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内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化和国际化,造价控制凸显出其重要性,论述了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原理和必要性,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为单位多角度的论述了在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全过程;限额;招标;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在项目建设的可研、勘察、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通过运用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形成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所需全部费用总和,而要对预算进行控制则应通过对其进行预测、优化、分析以及监督等手段获得资源最优配置和项目的最大投资效率,该项工作具有技术性、经济性、规范性、阶段性、多重性即系统性等特点,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则应兼顾技术、经济目标和法律和政策等进行多方位平衡管理,并应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管理环节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要求对造价进行客观核定和有效控制,最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实现预期投资目标。
1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原理和必要性
1.1 全过程造价控制原理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指自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工程实际造价的最终评价期间对造价进行的控制管理,在全过程控制中应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并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将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和核定的限额内,具体应用投资估算对设计方案和设计概算进行控制,用设计概算对技术设计进行控制并对设计概算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概算对施工图和预算进行控制;同时任何一个建设项目自决策至竣工均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因而其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影响造价的动态因素会不断发生变化,其也导致工程造价在整个建设周期内处于不确定状态,因而对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始终[1]。
2 立项及决策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建设项目立项及投资阶段是决定项目造价的基础阶段,也是控制造价的重点阶段,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价控制与决策的科学性,将该阶段造价进行合理控制有利于保证整个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因而在该阶段进行控制应有的放矢,在确定好目标之后则应对影响该阶段造价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方案并依据相关资料对项目进行客观造价,便于为项目决策做好参谋将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1 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依据,投资估算则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可行性研究不仅可作为项目可行性的评价依据,同时其可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水平、标准等,同时按照造价“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同时应避免从业主主观意愿出发而不对其进行科学论证,最终导致研究不真实而为后期项目的顺利开展留下隐患,而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则必须做到:
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以便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利用落实到人,并应建立相配套的监督机制来监督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落实情况;
在进行决策前应客观的进行市场分析以降低投资风险,并应充分考虑项目在后期市场中的竞争力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加强水文地质、征地,水源等方面的工作深度以科学合理的为估算提供依据,并应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与同类项目进行比较和分析,在进行充分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后优选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以保证将造价在初期阶段则定于较为合理的水平。
2.2 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以降低资金
随着现代建设项目的扩大,个人或单位投资已远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因而需从各种渠道引入融资手段来解决资金不足现象,但不同的融资结构会影响项目造价,进而则会影响项目决策,因此在该阶段应充分考虑融资策略的合理性,在确定融资策略时应精确的确定资金需求量、合理的融资结构和来源以降低融资成本并规避投资风险。
3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3.1 實施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
在设计过程中实施设计招标制度是为了引入竞争机制,而开展方案竞争则是便于引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理念,同时方案的竞争将促进设计单位不断优化其方案,提高自身素质,在设计方案上实现巧妙构思并最大限度的在降低造价上下功夫;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由评定小组采取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经济适用、技术先进以及满足节能和环境要求的原则综合设计方案的优劣,保证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方案技术先进、新颖独特并适应性强,以利于将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2]。
3.2 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即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并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初步设计,并根据批准的设计概算来设计施工图,后根据施工图预算指导后期施工。在实施过程中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实现每个专业和设计人员均有一个投资限额目标,同时要求对各专业设计人员建立一套包括设计全过程各阶段控制、专业控制和目标控制等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以此制定造价限额控制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优化,保证其在技术上先进合理、新颖美观,杜绝在设计过程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而忽略经济合理性,以保证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如在某工程设计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为140mm,设计中又在内部加设钢丝以防止裂缝生成,同时钢筋间距过小、直径过大最终导致楼板配筋过密,尤其在基础底板和地梁交接部位出现钢筋重复设置的现象,面对该情况技术同造价人员共同商定将楼板厚度改为120mm,并撤销钢筋网,同时将钢筋间距和直径调整为正常范围,通过该类举措降低了每平米造价的8%,通过该实例则可看出推行限额设计的重要性。
3.3 实行设计奖惩制度
为确保限额设计落到实处应在设计过程中建立健全设计奖惩制度,即对设计效果好、节约投资以及对控制造价却有成效的应给予适当奖励,而对不重视限额设计、未能有效采取有效节约投资措施导致其专业造价超出投资限额的现象则应给予经济处罚,总之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奖惩分明,以利于更大限度的挖掘设计人员潜力,在保证方案经济合理和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方面给予更大突破。
3.4 实施设计招标和监理
设计招标可引入竞争机制,促使设计方自觉按照结构安全、设备使用以及外形美观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从而才促进设计单位提升设计水平;设计招标制度则不仅利于考核设计方案的技术安全和功能完善,尤其利于对结构和造价进行综合考核,从而促使设计方更加精心进行设计,并制定更加利于控制造价的设计方案;实施设计监理则应自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并对全过程提出合理性建议,以利于对设计进行全程监管,从而更大限度的避免设计中出现的缺陷和失误,从而利于提升设计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3]。
3.5 加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经济与技术间的结合,而应避免两者相互脱节,设计人员应牢固树立经济核算的意识和观念,应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重技术而轻经济或一味求安全的不合理做法,要做到这一点则应加强对设计人员进行经济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实现其对预算和材料价格方面更加熟悉,使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自觉的将技术设计和经济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
3.6 加强地勘工作的科学性
地质勘探资料质量差、缺乏科学依据则会导致设计不准确,继而会导致造价的无辜增加导致浪费或影响建筑的安全及功能;同时地勘资料不准确会导致设计与施工现场间存在较大差距,施工中则会产生大量变更而难以控制造价;而要加强地勘工作则应对其重要性充分认识,避免对该项工作疏忽或忽略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该类做法最终只能导致提高工程造价甚至引发质量安全事故。
3.7 分解落实设计责任
对参与设计的人员应充分明确造价控制的目标和其在设计中承担的相应责任,方可利于控制造价,以往设计人员只重视项目的功能、质量和安全,而缺乏相应的责任约束和激励动力,因此其难以从控制造价的角度优化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而造价人员则只是被动的计算和反应造价,为避免该类现象发生设计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和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造价控制目标和责任分解体系,并结合投资估算中各专业投资构成对各专业人员进行责任分解,并制定相应投资控制目标,达到每个设计人员都能明确造价控制的任务及相应承担的责任,最终达到大家相互配合、协同努力的局面。
4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4.1 加强合同控制、规范招标行为
科学合理的施工合同可从根本上控制造价、避免合同欺诈并可有效防范合同风险,因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实际合理选用合同文本,认真分析合同条款,明晰双方责权利关系,并合理利用合同文本条款以利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造价;招标制度是国内建筑市场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舉措,其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要达到预期目的则应实施公开招标和合理低价中标,并应设计合理科学的评分标准以实现对方报低价,要实现该目标则应精确编制标底以免发生漏项,同时应严格约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若材料档次差异可能影响造价则应规定材料价格,同时应做好标前答疑以加强和规范招标行为。
4.2 严格控制施工变更
首先应制定一套完善的计量、支付和变更的管理方案,并突出事前控制、强化事中控制和完善事后控制,即避免设计院出变更、施工方实施和实施完成后报决算的模式,而应由施工方申请,监理方审核并经业主方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同时应在包变更方案的同时说明相应变更价款,实现业主对造价变化心知肚明以免失控;在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图纸审查制度,并切实组织三方会审便于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反馈,采取措施;若必须出现设计变更则应尽量提前以减小损失,并在每个变更发生前应对涉及的工程量变化进行分析,若变更后总造价突破总概算则应经有关部门进行审查,以实现切实防止因变更设计而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导致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
4.3 合理确定变更价款
一旦变更发生则应先对其进行定性审查,审查其是否具备合法手续和依据,变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及合同约定,内容是否反应准确,是否存在重复计量现象,其次应进行定量审查,应审查文字叙述是否明了以防生成矛盾和分歧,审查费用计算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审查配套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等。
4.3 严把签证关
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监理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对工程实施专业化管理,以免出现管理人员只负责签证而不管施工造价的现象,并应采取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现场连签的方式以确保签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在审核签证过程中应尤其注重对流程的完善性进行审核,并从多方面审核各环节,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的作用对监理审核的结果进行复核,同时应充分发挥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审核能力,并在资料完善的基础上认真复核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即在各个施工环节中环环相扣以严格控制造价[4]。
4.4 重视施工索赔
施工索赔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而对发生的索赔建设方应认真分析事项原因,认定责任,并及时提出反索赔以挽回必要损失,同时在索赔时应认识到若由于发包方原因导致延误工期和承包方增加成本的现象,则承包方应将该类损失定为机会利润损失,因而发包人可提出索赔,若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合同提前终止或解除则承包方同样可就预期利润损失进行索赔。
4.5 加强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合理的施工方案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项目质量、工期和造价等角度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充分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
4.6 进度款拨付控制
工程进度款拨付也是全过程控制造价的重要举措,施工中根据合同条款需拨付工程进度款时应结合施工方实际完工数量来提交相应工程预算,业主方则应对其中各项深入现场进行核实以求完整和准确,在确定工程量后则应根据各项进行相应造价核算,最终确定相应实际工程造价,并以此作为进度款拨付的依据。
5 结语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对其中每个环节均不能松懈,随着国内投资主体多元化局势的到来,投资方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因而在造价控制中应改变原来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等环节各行其是、缺乏连续性的局面,并应开展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以提高投资控制水平,方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齐骥等.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胡明德.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4]沈祥华.建筑工程概预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全过程;限额;招标;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在项目建设的可研、勘察、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通过运用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形成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所需全部费用总和,而要对预算进行控制则应通过对其进行预测、优化、分析以及监督等手段获得资源最优配置和项目的最大投资效率,该项工作具有技术性、经济性、规范性、阶段性、多重性即系统性等特点,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则应兼顾技术、经济目标和法律和政策等进行多方位平衡管理,并应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管理环节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要求对造价进行客观核定和有效控制,最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实现预期投资目标。
1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原理和必要性
1.1 全过程造价控制原理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指自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至工程实际造价的最终评价期间对造价进行的控制管理,在全过程控制中应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并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将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和核定的限额内,具体应用投资估算对设计方案和设计概算进行控制,用设计概算对技术设计进行控制并对设计概算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概算对施工图和预算进行控制;同时任何一个建设项目自决策至竣工均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因而其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影响造价的动态因素会不断发生变化,其也导致工程造价在整个建设周期内处于不确定状态,因而对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始终[1]。
2 立项及决策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建设项目立项及投资阶段是决定项目造价的基础阶段,也是控制造价的重点阶段,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价控制与决策的科学性,将该阶段造价进行合理控制有利于保证整个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因而在该阶段进行控制应有的放矢,在确定好目标之后则应对影响该阶段造价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方案并依据相关资料对项目进行客观造价,便于为项目决策做好参谋将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1 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依据,投资估算则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可行性研究不仅可作为项目可行性的评价依据,同时其可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水平、标准等,同时按照造价“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同时应避免从业主主观意愿出发而不对其进行科学论证,最终导致研究不真实而为后期项目的顺利开展留下隐患,而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则必须做到:
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以便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利用落实到人,并应建立相配套的监督机制来监督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落实情况;
在进行决策前应客观的进行市场分析以降低投资风险,并应充分考虑项目在后期市场中的竞争力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加强水文地质、征地,水源等方面的工作深度以科学合理的为估算提供依据,并应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与同类项目进行比较和分析,在进行充分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后优选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以保证将造价在初期阶段则定于较为合理的水平。
2.2 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以降低资金
随着现代建设项目的扩大,个人或单位投资已远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因而需从各种渠道引入融资手段来解决资金不足现象,但不同的融资结构会影响项目造价,进而则会影响项目决策,因此在该阶段应充分考虑融资策略的合理性,在确定融资策略时应精确的确定资金需求量、合理的融资结构和来源以降低融资成本并规避投资风险。
3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3.1 實施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
在设计过程中实施设计招标制度是为了引入竞争机制,而开展方案竞争则是便于引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理念,同时方案的竞争将促进设计单位不断优化其方案,提高自身素质,在设计方案上实现巧妙构思并最大限度的在降低造价上下功夫;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由评定小组采取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经济适用、技术先进以及满足节能和环境要求的原则综合设计方案的优劣,保证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方案技术先进、新颖独特并适应性强,以利于将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2]。
3.2 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即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并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初步设计,并根据批准的设计概算来设计施工图,后根据施工图预算指导后期施工。在实施过程中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实现每个专业和设计人员均有一个投资限额目标,同时要求对各专业设计人员建立一套包括设计全过程各阶段控制、专业控制和目标控制等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以此制定造价限额控制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优化,保证其在技术上先进合理、新颖美观,杜绝在设计过程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而忽略经济合理性,以保证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如在某工程设计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为140mm,设计中又在内部加设钢丝以防止裂缝生成,同时钢筋间距过小、直径过大最终导致楼板配筋过密,尤其在基础底板和地梁交接部位出现钢筋重复设置的现象,面对该情况技术同造价人员共同商定将楼板厚度改为120mm,并撤销钢筋网,同时将钢筋间距和直径调整为正常范围,通过该类举措降低了每平米造价的8%,通过该实例则可看出推行限额设计的重要性。
3.3 实行设计奖惩制度
为确保限额设计落到实处应在设计过程中建立健全设计奖惩制度,即对设计效果好、节约投资以及对控制造价却有成效的应给予适当奖励,而对不重视限额设计、未能有效采取有效节约投资措施导致其专业造价超出投资限额的现象则应给予经济处罚,总之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奖惩分明,以利于更大限度的挖掘设计人员潜力,在保证方案经济合理和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方面给予更大突破。
3.4 实施设计招标和监理
设计招标可引入竞争机制,促使设计方自觉按照结构安全、设备使用以及外形美观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从而才促进设计单位提升设计水平;设计招标制度则不仅利于考核设计方案的技术安全和功能完善,尤其利于对结构和造价进行综合考核,从而促使设计方更加精心进行设计,并制定更加利于控制造价的设计方案;实施设计监理则应自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并对全过程提出合理性建议,以利于对设计进行全程监管,从而更大限度的避免设计中出现的缺陷和失误,从而利于提升设计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3]。
3.5 加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经济与技术间的结合,而应避免两者相互脱节,设计人员应牢固树立经济核算的意识和观念,应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重技术而轻经济或一味求安全的不合理做法,要做到这一点则应加强对设计人员进行经济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实现其对预算和材料价格方面更加熟悉,使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自觉的将技术设计和经济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
3.6 加强地勘工作的科学性
地质勘探资料质量差、缺乏科学依据则会导致设计不准确,继而会导致造价的无辜增加导致浪费或影响建筑的安全及功能;同时地勘资料不准确会导致设计与施工现场间存在较大差距,施工中则会产生大量变更而难以控制造价;而要加强地勘工作则应对其重要性充分认识,避免对该项工作疏忽或忽略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该类做法最终只能导致提高工程造价甚至引发质量安全事故。
3.7 分解落实设计责任
对参与设计的人员应充分明确造价控制的目标和其在设计中承担的相应责任,方可利于控制造价,以往设计人员只重视项目的功能、质量和安全,而缺乏相应的责任约束和激励动力,因此其难以从控制造价的角度优化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而造价人员则只是被动的计算和反应造价,为避免该类现象发生设计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和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造价控制目标和责任分解体系,并结合投资估算中各专业投资构成对各专业人员进行责任分解,并制定相应投资控制目标,达到每个设计人员都能明确造价控制的任务及相应承担的责任,最终达到大家相互配合、协同努力的局面。
4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4.1 加强合同控制、规范招标行为
科学合理的施工合同可从根本上控制造价、避免合同欺诈并可有效防范合同风险,因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实际合理选用合同文本,认真分析合同条款,明晰双方责权利关系,并合理利用合同文本条款以利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造价;招标制度是国内建筑市场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舉措,其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要达到预期目的则应实施公开招标和合理低价中标,并应设计合理科学的评分标准以实现对方报低价,要实现该目标则应精确编制标底以免发生漏项,同时应严格约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若材料档次差异可能影响造价则应规定材料价格,同时应做好标前答疑以加强和规范招标行为。
4.2 严格控制施工变更
首先应制定一套完善的计量、支付和变更的管理方案,并突出事前控制、强化事中控制和完善事后控制,即避免设计院出变更、施工方实施和实施完成后报决算的模式,而应由施工方申请,监理方审核并经业主方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同时应在包变更方案的同时说明相应变更价款,实现业主对造价变化心知肚明以免失控;在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图纸审查制度,并切实组织三方会审便于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反馈,采取措施;若必须出现设计变更则应尽量提前以减小损失,并在每个变更发生前应对涉及的工程量变化进行分析,若变更后总造价突破总概算则应经有关部门进行审查,以实现切实防止因变更设计而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导致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
4.3 合理确定变更价款
一旦变更发生则应先对其进行定性审查,审查其是否具备合法手续和依据,变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及合同约定,内容是否反应准确,是否存在重复计量现象,其次应进行定量审查,应审查文字叙述是否明了以防生成矛盾和分歧,审查费用计算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审查配套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等。
4.3 严把签证关
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监理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对工程实施专业化管理,以免出现管理人员只负责签证而不管施工造价的现象,并应采取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现场连签的方式以确保签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在审核签证过程中应尤其注重对流程的完善性进行审核,并从多方面审核各环节,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的作用对监理审核的结果进行复核,同时应充分发挥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审核能力,并在资料完善的基础上认真复核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即在各个施工环节中环环相扣以严格控制造价[4]。
4.4 重视施工索赔
施工索赔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而对发生的索赔建设方应认真分析事项原因,认定责任,并及时提出反索赔以挽回必要损失,同时在索赔时应认识到若由于发包方原因导致延误工期和承包方增加成本的现象,则承包方应将该类损失定为机会利润损失,因而发包人可提出索赔,若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合同提前终止或解除则承包方同样可就预期利润损失进行索赔。
4.5 加强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合理的施工方案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项目质量、工期和造价等角度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充分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
4.6 进度款拨付控制
工程进度款拨付也是全过程控制造价的重要举措,施工中根据合同条款需拨付工程进度款时应结合施工方实际完工数量来提交相应工程预算,业主方则应对其中各项深入现场进行核实以求完整和准确,在确定工程量后则应根据各项进行相应造价核算,最终确定相应实际工程造价,并以此作为进度款拨付的依据。
5 结语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对其中每个环节均不能松懈,随着国内投资主体多元化局势的到来,投资方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因而在造价控制中应改变原来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等环节各行其是、缺乏连续性的局面,并应开展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以提高投资控制水平,方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齐骥等.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胡明德.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4]沈祥华.建筑工程概预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