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校园里的学生“黑客”行为也日益增多,如何看待和引导学生的黑客行为就成了家长、老师和学校三方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应该在网络道德教育、法律宣传等方面入手来解决。
【镜头一】一天,微机室里正在上课,同学们正在按老师的要求查阅资料,突然发现学校网页打开速度极慢。网络管理员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一查发现学校的网站服务器不停地在接收数据包,不一会儿就出现了堵塞状态。这些数据包来自本校高中部的三楼机房,原来上课期间一位同学正在运行一种局域网工具检测网络中的漏洞,服务器在不断被检测……
【镜头二】一节微机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正在忙着进行保存、准备上传作业时,突然,机房里全部计算机同时出现了重启的现象。由于机房中都安装了还原系统的程序,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全部丢失了,原来是一位同学利用黑客软件搞的恶作剧……
【镜头三】教师机共享目录下的教学资料、教学软件等被人不知不觉地删除了或修改了,弄得老师们措手不及……
这些发生在课堂上、校园里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捣乱、破坏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校园里学生的“黑客”行为。这些学生若不进行正确引导、教育,终有一天他们会触及法律的底线,做出更加严重的破坏行为。根据我国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网络犯罪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其中多数为青少年学生。学生正逐渐成为网络黑客的主力军,现在我国公安部门公布的最小的网络黑客犯罪记录只有十二岁。 校园黑客行为不容忽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和引导学生的“黑客”行为呢?
一、出现此类情况后老师应冷静分析、了解学生这种“黑客”行为的原因和目标。他们为什么要攻击、捣乱老师上课?他们入侵、破坏的理由和目标又是什么?其实对于中学生来说理由很简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1.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炫耀自己的技术,满足自豪感。2.看不惯同学或老师的某些做法,又不便当面指责,于是私下攻击他们的电脑。3.觉得好玩,恶作剧,当他们控制了别人的计算机,或者删除了别人的软件及作品后,自己觉得非常过瘾,有成就感。4.好奇心做怪,想试试此病毒的厉害或某工具的厉害。5.崇拜黑客,认为黑客是网络英雄,争相模仿,这是绝大多数学生进行黑客行为最主要的原因。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黑客,揭开黑客神秘的外衣。很多中学生对黑客认识不深刻,认为他们是“计算机高手”、“网络英雄”,争相崇拜。这说明老师、家长、学校在此方面欠缺引导和宣传。信息技术老师首先应担当此重任,在课堂上让学生对黑客的起源、黑客技术、黑客入侵手段进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黑客以及黑客技术其实并不神秘,也并不高深,让他们放弃“黑客是网络英雄”、“崇拜黑客”等错误思想,打消当“黑客”的念头。
三、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信息技术课堂中应渗透相关知识,学校应在普法活动中大力宣传网络法律知识,通过道德约束筑起学生思想上的一道“防火墙”,做到先预防。要引导青少年学生的黑客行为,防止他们对社会、学校造成危害,必须从抓产生计算机黑客的根源入手,对这些青少年学生的黑客行为实行“思想教育在前,法律制裁在后”的方针,尽可能动摇它们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成为网络空间里的合格公民,从而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学生的黑客行为。
四、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满足部分学生探索知识的需求。这些“黑客”行为的学生多数思维活跃,计算机水平较高,求知欲望强,现行课堂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探索未知领域、进入更广阔的知识空间的需求了。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是满足部分学生探索知识的需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教授学生编程技术以及更高深的技术,让他们知道还有比黑客技术更高更深的计算机技术等着他们去追求,而不能只沉迷于黑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
五、对待黑客行为应坚持的两个原则、发现问题后,首先应及时调查,不拖延,不纵容。先找此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了解事情原因及他的真实想法,并给他们讲述事态的严重性,然后进行教育,并让他能自愿接受惩罚,千万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所谓、没关系,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惩罚学生黑客行为的同时,老师和学校,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各方面都要保持一个度,不能一棍子棒杀这些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如果一味地棒杀这些学生,可能会起到“物极必反”的作用,同时可能使这些学生丧失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培养,将来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栋梁之才。前面讲到的两位同学,其中一位成为我们校园“绿色”网吧的优秀管理者,另一位同学参加机器人大赛获得了大奖。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学生黑客的出现已不再仅仅是某一个家庭、学校的问题,而早已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社会问题。家长、老师和学校三方都必须重视、行动起来,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的黑客行为,对那些青少年学生黑客加以文化道德方面的引导,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使其了解国家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避免触及违法的“高压线”,使其转化成为网络健康发展的一部分,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一种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克 聂德民 著 青少年黑客的心理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2.大学生黑客行为的博弈论及心理学探析。
【镜头一】一天,微机室里正在上课,同学们正在按老师的要求查阅资料,突然发现学校网页打开速度极慢。网络管理员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一查发现学校的网站服务器不停地在接收数据包,不一会儿就出现了堵塞状态。这些数据包来自本校高中部的三楼机房,原来上课期间一位同学正在运行一种局域网工具检测网络中的漏洞,服务器在不断被检测……
【镜头二】一节微机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正在忙着进行保存、准备上传作业时,突然,机房里全部计算机同时出现了重启的现象。由于机房中都安装了还原系统的程序,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全部丢失了,原来是一位同学利用黑客软件搞的恶作剧……
【镜头三】教师机共享目录下的教学资料、教学软件等被人不知不觉地删除了或修改了,弄得老师们措手不及……
这些发生在课堂上、校园里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捣乱、破坏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校园里学生的“黑客”行为。这些学生若不进行正确引导、教育,终有一天他们会触及法律的底线,做出更加严重的破坏行为。根据我国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网络犯罪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其中多数为青少年学生。学生正逐渐成为网络黑客的主力军,现在我国公安部门公布的最小的网络黑客犯罪记录只有十二岁。 校园黑客行为不容忽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和引导学生的“黑客”行为呢?
一、出现此类情况后老师应冷静分析、了解学生这种“黑客”行为的原因和目标。他们为什么要攻击、捣乱老师上课?他们入侵、破坏的理由和目标又是什么?其实对于中学生来说理由很简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1.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炫耀自己的技术,满足自豪感。2.看不惯同学或老师的某些做法,又不便当面指责,于是私下攻击他们的电脑。3.觉得好玩,恶作剧,当他们控制了别人的计算机,或者删除了别人的软件及作品后,自己觉得非常过瘾,有成就感。4.好奇心做怪,想试试此病毒的厉害或某工具的厉害。5.崇拜黑客,认为黑客是网络英雄,争相模仿,这是绝大多数学生进行黑客行为最主要的原因。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黑客,揭开黑客神秘的外衣。很多中学生对黑客认识不深刻,认为他们是“计算机高手”、“网络英雄”,争相崇拜。这说明老师、家长、学校在此方面欠缺引导和宣传。信息技术老师首先应担当此重任,在课堂上让学生对黑客的起源、黑客技术、黑客入侵手段进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黑客以及黑客技术其实并不神秘,也并不高深,让他们放弃“黑客是网络英雄”、“崇拜黑客”等错误思想,打消当“黑客”的念头。
三、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信息技术课堂中应渗透相关知识,学校应在普法活动中大力宣传网络法律知识,通过道德约束筑起学生思想上的一道“防火墙”,做到先预防。要引导青少年学生的黑客行为,防止他们对社会、学校造成危害,必须从抓产生计算机黑客的根源入手,对这些青少年学生的黑客行为实行“思想教育在前,法律制裁在后”的方针,尽可能动摇它们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成为网络空间里的合格公民,从而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学生的黑客行为。
四、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满足部分学生探索知识的需求。这些“黑客”行为的学生多数思维活跃,计算机水平较高,求知欲望强,现行课堂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探索未知领域、进入更广阔的知识空间的需求了。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是满足部分学生探索知识的需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教授学生编程技术以及更高深的技术,让他们知道还有比黑客技术更高更深的计算机技术等着他们去追求,而不能只沉迷于黑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
五、对待黑客行为应坚持的两个原则、发现问题后,首先应及时调查,不拖延,不纵容。先找此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了解事情原因及他的真实想法,并给他们讲述事态的严重性,然后进行教育,并让他能自愿接受惩罚,千万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所谓、没关系,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惩罚学生黑客行为的同时,老师和学校,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各方面都要保持一个度,不能一棍子棒杀这些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如果一味地棒杀这些学生,可能会起到“物极必反”的作用,同时可能使这些学生丧失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培养,将来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栋梁之才。前面讲到的两位同学,其中一位成为我们校园“绿色”网吧的优秀管理者,另一位同学参加机器人大赛获得了大奖。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学生黑客的出现已不再仅仅是某一个家庭、学校的问题,而早已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社会问题。家长、老师和学校三方都必须重视、行动起来,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的黑客行为,对那些青少年学生黑客加以文化道德方面的引导,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使其了解国家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避免触及违法的“高压线”,使其转化成为网络健康发展的一部分,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一种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克 聂德民 著 青少年黑客的心理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2.大学生黑客行为的博弈论及心理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