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擦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擦擦是藏族地区以及藏传佛教信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佛教造像艺术品,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丝路文化的珍贵遗产。中国幅员辽阔,多民族文化枝繁叶茂、博大精深,擦擦只是其滚滚长河中溅起的一朵小花。由于地域的限制、文化的差异,致使擦擦并不为广大民众所熟悉。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擦擦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特将有关擦擦的基本知识归纳编写,期望能对大家认识、了解擦擦有所帮助。
  一、擦擦及其名称的来由
  擦擦的概念就是翻模泥质佛像,是藏传佛教模制泥佛的总称。一般是指按照藏传佛教造像仪轨脱模或模印制作的小泥佛、泥塔。最初的擦擦只有佛塔、经咒;后逐渐演变为今天丰富的神佛世界。擦擦英语的原意就是形象完美或复制。
  唐代泥模佛像加入汉文化元素,称为“善业泥”;泰国泥模佛像加入南亚泰国文化称为“佛牌”;西藏沿用音译称为“擦擦”。
  擦擦名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说印度中、北部方言,藏语对梵语的音译。当路人看到藏民、僧侣在打制擦擦,问“这是干什么?”回答曰“擦擦”;二是为拟声字,即打制擦擦时发出的声音;三是藏语“萨”或“”,就是土,至今通用的“擦擦”,可能就是“萨擦”或“擦”。(图3)
  二、擦擦的用途
  擦擦是藏传佛教造像功德的一种。与金铜佛像、唐卡的功用一样,都属佛教供养品。
  造像的目的当然是祈求福佑,即通过打制大量的擦擦,来积攒善业功德,以求消除罪业,或表示将身供于佛,也就是善业泥的含义:祈求“善业”,禳除“恶业”。
  最初擦擦是用来装藏佛塔的,兴建一座寺庙,一般是先建塔,后建寺,在建塔之初要先制作或运来一批擦擦,装在佛塔内,使佛塔更有灵气。
  随着佛教的兴盛发展,擦擦的作用也不断延伸扩大,成为藏民僧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来单调的内容也日益丰富,除了佛塔、经咒,神佛、菩萨、本尊、护法亦逐渐扩充,应有尽有,犹如一个微缩的佛的世界。它的作用更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祈求家族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运昌盛;祈愿亲友出门平安、除病祛灾、逢凶化吉、消灾免难。擦擦做好之后,或装藏于佛塔及佛像内腔,或供奉在寺院之中,或安放在擦康之内。装藏于佛塔或佛像内腔是用来增加佛塔、佛像灵气,其他如寺院、擦康等处都是用于供奉。体量较小的擦擦,信众多装入嘎乌,视为吉祥物、护身符,随身携带便于随时观想、供奉(图4)。
  三、擦擦传入西藏的时间及途径
  擦擦源于印度,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入中国。
  约于公元七至九世纪,藏族史上的吐蕃时期,即藏传佛教前弘时期——松赞干布时代开始在西藏流传。传播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经帕米尔高原、传入阿里流传开来;二是文成公主将善业泥的制作方法和理念带入西藏。
  从某个角度说,赤尊公主进藏时所带的释迦牟尼佛8岁像,以及文成公主所带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几乎成了藏传佛教造像历史的开始(图12)。
  四、制作擦擦的材料
  泥是制作擦擦的主要材料,而制作擦擦的泥是选用最干净的泥巴,如阿嘎土、炼泥、香泥(掺有香灰)、纸泥(掺有纸浆),这种擦擦叫泥擦(图5、6.7);有的加上已故亲人、高僧骨灰混合而成,这种叫骨擦;还有用藏红花等药材制成的擦擦,叫药擦(图8);最为珍贵的是布擦,即用达赖班禅圆寂后法体的体液、头发和泥巴制成的擦擦,据说此种擦擦极具灵气和殊胜力,非常珍贵。早期擦擦都没过火仍为泥质,元、明以后大型寺院制作的擦擦大多过火,成为陶制(图2、3、4)。
  擦擦制成以后,必须经过喇嘛开光以后方可成为正式崇拜物,否则依然是一般的艺术品。开光一般是由经过灌顶、闭关的僧人,在执事的主持下共同完成请神安住的法事活动。开光后的擦擦又可以置入更大的佛塔或佛像内部,作为诸佛身语意功德事业的依附之物。也只有用加持过的擦擦、经板等圣物装藏的佛像、塔才真正具有了神灵。
  五、迎请、供奉或佩戴擦擦有何忌讳及讲究
  擦擦被善男信女们视为无异于庙堂殿宇中真正的佛或神灵,无时无处不在、无所不晓不识、惩恶扬善、普度众生,同样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比崇高圣洁、万却不可亵渎的圣物。体量较大的擦擦多用来装藏佛塔或寺院、信众供奉;而体量较小的擦擦传统上藏民或信众多装入嘎乌,视为吉祥物、护身符随身携带观修、供养。
  所以说擦擦是佛教圣物、吉祥物。
  尤其是千百年老擦擦,经过大德高僧开光、历代香火供奉,为极具殊胜功德的吉祥物。以大乘显宗法相概念表达佛法僧与三身关系,那么以释迦佛像代表佛宝及法身,以菩萨像代表法宝及报身,以罗汉或高僧代表僧宝及化身。所以说无论高僧、菩萨、金刚、护法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不同场合、时间的不同化身,供奉迎请都不为错。当然如僧侣、信众佛家弟子,自然是修持什么法迎请供奉什么佛更为适宜。正如土登曲扎活佛说:佛家弟子自然是迎请供奉自己的本尊为宜,其余众生凡佛陀、菩萨兼可迎请佩戴,唯护法的迎请佩戴应由上师指点为好。至于担心因香火不周、恭敬不够,佛陀是否会怪罪?活佛说“大可不必有此顾虑,佛菩萨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根本,怎会怪罪众生呢?只要不是有意毁坏、亵渎佛像,就无需担忧顾虑”。那么如果从欣赏收藏角度来恭请,应当以刻画逼真、表情生动、品相完美、存世稀有的擦擦为首选,这样无论是从审美观赏或收藏增值角度来说都是明智选择(图6)。
  六、名擦(图1)
  历代活佛高僧,都亲自参与制作擦擦。从阿底峡到宗喀巴大师以及历代班禅大师都制作擦擦。制作擦擦的泥土都是从高山修行的洞中采集,并要掺入活佛大师亲自配制的药水。这种由知名大德高僧制作,并一般都嵚有印记的擦擦被称为名擦。这种名擦极为珍贵,过去只有贵族、官员、才能得到,平时戴在胸前,说是可以防身治病,传说中的能使刀枪不入的擦擦就是这种。
  七、布擦(图15)
  “布”即法体。根据藏传佛教仪轨,达赖、班禅或少数高僧大德圆寂之后都要实行塔葬。塔葬之前,他们的遗体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脱水处理,其方法是将盐和藏红花等多种药物用干净白布裹在他们的遗体上,使身体中的水分被吸收到盐和药物中,如此反复多次更换后,寺庙僧人再将这些沁入大师精血的药物与干净的泥土混合制成为数极少的擦擦,赠给亲人或弟子。在西藏这种擦擦非常珍贵,被认为是护身祛病的圣物,高贵而又神圣。据说戴上此种擦擦可以抵挡一切邪恶、确保平安,甚至刀枪不入,一般人难得一见。据说过去这样的一枚“布擦”需要用四头牦牛来交换。   八、擦擦与藏传金铜佛像、唐卡的区别
  金铜佛像、唐卡与擦擦都属于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佛教供养品。他们的区别一是材质和工艺不同,如金铜佛像是金属铸造,唐卡是绘在绢或布上,而擦擦是泥质翻模而成;二是制作人有所不同,如金铜佛像、唐卡是由工匠、艺人制作的,而擦擦是上至达赖班禅、活佛高僧,下至普通僧侣、信众都参与制作的艺术种类。而每一尊擦擦的打制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敬佛礼佛过程,渗透了每一位信徒的虔诚恭敬之心。所以说制作擦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更是一种心灵皈依、意念专一、积攒善业的过程,因而擦擦本身就更具殊胜加持力(图7)。
  九、藏传佛教造像主要有哪些类别?
  主要可分为九类:
  一是佛像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药师佛、无量光佛、不动佛、大日如来佛、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三方佛(药师佛、释迦佛、阿弥陀佛)、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五方佛(毗卢遮那佛、阿佛、阿弥陀佛、宝生佛、不空佛),八大药师佛、三十五佛等。这类造像是藏传佛教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图13)。
  二是菩萨类:菩萨造像在藏传佛教艺术中也占很大的比例。除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外,观音和文殊菩萨的数量最多,常见的观音菩萨有双身观音、四臂观音、骑狮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八大菩萨也是藏传佛教寺院中常见的菩萨造像,如文殊、弥勒、观音、普贤、大势至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等。
  三是度母类:在藏传佛教中,度母称作“卓玛”、“多罗母”。相传是观音菩萨化现的救苦救难的菩萨,是从观音菩萨的眼睛中变化出来的,共有21相,她们的身色各不相同,藏传佛教称她们为21度母。藏区寺院里最常见、最流行的度母造像便是白度母和绿度母。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白度母是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化身,而绿度母相传是唐朝文成公主的化身,西藏的佛寺之中大多供奉有这两尊度母造像。
  四是佛母类:主要包括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空行母、长寿三尊、吉祥天母、白拉母、狮面佛母、智行佛母、金刚地母等。她们是藏传佛教密宗供奉的女性护法神。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佛母是诸佛之源,佛之所以成道全靠佛母赐予智慧,因而要敬拜佛母。
  五是护法类:护法神像也就是护持佛陀善法的神灵。常见的护法神像有四大天王像: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另外著名的护法神还有玛哈嘎拉、班丹拉母、大黑天神、降魔阎尊、不动明王、金刚亥母、六臂依怙、战神、财神等。
  六是金刚类:金刚造像主要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中的本尊或护法神造像。最著名和常见的有大威德金刚、马头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欢喜金刚、时轮金刚、金刚手、金刚撅、降阎魔尊等。
  七是罗汉类:相传最早的罗汉造像是从中原传播到西藏地区的。他们分别是:因竭陀尊者、阿氏多尊者、伐那婆斯尊者、迦里迦尊者、伐遮罗佛多尊者、跋陀罗尊者、迦罗加伐磋尊者、迦诺迦跋黎堕遮尊者、巴沽拉尊者、罗祜罗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宾度罗跋罗堕尊者、半托迦尊者、那迦希尊者、苏频陀尊者、阿密特尊者。此外还有十六罗汉侍从叫羯摩扎拉,也称“达玛”居士,相传她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八是祖师类:祖师造像主要是指藏传佛教历史上各个教派的创始人,或是该教派著名高僧大德们的造像。如宁玛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噶当派阿底峡尊者、仁钦桑波大译师、仲敦巴;噶玛噶举派的玛尔巴尊者、米拉日巴尊者、塔布拉杰、都松钦巴、噶玛巴、帕木竹巴、唐东杰布;萨迦派的贡噶宁布、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贡噶坚赞、八思巴洛珠坚赞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历代达赖喇嘛、历代班禅喇嘛、绛央却杰、绛钦却杰等各教派创始人或堪布、格西等的人物造像。
  九是人物类:如藏传佛教历史上常见的三大法王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热巴巾;文成公主、赤尊公主、金成公主、吞弥·桑布扎、噶尔·禄东赞、颇罗鼐王等历史人物的造像。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风格,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是属于静态类的善相造像,如佛、菩萨、度母等。二是属于忿怒相的造像,主要是护法神系列中的神灵,像玛哈噶拉、护法金刚、大威德金刚、马头金刚、降阎魔尊、不动明王等。三是兼有善怒两种表情的造像,如密集金刚、胜乐金刚、欢喜金刚、时轮金刚等等。在护法神造像中还有怒相和善相,以及兼而有之的造像之分。与护法神造像相比较,佛、菩萨、度母类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妙好,更多地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十、怎样认识、欣赏擦擦?擦擦颜色的寓意?
  擦擦的色彩应用也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含义:表面涂白色表善神,涂红色表怒神,涂蓝色表吉祥神圣,涂黄色表高贵,施金色尽显尊贵。
  擦擦的制作属于佛教中造像功德的一种,制作并供养可祈福消灾,所以受到广大信众的青睐。擦擦制作的过程,便是信徒敬佛礼佛向神灵顶礼膜拜、并给它注入生命的过程。可以说,每一尊擦擦的背后都隐藏着一颗善良而纯真的心,他们唯求善果、不求私名,在给世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将佛陀的精神传播于天地之间。让我们在品读擦擦造像时,不仅能体验宗教的善,感受到禅意的安详和静美,更能透过擦擦艺术去感悟佛家的大智慧及所带给我们的无限启迪(图14)。
  大如瓦当、小如硬币,方寸之间,雕刻之细微、传神令人叹为观止。每个擦擦作品中那种呼之欲出的神态,虽经自然之力却又似天作之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形容却动人心魄的精神流露,使擦擦造像平添了许多生动与神韵,散发出无法言说的美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无论是否三宝弟子、虔诚信众,作为一种造像艺术,她的那种刻画细微、生动传神的魅力,第一眼就会直击你的心底,征服、打动每一个人。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她是有灵性、有生命的,就会与她对话、交流,甚至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
  (责编:韩珊珊)
其他文献
漫步在城市的街道,有一种风景叫做时尚。它多变的身影令人捉摸不定,时而停留在少女的衣衫上,时而漂浮于妇人的发髻间。从古至今,女性追逐时尚的脚步从未停歇,而那些追求时尚的女性,也成为画家笔下不朽的题材。时尚因它的变幻莫测而充满的魅力,而画中那些风情万种的女子,早已成为世间经典。  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一幅名为《仕女图》的十米长卷,就像是电影胶片一样,古代宫廷女子的时尚与生活,真实的呈现在画卷上。然而,就
期刊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诗经·车攻》  这是《诗经》里关于车马出行田猎的一首诗歌。反映同一时期类似车马的诗篇还有很多,如《清人》、《驷》、《小戎》、《叔于田》、《车工》等。它们或反映男女爱情,或反映制作技术,或反映征战场面,内容十分广泛。也让我们在欣赏之余,不禁展开对那个时代场景的无限遐想,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对我国早期车马有初步的了解
期刊
释迦牟尼佛  黄铜 高43.5厘米  清 康熙年间(1662-1722年)  释迦牟尼佛长圆型脸,隆鼻阔目,神态寂静安祥,全跏趺式端坐于单层莲座上。左手施禅定印,右手作触地印,莲座下为须弥方座。佛着袒右袈裟,刻均匀的阴刻线表现衣纹,领口及袍边刻多层褶边,为清宫廷佛像常见作法。背光浇注成型铜板厚重,在精致的卷草纹衬托下,高浮雕摩尼宝、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四臂观音菩萨、力士。须弥座正中垂台帘,上刻精
期刊
送别是一种礼仪行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一套规范,并逐渐演化为一系列复杂的礼仪活动。当送别这种行为以图像的方式载入画卷时,它就成为美术史家所关注的对象,由于这种图像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所以图像背后的寓意往往各异。由于画中的图像和题跋皆为赠画者对受画者倾诉的情感内容,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画作创作的历史背景。而弘仁的《晓江风便图》就是一幅寓有深意的“送别图”(图1)。 
期刊
瓷器的真伪鉴定一直是困扰文博界和收藏家的大问题。鉴定市场的主体是专家,专家的认知水平是所谓标准器认知量的多少,这些标准器一般是目前的馆藏品,目前形成的瓷器鉴定的定论或学说就是馆藏品这块基石。现在要问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代官窑瓷器生产了多少?有多少在现在的博物馆中?这是瓷器鉴定认识论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馆藏品所占的如果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比重,一切结论岂不是管窥之见,对浩瀚的巨量的中国瓷器将是毁灭性的灾害!
期刊
中国刺绣工艺源远流长,顾绣源于明代中晚期,盛行于万历至崇祯年间,是惟一以家族冠名的民间刺绣艺术流派,据《顾绣考》载: “今天下称刺绣为顾绣者,以明代上海顾氏刺绣之名,震溢海内故也。上海顾氏以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顾名世而始著称。”顾绣因顾氏所居园林“露香园”,亦被称之为“露香园顾绣”。  顾氏女眷精于刺绣,其中顾名世长子之妾缪氏、孙媳韩希孟、曾孙女顾兰玉三位女红为顾绣的创始、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期刊
张大千和溥心畲是民国时期画坛惺惺相惜的两大才子,是近现代以来大众耳熟能详的著名画家,他们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张大千一生画风多变,开创了中国画泼墨泼彩的新画风。溥心畲集诗、书、画三绝于身。二人各领风骚数十年,在当时的画坛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南张北溥”。  张大千(1899 - 1983),本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号季爰,法号大千,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
期刊
清康熙一朝,平三藩收台湾,全国各行各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尤其是景德镇的制瓷业,在明代末期官窑名存实亡的情况下重整窑务,再次建立起专为皇家烧造的瓷厂,并正式命名为“御窑厂”。历经明代及清初近300年的时间所总结的制瓷经验,以及新式窑型的问世,都为康熙时期的瓷器发展打下了雄厚基础,优质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呈现:以氧化钴为原料的洒蓝釉、天蓝釉等瓷器;青花器物中典型的翠毛蓝;以及五彩、斗彩、中西合璧的珐
期刊
烟台市博物馆收藏文徵明《观瀑图》,国家一级文物,纸本,纵346、横104厘米。浅绛设色山水人物,画面描写深山幽壑之间,长松古柏之下,二高士对坐危石之上,观瀑对吟的场景。款识为“嘉靖壬子五月既望徵明笔”。钤印:文徵明印(白文印)、衡山(朱文印),右下角钤:停云(朱文圆印)、玉蘭堂(朱文印)。嘉靖壬子为公元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文徵明时年82岁,此图是他晚年的作品。  文徵明(1470 - 155
期刊
事件经过:  2015年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开馆,展出由李舒第等人捐赠的170多件古代陶瓷器。开展当日,校方向陶瓷艺术馆主要捐展人、设计与艺术总监、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李舒弟等14名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  该馆的展品一经在网上发布,在收藏界引起一片哗然,许多收藏家,以及一些文物界的专家都认为所展示的历史“文物”中,充斥着大量的赝品、伪品。更有甚者,许多赝品、伪品“文物”,甚至达到“毁人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