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外以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国内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收录的期刊2001。2011年发表的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文献为基础数据源,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和共词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现状及主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内容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述评,找出与国外存在的差距,为今后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共词分析法;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5-0075-06
1 引言
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不断降低,服务业的比重则快速攀升,其经济结构已经从原先的“工业经济”转变为“后工业经济”,并实现了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过渡。与此同时,“服务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变革,制造业逐渐呈现出“服务密集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渗透到了生产环节的各个领域。经济学界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制造业的服务化”,服务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之一。
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革,高能耗、低价值和高社会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支撑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凭借廉价劳动力所采取的低成本竞争战略也几乎走到了尽头。世界性产业趋势的变化和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压力迫使国内制造业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制造业服务化由于其整合、增值和创新等特性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可选择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说,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服务化时代,展现出日益明显的服务化趋势。
针对制造业服务化这一现象,国外学术界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之相比,制造业服务化在国内尚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但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依托学术期刊数据库,对国内外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识别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揭示国内与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差距,为我国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
2 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系统的选择与检索
本研究选取CNKI中国全文数据库为国内文献检索系统,其在影响力、内容覆盖面、规范性和检索途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文献量最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外文献检索系统选择了综合性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状况,国内文献的检索采用主题检索方式,以2001~2011年为时间范围,以“制造业”或“制造企业”为主题进行检索,并通过文献内容的阅读选取“服务化”、“服务型”或“服务增强”为检索词,进行二次主题检索,共检索到441条记录。经过仔细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主题相关度不大的文献以及文摘、会议述评、通知等文献,在不同期刊重复发表的文献只算一篇,最后选取了139篇文献,作为国内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为方便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比较,国外文献的检索时间跨度也选取为2001~2011年,文献类型为ARTICLE,以“Manufacturing”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并以“Service”or“Servicing”为主题进行二次检索,剔除相关度不大的文献,共得到2405条记录,作为国外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方法。文献计量学是对各种类型文献的数量、品质、结构和运用上的研究与分析,是研究学科结构、预测学科发展趋势最有效的理论方法之一。文献计量法是采用数量统计学方法来定量描述、评价和预测学科性质、规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图书情报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分析的一种基于定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透过内容揭示出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或趋势;共词分析法是用高频词聚类来分析过去和现在学科领域的热点,并通过低频词聚类来预测未来学科的研究热点,是一种定量和定性共有的分析方法。在统计过程中,用EXCEL2003和CiteSpaceⅡ软件对检索数据进行处理。
3 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现状分析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结构,本研究主要从文献数量、国家和地区分布(或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分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客观总结和分析,以使相关研究者从整体上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
3.1 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现状
(1)文献数量方面,近10年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2005~2008年发展最快。从总体上来看,论文总量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说明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发展相对稳定且具有活力,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由此可以推测,今后国外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文献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2)国家和地区文献分布方面,发文量居首位的是美国,其文献量为776篇,占文献总量的31%,学术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是英国和德国,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和突出的学术地位。从地区来看,由于美国整体科研能力的强大,加上排名第七的加拿大,使得北美地区成为当今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研究水平最高的地区;其次,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地区国家,也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占文献总量的19%;再次是亚洲地区,也是该领域研究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占文献总量的15%。同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台湾以122篇文献位居第四位。与之相比,大陆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仍较弱,文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3)研究机构文献分布方面,发文量大于等于15篇的有17家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并拥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占所有研究机构发文总量的9%;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分别占研究机构发文总量的8.3%、8%和7.8%。这4家研究机构在文献数量上有着较明显的优势,表明它们在该领域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这17家研究机构均为高等院校,其中来自美国高校的研究文献占到了研究机构文献总量的51.4%。这一数据表明,在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中,高校以其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人才优势,支持和推动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是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同时,美国高校在其中处于领军地位,其他国家的高校目前尚无法比拟。
3.2 国内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现状
(1)文献数量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针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始于2003年,但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由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实践需要,制造业服务化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并成为制造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较快,但总量依然偏少,2011年也仅有40篇左右。这表明,我国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离相对稳定的成熟期还有较大的差距。
(2)期刊分布方面,经统计发现,国内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139篇论文共涉及106种期刊,其中25种期刊属于核心期刊,其总载文量为34篇。以上数据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制造业服务化研究已经得到国内学术界较为广泛的关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论文质量也有待提高。
(3)研究机构方面,合并重复出现情况,共有74个来源单位。其中发文量大于等于2篇的研究机构有19个(如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占总机构数的25.7%,其发文总量达68篇,占总文献量的48.9%,因此这些研究单位可以看作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核心机构。其中,15个研究单位为高等院校,可见高校是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主力,且各高校的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中心等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
4 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将2001—2011年发表的2405篇国外论文及139篇国内论文的题录数据,包括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等,输入CiteSpace软件中,网络节点设定为关键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共词情况进行处理。某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中心度越高,说明该关键词在该领域研究中的权重越大,其所反映的问题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4.1 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分析
经整理,生成频次大于等于30的国外高频次关键词表,如表1所示。
表1中频次和中心度均较高的关键词除Manufacturing(制造业),还有Management(管理)、Performance(绩效)、Model(模型)、System(系统)、Framework(框架)、Behavior(行为)、Innovation(创新)、Quality(质量)、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等,表明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包括:制造业服务化的基础理论框架研究;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问题的相关研究;制造业服务化模式研究;制造业服务系统、服务质量及服务创新研究;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方面。
例如,Neely采用实证方法,首次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服务化制造企业的盈利性整体上优于纯制造企业。Jagtap和Johnson以5大航空航天公司为案例,通过对服务绩效的分析,讨论了工程中设计对服务信息的需求情况及服务信息如何使用等问题,并识别出了关键服务信息,为今后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Engin以纺织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随机操作服务系统和周期性服务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当生产机器数量较大、停工率较低时,随机操作服务系统比周期性服务系统更有优势。Hobo等学者提出零售商、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双螺旋轨迹模型不仅影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利润,更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有激发和促进作用,并在对日本EEMRs(大型电气和电子零售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验证了他们的假设。
目前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较为成熟。在研究内容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趋势,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同时按照学科大类集中小类分散的规律对理论体系不断深入和拓展;在研究方法方面,已从原先的理论论述、观点阐述、概念应用等定性方法,逐步转向以案例分析、数值仿真等实验方法以及数据调查与分析等定量方法为主,并趋于多样性,同时对量化研究结果的价值判断、认同程度及实践反馈等均较好;在研究背景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背景,已开始注重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并对不同国家、地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特点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顺应了制造业的跨文化发展趋势,增强了研究结果的现实针对性。
4.2 国内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分析
对同义但不同名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生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合并为“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除去一些不利于主题分析的高频次关键词,如“微波炉”、“格兰仕”、“述评”等。经整理,生成频次大于等于3的国内高频次关键词表(见表2)。
表2中频次和中心度均较高的除“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等用于检索的关键词外,还有“产品服务化”、“产品服务系统”、“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现代服务业”等。结合表2和文献内容,对节点作进一步分析,概括出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问题,具体如下。
(1)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研究
在该研究热点中,主要探讨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模式、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何哲等从制造业与服务融合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概念演化阶段进行了讨论;冯泰文等从价值链角度对服务型制造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建立了服务型制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模型;林光平等从服务价值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化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以及服务价值流程的构建和再造等问题;夏杰长等从企业供给内容的角度,认为制造业务化是制造企业从产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的动态过程,制造企业不仅提供产品,更是提供产品、服务、信息支持和自我服务等元素的集合体。虽然学界对服务化认识的侧重点不同,但可以将其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投入服务化,二是产出服务化,后者的相关研究较多,是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针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途径和影响因素,学界主要采用理论模型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讨论。例如,周国华和王岩岩以顾客价值理论为基础,将一般的服务模式融入传统的制造业运行模式,构建了以顾客为中心、体现“服务全程化和整体化”的服务型制造模式;简兆权和伍卓深选取价值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微笑曲线理论,对制造业实现服务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并对各路径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路径演变规律进行了归纳;刘继国对投入服务化战略的维度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投入服务化战略影响因素的识别,构建了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企业绩效与投入服务化战略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和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2)制造业服务化与其他产业互动的相关研究
该部分主要研究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以定性分析为主,也有少数学者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例如,段炼和赵德海以企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制造企业的价值链构成,同时借助Riddle的交互经济模型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李美云基于价值链的角度,通过对价值链分解与重构、产业融合过程以及融合方式的分析,探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两大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殷凤为描述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关系,利用1978~2006年数据,结合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存在着长期的动态联系,但相互间的影响较小,目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3)制造企业服务的相关研究
该部分主要探讨服务增强、服务质量、服务创新及产品服务系统等问题,内容较为宽泛。例如,吴贵生和蔺雷界定了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概念,提出并阐述了国内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质量弥补”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对质量弥补及服务差异化竞争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国内制造业服务增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姚树俊等基于服务敏感性随机需求的视角,结合服务能力闲置或不足引起的成本费用,从功能服务商和服务集成商的角度,建立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收益模型和协调机制模型,并通过案例深入探讨了服务敏感性需求的变化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总收益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对策。
(4)制造业服务化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
该热点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差异化战略优势的研究,二是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识别研究,学者们结合不同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及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周静芳和俞安平借助PSS分类模型探讨了服务型制造的产品差异化,借助价值链模型分析了服务型制造的过程差异化,并利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对差异化优势的形成进行了理论解释;鲁桂华等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业服务化这一现象,认为实施服务延伸实体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必然导致服务增强的结果,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总剩余;刘炳春和李健在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变权原理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服务型制造企业核心能力识别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建立了核心能力的识别物元模型。
5 结论
以上通过对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0年中学界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不断升温,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该领域的研究正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各类成果产出越来越丰富,为今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与国外较为完善的制造业服务化研究体系相比,目前我国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理论研究有待深入
现有研究主要是对制造业服务化现象的笼统表述、规律和机制的浅层分析以及模式的简单总结,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研究深度尚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服务化”、“服务增强”等相关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不清晰,定位不明确;对制造业服务化或服务增强的影响因素没有完整的论述,对其服务化和服务增强的规律和机制的探索也更多地集中在现象的描述上,未能从内部动力和微观机制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对服务化进程中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源条件和竞争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只有有限的论述,没有进行系统的探讨等。因此,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应详细阐述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特征及表现,还要注意结合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及创新理论等有关理论对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机制、规律和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证研究亟待加强
我国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性研究及归纳总结性的一般研究,而且大多是理论探讨,缺乏现实案例和实证数据的支持。同时,对于相关现象的分析,基本上停留在问题的描述和对策探讨层面,缺少经验证据的支持,这使得提出的相应对策和建议较为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根据制造业不同产业的特性,加强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规律、机制、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等理论问题进行实证检验,为进一步剖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3)交叉研究仍需拓展
制造业服务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变化过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对制造业服务化交叉领域的相关问题,如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心理分析等问题研究很少或处于空白。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应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例如,可以根据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引人服务供应链的思想,研究制造业服务化相关环节的有机衔接和优化问题;从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人手,探讨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支持服务化转型;借鉴服务营销理论,从微观层面探讨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倾向和行为选择问题,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提供指导;运用评价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制造企业的客户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等,以增强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李刚,孙林岩,高杰.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体系结构与实施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7):45-50.
[2]何哲,孙林岩,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28(1):53-60.
[3]叶鹰.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软件工具比较[J]。评价与管理,2005,(3):24-26.
[4]赵丹僖.图书情报领域中内容分析法研究进展与趋势[J].图书馆学研究,2008,(2):6-8.
[5]廖胜姣,肖仙桃.基于文献计量的共词分析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08,26(6):855-859.
[6]Neely A.Exploring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the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J].Operations ManagementResearch,2008,1(2):103-118.
[7]Jagtap s,Johnson A.Requirements and use of in-serviceinformation in an engineering redesign task:case studiesfrom the aerospace industr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12):2442-2460.
[8]Engin A B.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periodical and randomservicing systems considering diffrent working circum-stances:a textile application[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2009,28(4):89-97.
[9]Hobo M,Watanabe C,Chen C.J.Double spiral trajectorybetween retail.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s leads a wayto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J].Technovation,2006.26(7):873-890.
[10]冯泰文,等.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J].科学学研究,2009,27(6):837-845.
[11]林光平,杜义飞,刘兴贵.制造企业潜在服务价值创造及其流程再造——东方汽轮机厂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08,5(4):602-606.
[12]夏杰长,刘奕,顾乃华.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知识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7,(4):8.13.
[13]刘继国,李江帆.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7,(3):119-126.
[14]周国华,王岩岩.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2009,28(2):37-40.
[15]简兆权,伍卓深.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观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137-143.
[16]刘继国.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8,5(2):237-242.
[17]段炼,赵德海.现代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4):16.19.
[18]李美云.基于价值链重构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34-40.
[19]殷风.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91-101.
[20]吴贵生,蔺雷.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4):87-95.
[21]姚树俊,陈菊红,张晓瑞.基于服务能力的产品服务化供应链协调对策研究[J].软科学,2011,25(11):56-60.
[22]周静芳,俞安平.服务型制造的差异化优势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39-41.
[23]鲁桂华,蔺雷,吴贵生.差别化竞争战略与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5):21-27.
[24]刘炳春,李健.基于可拓方法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核心能力识别[J].统计与决策,2012,(1):184-186.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共词分析法;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5-0075-06
1 引言
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不断降低,服务业的比重则快速攀升,其经济结构已经从原先的“工业经济”转变为“后工业经济”,并实现了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过渡。与此同时,“服务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变革,制造业逐渐呈现出“服务密集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渗透到了生产环节的各个领域。经济学界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制造业的服务化”,服务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之一。
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革,高能耗、低价值和高社会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支撑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凭借廉价劳动力所采取的低成本竞争战略也几乎走到了尽头。世界性产业趋势的变化和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压力迫使国内制造业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制造业服务化由于其整合、增值和创新等特性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可选择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说,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服务化时代,展现出日益明显的服务化趋势。
针对制造业服务化这一现象,国外学术界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之相比,制造业服务化在国内尚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但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依托学术期刊数据库,对国内外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识别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揭示国内与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差距,为我国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
2 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系统的选择与检索
本研究选取CNKI中国全文数据库为国内文献检索系统,其在影响力、内容覆盖面、规范性和检索途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文献量最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外文献检索系统选择了综合性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状况,国内文献的检索采用主题检索方式,以2001~2011年为时间范围,以“制造业”或“制造企业”为主题进行检索,并通过文献内容的阅读选取“服务化”、“服务型”或“服务增强”为检索词,进行二次主题检索,共检索到441条记录。经过仔细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主题相关度不大的文献以及文摘、会议述评、通知等文献,在不同期刊重复发表的文献只算一篇,最后选取了139篇文献,作为国内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为方便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比较,国外文献的检索时间跨度也选取为2001~2011年,文献类型为ARTICLE,以“Manufacturing”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并以“Service”or“Servicing”为主题进行二次检索,剔除相关度不大的文献,共得到2405条记录,作为国外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方法。文献计量学是对各种类型文献的数量、品质、结构和运用上的研究与分析,是研究学科结构、预测学科发展趋势最有效的理论方法之一。文献计量法是采用数量统计学方法来定量描述、评价和预测学科性质、规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图书情报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分析的一种基于定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透过内容揭示出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或趋势;共词分析法是用高频词聚类来分析过去和现在学科领域的热点,并通过低频词聚类来预测未来学科的研究热点,是一种定量和定性共有的分析方法。在统计过程中,用EXCEL2003和CiteSpaceⅡ软件对检索数据进行处理。
3 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现状分析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结构,本研究主要从文献数量、国家和地区分布(或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分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客观总结和分析,以使相关研究者从整体上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
3.1 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现状
(1)文献数量方面,近10年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2005~2008年发展最快。从总体上来看,论文总量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说明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发展相对稳定且具有活力,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由此可以推测,今后国外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文献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2)国家和地区文献分布方面,发文量居首位的是美国,其文献量为776篇,占文献总量的31%,学术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是英国和德国,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和突出的学术地位。从地区来看,由于美国整体科研能力的强大,加上排名第七的加拿大,使得北美地区成为当今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研究水平最高的地区;其次,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地区国家,也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占文献总量的19%;再次是亚洲地区,也是该领域研究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占文献总量的15%。同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台湾以122篇文献位居第四位。与之相比,大陆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仍较弱,文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3)研究机构文献分布方面,发文量大于等于15篇的有17家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并拥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占所有研究机构发文总量的9%;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分别占研究机构发文总量的8.3%、8%和7.8%。这4家研究机构在文献数量上有着较明显的优势,表明它们在该领域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这17家研究机构均为高等院校,其中来自美国高校的研究文献占到了研究机构文献总量的51.4%。这一数据表明,在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中,高校以其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人才优势,支持和推动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是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同时,美国高校在其中处于领军地位,其他国家的高校目前尚无法比拟。
3.2 国内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现状
(1)文献数量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针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始于2003年,但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由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实践需要,制造业服务化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并成为制造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较快,但总量依然偏少,2011年也仅有40篇左右。这表明,我国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离相对稳定的成熟期还有较大的差距。
(2)期刊分布方面,经统计发现,国内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139篇论文共涉及106种期刊,其中25种期刊属于核心期刊,其总载文量为34篇。以上数据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制造业服务化研究已经得到国内学术界较为广泛的关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论文质量也有待提高。
(3)研究机构方面,合并重复出现情况,共有74个来源单位。其中发文量大于等于2篇的研究机构有19个(如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占总机构数的25.7%,其发文总量达68篇,占总文献量的48.9%,因此这些研究单位可以看作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核心机构。其中,15个研究单位为高等院校,可见高校是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主力,且各高校的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中心等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
4 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将2001—2011年发表的2405篇国外论文及139篇国内论文的题录数据,包括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等,输入CiteSpace软件中,网络节点设定为关键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共词情况进行处理。某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中心度越高,说明该关键词在该领域研究中的权重越大,其所反映的问题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4.1 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分析
经整理,生成频次大于等于30的国外高频次关键词表,如表1所示。
表1中频次和中心度均较高的关键词除Manufacturing(制造业),还有Management(管理)、Performance(绩效)、Model(模型)、System(系统)、Framework(框架)、Behavior(行为)、Innovation(创新)、Quality(质量)、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等,表明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包括:制造业服务化的基础理论框架研究;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问题的相关研究;制造业服务化模式研究;制造业服务系统、服务质量及服务创新研究;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方面。
例如,Neely采用实证方法,首次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服务化制造企业的盈利性整体上优于纯制造企业。Jagtap和Johnson以5大航空航天公司为案例,通过对服务绩效的分析,讨论了工程中设计对服务信息的需求情况及服务信息如何使用等问题,并识别出了关键服务信息,为今后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Engin以纺织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随机操作服务系统和周期性服务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当生产机器数量较大、停工率较低时,随机操作服务系统比周期性服务系统更有优势。Hobo等学者提出零售商、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双螺旋轨迹模型不仅影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利润,更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有激发和促进作用,并在对日本EEMRs(大型电气和电子零售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验证了他们的假设。
目前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较为成熟。在研究内容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趋势,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同时按照学科大类集中小类分散的规律对理论体系不断深入和拓展;在研究方法方面,已从原先的理论论述、观点阐述、概念应用等定性方法,逐步转向以案例分析、数值仿真等实验方法以及数据调查与分析等定量方法为主,并趋于多样性,同时对量化研究结果的价值判断、认同程度及实践反馈等均较好;在研究背景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背景,已开始注重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并对不同国家、地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特点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顺应了制造业的跨文化发展趋势,增强了研究结果的现实针对性。
4.2 国内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分析
对同义但不同名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生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合并为“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除去一些不利于主题分析的高频次关键词,如“微波炉”、“格兰仕”、“述评”等。经整理,生成频次大于等于3的国内高频次关键词表(见表2)。
表2中频次和中心度均较高的除“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等用于检索的关键词外,还有“产品服务化”、“产品服务系统”、“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现代服务业”等。结合表2和文献内容,对节点作进一步分析,概括出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问题,具体如下。
(1)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研究
在该研究热点中,主要探讨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模式、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何哲等从制造业与服务融合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概念演化阶段进行了讨论;冯泰文等从价值链角度对服务型制造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建立了服务型制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模型;林光平等从服务价值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化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以及服务价值流程的构建和再造等问题;夏杰长等从企业供给内容的角度,认为制造业务化是制造企业从产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的动态过程,制造企业不仅提供产品,更是提供产品、服务、信息支持和自我服务等元素的集合体。虽然学界对服务化认识的侧重点不同,但可以将其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投入服务化,二是产出服务化,后者的相关研究较多,是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针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途径和影响因素,学界主要采用理论模型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讨论。例如,周国华和王岩岩以顾客价值理论为基础,将一般的服务模式融入传统的制造业运行模式,构建了以顾客为中心、体现“服务全程化和整体化”的服务型制造模式;简兆权和伍卓深选取价值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微笑曲线理论,对制造业实现服务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并对各路径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路径演变规律进行了归纳;刘继国对投入服务化战略的维度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投入服务化战略影响因素的识别,构建了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企业绩效与投入服务化战略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和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2)制造业服务化与其他产业互动的相关研究
该部分主要研究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以定性分析为主,也有少数学者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例如,段炼和赵德海以企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制造企业的价值链构成,同时借助Riddle的交互经济模型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李美云基于价值链的角度,通过对价值链分解与重构、产业融合过程以及融合方式的分析,探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两大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殷凤为描述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关系,利用1978~2006年数据,结合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存在着长期的动态联系,但相互间的影响较小,目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3)制造企业服务的相关研究
该部分主要探讨服务增强、服务质量、服务创新及产品服务系统等问题,内容较为宽泛。例如,吴贵生和蔺雷界定了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概念,提出并阐述了国内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质量弥补”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对质量弥补及服务差异化竞争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国内制造业服务增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姚树俊等基于服务敏感性随机需求的视角,结合服务能力闲置或不足引起的成本费用,从功能服务商和服务集成商的角度,建立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的收益模型和协调机制模型,并通过案例深入探讨了服务敏感性需求的变化对产品服务化供应链总收益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产品服务化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对策。
(4)制造业服务化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
该热点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差异化战略优势的研究,二是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识别研究,学者们结合不同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及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周静芳和俞安平借助PSS分类模型探讨了服务型制造的产品差异化,借助价值链模型分析了服务型制造的过程差异化,并利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对差异化优势的形成进行了理论解释;鲁桂华等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业服务化这一现象,认为实施服务延伸实体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必然导致服务增强的结果,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总剩余;刘炳春和李健在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变权原理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服务型制造企业核心能力识别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建立了核心能力的识别物元模型。
5 结论
以上通过对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0年中学界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不断升温,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该领域的研究正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各类成果产出越来越丰富,为今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与国外较为完善的制造业服务化研究体系相比,目前我国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理论研究有待深入
现有研究主要是对制造业服务化现象的笼统表述、规律和机制的浅层分析以及模式的简单总结,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研究深度尚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服务化”、“服务增强”等相关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不清晰,定位不明确;对制造业服务化或服务增强的影响因素没有完整的论述,对其服务化和服务增强的规律和机制的探索也更多地集中在现象的描述上,未能从内部动力和微观机制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对服务化进程中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源条件和竞争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只有有限的论述,没有进行系统的探讨等。因此,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应详细阐述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特征及表现,还要注意结合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及创新理论等有关理论对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机制、规律和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证研究亟待加强
我国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性研究及归纳总结性的一般研究,而且大多是理论探讨,缺乏现实案例和实证数据的支持。同时,对于相关现象的分析,基本上停留在问题的描述和对策探讨层面,缺少经验证据的支持,这使得提出的相应对策和建议较为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根据制造业不同产业的特性,加强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规律、机制、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等理论问题进行实证检验,为进一步剖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3)交叉研究仍需拓展
制造业服务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变化过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对制造业服务化交叉领域的相关问题,如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心理分析等问题研究很少或处于空白。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应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例如,可以根据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引人服务供应链的思想,研究制造业服务化相关环节的有机衔接和优化问题;从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人手,探讨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支持服务化转型;借鉴服务营销理论,从微观层面探讨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倾向和行为选择问题,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提供指导;运用评价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制造企业的客户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等,以增强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李刚,孙林岩,高杰.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体系结构与实施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7):45-50.
[2]何哲,孙林岩,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28(1):53-60.
[3]叶鹰.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软件工具比较[J]。评价与管理,2005,(3):24-26.
[4]赵丹僖.图书情报领域中内容分析法研究进展与趋势[J].图书馆学研究,2008,(2):6-8.
[5]廖胜姣,肖仙桃.基于文献计量的共词分析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08,26(6):855-859.
[6]Neely A.Exploring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the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J].Operations ManagementResearch,2008,1(2):103-118.
[7]Jagtap s,Johnson A.Requirements and use of in-serviceinformation in an engineering redesign task:case studiesfrom the aerospace industr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12):2442-2460.
[8]Engin A B.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periodical and randomservicing systems considering diffrent working circum-stances:a textile application[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2009,28(4):89-97.
[9]Hobo M,Watanabe C,Chen C.J.Double spiral trajectorybetween retail.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s leads a wayto 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J].Technovation,2006.26(7):873-890.
[10]冯泰文,等.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J].科学学研究,2009,27(6):837-845.
[11]林光平,杜义飞,刘兴贵.制造企业潜在服务价值创造及其流程再造——东方汽轮机厂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08,5(4):602-606.
[12]夏杰长,刘奕,顾乃华.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知识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7,(4):8.13.
[13]刘继国,李江帆.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7,(3):119-126.
[14]周国华,王岩岩.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2009,28(2):37-40.
[15]简兆权,伍卓深.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观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137-143.
[16]刘继国.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8,5(2):237-242.
[17]段炼,赵德海.现代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4):16.19.
[18]李美云.基于价值链重构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34-40.
[19]殷风.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91-101.
[20]吴贵生,蔺雷.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4):87-95.
[21]姚树俊,陈菊红,张晓瑞.基于服务能力的产品服务化供应链协调对策研究[J].软科学,2011,25(11):56-60.
[22]周静芳,俞安平.服务型制造的差异化优势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39-41.
[23]鲁桂华,蔺雷,吴贵生.差别化竞争战略与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5):21-27.
[24]刘炳春,李健.基于可拓方法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核心能力识别[J].统计与决策,2012,(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