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绝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最感困惑的就是教学意图难以实现了,正如宋文豪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怎么实现学科教学的意图呢?鄙意认为,在实现教学意图的过程中,有困境,有顺境,更有佳境,执教者需要在体味“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余,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识得教学艺术的“庐山真面目”。
提起备课,大家都会说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然而在这“三备”之中,最难备的还是学生。因为学生主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个教师都要面对具有不同个性与生活经验的学习主体——学生。李希贵校长认为,优秀学校和教师总是“喜欢发现不一样的孩子和孩子身上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习惯于为不一样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帮助”。教师假如没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个性特点,很可能导致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却无动于衷,你教你的,我做我的,真有种“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尴尬与无奈,整个课堂活动完全处于“无效空转”的状态中。最近热播的“中国教师赴英支教”视频,就因为部分中国教师在一开始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英国学生自由随性和英式课堂自主建构的特点,导致课堂上噪音不断,课堂秩序濒于失控的危险。教师一开始强力维持,接着就疲于应付,整堂课“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之类吆喝声不绝于耳,英国学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有老师甚至指责起英国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来。结果,中国老师的教学被该校校长形容为“麻木和无趣”。即便最后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实验班超过英式教学班平均分10多分,校长在祝贺之余还是对“中国式教学”语带保留。可见,不尊重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无疑会错失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期,甚至形成水火般的“敌对”关系或油水般的“疏离”关系,使教学意图的实现陷入困境。
使教学意图实现陷入困境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正确理解,将“课堂需要活动”误解或曲解成“活动多的课才是好课”,热衷于花花哨哨的师生走秀型活动。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大组交流,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全不管有无活动的必要,也不管活动有没有明确的目标,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缺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心灵震荡。“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把课堂当剧场,到头来却不知为谁做嫁衣裳”。学生在热闹过后收获的却是一头雾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教学意图得不到真正落实,更别说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了。
要真正实现课堂的教学意图,必须将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统筹兼顾,在吃透教材要求、洞悉学生特点基础上,紧扣学科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进入顺境乃至佳境。我曾执教过一堂以“走近李白”为主题的诗歌复习课,对小学阶段的李白诗歌进行了大串烧。课堂中,既温习了已学的7首李白诗以及新课标要求的3首李白诗,又由“李白其诗”进入“李白其人”,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是仙”和“我辈岂是篷篙人——李白是人”组织教学。前者串联了《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古朗月行》等诗歌,《望庐山瀑布》中还穿插徐凝提庐山诗的比较阅读,引述苏轼的评论,重点展示了李白浪漫飘逸的仙风道骨;后者串联了《静夜思》《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秋浦歌》等诗歌,并就《静夜思》的“地上霜”和《秋浦歌》的“秋霜”进行比较探究,简要勾勒李白重情重义却报国无门的悲剧人生。这样,将李白的“仙”“人”两方面特质连缀在一起并适度拓展,学生们就沉醉在李白诗的优美意境之中,享受了一道李白诗歌的丰盛大餐。
要使课堂教学进入顺境,必须将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经验与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科特点等统筹兼顾,从而使课堂产生在学生心动基础上的师生互动。“心”,佛家称“灵台”,鲁迅的“灵台无计逃神矢”中西合璧,引用了爱神丘比特的故事。老师应该像丘比特,用自己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的金箭,射中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明心”的基础上“见性”,在“见性”的基础上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所谓“明心”,就是自明本心;所谓“见性”,就是发现万物的真谛和自己的独特潜能。“明心”者举轻若重,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通常意义上的用功者;“见性”者举重若轻,“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自主学习的自得者。不用功是不行的,仅仅用功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不用功者“明心”,渐悟学习的真谛;引导用功者“见性”,领悟学习的窍门。与一般的古诗词复习课不同,“走近李白”充分抓住了学生心灵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读人,使短短的40分钟充分产生了教学效果和人文价值的溢出效应。
假如能将学生的個性特点、生活经验与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科特点等融为一体,师生双方建立了高度信任,学生群体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向师性和信赖感,实现教学意图的努力将会进入佳境乃至化境。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学生对老师“亲而誉之”,是课堂教学的顺境;“不知有之”才是佳境乃至化境,即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达到“我无为而生自化”的境界。
江苏省特级教师郭学萍在执教《三亚落日》时,就在师生高度契合的基础上开展“画一画”“听一听”活动。老师说,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想把它画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想。老师请一个女孩子在黑板上画,其余的同学对照书中的文字描写,睁大了眼睛观察,看看她画得好不好。
生:她把“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融成一体”那种水天一色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生:她把白鸥画得太高了,课文中说‘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她没有把‘低翔’这个词表现出来。”
生:她的椰子树画得有些矮了,也有些粗了,课文中说“挺拔俊秀的椰子树”,应该是细细高高的。
师:你们读书读得还是不够仔细!书中还有几个词语你们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摇曳”、“软软地”、“暖暖地”这几个词,想想看,可以怎么表现? 生:可以把椰子树的树叶画得往一边斜,像有风吹过。
生:可以在海面上画一轮红日,表现温度。
生:可以在沙滩上画一串脚印,让人感觉细沙的柔软。
在通过“画一画”让学生对景物的特点产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老师开展了“听一听”活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的第2段,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听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后,七嘴八舌地抒发感受——
生: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仿佛听见了海鸥欢快的鸣叫声。走在沙滩上,脚下软绵绵的,玉屑银末般的细沙挤进我的脚丫,痒痒的。
生:在我的眼前,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连在一起,似一块蓝色的美玉,真怕海鸥飞过碰碎了它。我仿佛置身于沙滩,手摸着细沙,如摸着天上的云朵一般,是那样丝一般柔滑的感觉。不时有一阵海风掠过我的脸颊,似妈妈柔软的手,我看到了那挺拔高大的椰子树在风中摇曳着。我闭上眼,感觉到海浪亲吻着我的脚丫,凉凉的。
生:我看到了太阳照着白鸥,白鸥的翅尖都变成金色的了,一群小朋友在沙滩上堆起了沙房子。我看见了一棵又一棵结着椰子的椰子树,听见了渔船上飘荡的渔歌……
生:一个浪涌来,卷走了一排小脚印,哦!是一个小男孩留下的,他一边拣着贝壳,一边哼着小曲。又一阵浪打来,打在小男孩的脚,凉丝丝的。天和海已经融为一体,像一匹蓝色的绸缎,绸缎上印着一叶叶小舟,那浪花就是白色的花边。又是沙沙几声响,哦!那是风吹过了椰子树。
生:走在金色的沙滩上,被太阳暖暖地照着,我看到了一大朵一大朵的浪花,真想采摘一朵最美的浪花,把它送给郭老师……
在上面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教学意图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并产生了教学相融、依依不舍的师生情愫,这完全是课堂进入佳境的生动展现。好课堂的关键指标,主要的并不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少快乐而充实的体验,在于学生走出课堂之后还对于学习知识有多少眷恋,这是持久的学习力的显著特征。从这一层意义来说,中国赴英支教的教师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其中的精力和精神代价却是难以估量的,这就是当地校长说“不像是童年,像是坐牢”的真正原因。
课堂魅力的真正法宝在于学生持久的学习力。西方哲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即便他浑然大睡,也还是不失为一个天使。”学生“心性本净”“佛性本有”,我们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让学生“明心”“见性”,“让学生自能学习,自能进步,自能成才”。这样,教学意图就自然而然得到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磐安县安文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怎么实现学科教学的意图呢?鄙意认为,在实现教学意图的过程中,有困境,有顺境,更有佳境,执教者需要在体味“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余,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识得教学艺术的“庐山真面目”。
提起备课,大家都会说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然而在这“三备”之中,最难备的还是学生。因为学生主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个教师都要面对具有不同个性与生活经验的学习主体——学生。李希贵校长认为,优秀学校和教师总是“喜欢发现不一样的孩子和孩子身上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习惯于为不一样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帮助”。教师假如没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个性特点,很可能导致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却无动于衷,你教你的,我做我的,真有种“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尴尬与无奈,整个课堂活动完全处于“无效空转”的状态中。最近热播的“中国教师赴英支教”视频,就因为部分中国教师在一开始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英国学生自由随性和英式课堂自主建构的特点,导致课堂上噪音不断,课堂秩序濒于失控的危险。教师一开始强力维持,接着就疲于应付,整堂课“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之类吆喝声不绝于耳,英国学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有老师甚至指责起英国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来。结果,中国老师的教学被该校校长形容为“麻木和无趣”。即便最后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实验班超过英式教学班平均分10多分,校长在祝贺之余还是对“中国式教学”语带保留。可见,不尊重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无疑会错失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期,甚至形成水火般的“敌对”关系或油水般的“疏离”关系,使教学意图的实现陷入困境。
使教学意图实现陷入困境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正确理解,将“课堂需要活动”误解或曲解成“活动多的课才是好课”,热衷于花花哨哨的师生走秀型活动。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大组交流,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全不管有无活动的必要,也不管活动有没有明确的目标,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缺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心灵震荡。“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把课堂当剧场,到头来却不知为谁做嫁衣裳”。学生在热闹过后收获的却是一头雾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教学意图得不到真正落实,更别说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了。
要真正实现课堂的教学意图,必须将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统筹兼顾,在吃透教材要求、洞悉学生特点基础上,紧扣学科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进入顺境乃至佳境。我曾执教过一堂以“走近李白”为主题的诗歌复习课,对小学阶段的李白诗歌进行了大串烧。课堂中,既温习了已学的7首李白诗以及新课标要求的3首李白诗,又由“李白其诗”进入“李白其人”,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是仙”和“我辈岂是篷篙人——李白是人”组织教学。前者串联了《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古朗月行》等诗歌,《望庐山瀑布》中还穿插徐凝提庐山诗的比较阅读,引述苏轼的评论,重点展示了李白浪漫飘逸的仙风道骨;后者串联了《静夜思》《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秋浦歌》等诗歌,并就《静夜思》的“地上霜”和《秋浦歌》的“秋霜”进行比较探究,简要勾勒李白重情重义却报国无门的悲剧人生。这样,将李白的“仙”“人”两方面特质连缀在一起并适度拓展,学生们就沉醉在李白诗的优美意境之中,享受了一道李白诗歌的丰盛大餐。
要使课堂教学进入顺境,必须将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经验与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科特点等统筹兼顾,从而使课堂产生在学生心动基础上的师生互动。“心”,佛家称“灵台”,鲁迅的“灵台无计逃神矢”中西合璧,引用了爱神丘比特的故事。老师应该像丘比特,用自己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的金箭,射中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明心”的基础上“见性”,在“见性”的基础上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所谓“明心”,就是自明本心;所谓“见性”,就是发现万物的真谛和自己的独特潜能。“明心”者举轻若重,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通常意义上的用功者;“见性”者举重若轻,“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自主学习的自得者。不用功是不行的,仅仅用功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不用功者“明心”,渐悟学习的真谛;引导用功者“见性”,领悟学习的窍门。与一般的古诗词复习课不同,“走近李白”充分抓住了学生心灵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读人,使短短的40分钟充分产生了教学效果和人文价值的溢出效应。
假如能将学生的個性特点、生活经验与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科特点等融为一体,师生双方建立了高度信任,学生群体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向师性和信赖感,实现教学意图的努力将会进入佳境乃至化境。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学生对老师“亲而誉之”,是课堂教学的顺境;“不知有之”才是佳境乃至化境,即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达到“我无为而生自化”的境界。
江苏省特级教师郭学萍在执教《三亚落日》时,就在师生高度契合的基础上开展“画一画”“听一听”活动。老师说,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想把它画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想。老师请一个女孩子在黑板上画,其余的同学对照书中的文字描写,睁大了眼睛观察,看看她画得好不好。
生:她把“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融成一体”那种水天一色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生:她把白鸥画得太高了,课文中说‘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她没有把‘低翔’这个词表现出来。”
生:她的椰子树画得有些矮了,也有些粗了,课文中说“挺拔俊秀的椰子树”,应该是细细高高的。
师:你们读书读得还是不够仔细!书中还有几个词语你们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摇曳”、“软软地”、“暖暖地”这几个词,想想看,可以怎么表现? 生:可以把椰子树的树叶画得往一边斜,像有风吹过。
生:可以在海面上画一轮红日,表现温度。
生:可以在沙滩上画一串脚印,让人感觉细沙的柔软。
在通过“画一画”让学生对景物的特点产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老师开展了“听一听”活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的第2段,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听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后,七嘴八舌地抒发感受——
生: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仿佛听见了海鸥欢快的鸣叫声。走在沙滩上,脚下软绵绵的,玉屑银末般的细沙挤进我的脚丫,痒痒的。
生:在我的眼前,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连在一起,似一块蓝色的美玉,真怕海鸥飞过碰碎了它。我仿佛置身于沙滩,手摸着细沙,如摸着天上的云朵一般,是那样丝一般柔滑的感觉。不时有一阵海风掠过我的脸颊,似妈妈柔软的手,我看到了那挺拔高大的椰子树在风中摇曳着。我闭上眼,感觉到海浪亲吻着我的脚丫,凉凉的。
生:我看到了太阳照着白鸥,白鸥的翅尖都变成金色的了,一群小朋友在沙滩上堆起了沙房子。我看见了一棵又一棵结着椰子的椰子树,听见了渔船上飘荡的渔歌……
生:一个浪涌来,卷走了一排小脚印,哦!是一个小男孩留下的,他一边拣着贝壳,一边哼着小曲。又一阵浪打来,打在小男孩的脚,凉丝丝的。天和海已经融为一体,像一匹蓝色的绸缎,绸缎上印着一叶叶小舟,那浪花就是白色的花边。又是沙沙几声响,哦!那是风吹过了椰子树。
生:走在金色的沙滩上,被太阳暖暖地照着,我看到了一大朵一大朵的浪花,真想采摘一朵最美的浪花,把它送给郭老师……
在上面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教学意图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并产生了教学相融、依依不舍的师生情愫,这完全是课堂进入佳境的生动展现。好课堂的关键指标,主要的并不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少快乐而充实的体验,在于学生走出课堂之后还对于学习知识有多少眷恋,这是持久的学习力的显著特征。从这一层意义来说,中国赴英支教的教师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其中的精力和精神代价却是难以估量的,这就是当地校长说“不像是童年,像是坐牢”的真正原因。
课堂魅力的真正法宝在于学生持久的学习力。西方哲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即便他浑然大睡,也还是不失为一个天使。”学生“心性本净”“佛性本有”,我们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让学生“明心”“见性”,“让学生自能学习,自能进步,自能成才”。这样,教学意图就自然而然得到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磐安县安文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