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各种文献材料中的“和”字的字形的由来,从“龢”到“和”的变化、词义引申的词义义项进行系统的梳理综合,进一步的从语言文化的新颖视角对“和”从字形构成的相关性分析论述“和”字与音乐、与“天人合一”、“和谐”等文化的相关联系。从而从文化的角度去佐证“和”的字形、词义的相关演变,使本文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和;字形演变;词义演变;文化蕴含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44-02
一、“和”的本义
1.“和”字的来源
关于“和”字的记载,资料表明,“和”字在先秦时期是没有这个字形的,大约在战国时期“和”字才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字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就是说甲骨文中不存在“和”字,最早的“和”出现在金文中。《汉字源流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和”字的:“和,形声字,甲骨文从龠,禾声。金文大同。古文简化,省作从口禾声。篆文整齐。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龢与咊。俗又改作和。由此可知,今天的“和”字字形有三种,分别是“咊”、“龢”、“和”。
而有关“龢”的解释,在《甲骨文字形字典》只能查到“龠”字,“龠”旁在甲骨卜辞中是祭名,编管乐器,盖用音乐以祭祀。则龢者“从龠省,禾声。卜辞用作祭名。龠之声须相谐和,故后引申为调义。”另外,在《甲骨金文字典》中“和”字:“金文从口从木,或从口从禾。与《说文解字》和字篆之略同。”义一为协调,一通“盉”,指古代酒器;“龢”字:“甲骨文、金文从龠从侖,禾声;或不从龠作禾,用与和同。”义为音乐和谐;和悦而集会,通盉。但是,“咊”在金文字典中却无法查阅到。
可见,“和”最早出现于金文,“龢”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咊”却是在小篆中。随着社会发展演变,文化生活的进步,“龢”、“咊”逐渐简化,最终演变成今天的“和”。
2.“和”的本义探源
由于“和”字不是最初的构型,而是通过由“龢”“咊”或者“訸”演变而成,关于“和”字的本义也有过争议。“龢”从龠和声,在甲骨文中写作,金文,不难看出两种字形中,上边是表“口”的符号,下边是类似于一个“册”字的符号,《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龠是一种器乐,则从和声的“龢”指聲音的相应,和谐,《说文解字》指出:“龢,调也。从龠禾聲。讀與和同。戶戈切。”“和”“龢”同体,故许慎指明:“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在《国语·周语下》中韦昭注曰:“和,八音克谐也。”郑玄在《周礼·春官·典同》作注:“和,谓调其故器也。”《书·舜典》说“声依永,律和声”,《诗·宾之初筵》说“舞笙鼓,乐既和奏”。可以看出,“和”最初是用来表示器乐声音的相应,协调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咊”“和”与象形字“禾”有关,金文写作或者,从口和声。两者之中都包含一个“禾”,甲骨文,
根据形状许慎《说文》中:“禾,嘉谷也。二月生,八月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从木,从省,象其穗。凡禾之屬皆从禾。戶戈切。”可见,“和”也有表示谷子的意义。
二、“和”的词义演变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和”字的本义,然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仅仅使用“和”的本义,还由此引申出了其他的义项:
1.“和”由原本表示乐音相应的意义引申为和睦、协调《说文》中“龢”指的是器乐乐音相应相调,而《老子》:“音声相合。”及《史记·魏公子列传》载:“颜色愈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秦、晋不和久矣。”
2.由“和睦”还引申出了“温和,暖和”之意。《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论语·季氏》曰:“和无寡。”李白诗《雉朝飞》“春天和,白日暖。”此处中的“和”皆是运用了“温和、暖和”这个义;
3.由温和扩展为“和悦”之义。《战国策·齐策三》“齐王和其颜色”。
4.由和谐引申为恰到好处。汉代王逸的《九思》说:“风羽兮和暖。”
5.作为动作“调和”。《论语·学而》载:“礼之用,和为贵
6.搀和,混合。《周礼·天宙》说:“掌五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之下。”另外,当“和”读音为“huó”(第二声)时有表“连带”的意味,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当是此意。但是,在孟郊《择友》诗句:“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里并不表示连带,也不是“混合、搀和”,而是指代为喜悦。
7.当“和”为“hè”音时,同“贺”,引申为跟着读,唱。《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世在此的意义上引申为暗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格律或者是内容写作诗词,白居易的《初冬早起寄梦得》:“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就是这个意义。
此外,“和”字还有表“方式”及虚化为副词的用法,如卢纶《将赴乡灞上留别钱起员外》:“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表方式;《荀子·富国》:“守时力民,进事长功,和齐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虚化为副词,不过此种用法在如今的语法运用中并不常见。因为这两种用法的具体使用直译过来用具体的义项表示,可用“与、”“同”表示,与上述的义项类同,故这里不予以论述。总之,在人们的伟大智慧中,“和”字的义项有多种,可归根究底,结实由本义衍生引申而来。
三、“和”的文化内涵
世界上的语言文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汉字也蕴含着一定的中华文化气息,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是我国汉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形式。所以,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上去挖掘语言的另一个感性的色彩,挖掘汉字“和”,剖析“和”,揭示“和”文化的丰富多彩,亦使文化内涵去佐证“和”作为语言符号的真实特点。 1.“和”与“禾”、“和睦”
“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载体的其中一个,一直以来都为许多学者去乐于探讨研究,而从古至今也有眾多的“大家”津津乐道,不断地去发掘它所蕴含的所有。
“和”由一个“禾”与一个“口”构成,在《吕氏春秋》:“一上一下,以禾为量”,《鮑照詩》:“遠食玉山禾。又禾,和也。”“和”通“禾”,可见,在二字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和”与“禾”两者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具有共通的意义。“禾”,《说文解字》中已经指出是谷子的意思,后世众多的译注,词典对它有了更具体的补充,综合起来“禾”表示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泛指稻谷,栗黍。古时需要对百姓收获的稻谷、栗黍进行称量以此来上缴纳税,而为了计算清楚称量的次数,古代人民就以“和”作为“次数”的计量单位。经过后世的发展,出现了专门测量的工具,“和”称量庄稼的运用逐渐没落,但是偶尔人们会以此指代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如:衣裳洗了三和水。
从古至今,庄稼“禾”都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尚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王命歸周公於東,作歸禾,周公得命禾,旅天子命作嘉禾。”《孔傳》:“異畝同穎,天下和同之象。”“社稷”指的是社会,国家,天下,其中“稷”指的是谷神,也与“禾”有关,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天下国家以“禾”作为民生之本,作为统治管理的基础,“和”“禾”共通,只有百姓温饱,粮食丰收,人人得“禾”,才有人人而“和”的景象出现,即“天下和同之象”,也就是说这是和睦的前提,甚可说是“天下和同之象”的基础。也可以这样说,和睦是我国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的处世之道,君主力求国家与民生和睦,“大同而和”。《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墨子·兼爱中》曰:“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天下之害也。”作为中国传统伦理之道中最重要的“以和为贵”,其中“和”指的就是“和睦”之义,此义不仅仅讲究的是君臣之和、父子之和、兄弟之和,也是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国家,还是种种社会关系的上的和睦相处。总之,和睦相处是我国传承至今并且一直延续下去的优秀理念。
2.“和”与音乐、“和谐”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过,“和”最开始是由“龢”演变而来的,而“龢”,调也,从龠禾聲。《说文解字·龠部》载:“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另外,《释名》中也有说:“龠谓之笛,有七孔。”所以可以看出,“和”是声音的和谐,古代音乐奏乐以“和”来显示声律的和谐。《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其中的“律和声”、“八音克谐”的“和”就是指声律的和谐。和谐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最早就是从古代音乐中得来的,不仅仅对中国音乐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也对文艺作品有着深远的整体性的意义。
“天时地利人和”说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依存,互相支撑,处于和谐的关系中,然后方可各得其所,生生不息。《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里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和谐境界。此外,“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其中在《三命会通·论支元六合篇》:“夫合者,和也。乃阴阳相合,其气相合。”中指出“合”与“和”通。“天人合一”亦是“天人和一”。說的是天地万物之间和谐共存的人生哲理,自然界有其自然存在的规律,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在这个规律的界限内,不能破坏其既有的定律,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识探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
总之,通过对“和”字的字形演变、词义变化的各种文献分析,一方面从“和”字的从无到有这个字的一一论证,另一方面以形索义,根据字形的各种构成,具体的古文体象征,探析“和”字的词义古今变化,可以得出“和”字最初是由“龢”、“咊”等演变而来,而也可知,“和”最初的本义与声音有关,指声音的相调。但是随着人们应用的需要及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再加上“和”本身结构为了适应历史潮流,由最初的本义引申出多个义项。让更多的人喜欢热爱中国汉文字,与中国文化,同时也为相关的汉语言文字工作和相关的中国文化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借鉴,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一定的努力,更好的为今后的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芬芬.黄信初.“和”字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J].艺海,2014.
作者简介:黄予(1987-),女,汉族,广西北流,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方言。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和;字形演变;词义演变;文化蕴含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44-02
一、“和”的本义
1.“和”字的来源
关于“和”字的记载,资料表明,“和”字在先秦时期是没有这个字形的,大约在战国时期“和”字才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字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就是说甲骨文中不存在“和”字,最早的“和”出现在金文中。《汉字源流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和”字的:“和,形声字,甲骨文从龠,禾声。金文大同。古文简化,省作从口禾声。篆文整齐。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龢与咊。俗又改作和。由此可知,今天的“和”字字形有三种,分别是“咊”、“龢”、“和”。
而有关“龢”的解释,在《甲骨文字形字典》只能查到“龠”字,“龠”旁在甲骨卜辞中是祭名,编管乐器,盖用音乐以祭祀。则龢者“从龠省,禾声。卜辞用作祭名。龠之声须相谐和,故后引申为调义。”另外,在《甲骨金文字典》中“和”字:“金文从口从木,或从口从禾。与《说文解字》和字篆之略同。”义一为协调,一通“盉”,指古代酒器;“龢”字:“甲骨文、金文从龠从侖,禾声;或不从龠作禾,用与和同。”义为音乐和谐;和悦而集会,通盉。但是,“咊”在金文字典中却无法查阅到。
可见,“和”最早出现于金文,“龢”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咊”却是在小篆中。随着社会发展演变,文化生活的进步,“龢”、“咊”逐渐简化,最终演变成今天的“和”。
2.“和”的本义探源
由于“和”字不是最初的构型,而是通过由“龢”“咊”或者“訸”演变而成,关于“和”字的本义也有过争议。“龢”从龠和声,在甲骨文中写作,金文,不难看出两种字形中,上边是表“口”的符号,下边是类似于一个“册”字的符号,《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龠是一种器乐,则从和声的“龢”指聲音的相应,和谐,《说文解字》指出:“龢,调也。从龠禾聲。讀與和同。戶戈切。”“和”“龢”同体,故许慎指明:“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在《国语·周语下》中韦昭注曰:“和,八音克谐也。”郑玄在《周礼·春官·典同》作注:“和,谓调其故器也。”《书·舜典》说“声依永,律和声”,《诗·宾之初筵》说“舞笙鼓,乐既和奏”。可以看出,“和”最初是用来表示器乐声音的相应,协调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咊”“和”与象形字“禾”有关,金文写作或者,从口和声。两者之中都包含一个“禾”,甲骨文,
根据形状许慎《说文》中:“禾,嘉谷也。二月生,八月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从木,从省,象其穗。凡禾之屬皆从禾。戶戈切。”可见,“和”也有表示谷子的意义。
二、“和”的词义演变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和”字的本义,然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仅仅使用“和”的本义,还由此引申出了其他的义项:
1.“和”由原本表示乐音相应的意义引申为和睦、协调《说文》中“龢”指的是器乐乐音相应相调,而《老子》:“音声相合。”及《史记·魏公子列传》载:“颜色愈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秦、晋不和久矣。”
2.由“和睦”还引申出了“温和,暖和”之意。《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论语·季氏》曰:“和无寡。”李白诗《雉朝飞》“春天和,白日暖。”此处中的“和”皆是运用了“温和、暖和”这个义;
3.由温和扩展为“和悦”之义。《战国策·齐策三》“齐王和其颜色”。
4.由和谐引申为恰到好处。汉代王逸的《九思》说:“风羽兮和暖。”
5.作为动作“调和”。《论语·学而》载:“礼之用,和为贵
6.搀和,混合。《周礼·天宙》说:“掌五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之下。”另外,当“和”读音为“huó”(第二声)时有表“连带”的意味,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当是此意。但是,在孟郊《择友》诗句:“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里并不表示连带,也不是“混合、搀和”,而是指代为喜悦。
7.当“和”为“hè”音时,同“贺”,引申为跟着读,唱。《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世在此的意义上引申为暗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格律或者是内容写作诗词,白居易的《初冬早起寄梦得》:“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就是这个意义。
此外,“和”字还有表“方式”及虚化为副词的用法,如卢纶《将赴乡灞上留别钱起员外》:“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表方式;《荀子·富国》:“守时力民,进事长功,和齐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虚化为副词,不过此种用法在如今的语法运用中并不常见。因为这两种用法的具体使用直译过来用具体的义项表示,可用“与、”“同”表示,与上述的义项类同,故这里不予以论述。总之,在人们的伟大智慧中,“和”字的义项有多种,可归根究底,结实由本义衍生引申而来。
三、“和”的文化内涵
世界上的语言文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汉字也蕴含着一定的中华文化气息,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是我国汉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形式。所以,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上去挖掘语言的另一个感性的色彩,挖掘汉字“和”,剖析“和”,揭示“和”文化的丰富多彩,亦使文化内涵去佐证“和”作为语言符号的真实特点。 1.“和”与“禾”、“和睦”
“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载体的其中一个,一直以来都为许多学者去乐于探讨研究,而从古至今也有眾多的“大家”津津乐道,不断地去发掘它所蕴含的所有。
“和”由一个“禾”与一个“口”构成,在《吕氏春秋》:“一上一下,以禾为量”,《鮑照詩》:“遠食玉山禾。又禾,和也。”“和”通“禾”,可见,在二字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和”与“禾”两者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具有共通的意义。“禾”,《说文解字》中已经指出是谷子的意思,后世众多的译注,词典对它有了更具体的补充,综合起来“禾”表示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泛指稻谷,栗黍。古时需要对百姓收获的稻谷、栗黍进行称量以此来上缴纳税,而为了计算清楚称量的次数,古代人民就以“和”作为“次数”的计量单位。经过后世的发展,出现了专门测量的工具,“和”称量庄稼的运用逐渐没落,但是偶尔人们会以此指代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如:衣裳洗了三和水。
从古至今,庄稼“禾”都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尚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王命歸周公於東,作歸禾,周公得命禾,旅天子命作嘉禾。”《孔傳》:“異畝同穎,天下和同之象。”“社稷”指的是社会,国家,天下,其中“稷”指的是谷神,也与“禾”有关,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天下国家以“禾”作为民生之本,作为统治管理的基础,“和”“禾”共通,只有百姓温饱,粮食丰收,人人得“禾”,才有人人而“和”的景象出现,即“天下和同之象”,也就是说这是和睦的前提,甚可说是“天下和同之象”的基础。也可以这样说,和睦是我国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的处世之道,君主力求国家与民生和睦,“大同而和”。《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墨子·兼爱中》曰:“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天下之害也。”作为中国传统伦理之道中最重要的“以和为贵”,其中“和”指的就是“和睦”之义,此义不仅仅讲究的是君臣之和、父子之和、兄弟之和,也是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国家,还是种种社会关系的上的和睦相处。总之,和睦相处是我国传承至今并且一直延续下去的优秀理念。
2.“和”与音乐、“和谐”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过,“和”最开始是由“龢”演变而来的,而“龢”,调也,从龠禾聲。《说文解字·龠部》载:“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另外,《释名》中也有说:“龠谓之笛,有七孔。”所以可以看出,“和”是声音的和谐,古代音乐奏乐以“和”来显示声律的和谐。《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其中的“律和声”、“八音克谐”的“和”就是指声律的和谐。和谐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最早就是从古代音乐中得来的,不仅仅对中国音乐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也对文艺作品有着深远的整体性的意义。
“天时地利人和”说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依存,互相支撑,处于和谐的关系中,然后方可各得其所,生生不息。《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里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和谐境界。此外,“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其中在《三命会通·论支元六合篇》:“夫合者,和也。乃阴阳相合,其气相合。”中指出“合”与“和”通。“天人合一”亦是“天人和一”。說的是天地万物之间和谐共存的人生哲理,自然界有其自然存在的规律,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在这个规律的界限内,不能破坏其既有的定律,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识探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
总之,通过对“和”字的字形演变、词义变化的各种文献分析,一方面从“和”字的从无到有这个字的一一论证,另一方面以形索义,根据字形的各种构成,具体的古文体象征,探析“和”字的词义古今变化,可以得出“和”字最初是由“龢”、“咊”等演变而来,而也可知,“和”最初的本义与声音有关,指声音的相调。但是随着人们应用的需要及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再加上“和”本身结构为了适应历史潮流,由最初的本义引申出多个义项。让更多的人喜欢热爱中国汉文字,与中国文化,同时也为相关的汉语言文字工作和相关的中国文化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借鉴,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一定的努力,更好的为今后的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芬芬.黄信初.“和”字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J].艺海,2014.
作者简介:黄予(1987-),女,汉族,广西北流,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