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秧歌又称 “扭秧歌”,是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民间扭秧歌历史悠久,据传始于春秋时期,有迎神驱邪的意义,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普遍的劳动和喜庆的歌舞活动。到了清末,秧歌还发展为一种 “秧歌戏”的戏曲剧种,可见秧歌在民间的普及和盛行。
北方秧歌种类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其共同之处即多为农闲或新年时的一种游艺性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秧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秧歌队员踩着锣鼓点,左手舞绸,右手舞扇,步履轻盈跳跃。二是走,俗称 “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和歌舞小戏。走场的具体形式有 “剪子股”、 “编蒜辫”、 “走字”、 “走图案”等花样。三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手演唱当地民歌、小调。四是扮相,扮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色人物。五是杂耍,常在其中穿插一些跑旱船等小节目。
各地秧歌表演不尽相同,有其地方特色。在北方秧歌中,尤以陕北秧歌和东北秧歌最为有名。在陕北,每年正月初七一过,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将锣鼓俱什抬到村头高处猛敲,招人组成秧歌队。大红绸带腰间一扎,彩色折扇或手帕手中一拿,随便扮成不同角色,便扭摆跳跃闹起秧歌。白天秧歌队转院拜年,贺新祝祥,主人鞭炮迎送,晚上则摆场举行秧歌斗阵,人山人海,热闹非凡。1942年以后的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群众称为 “翻身秧歌”,反映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
陕南及汉中秧歌是我国北方秧歌的一方风景,同样历史悠久,深植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之中。清人王锡龄 《陕南寻视目录》就记载: “田间农民有系彩于首,扮戏装者歌唱舞蹈。金鼓喧闹,盖为秧歌助兴。”扭秧歌除了在劳动中抒情寄兴,更呈现于喜事节庆特别是春节的龙灯社火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日子红火,载歌载舞。 《汉中市志》载:“解放初,秧歌、腰鼓舞和革命歌曲,在城乡流行。” “彩船、竹马、秧歌等表演中的音乐,表现优美抒情,旋律粗犷,热烈欢快,幽默诙谐。”汉中属我国西北地区,又有南北交界的地理特征,人称 “西北小江南”,受巴蜀文化影响,因此汉中秧歌在北方秧歌的锣鼓粗犷中,更有江南水韵的轻盈娇柔亮丽婉约的风姿。汉中自古出美女,汉中秧歌的表演者多为容貌水灵、身材婀娜的汉中女子,红绸伴舞,红扇弄香,轻歌鸟语,令人心醉神驰。
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1950年10月1日,汉中人民迎来了第一个国庆节,汉中城里扭秧歌,是人民群众表达喜悦狂欢心情的方式之一。汉中的革命老人回忆:“机关、部队、学校、团体的秧歌队都上街活动。” “从10月2日起……各界人民兴奋狂欢仍持续着……街道上不断扭秧歌。” (李铎: 《汉中第一个国庆节纪实》)另有当事人回忆,1950年春节,19军兼陕南军区军政学校全校500多人参加的秧歌队在汉中城内拉了几条街,庆祝新中国的新春佳节。1951年国际劳动节,在汉中北校场召开全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动员大会,汉中城乡以至于当时的南郑县十八里铺,到处可以看到干部或学生组织的宣传队伍,以秧歌舞和街头剧宣传抗美援朝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走进了幸福小康的和谐盛世,汉中城乡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精神文明万紫千红,汉中秧歌这一传统的民间歌舞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如今不论城镇村组、平时节日,甚至每天早晚,都有群众在广场公园街边楼下敲锣打鼓花枝招展地扭秧歌,借此抒发激情、愉悦身心、锻炼体魄,更加积极地投入新生活。
秧歌,这种被誉为中国最原始的摇摆舞,人们用全副热情扭腰摆臀,手舞足蹈,表现幸福欢乐、团结和谐,五谷丰登。加上锣鼓咚咚,铙钹锵锵,将气氛推向高潮,将欢乐推向高潮,于是演者观者,场内场外,一起扭起了秧歌,成为秧歌的海洋,进入忘我的境界,形成了场面宏大、经久不息的闹秧歌。清人柯煜有 《竹枝词》赞之: “秧歌小队闹春阳,毂击肩摩不暇狂。人说太平行乐地,更须千步筑球场。”
(编辑:赵萍)
北方秧歌种类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其共同之处即多为农闲或新年时的一种游艺性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秧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秧歌队员踩着锣鼓点,左手舞绸,右手舞扇,步履轻盈跳跃。二是走,俗称 “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和歌舞小戏。走场的具体形式有 “剪子股”、 “编蒜辫”、 “走字”、 “走图案”等花样。三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手演唱当地民歌、小调。四是扮相,扮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色人物。五是杂耍,常在其中穿插一些跑旱船等小节目。
各地秧歌表演不尽相同,有其地方特色。在北方秧歌中,尤以陕北秧歌和东北秧歌最为有名。在陕北,每年正月初七一过,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将锣鼓俱什抬到村头高处猛敲,招人组成秧歌队。大红绸带腰间一扎,彩色折扇或手帕手中一拿,随便扮成不同角色,便扭摆跳跃闹起秧歌。白天秧歌队转院拜年,贺新祝祥,主人鞭炮迎送,晚上则摆场举行秧歌斗阵,人山人海,热闹非凡。1942年以后的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群众称为 “翻身秧歌”,反映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
陕南及汉中秧歌是我国北方秧歌的一方风景,同样历史悠久,深植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之中。清人王锡龄 《陕南寻视目录》就记载: “田间农民有系彩于首,扮戏装者歌唱舞蹈。金鼓喧闹,盖为秧歌助兴。”扭秧歌除了在劳动中抒情寄兴,更呈现于喜事节庆特别是春节的龙灯社火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日子红火,载歌载舞。 《汉中市志》载:“解放初,秧歌、腰鼓舞和革命歌曲,在城乡流行。” “彩船、竹马、秧歌等表演中的音乐,表现优美抒情,旋律粗犷,热烈欢快,幽默诙谐。”汉中属我国西北地区,又有南北交界的地理特征,人称 “西北小江南”,受巴蜀文化影响,因此汉中秧歌在北方秧歌的锣鼓粗犷中,更有江南水韵的轻盈娇柔亮丽婉约的风姿。汉中自古出美女,汉中秧歌的表演者多为容貌水灵、身材婀娜的汉中女子,红绸伴舞,红扇弄香,轻歌鸟语,令人心醉神驰。
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1950年10月1日,汉中人民迎来了第一个国庆节,汉中城里扭秧歌,是人民群众表达喜悦狂欢心情的方式之一。汉中的革命老人回忆:“机关、部队、学校、团体的秧歌队都上街活动。” “从10月2日起……各界人民兴奋狂欢仍持续着……街道上不断扭秧歌。” (李铎: 《汉中第一个国庆节纪实》)另有当事人回忆,1950年春节,19军兼陕南军区军政学校全校500多人参加的秧歌队在汉中城内拉了几条街,庆祝新中国的新春佳节。1951年国际劳动节,在汉中北校场召开全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动员大会,汉中城乡以至于当时的南郑县十八里铺,到处可以看到干部或学生组织的宣传队伍,以秧歌舞和街头剧宣传抗美援朝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走进了幸福小康的和谐盛世,汉中城乡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精神文明万紫千红,汉中秧歌这一传统的民间歌舞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如今不论城镇村组、平时节日,甚至每天早晚,都有群众在广场公园街边楼下敲锣打鼓花枝招展地扭秧歌,借此抒发激情、愉悦身心、锻炼体魄,更加积极地投入新生活。
秧歌,这种被誉为中国最原始的摇摆舞,人们用全副热情扭腰摆臀,手舞足蹈,表现幸福欢乐、团结和谐,五谷丰登。加上锣鼓咚咚,铙钹锵锵,将气氛推向高潮,将欢乐推向高潮,于是演者观者,场内场外,一起扭起了秧歌,成为秧歌的海洋,进入忘我的境界,形成了场面宏大、经久不息的闹秧歌。清人柯煜有 《竹枝词》赞之: “秧歌小队闹春阳,毂击肩摩不暇狂。人说太平行乐地,更须千步筑球场。”
(编辑: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