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很重要。一般来说,英语教学包括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其中阅读教学占比例最重。阅读教学不仅仅应关注阅读的文本,更应关注读前的铺垫,读中的引导及读后的升华和提升,正如标题所说的那样——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有的阅读都是一个积极的思考、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是抓住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关注文本中的观点,更应关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而这一切都始于示范。
学而不思则罔, 没有思考的阅读就像吃饭不消化。如果在英语阅读中不教会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就不会提起阅读的兴趣,也就难以持续主动的去阅读,更不要谈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提高阅读的效率。 因此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读前应该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理解当前文本;读中让学生掌握5个R的阅读技巧,对文本进行评估,形成自己的观点;读后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对读前读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使之成为自己的能力。
那么,教师在每个环节应该怎么做呢?
1. Before reading, activate prior knowledge.
在读前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与此话题相关的词汇、相关的背景知识、相关的经历等等,当学生对他们所读的内容产生联系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会有所增加——好的读者会不断地去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理解他们正在读的内容。
为了激活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要设法向学生推销话题,可以借助图片、道具、视频等的展示来推销话题。比如要阅读一篇关于介绍哈利波特的作者JK Rowling的文章,可以给出Rowling的图片或Harry Potter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从而对这一话题感兴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为阅读创立一个目标或目的,当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时,他们会发现这个目标不仅能指引他们朝着目标而努力,也能使他们更集中注意力,同时帮助读者理解他们为什么读文本及由所给文本他们能找到什么或会发现什么。那么如何设定目标呢?每一个文本都必须有一个给予的目标,让学生判定阅读这个文本的目的。这个目的到底应该是提供信息,还是提供娱乐还是为获得理解呢?如果教师设立了阅读的目标并指导学生到达那个目标,学生会觉得这对他们而言是很有帮助的。设立目标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关于词汇预习的步骤:(1) 首先从所选文本中挑几个关键词。(2) 协商这些词的含义。(3) 让学生把这些单词用在具体的语境中。(4) 记录这些词。(5) 制成一个可折叠的复习单以备检测。
阅读前我们要做预测,为什么预测是如此重要呢?预测是为了激发学生迫切想了解文本的动机。如何预测呢?可以借助于标题或任何与他们正在阅读的文本有关的图片,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做2到3个预测,然后让学生说出来。可以借助于表格即我们所说的KWLchart或者一些关键词的预测。
Name KWLchart Date
这些步骤我们可以称之为读前活动,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形体现出来。
2. During reading, master five “ R”s strategies.
紧接着就应该是读中,读中活动可以概括为Five “R”s Techniques。我们可以称之为shared reading: We do it together. 第一个“R”即“Read”,学生自己先读文本,可以是齐读或默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文本中的生词。这一步的最关键是有一个时间限定,可借助于马表来完成。第二个“R”是“Reread”,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流利度和增强韵律感,其次是为了让学生对全部文本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应该由学生来完成。
在此过程中还包括第三个"R"及“Re-phrase” ,这个由教师来做,具体是这么操作的:学生读了一段或一句后,由教师暂停进行rephrase强调解释任何学生不认识的词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其所读的文本,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开始思考并感知文本内容。第四个“R”即“Reflect”,这一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在反思文本的一部分时,使用“Think aloud”方法来示范你的思维技巧,通过刚刚读的文本展示出来,激励学生做同样的事情,同时把他们的想法和同班学生分享。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如何思考他们所读的文本,第二个目的有利于激励学生分享想法,主動讨论。第五个“R”即React(跳板),任何阅读都是有理由的,这一步必须由学生来完成,前提是在整个文本都被读完的情况下。这样可鼓励学生形成观点,对文本进行评估。对于学生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1)组织辩论。(2) 制作海报。(3) 写一个报告。(4) 完成一个任务等形式来应对学生的讨论。
在读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即“Making connections”即读者通过使用自身的背景知识与文本相联系。我们可以借助下图来弄明白。主要有这样三种联系:
■
Test to self 即文本和本人经历的联系,可以利用This reminds me of...这种句式。
这么做有利于帮助他们与文本关联,并能更好地理解文本,采用的是“Think aloud”策略来增强理解。Text to the world及文本中的故事和现实中事例的相似之处。Text to text即由文本你想到了哪个或哪些相似文本,同时在整个小组或大组中讨论。
3. After reading, consolidate and apply to it.
凡事都得有始有终,经历了读前、读中,让我们来了解读后活动。
可借助于diamante poems或 Retelling spider diagram让学生 summarize。
读前、读中、读后这几步不是孤立的,应该是交融的。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创建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真正想法的氛围,不能仅满足于一问一答式或你问我答式的老套,为了问而问的俗套中,而应在变化中寻求突破;比如在设问时应该想清楚何时、怎样、该不该提问。还要掌握一定的提问艺术,可采用PPPB提问策略,即:(1) “Pose”首先抛出问题。(2) “Pause”要有足够长的停顿思考时间。(3) “Pounce”突袭即抓住其中一个学生来分享他或她所在组的意见,再由这位学生与别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即“bounce”。要做到这一点须弄清提问的目的:(1) 是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2) 是为了增加动机或兴趣。(3) 为了评估学生的准备。(4) 为了核实对文本的掌握情况。(5) 为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6) 为了复习前面的内容。(7) 培养洞察力。(8) 为了对目标成果的掌控情况评价。(9) 为了激励独立思考。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遵守这9个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才有意义。
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把每个环节的策略都落到实处,无论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都会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蔡五京. 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探析[J]. 校园英语,2015(03).
[2] 梅淑. 有效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J]. 校园英语,2014(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学而不思则罔, 没有思考的阅读就像吃饭不消化。如果在英语阅读中不教会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就不会提起阅读的兴趣,也就难以持续主动的去阅读,更不要谈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提高阅读的效率。 因此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读前应该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理解当前文本;读中让学生掌握5个R的阅读技巧,对文本进行评估,形成自己的观点;读后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对读前读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使之成为自己的能力。
那么,教师在每个环节应该怎么做呢?
1. Before reading, activate prior knowledge.
在读前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与此话题相关的词汇、相关的背景知识、相关的经历等等,当学生对他们所读的内容产生联系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会有所增加——好的读者会不断地去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理解他们正在读的内容。
为了激活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要设法向学生推销话题,可以借助图片、道具、视频等的展示来推销话题。比如要阅读一篇关于介绍哈利波特的作者JK Rowling的文章,可以给出Rowling的图片或Harry Potter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从而对这一话题感兴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为阅读创立一个目标或目的,当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时,他们会发现这个目标不仅能指引他们朝着目标而努力,也能使他们更集中注意力,同时帮助读者理解他们为什么读文本及由所给文本他们能找到什么或会发现什么。那么如何设定目标呢?每一个文本都必须有一个给予的目标,让学生判定阅读这个文本的目的。这个目的到底应该是提供信息,还是提供娱乐还是为获得理解呢?如果教师设立了阅读的目标并指导学生到达那个目标,学生会觉得这对他们而言是很有帮助的。设立目标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关于词汇预习的步骤:(1) 首先从所选文本中挑几个关键词。(2) 协商这些词的含义。(3) 让学生把这些单词用在具体的语境中。(4) 记录这些词。(5) 制成一个可折叠的复习单以备检测。
阅读前我们要做预测,为什么预测是如此重要呢?预测是为了激发学生迫切想了解文本的动机。如何预测呢?可以借助于标题或任何与他们正在阅读的文本有关的图片,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做2到3个预测,然后让学生说出来。可以借助于表格即我们所说的KWLchart或者一些关键词的预测。
Name KWLchart Date
这些步骤我们可以称之为读前活动,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形体现出来。
2. During reading, master five “ R”s strategies.
紧接着就应该是读中,读中活动可以概括为Five “R”s Techniques。我们可以称之为shared reading: We do it together. 第一个“R”即“Read”,学生自己先读文本,可以是齐读或默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文本中的生词。这一步的最关键是有一个时间限定,可借助于马表来完成。第二个“R”是“Reread”,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流利度和增强韵律感,其次是为了让学生对全部文本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应该由学生来完成。
在此过程中还包括第三个"R"及“Re-phrase” ,这个由教师来做,具体是这么操作的:学生读了一段或一句后,由教师暂停进行rephrase强调解释任何学生不认识的词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其所读的文本,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开始思考并感知文本内容。第四个“R”即“Reflect”,这一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在反思文本的一部分时,使用“Think aloud”方法来示范你的思维技巧,通过刚刚读的文本展示出来,激励学生做同样的事情,同时把他们的想法和同班学生分享。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如何思考他们所读的文本,第二个目的有利于激励学生分享想法,主動讨论。第五个“R”即React(跳板),任何阅读都是有理由的,这一步必须由学生来完成,前提是在整个文本都被读完的情况下。这样可鼓励学生形成观点,对文本进行评估。对于学生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1)组织辩论。(2) 制作海报。(3) 写一个报告。(4) 完成一个任务等形式来应对学生的讨论。
在读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即“Making connections”即读者通过使用自身的背景知识与文本相联系。我们可以借助下图来弄明白。主要有这样三种联系:
■
Test to self 即文本和本人经历的联系,可以利用This reminds me of...这种句式。
这么做有利于帮助他们与文本关联,并能更好地理解文本,采用的是“Think aloud”策略来增强理解。Text to the world及文本中的故事和现实中事例的相似之处。Text to text即由文本你想到了哪个或哪些相似文本,同时在整个小组或大组中讨论。
3. After reading, consolidate and apply to it.
凡事都得有始有终,经历了读前、读中,让我们来了解读后活动。
可借助于diamante poems或 Retelling spider diagram让学生 summarize。
读前、读中、读后这几步不是孤立的,应该是交融的。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创建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真正想法的氛围,不能仅满足于一问一答式或你问我答式的老套,为了问而问的俗套中,而应在变化中寻求突破;比如在设问时应该想清楚何时、怎样、该不该提问。还要掌握一定的提问艺术,可采用PPPB提问策略,即:(1) “Pose”首先抛出问题。(2) “Pause”要有足够长的停顿思考时间。(3) “Pounce”突袭即抓住其中一个学生来分享他或她所在组的意见,再由这位学生与别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即“bounce”。要做到这一点须弄清提问的目的:(1) 是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2) 是为了增加动机或兴趣。(3) 为了评估学生的准备。(4) 为了核实对文本的掌握情况。(5) 为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6) 为了复习前面的内容。(7) 培养洞察力。(8) 为了对目标成果的掌控情况评价。(9) 为了激励独立思考。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遵守这9个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才有意义。
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把每个环节的策略都落到实处,无论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都会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蔡五京. 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探析[J]. 校园英语,2015(03).
[2] 梅淑. 有效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J]. 校园英语,2014(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