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什么要建构这样的教学模式
(一)历史与社会课程要求构建综合开放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之所以把历史学科改变为“历史与社会”,要表达的是:历史是社会的历史,是社会的流变;社会是历史的社会,是历史的横截面。希望学生能够透过社会反思历史,穿越历史,发展社会。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本课程具有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
课程目标只是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而依据课程目标编写出来的新教并没有做到真正综合,而历史社会资源是浩瀚无垠的,这就需要师生充分运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补充和扩展内容。
(二)信息社会的教育环境要求开放合作的教学方式
人类正在走向信息社会,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连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变革,故此,教学活动也应该发生变化。
网络环境既是一种具有多种通讯机制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更是一种基于网络通讯而日益形成的信息社会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
开放性学习是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根本特点。即学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进行,学习者可以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这样,学习就变成自发、自觉的过程,学习就成为令人兴奋的事情。
在开放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重意义,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三)新课程要求建立“学生”为根本、知识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即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新课程的实施也将导致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从强调教材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在新课堂中,课程的授受知识应该包括: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允许并提倡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出充分的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与联系,允许学生自己去体验与探究社会生活,升华情感。
基于对这些新要素的考虑,笔者认为应该建构具有生本性、开放性、分工合作性和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发展,而师生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
(四)师生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
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而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订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最低标准。因此,各地的一线教师应该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学生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竞争意识强,合作能力弱;自我意识觉醒,渴望展示自己;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信息素养,可以自主查找收集学习资源。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共同的主题与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合作学习,发展协作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三个维度上有所发展。
二、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程
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程用下面的图来表示。大圆表示无垠的网络环境,教师和学生都置身其中。
三、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
(一)建立学习小组,创建合作环境
学习小组的建立首先由学生自己找学习伙伴、定出学习目标;老师根据组内异质互补、组间同质竞争的原则,进行个别调整。由于学习伙伴基本上是同学们自愿组合的,这样相互间的合作就相对顺畅。为了避免学生形成狭隘的小团体意识,关注的焦点只囿于本学习小组,每隔一段时间,重组学习小组。
(二)根据学生需要,确定主题与任务
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课标要求和相关教学内容,确定每次教学的主题,各小组或者自己选取主题中的某一子题,或是由教师分配任务,共同完成某一个主题的学习。如在学习“国家与地区”时,各小组分别以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概况(面积、人口、民族、国旗、国徽等)、简史、地理环境、景观、文化习俗、资源、经济、环保等作为本小组的学习任务。
此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三)查找整理资料,自主发现建构
教师在此时要起到指导者的作用,即资料收集和信息技术上的指导。
(四)确定呈现资料、分享成果的方式
各学习小组自由选择本小组呈现资料、分享成果的方式。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实物和图片,也可以是声情并茂的讲解、小品表演、小组或个人抢答等等。呈现方式的自主选择和多样开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将知识“外化”。
(五)分享知识与情感,共同体验与探讨新问题
课堂上,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展现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他各组进行质疑或补充。师生一道就学生关注的问题或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
此时,教师要起到课堂设计者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驾驭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氛围,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才能避免课堂上学生讲学生的、教师讲教师的,学生老师“两张皮”现象!才能避免学生呈现的资料反而有碍于独立观察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现象。
(六)解决新问题,生成新情感认知与技能
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进一步收集资料和反思,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解决新问题,从而生成新的情感、认知与技能。
教师在此时要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上的指导。精心设计学习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七)开放式作业与评价,分享成功,升华情感
通过BBS、校园网、QQ群等,享受与他人交流的乐趣,作品的展出与发表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在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发展性的评价:按时完成主题或任务;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课件制作和表述能力(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合作表现;课堂纪律等等。
四、新教学模式下师生的发展
(一)分工合作下学习内容的充实与扩展
如在学习“澳大利亚”内容时,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不但把澳大利亚的方方面面都了解了,还重点讨论了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它的环保情况,远远地超出了教材的范围,学生兴趣盎然。南山区历史与社会教研员吴萌老师点评说,“这节课真是把澳大利亚‘刨地三尺’了”。周静文同学在“网络时代与我”的征文里说:信息的时效性、共享性特征在网上得到充分体现,这张无垠的“天罗地网”神奇而令人向往,把天下人和事浓缩在小小屏幕上,轻点鼠标,漫游环球信息网,任思想驰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
(二)成果分享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
传统教学往往只强调认知目标的达成,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今,师生在网络文化、智能文化等新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在共同的主题与任务目标下,一起经历学习的历程,体验分享的快乐、被他人认同的幸福与成就感,丰富了心灵世界。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带给学生欢快、激奋和成功。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上《我爱我家》一课时,师生采用信息技术记录各自家庭生活的精彩片段,再用技术的手段展现出来,师生交流互动。记录的过程,是情感积累的过程;展现的过程,则是情感激发的过程。以情感为桥梁,信息技术与历史和社会正在进行一次整合。一些学生在课后的作文中写道:“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怎样去爱我们的亲人,爱我们的家。它,挖掘出了一直深埋在我们心底那最真诚的东西——爱。”在谈到学习小组时,学生们说:“期望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是我的学习伙伴。”
(三)主题与任务驱动下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
在主题与任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三年来,学生都习惯了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习惯了自主分工与集体协作,逐步养成了根据事实说话的品质,不盲从或人云亦云。这几年的中考,我们学校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四)教师的发展——智慧地工作、快乐地工作
几年来,我们一直伴随着历史与社会课程一起在成长。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探讨,促使我们智慧地工作。工作中,我们教师成长了、收获了;工作中,我们合作了,分享了,所以我们快乐。因为我们快乐,所以我们感觉工作着是美丽的。
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信息技术与史社等人文学科整合的层次与方式。网络环境与人文学科整合的层次:课前,世界走近我们(认知工具);课上,世界在我们手中跳舞(演播工具、生态互动环境);课后,世界在我们心中,链接现实,建设未来(认知工具、生态互动环境)。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整合的方式:网络环境下师生的分工合作,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陈述性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了解和演播。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通过课程载体,培养问题意识,借助信息技术动态直观地显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学习的内容被分成了多个主题或模块进行,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线索与脉络的整体把握。海量的信息资源有可能使学生无所适从,迷失其中。因此,在运用此模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对课程核心要素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与把握。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信息不见知识,只见知识不见智慧和信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教[2001]17号.
[2]付强,顾进勇.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习”概念的理解[J].教育新视窗,2003,(1).
[3]蒋振远.教师怎样“教”新课程.峰峰教育网.
[4]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12月.
[5]吉曙清.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自能学习模式探索. 科技教育网.
[6]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科技教育网.
[7]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8]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国际网校.
[9]李宝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活动理论的探讨与研究.上海教育[J],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