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籍作家。现年91岁。他在1975年移居法国,1981年7月1日获得法国国籍。他的早期作品都以捷克语写成,但在1981年后都以法文写成。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是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的早期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该书以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背景,民主逐渐变为专横压制。小说主人公托马斯是个外科医生,过着他所谓的“轻”的生活,情妇换了又换,私生活无比放荡。他有个怪癖,那就是和情妇们上床后绝不和她们同床共枕。这种生活在特蕾莎的出现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尽管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和无数个女人上床,但他的心里备受煎熬,他对爱情的观念也逐渐改变。
萨比娜是个画家,是托马斯众多的情妇之一。她的生活无比“轻”,一生都活在背叛当中。她无比厌恶忠诚的媚俗。弗兰兹曾是她的情夫,但在他为了自己放弃了一切包括家庭后,卻无情地背叛了他。弗兰兹这才意识到自己对萨比娜的情感不成熟,而且她要的自己无法给予,悲痛欲绝之际,他突然发现自己对原配夫人的感情也是如此不牢固甚至畸形,他爱的那个夫人不过是他母亲的投影。后来他遇到了他的女学生,并在弥留之际终于意识到只有她是自己永远可以栖息的港湾。
该小说的核心观点就是生命中有太多事情,看似轻如鸿毛,轻的要脱离大地、飞上天空,但实则沉重的无法承受。
小说采用半叙述、半议论的方式,特点在于昆德拉在议论时并没有站在通常的“上帝视角”,尽管无比肯定,但作者每次都会提到这一切都只是他对主人公内心的猜测,一切都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判断作者所言是否真实。这种方式为小说内涵增添了无数了可能性,也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阅读时时常有在跟作者对话的感觉。
小说标题是“轻”,但主题应是“轻”与“重”。这一点在小说的章节标题就看得出来。读者很明显就能看出作者故意把标题起成左右对称的结构,目的就是表达“平衡”的人生哲学。我们的生活需要平衡。
何为平衡?平衡就是看似完全相反的两者能共存,如“轻”与“重”,:“善”与“恶”。但我们又发现这许许多多的相反的一对对事物有时界限又是又不是那么清晰。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完全对立的两种事物,总会存在重合之处,而在这些事物之中,界限最模糊的就是“轻”与“重”。人,在笔者看来,就是一个无比矛盾但又无比和谐的生物,我们总觉得工作辛苦,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作,总想着摆脱它,仿佛工作文件就是魔鬼的镰刀,人人驱之避之。但当我们真正肆业在家,享受着我们所谓的“生活”时,过不了几天,我们又会怀念那起早贪黑的生活,人奇怪吗?其实不然,因为人活着既需要“轻”,也需要“重”,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生命的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创造了休假制度,因为过度的“重”会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这时就需要“轻”一些,稍微飘起来一些,但又不能像气球一样太轻,否则就会脱离地面,飘向天空。
托马斯在遇见特蕾莎之前,“轻”占了他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混乱的私生活、纸醉金迷。但沉迷于酒色不能带给他真正的快乐,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特蕾莎,一个乡下来的女服务生,他本以为自己的身份决计不会与这等身份的女人扯上关系,更不要说恋爱、结婚了,可现实就是那么难以捉摸,他爱上了她,曾经不能跟人同床共枕的毛病竟为了她改了,而这一切他自己都没想到。然而,对托马斯而言,“灵”与“肉”时完全分开的,因此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众多情妇保持关系,但只与她们维持床上关系。他认为这不算是出轨,只是单纯地为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特蕾莎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家庭的关系,她无比渴望一个忠诚的丈夫,在一次次遭到托马斯的背叛之后,她终于忍受不了要离开他,但又没有坚决的勇气。托马斯在发现她离开后,起初十分难过,但在想到先前的怀疑、猜忌等都烟消云散后反倒释然,为自己能重返“轻“的生活而感到快乐,然而到最后却又发现自己是如此地离不开特蕾莎,因为他爱她。特蕾莎自然也在公寓里渴望托马斯回来找他,门打开的那一刻,没有拥抱亲吻,没有请求原谅的甜言蜜语,有的只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对视,那一刻他们又产生了不能在一起相处的错觉。他们矛盾吗?其实不然,因为他们这时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平衡,托马斯极“轻”,而特蕾莎极“重”,他们都需要做出改变,把天平矫正到平衡的状态。
爱情是什么?其实人本身是成双成对产生的,不过从我们出现的那一刻就被分成了两半,散落在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追寻爱情实际上就是追寻那个本应和我们是一体却被分离的另一半。托马斯和特蕾莎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最后明白了爱情之于自己是多么重要,正是因为两者看似如此不同、甚至相反,是磁铁的两极,正是因为我们常常追寻的就是我们所缺少的东西。研究表明,人在寻找伴侣时,会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的父母完全不同或极其相似的人,因为我们需要完美的结合,需要把倾向于一边的天平重新矫正到平衡的状态。
其实,特蕾莎和托马斯的结合相对来说算是完满的。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他的平衡之道,又举了另一个例子---萨比娜和弗兰兹,他们的结合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场悲剧了。萨比娜的生活无比之“轻”,轻的可以脱离地面,她也乐于这么生活,于是在抛弃弗兰兹时没有半分犹豫,她为了寻找真正的“轻”来到美国,但最后却发现自己还是无法一辈子这么生活,她需要一些“重”。弗兰兹在被抛弃后,意识到自己太过“重”,但却无力改变,尽管内心极力掩饰,还找了自己的女学生作为新欢,但内心始终深爱着萨比娜,并在一场无谓的抢劫中为了向想象中的萨比娜展示命丧街头。他们的结合天平完全偏向弗兰兹这一边,与平衡相差甚远。
昆德拉的平衡之道放在任何时候都能引发人的强烈思考,那些我们看似无比可怖的东西,我们其实离不开它们,因为我们需要平衡,无论是轻,还是重。
西南民族大学
梁童皓
2020.7.2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的早期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该书以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背景,民主逐渐变为专横压制。小说主人公托马斯是个外科医生,过着他所谓的“轻”的生活,情妇换了又换,私生活无比放荡。他有个怪癖,那就是和情妇们上床后绝不和她们同床共枕。这种生活在特蕾莎的出现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尽管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和无数个女人上床,但他的心里备受煎熬,他对爱情的观念也逐渐改变。
萨比娜是个画家,是托马斯众多的情妇之一。她的生活无比“轻”,一生都活在背叛当中。她无比厌恶忠诚的媚俗。弗兰兹曾是她的情夫,但在他为了自己放弃了一切包括家庭后,卻无情地背叛了他。弗兰兹这才意识到自己对萨比娜的情感不成熟,而且她要的自己无法给予,悲痛欲绝之际,他突然发现自己对原配夫人的感情也是如此不牢固甚至畸形,他爱的那个夫人不过是他母亲的投影。后来他遇到了他的女学生,并在弥留之际终于意识到只有她是自己永远可以栖息的港湾。
该小说的核心观点就是生命中有太多事情,看似轻如鸿毛,轻的要脱离大地、飞上天空,但实则沉重的无法承受。
小说采用半叙述、半议论的方式,特点在于昆德拉在议论时并没有站在通常的“上帝视角”,尽管无比肯定,但作者每次都会提到这一切都只是他对主人公内心的猜测,一切都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判断作者所言是否真实。这种方式为小说内涵增添了无数了可能性,也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阅读时时常有在跟作者对话的感觉。
小说标题是“轻”,但主题应是“轻”与“重”。这一点在小说的章节标题就看得出来。读者很明显就能看出作者故意把标题起成左右对称的结构,目的就是表达“平衡”的人生哲学。我们的生活需要平衡。
何为平衡?平衡就是看似完全相反的两者能共存,如“轻”与“重”,:“善”与“恶”。但我们又发现这许许多多的相反的一对对事物有时界限又是又不是那么清晰。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完全对立的两种事物,总会存在重合之处,而在这些事物之中,界限最模糊的就是“轻”与“重”。人,在笔者看来,就是一个无比矛盾但又无比和谐的生物,我们总觉得工作辛苦,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作,总想着摆脱它,仿佛工作文件就是魔鬼的镰刀,人人驱之避之。但当我们真正肆业在家,享受着我们所谓的“生活”时,过不了几天,我们又会怀念那起早贪黑的生活,人奇怪吗?其实不然,因为人活着既需要“轻”,也需要“重”,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生命的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创造了休假制度,因为过度的“重”会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这时就需要“轻”一些,稍微飘起来一些,但又不能像气球一样太轻,否则就会脱离地面,飘向天空。
托马斯在遇见特蕾莎之前,“轻”占了他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混乱的私生活、纸醉金迷。但沉迷于酒色不能带给他真正的快乐,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特蕾莎,一个乡下来的女服务生,他本以为自己的身份决计不会与这等身份的女人扯上关系,更不要说恋爱、结婚了,可现实就是那么难以捉摸,他爱上了她,曾经不能跟人同床共枕的毛病竟为了她改了,而这一切他自己都没想到。然而,对托马斯而言,“灵”与“肉”时完全分开的,因此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众多情妇保持关系,但只与她们维持床上关系。他认为这不算是出轨,只是单纯地为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特蕾莎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家庭的关系,她无比渴望一个忠诚的丈夫,在一次次遭到托马斯的背叛之后,她终于忍受不了要离开他,但又没有坚决的勇气。托马斯在发现她离开后,起初十分难过,但在想到先前的怀疑、猜忌等都烟消云散后反倒释然,为自己能重返“轻“的生活而感到快乐,然而到最后却又发现自己是如此地离不开特蕾莎,因为他爱她。特蕾莎自然也在公寓里渴望托马斯回来找他,门打开的那一刻,没有拥抱亲吻,没有请求原谅的甜言蜜语,有的只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对视,那一刻他们又产生了不能在一起相处的错觉。他们矛盾吗?其实不然,因为他们这时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平衡,托马斯极“轻”,而特蕾莎极“重”,他们都需要做出改变,把天平矫正到平衡的状态。
爱情是什么?其实人本身是成双成对产生的,不过从我们出现的那一刻就被分成了两半,散落在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追寻爱情实际上就是追寻那个本应和我们是一体却被分离的另一半。托马斯和特蕾莎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最后明白了爱情之于自己是多么重要,正是因为两者看似如此不同、甚至相反,是磁铁的两极,正是因为我们常常追寻的就是我们所缺少的东西。研究表明,人在寻找伴侣时,会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的父母完全不同或极其相似的人,因为我们需要完美的结合,需要把倾向于一边的天平重新矫正到平衡的状态。
其实,特蕾莎和托马斯的结合相对来说算是完满的。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他的平衡之道,又举了另一个例子---萨比娜和弗兰兹,他们的结合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场悲剧了。萨比娜的生活无比之“轻”,轻的可以脱离地面,她也乐于这么生活,于是在抛弃弗兰兹时没有半分犹豫,她为了寻找真正的“轻”来到美国,但最后却发现自己还是无法一辈子这么生活,她需要一些“重”。弗兰兹在被抛弃后,意识到自己太过“重”,但却无力改变,尽管内心极力掩饰,还找了自己的女学生作为新欢,但内心始终深爱着萨比娜,并在一场无谓的抢劫中为了向想象中的萨比娜展示命丧街头。他们的结合天平完全偏向弗兰兹这一边,与平衡相差甚远。
昆德拉的平衡之道放在任何时候都能引发人的强烈思考,那些我们看似无比可怖的东西,我们其实离不开它们,因为我们需要平衡,无论是轻,还是重。
西南民族大学
梁童皓
20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