斯专政呢?看完《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这本书,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答。人们对于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错误认识、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持续的失业、通货膨胀等政治经济上的表现,都可以表明德国法西斯的出现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本书也描写了德国的文化教育、民族主义情绪、社会团体、群众心理等社会群众内心的方方面面。德国最终再次走向战争跟群众的悲伤绝望的心理、缺乏民主意识教育不无关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众多因素中,思想价值观念的贡献可能更大。透过《寻访“二战”德国兵》这本书,笔者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德国的男人上前线,不是被逼的,也不是被骗的,他们觉得必须为国家履行义务,所以才上了战场。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民众的生活一下子好转。所以无数的德国男子才会愿意跟希特勒卖命。只有从心理上、精神上控制民众,才能集结一切力量,发动对外战争。这本书对于德国民众的受教育情况、社会心理、衣食住行、社会娱乐、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描述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一个问题。读完全书后,发现德国最终走向灾难不是没有原因,德国再一次被拖进战争的边缘不是没有历史必然性。历史就是那么奇特,我们只能记载事件突然爆发的每一个瞬间,因此很容易造成错觉,历史是偶然的。但历史真的是偶然的吗,在事件爆发之前会有一系列的潜在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只等着那一天的火星,突然之间点燃了所以的“助燃物”,一发不可收拾。
  
  参考文献
  [1](法)里昂耐尔·理查尔,李末译.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朱维毅.寻访“二战”德国兵[M].同心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曾瑞琪,大学本科,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有赖于各国教育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重视。在我国现阶段,许多有识之士都将素质教育看作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但由于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其出现时间并不长,对它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同时在教育界响起了重拾国学,倡导“读经运动”的呼声。本文拟就这众多的之思辨中,对国学教育理念对素质教
期刊
【摘要】本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着眼加强德育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更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激励水平,推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德育工作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乃至以后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世
期刊
【摘要】当前,大学课堂教学中的“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它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试图从个体和制度两个层面来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减少学生“隐性逃课”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逃课;对策    时下在高校中广泛流传着关于“逃课”的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对于这种逃课
期刊
【摘要】学生会、学生社团既是代表学生利益的自治组织,也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重要纽带。这就意味着学生会、学生社团不仅要立足学生,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管理。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学生自治组
期刊
【摘要】本文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高校就业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为就业形式多样化、学生主观情绪影响和辅导员自身问题等是制约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几大因素,并提出就业统计工作模式“早、活、全”三步抓的改进措施与具体方法。旨在建立更合理、更完善的就业统计工作模式,为负责毕业班就业统计工作的辅导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辅导员;就业;统计;改进    高校教育模式已经从早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两种版本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总结,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在使用这两种教材时的一些有益探索和教法创新:如何把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倡导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仿真考证现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电工电子;新教材;探索;创新    最近几年,笔者一直从事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期刊
【摘要】古老的中国从宗法社会、小农社会一路风尘仆仆的走来,她历来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注重德育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历史上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无产阶级的理想是要把每个人的个性彻底解放,建立“自由的、民主的、平等的、福利的社会”,从而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完成文明对于愚昧的超越。本文将从现实伦理的角度出发来论证与《宣言》的思想和风格的判若霄壤的通往自由的理想之路。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理想;现实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教育培养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已经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和高校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焦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新疆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较全国更加严峻的格局下,关注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安全的重要途径,这对新疆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暂不论故事本身的真实性。现在小学课本已不见踪影。但它仍然以民间传说和众多文艺作品等形式在社会流传,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不利于我国通认识教育或者博雅教育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培养,不利于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利于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为秦帝国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秩序的维护;万喜良修长城的行为是作为百姓履行服劳役的义务;孟姜女
期刊
【摘要】终身雇佣制被看做是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劳动者雇佣习惯的形成除了有它历史性、社会性的原因外,也受到了来自日本文化当中“内外有别”这一意识的极大影响。  【关键词】终身雇佣制;内外有别;日本文化;企业文化    终身雇佣制是促成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日本式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习惯于将终身雇佣制度与年功序列制度、企业内工会制度一起称作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三种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