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谁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教育工作之中,谁就能抢占教育教学的制高点。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 ——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枯燥与乏味,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人文情愫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兴趣越高,学习就会越轻松,掌握的信息就会越多,记忆会更牢固,在实践应用中也越灵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的介入,为孩子们提供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配音,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新奇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愫。如教学《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我使用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悲壮的乐曲声中,屏幕上出现了课题,然后是作者的头像和简介。这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文章所描写的境界之中,为达到学习作者以文字写声音的目标打下了基础。接着用图片形象具体地展现丰富的江南秋季景物,再结合配乐朗诵,创设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仅此而已,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持久,在赏析品味结束时,我又为学生播放MTV,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带到更深的领域,感受辛弃疾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体会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那么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碰撞、精神得到了升华,既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又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持久。教学《郑人有且买履者》多媒体播放Flash短篇《守株待兔》,幽默的无声动画使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以往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看到那生机勃勃的“春”,听到那汹涌澎湃的“潮”,感受到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作者的个人资料,时代背景,更深刻地领略作者的思想情怀。新教材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学科应该承担起传播五千年泱泱中国辉煌灿烂文化的任务。语文教学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对汉语、文学有了解,而后进一步对以它们为载体的中国文化有了解,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得到中国文化的熏染。
  二、展现作品情境,唤起审美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就可以将文字内容转换为可视画面,再配上音乐和有表情的朗读,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教学效果就大大不同了。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荷塘月色》,聆听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荷塘月色》,这些图片的影像、色彩、构图都很精致,欣赏之余会有回归田园的美感。一种静,一种美,会默默地荡漾在心间。特别是图片上所呈现的那静静塘水映现的亭亭荷叶,在花蕾上打盹的蜻蜓,碧绿的叶面上清晰的叶脉,晶莹的水珠,让我们产生细腻之感。涌起柔柔的意念,尘埃涤尽,纤尘不染心中惟有静。欣赏杜甫《登高》,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展现滚滚长江东流水,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的画面。乐曲和画面浑然一体,使人入景入情,再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就会给人以美的体验,美的愉悦之感。制作《天上的街市》中牛朗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逛的图像,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变色龙》一课,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表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几处细节变化,如脱、穿大衣,并可以通过放映图片表现他表情的变化,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影视,使语文教学更为具体感人,真正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中审美者为学生,审美对象为教材。教者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
  三、有效利用资源,激发创新灵感
  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认为,“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具有原先的教学功能,而且能利用教学软件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在日积月累的课件制作过程中,驾驭媒体的能力也就越娴熟。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再别康桥》课前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要求学生配以画外音。由于多媒体演示片段,让学生如临其境。学生参与画外音设置的积极性很高,这样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所有同学的文字概括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很好地埋下了创新的种子。教学《窦娥怨》时(1)提供学生窦娥形象再现的文本资料和视频资料。①投影资料链接:窦娥艺术形象赏析;窦娥的身世之苦和性格之美;典型化的悲剧形象等;②视频点击。(2)自主搜索:立足课本,开拓视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窦娥形象的相关资料。(3)问题探究①主题“窦娥冤死谁之过?”就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动动脑子,再与自己伙伴相互讨论一下,尽量往深层次分析和探究,最后将交流的结果发表在[论坛]中;②网络投票:鼓励学生尝试投票区的投票活动。这样的课堂安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论坛上的文章是文采飞扬,妙笔生花。这给我的体会是:创新能力人人都拥有,关键在于施教者用何种方式去激发。近几年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告诉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多媒体课件的功劳远远大于教师的巧舌如簧。在它直观形象的画面激发下,学生很快有兴趣和热情,再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他们顷刻间就会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之中,想象力、思维力随之尤如插上了彩翼,开始放飞,越飞越高……
  总之,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课堂教学的环节就变得更丰富起来。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培养人文情愫,唤起审美欲望,激发创新灵感,从而达到促进语文课堂灵动生成。对于多媒体教学,我们应该十分注意它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用恰当,它就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反之,也可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不过,只要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充分发扬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语文课堂就能被激活,就能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横埠初中)
其他文献
吉尔哈德裴尔德在《课堂活力》里说:“班级里要充满了欢乐、友谊与合作”。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是一个优势。下面我就合作学习的优势谈谈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恰当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较好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组。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对于初中生思维辩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初中的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对于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的教学模式,而是要通过开展基于思维辩证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辩证能力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结合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应当如何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思维辩证研究,促进学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TPR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学习英语口语,从而获得相关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在分析了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TPR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TPR教学法 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TPR教学法是受到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启发并随着英语教育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由于教学方法,在国外已有数年的教学实践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要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笔者进行过多次探索,将问题的铺垫归纳为三种,这就是“情景铺垫”、“内容铺垫”、“学生铺垫”,力图将课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达成高效课堂之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景铺垫 内容铺垫 学生铺垫 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问题的设计与提问,问题一旦被设计提出,便要施之于,促使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这里,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却又有诸多问题,比如,问题怎样提出?问
一、案例的背景  1.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打造  近几年,连云港市教育局继续贯彻“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从三年前提出了“三案六环节”课堂,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再到如今的“建构式生态课堂”,不断改进完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生态课堂的灵魂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教学过程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  《音乐剧人贝多芬》这堂观摩研讨课也正是在大的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诞生以后,各种版本的选修教材便应运而生。根据选修教材编辑成册和课程标准精神所指可以看出,探究和积累是选修课的两个重要关键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两个主要内容。  一、积累——开启教材的宝库和钥匙  积累,就是逐渐聚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整合”、“收集”、“搜集”、“梳理”、“归纳”、“归类”、“整理”、“增加”等。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积善成德,
【内容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良好的课堂导入往往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故事趣闻、情感熏陶、名言名句、问题情境、联想想象、多媒体、关注生活等导入方法,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达到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印象”。  【关键词】教学导入 导入
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所特有的心理水平开展教学和教育工作,是公认的优秀传统原则之一,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生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因材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是广大数学教师公认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有一个事实是,我国学生在数学观上具有片面性。据多个关于学生数学观的调查报告(包括中外学生数学观的比较)反映,中国学生一般认为“数学就是解题(而且是解比较纯粹的题)”,“学数学就是通过解题求得一个结果”,这与西方一些国家学生认为“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有较大不同。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单一、呆板的阅读教学已严重阻碍着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影响着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试图通过“多元化”阅读,探出一条阅读教学新路子。  “多元化”阅读,以尊重阅读主体,发展主体个性为宗旨。阅读中主张民主化、个性化,阅读过程力求“多元化”,阅读形式力求多样化,阅读感受力求“唯我”化,最终使得阅读教学能沿着个性思维训练的轨道前进。  【关键词】多元化 阅读主体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