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汕尾人口发展现状浅谈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人口发展,实现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内部因素之间的均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均衡,人口发展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我市人口发展现状,浅谈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1. 近十年来汕尾人口发展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人口发展态势良好,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生态和环境形成的巨大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今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水平继续下降
  最近十年,我市人口控制效果显著,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为293.55万人,同2000的“五普”的245.35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8.2万人,增长19.64%,平均每年增加4.8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81%。这表明我市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很好的执行,人民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使出生人口增势减缓,人口自然增长水平下降。
  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為33715人,出生率为11.51‰,死亡人口为13907人,死亡率为4.75‰,自然增长率为6.76‰,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出生率下降3.97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4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3.54个千分点,我市人口已基本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1.2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生育人口的减少以及自然增长率的降低,使我市家庭户平均规模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5.02人下降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4.53人。
  我市家庭户人口规模比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3.10人及全省平均每个家庭户3.20人的规模水平高,主要是绝大多数老人晚年都与子女共同生活及多子多福、几代同堂的思想观念影响所致,家庭户规模的缩小,节省了新增人口的抚养费用,使社会增加了积累,创造了更多投资机会,刺激了经济增长。
  1.3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性别结构趋于合理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50.47万人,占51.26%;女性人口为143.10万人,占48.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85下降为105.16,新生婴儿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36.72下降为127.37,这反映近十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力度,建立了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了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深入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营造男女平等、尊重女性、保护女童,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氛围。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建立与完善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导向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严格执行关于禁止B超等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妊娠的有关法律法规,有效遏制了我市新生婴儿性别比居高不下的状况。
  1.4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进入新世纪后,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各种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5869人,文盲率由6.77%下降为4.77%,下降2个百分点,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56人上升为216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5393人上升为1057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281人上升为4031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6596人下降为33700人;人口受教育程度重心不断上移。人口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我市实现科学跨越发展,争当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保障。
  1.5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丰厚
  随着出生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在逐年向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少儿抚养比例逐步下降期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形成一个劳动资源相对丰富期,这个时期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1.59万人,占23.39%;15-64岁人口为201.84万人,占68.75%,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14万人,占6.8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3.3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2.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9个百分点清,总抚养比降低31.84个百分点,抚养负担减轻。“人口红利”仍处于上升期,这说明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充足,这对我市经济发展将会带事更加丰厚的收益。
  2. 我市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未来一段时期,我市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愈显突出,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1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更大压力
  汕尾人口增长虽已进入“人口再生产模式”,但人口基数大,加上人口的惯性作用和生育高峰的影响,普查数据显示,育龄妇女总数84.21万人,占总人口28.69%,比2000年“五普”增加2.55个百分点,育龄妇女人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加上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的愦性作用依然很大。2020年前在维持现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市总人口将以每年2-3万人速度增长,2020年常住人口将达到320万,持续增长的人口总量,进一步加重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   2.2人口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2.2.1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
  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偏离正常值,虽然经过不懈努力,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已得到遏制,但仍高于正常范围。特别是城乡差异明显,农村的人口性别比明显高于城镇。
  2.2.2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在逐年增加,但就业岗位的提供与劳动力供给存在较大差距。我市不仅每年要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而且要化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再加上区域外劳动力人口的流入,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将给我市劳动就业带来较大压力。
  2.2.3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2010年,我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9.94%,标志着我市即将进入老龄化阶段。2000-2010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8.21万人,年增长速度为3.36%,到2020年我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这种“未富先老”的社会状况将进一步加重社会经济负担,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压力增大。
  2.3人口文化素质仍然偏低,与经济建设需求不相适应
  人口文化素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六普”显示,我市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7.41年,比2000年“五普”的6.59年增加0.82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初中水平。與2000年“五普”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等受教育人口虽然增加很多,但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人口素质偏低,一方面限制了人口劳动力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造成许多高新技术岗位和行业所需人员短缺,另一方面又有大量无技术专长的人员找不到就业岗位,供给与需求产业结构性失衡。
  2.4人口流动与迁移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汕尾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也将更加频繁而活跃,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会更加呈现,人口流动频繁,同时还会得到更多的市外人才到汕尾创业发展。普查资料显示,我市流动人员总量90.22万人,比2000增长11.56%,外出半年以上64.57万人,比2000年增长7.65%,外来人口25.65万人,比2000年增长22.79%,其中省外外来人口6.06万人,比2000年增长18.12%。人口流动与迁移加快给环境、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带来挑战,也给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压力。
  3. 对如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看法
  3.1加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领导
  建立完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问题的决策和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统筹人口问题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确保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问题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稳定健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把更多的资源配置与人的全面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体制机制,将公共资源优先安排到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人口发展事业。
  3.2深化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创新
  不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坚持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体系。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创新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发展协调机构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关注重点难点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严查“两非”(即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等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推动社会性别平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
  3.3加快经济转移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均衡发展,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透析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和人口变化态势,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通过产业的升级和产业的布局来调整和引导人口合理分布,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管理有效,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格局。
  3.4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我市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素质劳动力的输出,要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实现由人口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变,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中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普通劳动者都有一技之长。在农村地区要强化和巩固义务教育,防止辍学退学、新文盲产生,同时要加强高中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医疗队伍建设,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医疗水平,降低药品价格,同时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
  3.5着力制定老年事业发展规划
  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建设的加快,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全面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有效推进“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发展规划,将老龄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让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作者单位:汕尾市统计局)
其他文献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东剧变和国际共运处于低潮,使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减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于新的历史境遇之中,更加面临诸如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淡化等四大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新挑战,我们可以从基础、核心、途径、机制等四方面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路径。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挑战 对策  1.我国现阶
期刊
当今社会,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网络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把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新渠道、新形式和新载体,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要求,迈上新台阶。  1. 国有企业利用网络媒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迅速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才能占据信息的制胜点。由于网络具有超地域和超国界的特点,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人们的自主性
期刊
【摘要】 建国初期,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现实,新中国不得不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随着计划体制的逐步确立,“计划”在社会发展中逐渐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毛泽东时期编制和执行的四个五年计划,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五年计划 发展战略 经济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
期刊
现今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暴跌形成潮流,全球央行纷纷降息。  1. 内部经济形势  1.1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
期刊
【摘要】 医药产品不同于农业产品,其流通表现出市场流通的特点,同时又存在一些独有的特点。介于医药流通行业的专业性及特殊性,笔者利用经济学原理对医药流通领域的运行特点及规律进行介绍,展现医药商品消费的不完全自主性和医药市场开放的不完整性。  【关键词】 医药经济 流通领域 经济学  醫药产品流通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生产、市场流通和消费。医药流通领域是连接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包
期刊
【摘要】 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革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舞台。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努力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同时,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 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文化融合  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
期刊
当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市场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区域经济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 必要条件之一:良好的人文环境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般来说,良好的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少生优育的人口体系;高素质的劳动音、管理者,新型的思想、发展观念、多元素的文化结构;高品位的知识文化氛围等等。  人口总量无限量的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对目前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国支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显现的政策监督管理乏力、政策支持结构不合理、政策信息系统不健全等问题较突出,提出建立健全农业支持政策管理系统、完善支农政策结构体系、确立和强化人才支持内容体系、构筑农业支持信息平台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农业支持政策 政策系统 政策调整  1. 对
期刊
【摘要】 我国公共资源除了具有自然属性以外,还具有经济属性,这是一个重要的属性,若未对这个属性进行重视,往往会出现“公地悲剧”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公共资源经济属性进行分析,认为供需特点与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产品、产权结构等方面是公共资源的主要经济属性。  【关键词】 公共资源 经济属性 公共资源管理  公共资源是天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可以为人们提供生存、享受自然物资与资源。这些资源由全体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从上到下对社会稳定高度关注,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日渐增多。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维稳机制,确保在纷繁复杂的变革形势中维护社会的大局稳定。  【关键词】 维稳 维稳机制 稳定  1. 我国当前的维稳现状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例如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问题处理不当所引发的社会纠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