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往往想把英语学好但却不得法,特别是对英语阅读感觉无措,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因素,只按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想办法加以解决。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成为课本的奴隶
教师们经常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对课文进行详尽的讲解,所以不管是备课还是测试,都照搬课本。我们知道,课本并不完全适合每个学生,所以在这个环节水平低的同学有可能对英语阅读产生厌恶感,阻碍水平高的同学的思维拓展。由于教师的过度重视课本,学生也会对课本产生依赖,比如有些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提问,学生就会翻书照抄。我们不反对模仿,但是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和学生长期做书本的奴隶,最后只会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回答问题,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二)以应试为中心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很久,但是教师、学生、家长仍不能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先大致讲解一篇文章,然后把大量时间放在应对考点上。抓住一个语法、一个词组就反复强调,把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当成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将阅读材料变成了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整节课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教师只注重考点的教学,致使学生一个学期过后无法描绘出自己所学知识的框架。
(三)过分细节化
有的教师常常把新的词汇和语法点从篇中分离出来孤立地进行教学,那样会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重视细节,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学生在处理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节,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求甚解。
二、“准备—实践—总结”教学模式
(一)准备环节
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做好教学准备,找到有趣的切入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文章准备相应的问题,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
1.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应摸清学生现有的英语能力和知识基础;平时提要求时要切合实际,让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能“跳一跳,摘得到”;多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学生建立互相信赖、理解的关系,创设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2. 找到兴趣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章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读下去的欲望。这个兴趣点就需要教师去找出来,特别是一些议论文、科技文等缺少故事情节的文章。
3. 巧用“5W”设置问题
传播学中的“5W“即what,who,where,when,why.什么事、主人公是谁、在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这在英语学习中同样适用。教师可用”5W”准备问题,让学生们有目的地阅读,这样带着任务去阅读,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实践环节
做好阅读教学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大致了解后,就要进入到文章内容、背景的拓展,阅读的技巧、能力等的细化过程。做到即使是一个标点也要能理解它的含义。
1. 总结阅读技巧
坚持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总结出阅读的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比如在第一遍略读时,着重分析标题、第一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等关键句子,可以迅速地读懂文章。第二遍细读时,先看问题,分析问题中的关键词,然后带着问题再读文章,找出问题答案所在的段落,再具体到句子,从而找到答案,这样会大大节省解题的时间。
2. 提高阅读能力
(1)推测词义的能力
即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依照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或利用反义词和同义词、定语等猜测词义。
(2)推理判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透过文章的字面意思去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的能力。可通过关建词句、事物的内在联系、情节线索,推断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3)排除错误答案的能力
根据文章中的名词、连词或者是选项之间的关系来排除有明显错误的答案,增加答案正确的概率。比如在四个选项中,主语明显和所提问题不一致,那么很有可能这就是错误选项。
3. 拓展阅读范围
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可以在课下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英语文章来阅读,不仅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还可以积累知识。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英语阅读的生词率不超过3%。常见的《英语辅导报》《学英语》《21世英语报》《学生双语报》等就比较适合学生阅读。
(三)总结环节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阅读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应的阅读策略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或风俗习惯等,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巩固,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解决新问题,不断扩大知识面并增强策略意识,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成为课本的奴隶
教师们经常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对课文进行详尽的讲解,所以不管是备课还是测试,都照搬课本。我们知道,课本并不完全适合每个学生,所以在这个环节水平低的同学有可能对英语阅读产生厌恶感,阻碍水平高的同学的思维拓展。由于教师的过度重视课本,学生也会对课本产生依赖,比如有些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提问,学生就会翻书照抄。我们不反对模仿,但是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和学生长期做书本的奴隶,最后只会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回答问题,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二)以应试为中心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很久,但是教师、学生、家长仍不能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先大致讲解一篇文章,然后把大量时间放在应对考点上。抓住一个语法、一个词组就反复强调,把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当成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将阅读材料变成了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整节课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教师只注重考点的教学,致使学生一个学期过后无法描绘出自己所学知识的框架。
(三)过分细节化
有的教师常常把新的词汇和语法点从篇中分离出来孤立地进行教学,那样会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重视细节,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学生在处理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节,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求甚解。
二、“准备—实践—总结”教学模式
(一)准备环节
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做好教学准备,找到有趣的切入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文章准备相应的问题,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
1.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应摸清学生现有的英语能力和知识基础;平时提要求时要切合实际,让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能“跳一跳,摘得到”;多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学生建立互相信赖、理解的关系,创设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2. 找到兴趣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章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读下去的欲望。这个兴趣点就需要教师去找出来,特别是一些议论文、科技文等缺少故事情节的文章。
3. 巧用“5W”设置问题
传播学中的“5W“即what,who,where,when,why.什么事、主人公是谁、在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这在英语学习中同样适用。教师可用”5W”准备问题,让学生们有目的地阅读,这样带着任务去阅读,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实践环节
做好阅读教学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大致了解后,就要进入到文章内容、背景的拓展,阅读的技巧、能力等的细化过程。做到即使是一个标点也要能理解它的含义。
1. 总结阅读技巧
坚持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总结出阅读的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比如在第一遍略读时,着重分析标题、第一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等关键句子,可以迅速地读懂文章。第二遍细读时,先看问题,分析问题中的关键词,然后带着问题再读文章,找出问题答案所在的段落,再具体到句子,从而找到答案,这样会大大节省解题的时间。
2. 提高阅读能力
(1)推测词义的能力
即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依照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或利用反义词和同义词、定语等猜测词义。
(2)推理判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透过文章的字面意思去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的能力。可通过关建词句、事物的内在联系、情节线索,推断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3)排除错误答案的能力
根据文章中的名词、连词或者是选项之间的关系来排除有明显错误的答案,增加答案正确的概率。比如在四个选项中,主语明显和所提问题不一致,那么很有可能这就是错误选项。
3. 拓展阅读范围
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可以在课下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英语文章来阅读,不仅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还可以积累知识。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英语阅读的生词率不超过3%。常见的《英语辅导报》《学英语》《21世英语报》《学生双语报》等就比较适合学生阅读。
(三)总结环节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阅读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应的阅读策略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或风俗习惯等,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巩固,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解决新问题,不断扩大知识面并增强策略意识,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