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
我们认为,要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必须首先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当前,学校之间学校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校长对角色定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校长必备的基本理念、知识和能力缺失。日常工作陷于琐碎的行政杂务,缺少对于教育之道的思考,不知道那些工作是该做的,不知道怎样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做细、做精。在当今教育新常态下,校长角色的正确定位,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一般地说,“中小学校长是指在中学、小学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是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这种表述,普遍被社会认可,突出了校长工作的职业属性及行政地位。中小学校长如何履行职责?过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工作指引,缺乏具体的指导。为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校长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两个标准均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职责的专业人员”。所谓专业人员,一般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为生的人。他们受过系统的专门教育,掌握了从事特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事专业活动,从业人员要符合准入条件,担任校长就要有校长任职资格。中小学校长要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有效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学习专业标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的重要依据。《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校长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建章立制”的作用,是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是校长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专业标准强调校长应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作用,从而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校长只有明晰了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才会提出先进的学校办学理念和學校发展战略。
校长专业标准是校长专业发展和履行校长职责的重要指南,专业标准强调校长应履行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方面职责,六方面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校长的日常工作要紧紧围绕专业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正确选择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策略,有效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
三、关于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否成为一个好校长?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是做好校长的最基本保障。下面谈谈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提炼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它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影响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定位学校的办学特色。
实践证明,好学校少不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体系的设计。校长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对“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要有深层次的思考,引领师生提炼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设计实施的实践体系。提炼办学理念要基于学校办学实践、尊重学校自身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代要求。
(二)强化课程领导力,促进育人质量提升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笔者认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核心人物是校长,教师团队是领导力的主体,学生、老师和学校是课程领导力认识、研究、实践、评价的对象,通过课程研究、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促进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重大的改革。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指导意见》,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到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深化课改的重心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于学校课程。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从知识“双基”,到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中国教育对“育人”目标的不断推进,要求不断升级。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我国深化课程改革、改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和引擎。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校长能力的核心所在。然而,目前还有相当校长认为自己行政事务繁忙,把主要精力,耗费在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部门的各类检查、安全教育、应酬等事务上,忽视对课程和课堂教学的研究,没有履行引领课程教学的职责。
强化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改的有力保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校长应加强对课程理论和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学习和研究,加强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和评估,促进教师团队建设,聚焦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三)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引领教师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会由好教育。引领教师发展是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学校要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创新教师研修方式,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校长在教师成长中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校长可以通过经常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参加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活动、深入课堂听评评课、开展教学情况调查、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等活动,对教师及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指导。
(四)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激发学校活力
学校管理机制是指规范、引导、激励学校组织发展的一种运行模式,即学校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制约和作用的方式。管理机制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激发活力。
管理机构是指学校内部负责学校某项工作的机构。目前,有些学校,管理机构设置多,人员臃肿,部门间缺少沟通,开展工作各自为政,有些工作互相推诿,从而制约了学校的行政执行力。一般教师忙于应对各部门的工作布置和任务,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合理设置学校管理机构和职能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
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有一位好校长,以及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外,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运行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一个好的校长在完善学校制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了学校行政制度、学校人事制度、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学校财务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和科研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校长要以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管理理论为指导,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改善教师工作状态和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学校活力。
我们认为,要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必须首先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当前,学校之间学校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校长对角色定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校长必备的基本理念、知识和能力缺失。日常工作陷于琐碎的行政杂务,缺少对于教育之道的思考,不知道那些工作是该做的,不知道怎样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做细、做精。在当今教育新常态下,校长角色的正确定位,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一般地说,“中小学校长是指在中学、小学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是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这种表述,普遍被社会认可,突出了校长工作的职业属性及行政地位。中小学校长如何履行职责?过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工作指引,缺乏具体的指导。为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校长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两个标准均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职责的专业人员”。所谓专业人员,一般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为生的人。他们受过系统的专门教育,掌握了从事特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事专业活动,从业人员要符合准入条件,担任校长就要有校长任职资格。中小学校长要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有效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学习专业标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的重要依据。《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校长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建章立制”的作用,是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是校长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专业标准强调校长应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作用,从而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校长只有明晰了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才会提出先进的学校办学理念和學校发展战略。
校长专业标准是校长专业发展和履行校长职责的重要指南,专业标准强调校长应履行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方面职责,六方面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校长的日常工作要紧紧围绕专业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正确选择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策略,有效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
三、关于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否成为一个好校长?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是做好校长的最基本保障。下面谈谈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提炼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它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影响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定位学校的办学特色。
实践证明,好学校少不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体系的设计。校长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对“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要有深层次的思考,引领师生提炼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设计实施的实践体系。提炼办学理念要基于学校办学实践、尊重学校自身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代要求。
(二)强化课程领导力,促进育人质量提升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笔者认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核心人物是校长,教师团队是领导力的主体,学生、老师和学校是课程领导力认识、研究、实践、评价的对象,通过课程研究、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促进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重大的改革。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指导意见》,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到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深化课改的重心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于学校课程。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从知识“双基”,到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中国教育对“育人”目标的不断推进,要求不断升级。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我国深化课程改革、改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和引擎。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校长能力的核心所在。然而,目前还有相当校长认为自己行政事务繁忙,把主要精力,耗费在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部门的各类检查、安全教育、应酬等事务上,忽视对课程和课堂教学的研究,没有履行引领课程教学的职责。
强化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改的有力保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校长应加强对课程理论和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学习和研究,加强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和评估,促进教师团队建设,聚焦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三)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引领教师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会由好教育。引领教师发展是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学校要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创新教师研修方式,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校长在教师成长中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校长可以通过经常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参加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活动、深入课堂听评评课、开展教学情况调查、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等活动,对教师及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指导。
(四)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激发学校活力
学校管理机制是指规范、引导、激励学校组织发展的一种运行模式,即学校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制约和作用的方式。管理机制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激发活力。
管理机构是指学校内部负责学校某项工作的机构。目前,有些学校,管理机构设置多,人员臃肿,部门间缺少沟通,开展工作各自为政,有些工作互相推诿,从而制约了学校的行政执行力。一般教师忙于应对各部门的工作布置和任务,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合理设置学校管理机构和职能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
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有一位好校长,以及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外,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运行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一个好的校长在完善学校制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了学校行政制度、学校人事制度、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学校财务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和科研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校长要以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管理理论为指导,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改善教师工作状态和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学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