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如何思?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诗人保罗·瓦雷里曾说,人们在阅读现代作品时经常会感到困惑,不知该关注创作本身呢,还是该关注创作的审美效果。在我看来,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代诗在探索现代世界的复杂情形时,并没有为我们展示一个完美的结论,而是如德国画家保罗·克利所说,现代诗歌想把诗歌的思维过程也放进一首诗的最终审美形态。
  风荷的诗,将古典诗歌了无痕迹地化用,读来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婉约清雅,耐人寻味。《说诗》用独白型的语调娓娓道来。诗的开头“你一眼就瞥见了/我的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沟通对话的场景,我的诗歌激起的浪花在“你”面前只是小儿女的情状。要学李清照的大境界,既能谱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也能“寻寻觅觅”勾勒“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多情与哀愁。诗歌不仅要在收尾处画龙点睛,隽永有韵外之致,还要表达我的情感与哀思,喜我之喜,忧我所忧。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境界遂深。是的,诗还可以是鸟飞翔的弧度,是九省通衢的四通八达,是爱的起伏,或是牙齿的阵痛,具体或者抽象,都是波涛式起伏无定而又连绵不断的。从对我“断流的章节”的“小”的反思,至最后诗的境界的飞跃,诗人为我们展示了她思维聚合的过程。
  熊魁的《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意义深远,是诗人对生与死这个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宏大命题的思考。他将生与死的过程建构为时光把生命快递的过程,抽象变为具体,产生了一个很新鲜的情景移位。当生命经历过一番油盐酱醋的浸泡,太阳的翻晒,月亮的打霜,秋风拧干,雪刀的刮毒,死亡便悄然而至。人生的过程就是这样被封口,投递,打开,永恒轮回,不断交替。这几句节奏紧凑,仿佛鼓点一般,使我们联想到快递线上来来往往的产品,诗歌的情绪渐渐张开。然而接下来诗人又否定了自己,人的生命不是信函,而是贴在函件上的邮票,函件送达,生命死亡。这里就又产生了新的情景移位,同样是生命和时光,诗人用轻松的口吻消解了它的沉重,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意义和诠释。最后诗的笔触落在“我”的身上,變得丰满而有血有肉。“我因失敬畏心,无节制砍伐这么多文字/而成戴罪之身”,诗人真的失去敬畏心了吗?恰恰相反,诗人的使命感使他对于文字无比敬畏,正是因为敬畏,才会对文字负责。这种悖论,使诗歌的张力更为饱满。面对已经预见的死亡,诗人无奈中有着从容不迫的淡定,离开穹隆结顶的出租屋,离开现实生活的窘境,回到母亲鲜红温润的子宫。具象的子宫,是生命之始,亦是生命之终,是死亡的归宿,也是新生的摇篮,境界又扩大了。整首诗从生死到大小,从抽象到具体,呈一个闭合的圆型结构,是诗人思考生命与死亡的过程。
  正如艾略特所说,诗歌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表露。丛文的《墓志铭》,短短六行,用独白型的语调缓缓倾诉自己对生命最后的追求与诠释。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对于自己一生的回顾,不是恨,不是遗憾,不是了不起的功业,而是爱。于诗人而言,一个工整、端庄的人是最重要的肯定,是对自己毕生的总结。对读者来说,提前预知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诗歌用从容不迫、不疾不徐的节奏消解了死亡的沉重。诗歌像是猜谜一样,我们猜测向右的刻痕,想象这两道深重的刻痕组成的字,最后被诗人一层一层揭晓,而这解答只有历经沧桑的人才会于人生的砥砺中慢慢领会。这首诗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他用字的笔画和结构作为诗歌的顺序,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解密的过程。
  这三首诗歌共通的地方就是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展示了诗如何思的方式。《说诗》是对于如何写好一首诗的思考,《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和《墓志铭》是对于生死的追问与诠释,诗人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写入诗中,我们跟随着诗人跳跃又连绵的思维一起见证了诗歌的展开与完成。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诗坛涌现出一股股令人措手不及的诗歌潮流,与之相应,新的诗歌流派与新的创作理念可谓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朦胧诗”对于“大写的人”的追求、“第三代”诗歌对于世俗生活的回归,以及上世纪90年代所发生的“下半身”写作等,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从历史溯源与文化梦想的建设中退出并将书写的重点转向“此在”的现世生活。自不待言,这种转向暗合了现实社会与潮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如特里·
期刊
“现实”,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藕断丝连还是貌合神离,贯穿于文学史的任何一个阶段,也可能鲜明地体现在任何一部小说或一首诗中。《星星》(2017年3月上旬刊)推出的“新现实 星现实”诗作,引领我们在这样一个祛魅的时代重新思考诗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诗歌在不断地祛魅,愈发地贴近世俗生活,体现着“代入感”和“介入姿态”,借着自媒体时代的触媒走近了每一个人。诗歌曾经焕发出的
期刊
从标题开始,这一系列诗歌不断暗示着几位诗人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冲动。这之中不少作品,直接以极为常见的生活事物为题,如《邮筒》《培训会》《值夜班》《收废品的老人》等。  当诗人们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他们会发现许多值得书写的诗意瞬间。但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注定了以之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将会是斑斓且多面的。这些多面的诗歌文本中,却又有着两种生命力量在其中牵拉角力,时时掀起情感的风暴。弗洛伊德曾将写作称为
期刊
玉惧怕过度的雕琢  多一點是玉,少一点为王  玉。石头中的  王  这是李皓写《岫岩玉》中的一段。看到此诗,不免有一激灵的感觉,这是因为他捅开了一个我们有所感却无以言的事实,所以就有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也证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发现。写诗就是不断发现新的世界,包括感觉和意蕴。在无中创造出有,是一个发现,也是先知;在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大家没有看见的东西,就是一种刷新,更是开悟。后者难度更大,需
期刊
一  从朦胧诗到西方诗歌,几乎是我们这代诗写者的阅读走向。很多年里,我一直热衷于西方诗歌,非常奇怪的是,让我从西方诗歌阅读中掉头重新审视我国古典诗歌的人,竟是一位来自西方的诗人。这位诗人便是堪称西方现代派源头性代表人物的艾兹拉·庞德。  熟悉西方诗歌史的决不陌生,若无庞德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在伦敦推动“意象派”创作,难说西方现代诗歌会有怎样的走向。也恰恰是他的“意象派”,让我们很惊讶地看到他对中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媚俗”这个著名的词伴随着昆德拉小说的译介成为中国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百嚼不厌的香口胶。然而,原文的Kitsch与“媚俗”这两个汉字的内涵难以重合,而上世纪40年代袁可嘉对“感伤”的描述倒给人以启发。他说“凡从‘为Y而X’发展到‘为X而X’的心理活动形式——不问是情绪的,理智的,精神的或感觉的——并且附带产生大量的自我陶醉的,都有强烈的感伤倾向”[2],“感伤总给人‘来得太不费气
期刊
在当代散文诗诗坛,香奴差不多算是一个异数:她拥有长达十几年的散文詩创作经历但因为搁笔太久而迟至近几年才再次活跃于文坛;她拥有为数可观的读者群迄今却未引起更多作者的关注和评论家的研究。在接连获得“2015年人人文学网年度最佳散文奖”、2015年“吉祥甘南”全国散文诗大赛金奖和2016年荣获“诗河·鹤壁”征文二等奖、曾参加第二届(青岛)、第十五届(甘南)全国散文诗笔会的盛誉下,香奴在新著《伶仃岛上》出
期刊
近年来我对诗歌的阅读已有很强烈的选择性,特别是对知名度很高但作品水平很一般的诗人的作品,我是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距离的。但是,当我读了著名旅日诗人、文学博士、翻译家田原的诗集《梦蛇》里的第一首诗《梦》,我就被这首只有六行、两节的短诗迷住和震撼住了:“银色的世界里/白皑皑的父亲站在船头/他轻轻撑竿/船就被水漂走//从岛上到陆地/是一夜间的距离”。这首短诗以极简约的文字营造了十分阔大的诗意空间,而且意蕴深
期刊
摆在面前的四川诗人彭志强的诗集《秋风破》是一部关于杜甫踪迹史的诗歌传记。诗人放弃了年假和所有的小长假,自驾一万多公里长路,踏遍杜甫留下的几十处重要遗迹,许多时候通宵达旦开车狂奔,只为抵达杜甫曾经抵达过的地方,他们所重叠的不仅仅是踪迹或足印,还有汉语的理想,以及气息相通的灵魂。  《秋风破》是一部向杜甫致敬的诗稿,一部以新诗为诗圣别立的心传,也是一部关于辉煌、苦难和希望的交响诗:其规制开阖而跌宕,其
期刊
社会变迁带来新的时代命题,“个体道德挺立”的问题正在向“人们如何生活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转变,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矛盾冲突明显。而这些,在天才诗人和精纯的诗歌这儿,总是不构成问题。因为诗人总是率先遭遇,也最先解决这些问题。诗人,至善的精灵,最为纯正的个体;诗歌,向来凝聚精神力量,目标明确地指向社会至善。缘此,这里推荐风荷《说诗》、熊魁《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丛文《墓志铭》这三首诗。三者之间,具有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