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让音乐走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要完成的教育,是关于美育的问题,涉及的是艺术的教育实质。如何在音乐课上让旋律走进学生的心灵,是音乐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不断探索其价值意义、总结其教学实践,以此为基础对音乐课的走心教育在更广泛和深层次的维度上加以展望。
  一、音乐课走心教育的现实意义
  让音乐课走进学生内心的教育实践,对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调整学生学习的亚健康心理和领略音乐之美的宗旨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音乐课走心教育是音乐教育政策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从根本上来看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落脚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上。在教育实践中,就是对音乐课美育目标的把握。以我国为例,无论是《义务教育音乐课标准》,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指导都把音乐教育视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并赋予让音乐课走进学生内心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二)音乐课走心教育是来自学校教育的现实呼唤
  我们必须承认,课程上的层层加码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逐日疲惫。在学校成绩提升的同时,学生对学习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重压下,学生将听赏音乐作为解压途径,但互联网上的音乐良莠不齐。其随意性和肤浅性对学生高品质音乐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并形成“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怪象。因此,无论是保证其有效性来缓解学生压力,还是摆脱其窘迫的现实,都呼唤着音乐课要走入学生心灵。
  二、音乐课走心教育的教学实践
  音乐课引导学生领会音乐之妙等同于上课的道理,就像“教育”所代表的是师道一样直白。但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教学方法能轻易抵达心灵境界,因此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一个过程,是目标的一个部分,它所追求的是对音乐永恒之美的启迪。那些优美的旋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铭记的不是某种音乐表达方式,而是被沉淀于心的感动。在这样的维度里,作为教师要敏锐的发现,在流行音乐喧嚣、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表象外,音乐课都要面对如何回归心灵这一现实问题。
  首先,旋律、节奏、和弦、曲式等是音乐的外在形式,学生的理解形成对音乐作品认知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音乐本身形成关联,完成对音乐本身所表达内容的初步证实,甚至超越音乐本身而实现与音乐之外世界的通感,从而使音乐达到了与心灵对接的深度。因此,就给音乐课提出了一个命题:音乐与心灵的对接。笔者认为,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为基础拓展知识领域,加大知识储备为音乐进入学生心灵奠定基础。摒弃向学生灌输音乐的行为,以音乐的思维来表述音乐,用音乐元素阐述音乐本质内涵和思想。以多变的手段为音乐与学生的认知在思想和心灵上形成契合铺平道路,进而使音乐主体与学生的心灵在保留个性差异的同事实现完美对接。
  其次必须了解音乐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学生需要一种缓解学习焦虑的方法,将导致心理问题的压力粉碎,而深度音乐欣赏所带来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成为学生自我调整、逃避现实的媒介而得到其推崇。由此,作为音乐教师应意识到音乐课是实用的教育手段,它以律动的旋律,在有序的教育体系里赋予教育以人文关怀。好的音乐课,是内容被艺术氧化,散发活力的课程,而音乐教师是以春风化雨的方式,用音乐语言导入学生心灵,为其身心健康构建一道绿色屏障。
  第三,必须把握每一节音乐课的质量。音乐走心教育的价值需要在音乐课中实现,把音乐内涵与音乐课相结合是对教师音乐素养、课程设计、学生情绪效果三方面的考量。
  教师作为引导者,自身素养是质量的前提。音乐性是音乐课的灵魂,教师素养的精髓又是什么?笔者认为,“音乐含量”是衡量教师技能的关键。以民歌教学为例,五十六个民族之间有本民族的旋律,通过音调、音程、节奏等元素组成自己的音乐风格。这要求教师要具备对素材的形式、曲目、乐器、乐谱烂熟于心的实力基础。只有教师培育起了与音乐切身交流的情怀,才能有以体验式、多元教学把音乐之美导向学生心灵的实现。拿蒙古民歌来说,以其富含变化的长短调构成。学养深厚的教师,会以对蒙古民歌的把握,在多媒体所展示的大草原背景下,向学生讲述蒙古音乐独特的高亢、悠扬、音律宽广的来源及旋律优美之所在,构建起学生与民乐之桥。
  课程设计是保证质量的核心所在。音乐课是音乐走心教育的平台,无论教授什么曲目,教会学生通过音乐获得情感是其根本。以民族音乐为例。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弥足珍贵。而各族群之间互相尊重的价值取向体现在音乐教学中,就成为对多元文化的強调与尊重。要把树立正确的音乐观纳入到课程设计之中,通过介绍民族曲目,帮助学生理解特色音乐之美。在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告知他们包容多元文化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现代音乐观。不仅可以欣赏更多音乐,更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价值观。
  学生作为音乐课程内容的接受者,互动情绪是效果保证。学生作为主体,需通过与课程内容互动后情绪产生的效果来评价。好的音乐教育,是讲、奏结合;演、唱结合;内容、效果结合的三结合;好的走心教育,是会、能结合;情、趣结合;美、乐结合的三结合。衡量走心教育的好坏,不在于懂得多少音乐知识、知道多少音乐名家、会唱多少音乐曲子,这些是音乐学院的任务,而走心教育,一体现在对学生心理的帮助上,使他们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心情,理智看待和冷静应对学习压力;二体现在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帮助上,走心教育是感悟与思考。音乐走心教育是围绕音乐主体进行的教育,超越音乐课的局限,给学生奠定学会欣赏的基础,培养明辨真伪、扬清抑浊的观点,这才是走心教育的基石效应。
  综上,任何一种教育,在探索阶段这个过程中,躁动与盲目是不可避免的。音乐课走心教育所建立的模式,在于激活音乐课陶冶心灵应有的活力。所以我们欣喜于音乐走心教育的出现,虽然面临教学成果的考验,但这样的教学理念,蕴含着对音乐教育真正的热爱,这才是超越音乐课自身的选择,才是构建健全、健康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契机所在。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红楼梦》以其无所不包的博大与雄浑,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问题也在其列.
摘 要: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作业布置上注意层次性、时效性、适量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并打破作业批改的程式化,多种方法灵活运用。科学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  关键词: 初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发生改变,目前初中数学教育的新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学生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借助现代媒体手段,掌握分析问题、解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提升数学思维,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合理联系,从而实现学生们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本文将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交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具有互动性的特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将会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识记汉字的方法和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有好多相通之处,把汉字识字教学的一些方法正迁移到记忆英语单词中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减轻学生单词记忆的负担,有效地提
随着学校教育理念的不断形成,生命安全教育为学生的良好学习、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条件.在本文中,根据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解,分析生命安全教育现状,阐述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
加强党组织建设,重心是基层,难点在基层。大连市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得到社会认可,被媒体称为“大连党建品牌”。他们是如何破解难题、夯实“重心”的呢?7月中旬,记者
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在社会中被广泛应用,初中英语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部分,随着新课标的推进,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