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即教育,教育即爱。在传承学校蕴含的客侨人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客侨文化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内涵,油甘埔小学确立了既突显时代特色,又着眼于长远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目标,创建以“仁爱光华 和美哺养”为校园文化核心,以“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为学校办学育人特色的文化品牌。
“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的目标是以“爱”为主线、“和”为核心,以“和美育人”为灵魂,通过崇爱校园、爱智课程、爱慧课堂、爱德少年、爱育家校的建设,培养自信有为、多元创新、自主合作、协同成长的现代人。
油甘埔小学坚持“依法治校、文化润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把“爱岗敬业、家校联动”作为战略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营造仁爱和谐校园 创建实力魅力学校”的办学目标,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一训三风”是:
办学理念:崇爱教育,和美育人
办学目标:营造仁爱和谐校园,创建实力魅力学校
校训:崇爱崇真,惟善惟美
校风:崇仁崇和,惟真惟实
教风:爱教善育,求是创新
学风:爱学善思,求同存异
“崇爱教育”,以“爱”为主线,并将“一训三风”建设贯穿于学校的环境、队伍、课堂、课程、德育、制度之中,使学校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制,显化于物,统摄于魂。通过崇爱校园、爱智课程、爱慧课堂、爱育家校,以及书香校园的建设,丰富学校文化育人的内涵,突显学校的实力魅力,进而提炼形成“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的文化理念体系,创建体现中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特色育人品牌。
学校近十年来,先后被评为东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东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东莞市“巾帼文明岗”、东莞市“德育示范学校”、东莞市普教系统“五好关工委”、东莞市“家庭教育先进单位”、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东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家校合作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广东省“无烟单位”、广东省“巾帼建功文明岗”、广东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实验学校”、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家校共育指导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教育部关工委“全国优秀家长实验基地”、教育部关工委“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崇爱教师”
一流的特色学校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该校立足“崇爱教育”,将教师定位为“崇爱教师”。从终生学习、修养身心、潜心教研、敢于创造、本色童年、和美自我六个方面,来建构“崇爱教师”的精神内核,从而实现教师自我的不断成长与品质提升。
根据崇爱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崇爱教育队伍发展的构建,该校将采取“分层定向培养”的发展模式,特作以下实施计划:
1.成立爱慧名师工作室:成立“ 陈姝婧(版画)特色名师工作室”“巫慧玲(科学)名师工作室”“吕海艳(语文)名师工作室”“ 吴锦燕(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坚持“请进来”传经送宝,成为名师后,“走出去”输出经验。
2.壮大骨干爱慧教师队伍:与有经验有方法的师资培训团队合作,促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3.提升教师技能素养:我校将通过专家引领、学科互访、异地研修、以研促课、购置书籍、悦读分享等方式,促进崇爱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校内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有计划地做好校内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形成校内专业 业余特色师资结构。
5.加强校外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深度挖掘家长资源、专业院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稳定的校外支持系统,通过“请进来”的做法,探索多元化项目特色的建设,拓展校外专业引领校内在职教师的成长路径。
“爱德少年”
结合 “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的办学理念,该校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自信有为、多元创新、自主合作、协同成长的现代人。
围绕以上育人目标,我校将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侧重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习生活习惯、各类群体活动操作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学风、校风等的培养。通过各类教育活動,持续进行养成教育。
根据爱德少年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我校将对爱德少年的培养作以下规划:
1.举办“爱德少年”之“为国旗队旗添彩”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升国旗仪式,了解国旗相关知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情怀;通过了解队旗、队徽、入队誓词,以及唱队歌相关活动,培养少先队员们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自信有为的品质。
2.开展“爱德少年”之“客侨文化”自主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强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能力(活动安排:参观园龙山博物馆、江屋、客侨文化陈列室等,举办绘画、摄影、作文比赛)。
3.举办“爱德少年”春秋研学活动(活动安排:绘画、摄影、作文比赛)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研学成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实践创新的素养。
4.家校协同育人,助力“爱德少年”成长。为此,多年以来,我校在全镇区率先制定并认真贯彻落实了“爱育家校”工作,措施有力切合家情校情实际,实施效果影响巨大,反馈良好。
“崇爱教育”爱智课程体系
校园品牌特色文化的形成,需要爱智课程作为保障。我校将在“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理念架构下,努力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致力追求建构一套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爱智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总体设置:按课程性质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类。通过建设、完善崇爱教育爱智课程体系,开发和编写和美育人特色校本教材《崇爱教育·客侨文化课程》《崇爱教育·爱育课程》《崇爱教育·家校共育课程》。近两年,学校重点在推进客侨文化、家校共育课程的实施。 崇爱教育“客侨文化”“家校共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客侨、热爱客侨、感恩家长、热爱老师与同学的学子。
低年段要求学生乐于表达,能流畅地讲述客侨故事、家长故事、老师故事、同学故事;中年段学生要求能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能声情并茂地朗诵有关赞美客侨、感恩家长、热爱老师与同学的美文;高年段学生能在赞美客侨、感恩家长、热爱老师与同学的主题内容要求下,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流利地进行演讲。
“崇爱教育”爱慧课堂模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致力于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打造爱慧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1. 凝炼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我们从凝炼课堂文化入手,让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共同提炼我们心中理想的课堂文化应具备的内涵。通过各层面多次的思想交锋与碰撞,让老师们达成共识,形成课堂文化应具备的十个基本特质:和谐的课堂,关爱的课堂,对话的課堂,乐学的课堂,善教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探究的课堂。
2. 落实教学规范:落实课堂规范是建设课堂文化的基础。为了使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该校结合学校实际,分别从教师备课、候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及布置、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教学研究与交流、学生课堂学习礼仪规范、常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通过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项课堂常规训练。
3.构建教学模式:开发创建了“爱慧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为了全面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该校组织各学科骨干力量,开发创建了“爱慧课堂”六环节(“导、探、展、拨、练、结”)教学模式。
“六环节”爱慧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指的是:(1)课标导备,目标导教,问题导学;(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汇报展示分享学习成果;(4)点拨重难点、解疑释疑;(5)巩固练习;(6)小结学习收获。
课堂的核心是什么?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我校将“爱慧课堂”六环节,总结提升为教与学的基本模式,其课型主线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它是我校教师探索走向高效课堂的积极实践。
我校开展崇爱教育爱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崇爱教育爱慧课堂,实现基础课程优质化、校本化、地方课程专题化、校本课程多元化,努力实现优化课程结构,践行三级课程融合,实现“崇爱教育,和美育人”的学校育人目标,从而形成崇爱教育系统架构(如下图示):
通过课题引领、拓展社会教育范畴的实践,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良性环境,大力促进凤岗镇家庭教育品牌特色的建设。家庭教育工作是该校崇爱教育“爱育家校”的精品项目,在东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的目标是以“爱”为主线、“和”为核心,以“和美育人”为灵魂,通过崇爱校园、爱智课程、爱慧课堂、爱德少年、爱育家校的建设,培养自信有为、多元创新、自主合作、协同成长的现代人。
油甘埔小学坚持“依法治校、文化润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把“爱岗敬业、家校联动”作为战略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营造仁爱和谐校园 创建实力魅力学校”的办学目标,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一训三风”是:
办学理念:崇爱教育,和美育人
办学目标:营造仁爱和谐校园,创建实力魅力学校
校训:崇爱崇真,惟善惟美
校风:崇仁崇和,惟真惟实
教风:爱教善育,求是创新
学风:爱学善思,求同存异
“崇爱教育”,以“爱”为主线,并将“一训三风”建设贯穿于学校的环境、队伍、课堂、课程、德育、制度之中,使学校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制,显化于物,统摄于魂。通过崇爱校园、爱智课程、爱慧课堂、爱育家校,以及书香校园的建设,丰富学校文化育人的内涵,突显学校的实力魅力,进而提炼形成“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的文化理念体系,创建体现中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特色育人品牌。
学校近十年来,先后被评为东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东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东莞市“巾帼文明岗”、东莞市“德育示范学校”、东莞市普教系统“五好关工委”、东莞市“家庭教育先进单位”、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东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家校合作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广东省“无烟单位”、广东省“巾帼建功文明岗”、广东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实验学校”、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家校共育指导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教育部关工委“全国优秀家长实验基地”、教育部关工委“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崇爱教师”
一流的特色学校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该校立足“崇爱教育”,将教师定位为“崇爱教师”。从终生学习、修养身心、潜心教研、敢于创造、本色童年、和美自我六个方面,来建构“崇爱教师”的精神内核,从而实现教师自我的不断成长与品质提升。
根据崇爱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崇爱教育队伍发展的构建,该校将采取“分层定向培养”的发展模式,特作以下实施计划:
1.成立爱慧名师工作室:成立“ 陈姝婧(版画)特色名师工作室”“巫慧玲(科学)名师工作室”“吕海艳(语文)名师工作室”“ 吴锦燕(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坚持“请进来”传经送宝,成为名师后,“走出去”输出经验。
2.壮大骨干爱慧教师队伍:与有经验有方法的师资培训团队合作,促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3.提升教师技能素养:我校将通过专家引领、学科互访、异地研修、以研促课、购置书籍、悦读分享等方式,促进崇爱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校内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有计划地做好校内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形成校内专业 业余特色师资结构。
5.加强校外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深度挖掘家长资源、专业院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稳定的校外支持系统,通过“请进来”的做法,探索多元化项目特色的建设,拓展校外专业引领校内在职教师的成长路径。
“爱德少年”
结合 “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的办学理念,该校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自信有为、多元创新、自主合作、协同成长的现代人。
围绕以上育人目标,我校将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侧重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习生活习惯、各类群体活动操作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学风、校风等的培养。通过各类教育活動,持续进行养成教育。
根据爱德少年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我校将对爱德少年的培养作以下规划:
1.举办“爱德少年”之“为国旗队旗添彩”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升国旗仪式,了解国旗相关知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情怀;通过了解队旗、队徽、入队誓词,以及唱队歌相关活动,培养少先队员们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自信有为的品质。
2.开展“爱德少年”之“客侨文化”自主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强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能力(活动安排:参观园龙山博物馆、江屋、客侨文化陈列室等,举办绘画、摄影、作文比赛)。
3.举办“爱德少年”春秋研学活动(活动安排:绘画、摄影、作文比赛)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研学成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实践创新的素养。
4.家校协同育人,助力“爱德少年”成长。为此,多年以来,我校在全镇区率先制定并认真贯彻落实了“爱育家校”工作,措施有力切合家情校情实际,实施效果影响巨大,反馈良好。
“崇爱教育”爱智课程体系
校园品牌特色文化的形成,需要爱智课程作为保障。我校将在“崇爱教育 和美育人”理念架构下,努力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致力追求建构一套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爱智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总体设置:按课程性质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类。通过建设、完善崇爱教育爱智课程体系,开发和编写和美育人特色校本教材《崇爱教育·客侨文化课程》《崇爱教育·爱育课程》《崇爱教育·家校共育课程》。近两年,学校重点在推进客侨文化、家校共育课程的实施。 崇爱教育“客侨文化”“家校共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客侨、热爱客侨、感恩家长、热爱老师与同学的学子。
低年段要求学生乐于表达,能流畅地讲述客侨故事、家长故事、老师故事、同学故事;中年段学生要求能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能声情并茂地朗诵有关赞美客侨、感恩家长、热爱老师与同学的美文;高年段学生能在赞美客侨、感恩家长、热爱老师与同学的主题内容要求下,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流利地进行演讲。
“崇爱教育”爱慧课堂模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致力于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打造爱慧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1. 凝炼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我们从凝炼课堂文化入手,让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共同提炼我们心中理想的课堂文化应具备的内涵。通过各层面多次的思想交锋与碰撞,让老师们达成共识,形成课堂文化应具备的十个基本特质:和谐的课堂,关爱的课堂,对话的課堂,乐学的课堂,善教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探究的课堂。
2. 落实教学规范:落实课堂规范是建设课堂文化的基础。为了使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该校结合学校实际,分别从教师备课、候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及布置、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教学研究与交流、学生课堂学习礼仪规范、常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通过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项课堂常规训练。
3.构建教学模式:开发创建了“爱慧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为了全面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该校组织各学科骨干力量,开发创建了“爱慧课堂”六环节(“导、探、展、拨、练、结”)教学模式。
“六环节”爱慧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指的是:(1)课标导备,目标导教,问题导学;(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汇报展示分享学习成果;(4)点拨重难点、解疑释疑;(5)巩固练习;(6)小结学习收获。
课堂的核心是什么?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我校将“爱慧课堂”六环节,总结提升为教与学的基本模式,其课型主线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它是我校教师探索走向高效课堂的积极实践。
我校开展崇爱教育爱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崇爱教育爱慧课堂,实现基础课程优质化、校本化、地方课程专题化、校本课程多元化,努力实现优化课程结构,践行三级课程融合,实现“崇爱教育,和美育人”的学校育人目标,从而形成崇爱教育系统架构(如下图示):
通过课题引领、拓展社会教育范畴的实践,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良性环境,大力促进凤岗镇家庭教育品牌特色的建设。家庭教育工作是该校崇爱教育“爱育家校”的精品项目,在东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