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越剧它发源于中国的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有“中国第二国剧”之称,最终流传于世界各地。越剧在发展中广泛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中国几大特色剧种的文化精髓,并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斐然的成就。随着现代信息多媒体新媒介的兴起,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结合越剧文化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新时期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和重要地位。
关键词:越剧;传统文化;审核价值
越剧是中国的一种地方剧种,具有强大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现代潮流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越剧不仅能独善其身,还能实现繁荣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其传统文化基质及其本身所存在的独特审美价值。无论是文化基质,亦或是审美价值,都为越剧发展明确了方面,并在越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研究越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越剧传统文化基质和审美价值很有必要。在越剧发展历程中,对于“ 私人情感”这一落足点的小心呵护和珍视,在百年来刚硬大于温柔,群体大于个体意识、斗争大于宽容的总体文化氛围中,撕开一个口子,制造一个小小的角落,让那些无论什么时代都存活于内心的个体愁绪悲情、羞涩浪漫、雅致悠闲情怀在艺术中被激活。女子越剧演出主体的女性化,使得这种软弱、敏感,竟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与张扬,虽然这样的表达可以不是主流,却整合弥补了文艺精神的多样性。
一、越剧中的传统文化审美特质
越剧传统文化基质就是越剧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对其产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更改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是越剧发展需要继承,或者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发展的基因,是本质性、根源性的文化元素。越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以这种特质为基准,为实现多方的发展尝试,不断继承、创新发展,而传统文化基质便是这一特质。越剧的主体是女子越剧,越剧风格的形成也是在女子越剧时期。在全国300 多个剧种中,全部由女演员演出的,唯独越剧一种;在世界范围的戏剧领域内,全部是女演员的也极为罕见。日本的“宝冢歌舞团” 全为女演员,但它只是一个演出团,并不是一个剧种,而且还不是全演戏剧。可以这么说,性别文化的特点在越剧本体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讨论越剧的风格,无法回避这种独一无二的性别特殊性。在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对中世纪神学的冲击和对禁欲主义的反叛,女性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意大利的费伦卓拉就曾写了《论女性美》,专门从女性美的角度研究了优美的概念;被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三大经典思想家之一的齐美尔(另外两人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联系文化来谈性别,既揭示了文化的性别,又试图建立起性别的文化。在西方,随着女权主义的勃兴,性别文化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学界、社会学界、文艺界,对性别文化尤其是女性文化的研究探讨也在逐步深入,这为我们探讨越剧风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事实上,女子越剧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剧种,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原因之一是由于它比较集中地体现着东方女性美,一些经典之作可以说把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这是越剧中的最宝贵的传统文化审美因素。
二、越剧在传统文化中审美价值要点分析
(一)从纵向上,剧种风格的稳定性具有传承性质,一代又一代从业者在实践中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又以自己的演出维系这剧种的生命,从而积淀成为一种传统,不断延续。在横向上, 剧种风格的稳定性具有不断重复的性质,这种重复是一种守护,也是一种扩展,培育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习性和文化心理趋向,一直深入到从业者和观众的潜意识之中,带有积极意义。没有这种重复,就不会为观众所熟悉,不会形成相应的文化圈,不会产生广泛的影响。许多观众就是在反复欣赏一批有稳定的风格的剧目及其选段中,对越剧滋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戏剧家马彦祥在1981 年11 月给袁雪芬的一封信中,曾谈到“不断思考这个问题:越剧这个剧种很年青, 为什么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但是它为什么不被同化、不被强大的剧种合并而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面目呢?” 他认为“越剧在舞台艺术形式上始终保持自己的风格”、“越剧在剧目题材上保持自己的风格”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风格的稳定性彰显了越剧的个性。
(二)越剧风格总体上以柔美取胜,但并不排除“刚”。刚与柔,是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早在《周易》中就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越剧的柔美,并不是只有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不是只有缠绵悱恻的唱腔,不是只有轻盈飘逸的外在形式,它也有深沉厚实的内涵,有激昂慷慨的音调,有性格坚毅的人物,有种种“刚”的因素。只不过,在表现“刚” 的一面的时候,不是表现为燕赵悲歌式的粗犷,而是与柔相结合、相协调。范瑞娟的范派表演和唱腔,素以“阳刚之美”著称,但这是在柔中突出刚;徐玉兰的唱腔不乏高亢激昂的音调, 但与华彩委婉和谐统一;尹桂芳的尹派风流倜傥、洒脱流畅,但《义救孤儿记》《屈原》中一些名段就悲愤苍劲;袁雪芬的《双烈记》塑造的是巾帼英雄,梁红玉的唱腔既通过吸收豫剧、徽剧、扬剧的音调增加豪迈气势,同时又与越剧的委婉深情融为一体,可谓刚柔相济。越剧的发展需要开拓新的题材,塑造新的人物, 这必然要求吸收新的元素,包括一些“刚” 的成分。但这种吸收,不是抛掉剧种原有的风格另起炉灶,变成以刚为主,以粗犷豪放取胜, 而宜注意与原有的风格相协调,这种协调,本身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颜全毅.百年越剧的时尚与挑战[J]. 艺术评论,2010(01).
[2] 王相华.泛审美文化下越剧观众审美心理研究[J]. 戏文, 2007(06).
关键词:越剧;传统文化;审核价值
越剧是中国的一种地方剧种,具有强大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现代潮流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越剧不仅能独善其身,还能实现繁荣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其传统文化基质及其本身所存在的独特审美价值。无论是文化基质,亦或是审美价值,都为越剧发展明确了方面,并在越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研究越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越剧传统文化基质和审美价值很有必要。在越剧发展历程中,对于“ 私人情感”这一落足点的小心呵护和珍视,在百年来刚硬大于温柔,群体大于个体意识、斗争大于宽容的总体文化氛围中,撕开一个口子,制造一个小小的角落,让那些无论什么时代都存活于内心的个体愁绪悲情、羞涩浪漫、雅致悠闲情怀在艺术中被激活。女子越剧演出主体的女性化,使得这种软弱、敏感,竟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与张扬,虽然这样的表达可以不是主流,却整合弥补了文艺精神的多样性。
一、越剧中的传统文化审美特质
越剧传统文化基质就是越剧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对其产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更改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是越剧发展需要继承,或者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发展的基因,是本质性、根源性的文化元素。越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以这种特质为基准,为实现多方的发展尝试,不断继承、创新发展,而传统文化基质便是这一特质。越剧的主体是女子越剧,越剧风格的形成也是在女子越剧时期。在全国300 多个剧种中,全部由女演员演出的,唯独越剧一种;在世界范围的戏剧领域内,全部是女演员的也极为罕见。日本的“宝冢歌舞团” 全为女演员,但它只是一个演出团,并不是一个剧种,而且还不是全演戏剧。可以这么说,性别文化的特点在越剧本体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讨论越剧的风格,无法回避这种独一无二的性别特殊性。在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对中世纪神学的冲击和对禁欲主义的反叛,女性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意大利的费伦卓拉就曾写了《论女性美》,专门从女性美的角度研究了优美的概念;被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三大经典思想家之一的齐美尔(另外两人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联系文化来谈性别,既揭示了文化的性别,又试图建立起性别的文化。在西方,随着女权主义的勃兴,性别文化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学界、社会学界、文艺界,对性别文化尤其是女性文化的研究探讨也在逐步深入,这为我们探讨越剧风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事实上,女子越剧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剧种,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原因之一是由于它比较集中地体现着东方女性美,一些经典之作可以说把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这是越剧中的最宝贵的传统文化审美因素。
二、越剧在传统文化中审美价值要点分析
(一)从纵向上,剧种风格的稳定性具有传承性质,一代又一代从业者在实践中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又以自己的演出维系这剧种的生命,从而积淀成为一种传统,不断延续。在横向上, 剧种风格的稳定性具有不断重复的性质,这种重复是一种守护,也是一种扩展,培育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习性和文化心理趋向,一直深入到从业者和观众的潜意识之中,带有积极意义。没有这种重复,就不会为观众所熟悉,不会形成相应的文化圈,不会产生广泛的影响。许多观众就是在反复欣赏一批有稳定的风格的剧目及其选段中,对越剧滋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戏剧家马彦祥在1981 年11 月给袁雪芬的一封信中,曾谈到“不断思考这个问题:越剧这个剧种很年青, 为什么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但是它为什么不被同化、不被强大的剧种合并而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面目呢?” 他认为“越剧在舞台艺术形式上始终保持自己的风格”、“越剧在剧目题材上保持自己的风格”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风格的稳定性彰显了越剧的个性。
(二)越剧风格总体上以柔美取胜,但并不排除“刚”。刚与柔,是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早在《周易》中就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越剧的柔美,并不是只有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不是只有缠绵悱恻的唱腔,不是只有轻盈飘逸的外在形式,它也有深沉厚实的内涵,有激昂慷慨的音调,有性格坚毅的人物,有种种“刚”的因素。只不过,在表现“刚” 的一面的时候,不是表现为燕赵悲歌式的粗犷,而是与柔相结合、相协调。范瑞娟的范派表演和唱腔,素以“阳刚之美”著称,但这是在柔中突出刚;徐玉兰的唱腔不乏高亢激昂的音调, 但与华彩委婉和谐统一;尹桂芳的尹派风流倜傥、洒脱流畅,但《义救孤儿记》《屈原》中一些名段就悲愤苍劲;袁雪芬的《双烈记》塑造的是巾帼英雄,梁红玉的唱腔既通过吸收豫剧、徽剧、扬剧的音调增加豪迈气势,同时又与越剧的委婉深情融为一体,可谓刚柔相济。越剧的发展需要开拓新的题材,塑造新的人物, 这必然要求吸收新的元素,包括一些“刚” 的成分。但这种吸收,不是抛掉剧种原有的风格另起炉灶,变成以刚为主,以粗犷豪放取胜, 而宜注意与原有的风格相协调,这种协调,本身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颜全毅.百年越剧的时尚与挑战[J]. 艺术评论,2010(01).
[2] 王相华.泛审美文化下越剧观众审美心理研究[J]. 戏文,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