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人聊天过程中,孩子到底能不能插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理解“听”和“说”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
儿童最初对语言的学习来自于听,在听的基础上婴儿开始模仿成人的声音,并尝试在不同情境中运用这些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听”与“说”是信息传递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共同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也将获得发展和提高,因此儿童既需要有能够倾听、模仿的良好语言环境,也需要充足的自我表达的机会。
理解儿童插话时的心理需求
首先,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的需要。在幼儿打断成人的交流时,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那一刻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一定是儿童的某个思维或意识被触动和激活,有了表达的需要。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和内在的表达需要驱使他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插入到成人的谈话中。如果此刻成人仅仅用礼貌等规则来要求幼儿,直接严厉地制止幼儿,不仅打断了幼儿的思维活动,也会给他带来被否定的沮丧感和挫败感,表面看培养了幼儿的礼貌行为,实则压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欲望。
其次,内在情感发展的需要。有的幼儿在大人交流时插话进来,并非真正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表达自己希望“被关注”的情感需要,期待用这样的方式被看见和关注,和他人建立起关系和连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在满足儿童需求与建立规则之间寻求平衡
我们的目标是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中心,找到听与说之间的平衡点,让孩子在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的同时,又可以清楚地知道当下什么行为是适合的。
在了解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心理需求之后,面对孩子的插话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宜的回应了。
1.在积极回应中看见需要,关注情感。
当幼儿在成人交流比较重要的内容或不适合被打断时插话进来,成人首先要停下来看着儿童,温和坚定地告诉他此刻成人的事情很重要,不能被打扰,并告诉他大约还需要多久才能结束。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语言,帮助孩子表达此刻的感受和需要:“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想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但现在时间不允许,请你等待十分钟或自己先做点什么,等我们结束了我会认真听你说话。”在这一刻,孩子表达的需要虽然没有满足,但来自于成人的尊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重视的。孩子知道自己被真正看见,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比较乐意遵守成人要求,或者在一旁耐心倾听和等待,或者选择独自玩耍,对成人之间的交流不再产生干扰。
2.积极接纳,制订规则。
如果是可以允许孩子加入谈话的情况下,成人可以真诚地对孩子发出邀请,并提出相应的规则。先询问孩子此刻是否想加入谈话,如果想要加入則告知孩子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让他理解交流过程中需要彼此耐心倾听,轮流表达。如不想加入,则明确告诉幼儿可以安静地等待或自主游戏,不能打扰大人的谈话。
不论是否选择加入,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既受到成人的关注,满足了被倾听的需要,同时也了解到自己需要遵守的规则。我们会发现,当成人用温和坚定的方式告诉幼儿如何做是正确的时,幼儿内心中就有了清晰的边界感和规则意识,知道哪些行为是适合的,哪些是不适合的,通常孩子都会配合并自觉遵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最大的收获来自于成人对其行为背后心灵之声的关注,这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进而理解倾听的意义在于互相之间彼此的接纳和尊重。这样,耐心倾听的交流方式会内化成孩子的成长经验,并迁移到和他人的沟通模式中,发展出良好的倾听能力。今后遇到任何想要加入交谈的情况时,孩子们都会主动确认自己是否可以加入,并知道如何参与到交谈之中。
3.提升幼儿自我认知能力,促进积极情感发展。
幼儿在成人的眼中看见自己,在培养习惯、形成规则的过程中,成人需要不断将幼儿的行为用语言描述出来,并对正确的部分加以肯定,让幼儿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幼儿插话过程中,成人需要及时看见幼儿行为中积极的一面,并给予反馈和肯定。如,我看到你很喜欢动脑思考,能想到不一样的想法并愿意和我们分享;你能够坚持等待十分钟,很有耐心;你能够听完阿姨的话再说自己的想法,让阿姨感觉到被尊重;你努力遵守了规则让我们的交流顺利结束,我感觉很开心……
如果儿童的行为经常被赋予正面积极的意义,在这样的语言中孩子们能够清晰感受自己此刻的行为和状态,将有助于幼儿内在觉知力的发展,增加幼儿自信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情绪情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个孩子被世界对待的方式就是他未来对待世界的方式。蹲下来仔细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声音,帮助孩子上好人生倾听第一课,可以让孩子在被尊重和接纳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这也是成人能够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理解“听”和“说”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
儿童最初对语言的学习来自于听,在听的基础上婴儿开始模仿成人的声音,并尝试在不同情境中运用这些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听”与“说”是信息传递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共同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也将获得发展和提高,因此儿童既需要有能够倾听、模仿的良好语言环境,也需要充足的自我表达的机会。
理解儿童插话时的心理需求
首先,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的需要。在幼儿打断成人的交流时,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那一刻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一定是儿童的某个思维或意识被触动和激活,有了表达的需要。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和内在的表达需要驱使他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插入到成人的谈话中。如果此刻成人仅仅用礼貌等规则来要求幼儿,直接严厉地制止幼儿,不仅打断了幼儿的思维活动,也会给他带来被否定的沮丧感和挫败感,表面看培养了幼儿的礼貌行为,实则压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欲望。
其次,内在情感发展的需要。有的幼儿在大人交流时插话进来,并非真正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表达自己希望“被关注”的情感需要,期待用这样的方式被看见和关注,和他人建立起关系和连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在满足儿童需求与建立规则之间寻求平衡
我们的目标是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中心,找到听与说之间的平衡点,让孩子在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的同时,又可以清楚地知道当下什么行为是适合的。
在了解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心理需求之后,面对孩子的插话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宜的回应了。
1.在积极回应中看见需要,关注情感。
当幼儿在成人交流比较重要的内容或不适合被打断时插话进来,成人首先要停下来看着儿童,温和坚定地告诉他此刻成人的事情很重要,不能被打扰,并告诉他大约还需要多久才能结束。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语言,帮助孩子表达此刻的感受和需要:“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想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但现在时间不允许,请你等待十分钟或自己先做点什么,等我们结束了我会认真听你说话。”在这一刻,孩子表达的需要虽然没有满足,但来自于成人的尊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重视的。孩子知道自己被真正看见,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比较乐意遵守成人要求,或者在一旁耐心倾听和等待,或者选择独自玩耍,对成人之间的交流不再产生干扰。
2.积极接纳,制订规则。
如果是可以允许孩子加入谈话的情况下,成人可以真诚地对孩子发出邀请,并提出相应的规则。先询问孩子此刻是否想加入谈话,如果想要加入則告知孩子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让他理解交流过程中需要彼此耐心倾听,轮流表达。如不想加入,则明确告诉幼儿可以安静地等待或自主游戏,不能打扰大人的谈话。
不论是否选择加入,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既受到成人的关注,满足了被倾听的需要,同时也了解到自己需要遵守的规则。我们会发现,当成人用温和坚定的方式告诉幼儿如何做是正确的时,幼儿内心中就有了清晰的边界感和规则意识,知道哪些行为是适合的,哪些是不适合的,通常孩子都会配合并自觉遵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最大的收获来自于成人对其行为背后心灵之声的关注,这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进而理解倾听的意义在于互相之间彼此的接纳和尊重。这样,耐心倾听的交流方式会内化成孩子的成长经验,并迁移到和他人的沟通模式中,发展出良好的倾听能力。今后遇到任何想要加入交谈的情况时,孩子们都会主动确认自己是否可以加入,并知道如何参与到交谈之中。
3.提升幼儿自我认知能力,促进积极情感发展。
幼儿在成人的眼中看见自己,在培养习惯、形成规则的过程中,成人需要不断将幼儿的行为用语言描述出来,并对正确的部分加以肯定,让幼儿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幼儿插话过程中,成人需要及时看见幼儿行为中积极的一面,并给予反馈和肯定。如,我看到你很喜欢动脑思考,能想到不一样的想法并愿意和我们分享;你能够坚持等待十分钟,很有耐心;你能够听完阿姨的话再说自己的想法,让阿姨感觉到被尊重;你努力遵守了规则让我们的交流顺利结束,我感觉很开心……
如果儿童的行为经常被赋予正面积极的意义,在这样的语言中孩子们能够清晰感受自己此刻的行为和状态,将有助于幼儿内在觉知力的发展,增加幼儿自信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情绪情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个孩子被世界对待的方式就是他未来对待世界的方式。蹲下来仔细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声音,帮助孩子上好人生倾听第一课,可以让孩子在被尊重和接纳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这也是成人能够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