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粮食产业链,而跨国粮商已开始了在中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大型国企如何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时是他们(益海)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库容做代储。对我们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至少我们有活干了,能解决温饱问题。”河北某基层国有粮库主任孙元告诉记者,“六年来,双方合作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08年代储量为2500吨,今年的代储量已经增加到5000吨,而每吨的代储费用则为55元左右。”
孙元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跨国粮商早已经打起基层粮库的主意。由此引发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8月18日公布了《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这份数据是针对全球163个经济体进行的调查研究,它根据谷物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端天气发生风险、农作物品质、粮食分派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效率等12个主要影响因素评判出各国的粮食风险水平。中国被列为“中度风险”国家,排在第96位。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按照公认的概念,粮食安全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层意思,即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22%的大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多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惠农利农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加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和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
不过,从长远看,中国的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中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全球性的粮食供求偏紧、贸易环境恶化、粮食生产国发生重大事件禁止粮食出口、粮价快速上涨等,也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不断增大。
“寄希望于国际市场,靠国际贸易保证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小麦价格波动很大,俄罗斯又宣布粮食禁止出口,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粮食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告诉记者。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同样认为靠国际贸易无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国有粮食企业积极行动
2007年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为此,不仅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储备体系和加工体系,同时注重加强粮油国际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到企业层面,国有粮食企业仍将承担起绝大部分责任,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和宏观调控主力军的作用。
“跨国粮商已经开始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在此背景下,要想与他们抗衡,依靠广大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李国祥指出,“包括民企在内的中小企业实力太弱,规模太小,短时期难以做大做强,融资又很困难,因此他们是靠不住的。只有依靠央企,也就是中储粮和中粮。”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在中国完备的粮食产业链尚未形成、外资企业对粮食产业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大型国企应当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现在粮食生产和销售走的是市场化路线,但是国家一定要对此有一个基本调控,担负这个任务的,就是粮食行业的大型国企。”
李怡群向记者坦言,事实上,以中储粮、中粮、华粮为代表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一直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承担着国家粮食储备、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
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组建,从体制上保证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政令畅通;通过托市收购掌握了大量粮源,有力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为保持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是中国大米贸易的主渠道,小麦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中粮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是中国精炼食用油的最早开拓者。
华粮物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粮食物流企业,已初步形成北粮南运通道,在粮食物流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税收优势、资金优势、运输优势。
李怡群告诉记者,尽管传统上三家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出于长远发展考虑,他们都在向产业链整合的方向进军。
中储粮依托其垂直体系的网络化和规模化优势,正致力于向仓储上游粮食生产和下游粮油加工两端延伸产业链条,确定了“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逐步将总公司打造成集仓储、贸易、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的发展目标。
中粮集团则结合粮油进出口、加工和物流业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中国粮食市场化流通的大粮商。中粮在粮油加工方面的优势已经日益凸显,集团拥有多个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中粮集团已开始大举进入粮食收购环节,在河南、江苏等地的小麦收购一度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华粮物流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其在粮食物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扩大粮油购销贸易,业务种类覆盖普通和优质品种的原粮,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和油脂油料等;粮食加工业务已涉足大米、面粉、饲料加工。此外,与中粮一样,华粮物流也已获得参与小麦托市收购的资格。
但是,他们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为了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时代还赋予了他们必须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与跨国粮商争夺粮食控制权。
应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
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深入到国家战略及安全层面。在这种条件下,国家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为更大限度地提升获取粮食的能力,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之中国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想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保证国内粮食产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也要注意从国外市场寻求出路。要通过买地租地种植粮食、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以此确保进口粮食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国内市场粮食供应的稳定。”李国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也告诉本刊记者:“据我了解,四大粮商在南美大量购买耕地,面积约相当于美国耕地数量,并且他们拥有当地的铁路等种种便利条件;而中国粮食企业仅仅在非洲拥有少部分耕地,不仅面积有限,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也不甚到位。简言之,很多工作等着国有资本的粮食企业去做。”
事实上,对企业本身而言,粮食国家队走出去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前承担这一使命的中粮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做得并不算出色。而中储粮没有进出口资质,无法涉足这一块的业务。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日本的粮食主要靠进口,日本的农业企业积极走出去买地组织生产。”基于对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的担忧,李国祥希望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与四大粮商同台竞技。
郑风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中粮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告诉本刊记者:“中粮应该以中石油、中石化海外找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榜样,更要学习美国到南美等地购买农田种植粮食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强大才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
除了进军海外,不少专家明确表示,本土粮企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国企应积极整合产业链,以有效对抗国际粮商。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中粮、中储粮在内的本土大型粮企的广泛认同。中粮在2008年确立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而中储粮也坚定了进军加工行业的决心。
“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是中储粮确定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储粮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转型,固然有其主观愿望,亦有其客观必然性。”据李国祥透露,由于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市场供应较为充裕,因此有时会遭遇中央储备粮库存消化难的问题。在这种局面下,粮食加工就成为被迫的选择,“应该想办法实现动态的平衡,而不是把粮食堆放在粮库里多年不动,现在虽然也有轮换的制度安排,但是手续太复杂。而选择粮食加工则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不过,一定要加强相关监督,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
从田间到地头的“全产业链”则给了中粮一个对抗跨国粮商的利器。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过去应对国家储粮安全问题,就是国家缺什么我们买什么,多什么卖什么;买卖的多是基本口粮。”现在的情况则是因为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缺的是蛋白、油脂,而且价格波动剧烈,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作为一个大型国企,中粮能不能在粮食安全中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因为最终受到考验的是市场份额够不够。”于旭波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初,中粮在米面油方面不断投资,把下游发展起来。下游发展起来以后,中粮集团原有的贸易模式才会得到利用,而且在这模式上建立起来的销售基础也才会更加稳固,才更容易对抗国际市场。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全产业链力求的是控制力,而不是铺摊子。精髓在于打通仓储和物流,从而连接种植区和消费市场,而不是什么都要做,牛奶、方便面、葡萄酒、果汁……
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壮大自身,成为世界大型粮食集团,增强与国际同行们同台竞技的能力和竞争力,使国有资产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另外,要挑起中国粮食安全的大梁,国有粮食企业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一个巨人,更要成为一个强人,一个体格健壮而且勇担国家责任的企业,这样在国际粮油巨头们中间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保证粮食安全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粮食企业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企业层面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只落在中储粮、中粮和华粮等大型国企身上,还需要依靠广大的中小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郑风田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粮食生产,靠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中储粮、中粮等国有粮食企业主要着眼于粮食的储藏和加工,本身不生产粮食,对粮食安全起的是辅助性作用。”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增加补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仅要防止谷贱伤农,还要考虑让农民增收致富。”李国祥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称,很多事情是政府层面应该去做和解决的,比如鼓励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学习美国增加农业补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粮食企业的补贴),优惠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发展,以国际四大粮商为目标、培育中国农业领域的大企业集团,控制粮食流通环节、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农业环境监管比如启动反倾销、反垄断调查,等等。
“而对于国有粮食企业来说,最大的难题恐怕还是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与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之间的矛盾。”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认为:“一肩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担,另一肩还要扛起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责。这种集双重属性于一身的特点,不仅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出了道难题,也为监管部门的考核提出了挑战。尽管在实践中监管部门的考核已对此有所考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追求利润与承担公共职能相冲突的问题,而这则有可能成为导致这些国有粮食巨头间无序竞争的潜在因素。”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诸如资金面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加强、外资粮食巨头的渗透甚至疯狂抢滩等,都对中国国有粮食企业的生产经营、竞争能力和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李怡群提醒道。
“当时是他们(益海)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库容做代储。对我们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至少我们有活干了,能解决温饱问题。”河北某基层国有粮库主任孙元告诉记者,“六年来,双方合作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08年代储量为2500吨,今年的代储量已经增加到5000吨,而每吨的代储费用则为55元左右。”
孙元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跨国粮商早已经打起基层粮库的主意。由此引发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8月18日公布了《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这份数据是针对全球163个经济体进行的调查研究,它根据谷物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端天气发生风险、农作物品质、粮食分派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效率等12个主要影响因素评判出各国的粮食风险水平。中国被列为“中度风险”国家,排在第96位。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按照公认的概念,粮食安全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层意思,即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22%的大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多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惠农利农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加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和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
不过,从长远看,中国的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中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全球性的粮食供求偏紧、贸易环境恶化、粮食生产国发生重大事件禁止粮食出口、粮价快速上涨等,也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不断增大。
“寄希望于国际市场,靠国际贸易保证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小麦价格波动很大,俄罗斯又宣布粮食禁止出口,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粮食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告诉记者。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同样认为靠国际贸易无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国有粮食企业积极行动
2007年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为此,不仅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储备体系和加工体系,同时注重加强粮油国际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到企业层面,国有粮食企业仍将承担起绝大部分责任,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和宏观调控主力军的作用。
“跨国粮商已经开始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在此背景下,要想与他们抗衡,依靠广大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李国祥指出,“包括民企在内的中小企业实力太弱,规模太小,短时期难以做大做强,融资又很困难,因此他们是靠不住的。只有依靠央企,也就是中储粮和中粮。”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在中国完备的粮食产业链尚未形成、外资企业对粮食产业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大型国企应当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现在粮食生产和销售走的是市场化路线,但是国家一定要对此有一个基本调控,担负这个任务的,就是粮食行业的大型国企。”
李怡群向记者坦言,事实上,以中储粮、中粮、华粮为代表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一直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承担着国家粮食储备、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
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组建,从体制上保证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政令畅通;通过托市收购掌握了大量粮源,有力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为保持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是中国大米贸易的主渠道,小麦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中粮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是中国精炼食用油的最早开拓者。
华粮物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粮食物流企业,已初步形成北粮南运通道,在粮食物流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税收优势、资金优势、运输优势。
李怡群告诉记者,尽管传统上三家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出于长远发展考虑,他们都在向产业链整合的方向进军。
中储粮依托其垂直体系的网络化和规模化优势,正致力于向仓储上游粮食生产和下游粮油加工两端延伸产业链条,确定了“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逐步将总公司打造成集仓储、贸易、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的发展目标。
中粮集团则结合粮油进出口、加工和物流业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中国粮食市场化流通的大粮商。中粮在粮油加工方面的优势已经日益凸显,集团拥有多个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中粮集团已开始大举进入粮食收购环节,在河南、江苏等地的小麦收购一度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华粮物流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其在粮食物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扩大粮油购销贸易,业务种类覆盖普通和优质品种的原粮,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和油脂油料等;粮食加工业务已涉足大米、面粉、饲料加工。此外,与中粮一样,华粮物流也已获得参与小麦托市收购的资格。
但是,他们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为了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时代还赋予了他们必须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与跨国粮商争夺粮食控制权。
应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
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深入到国家战略及安全层面。在这种条件下,国家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为更大限度地提升获取粮食的能力,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之中国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想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保证国内粮食产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也要注意从国外市场寻求出路。要通过买地租地种植粮食、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以此确保进口粮食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国内市场粮食供应的稳定。”李国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也告诉本刊记者:“据我了解,四大粮商在南美大量购买耕地,面积约相当于美国耕地数量,并且他们拥有当地的铁路等种种便利条件;而中国粮食企业仅仅在非洲拥有少部分耕地,不仅面积有限,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也不甚到位。简言之,很多工作等着国有资本的粮食企业去做。”
事实上,对企业本身而言,粮食国家队走出去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前承担这一使命的中粮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做得并不算出色。而中储粮没有进出口资质,无法涉足这一块的业务。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日本的粮食主要靠进口,日本的农业企业积极走出去买地组织生产。”基于对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的担忧,李国祥希望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与四大粮商同台竞技。
郑风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中粮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告诉本刊记者:“中粮应该以中石油、中石化海外找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榜样,更要学习美国到南美等地购买农田种植粮食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强大才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
除了进军海外,不少专家明确表示,本土粮企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国企应积极整合产业链,以有效对抗国际粮商。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中粮、中储粮在内的本土大型粮企的广泛认同。中粮在2008年确立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而中储粮也坚定了进军加工行业的决心。
“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是中储粮确定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储粮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转型,固然有其主观愿望,亦有其客观必然性。”据李国祥透露,由于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市场供应较为充裕,因此有时会遭遇中央储备粮库存消化难的问题。在这种局面下,粮食加工就成为被迫的选择,“应该想办法实现动态的平衡,而不是把粮食堆放在粮库里多年不动,现在虽然也有轮换的制度安排,但是手续太复杂。而选择粮食加工则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不过,一定要加强相关监督,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
从田间到地头的“全产业链”则给了中粮一个对抗跨国粮商的利器。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过去应对国家储粮安全问题,就是国家缺什么我们买什么,多什么卖什么;买卖的多是基本口粮。”现在的情况则是因为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缺的是蛋白、油脂,而且价格波动剧烈,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作为一个大型国企,中粮能不能在粮食安全中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因为最终受到考验的是市场份额够不够。”于旭波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初,中粮在米面油方面不断投资,把下游发展起来。下游发展起来以后,中粮集团原有的贸易模式才会得到利用,而且在这模式上建立起来的销售基础也才会更加稳固,才更容易对抗国际市场。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全产业链力求的是控制力,而不是铺摊子。精髓在于打通仓储和物流,从而连接种植区和消费市场,而不是什么都要做,牛奶、方便面、葡萄酒、果汁……
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壮大自身,成为世界大型粮食集团,增强与国际同行们同台竞技的能力和竞争力,使国有资产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另外,要挑起中国粮食安全的大梁,国有粮食企业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一个巨人,更要成为一个强人,一个体格健壮而且勇担国家责任的企业,这样在国际粮油巨头们中间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保证粮食安全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粮食企业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企业层面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只落在中储粮、中粮和华粮等大型国企身上,还需要依靠广大的中小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郑风田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粮食生产,靠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中储粮、中粮等国有粮食企业主要着眼于粮食的储藏和加工,本身不生产粮食,对粮食安全起的是辅助性作用。”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增加补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仅要防止谷贱伤农,还要考虑让农民增收致富。”李国祥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称,很多事情是政府层面应该去做和解决的,比如鼓励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学习美国增加农业补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粮食企业的补贴),优惠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发展,以国际四大粮商为目标、培育中国农业领域的大企业集团,控制粮食流通环节、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农业环境监管比如启动反倾销、反垄断调查,等等。
“而对于国有粮食企业来说,最大的难题恐怕还是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与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之间的矛盾。”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认为:“一肩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担,另一肩还要扛起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责。这种集双重属性于一身的特点,不仅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出了道难题,也为监管部门的考核提出了挑战。尽管在实践中监管部门的考核已对此有所考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追求利润与承担公共职能相冲突的问题,而这则有可能成为导致这些国有粮食巨头间无序竞争的潜在因素。”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诸如资金面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加强、外资粮食巨头的渗透甚至疯狂抢滩等,都对中国国有粮食企业的生产经营、竞争能力和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李怡群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