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教什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代诗歌教学总思路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教什么?
  这首诗的标题很丰富。主标题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个不带标点的比喻句;副标题是,“一句爱的赞颂”。一个“爱”字,点明了诗歌主题。爱谁?爱“你”。爱他什么?也就是,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人间的四月天。人间的四月天是怎样的?由此入手,教学这首诗。
  “你”是谁?徐志摩、梁从诫,还是诗人林徽因自己,抑或三者兼而有之?不清楚。在背景不明的情况下,我们就看诗歌本身。
  那么,“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诗人为什么那么地爱他?这是文本内容,是诗、不是诗都必须首先弄懂。也就是,这篇文章(这里是诗)写了“什么”。接下来就是,诗人是怎样以“诗”的形式将爱表达出来的。这是语言,诗的语言,林徽因的诗的语言,林徽因的这首诗的语言。也就是,这首诗是“怎么”写的。最后还需“围绕主题”,揣摩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不那么写。这是思想,是感情,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要想读懂一首诗,甚至还需了解,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不写那些。这是批判性阅读。
  “什么——怎么——为什么”,即“内容——语言——思想感情”。这是我们必须走全的一条语文阅读之路。而第二步,则是回到“语文自己”——语言。缺少了这一步,就等于不在学习“语文”,而在学习别的人文学科。守住了这一步,也就守住了语文自己,尤其是以语言自立的现代诗歌。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
  看诗人是以怎样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诗歌主题的。
  三、现代诗歌教学的内容
  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可以百花齐放,但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相对一致的。那么,教什么呢?一教写了什么——看诗歌意象;二教怎么写的——看诗歌语言;三教为什么要这么写、不那么写——看作者思想感情。
  (一)写了什么:看(想象)诗歌意象
  问题1.诗中有一个字,直接点明了诗歌主题。哪个字?
  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和最后一节直接抒情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爱”字。
  问题2. 诗人为什么那么地爱他?
  主标题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要知道诗人为什么爱他,就得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你”。要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你”,就得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间的四月天”。
  (1)这是一个怎样的四月天?
  ①阅读想象:说说四月天里的物
  这是一个风轻云淡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烟雨蒙蒙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星星闪烁的四月天。(想象星星闪烁的画面,同时想象某人仰望星空的画面——或倚在窗边,或靠着院墙,或站在门前……)
  这是一个花好月圆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积雪融化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小溪流淌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小草泛黄的四月天。
  (大地回暖,小草复苏。因新生的小草长久地被积雪覆盖,不见阳光,它就慢慢由绿变黄了。但这是“鹅黄”,嫩黄。)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四月天。
  (浮动的何以是“水光”而非“水波”?明媚的阳光照在了水面上。)
  这是一个垂柳回青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湖水荡漾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白莲静放的四月天。
  (为什么那“绿”是垂柳?因为垂柳大多生长在湖水荡漾的岸边。为什么是“湖水”荡漾?因为莲——当然包括白莲——就生长在湖里。白莲,莲的一种,花开白色,被称作“贡莲”、“莲中珍品”;它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
  这是一个树儿开花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梁燕呢喃的四月天。
  ②阅读想象:说说四月天里的人
  这是一个笑声嘹亮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姿态美好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头戴鲜花的四月天。
  这是一个梦里水乡的四月天。
  ③简要概况:说说两组意象给我们留下的整体感受
  这是一个温情、温软、温润、温纯而又温暖的江南水乡的四月天,这又是一个多情、天真、纯净而又庄严的四月天。
  (2)这是一个怎样的“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一个怎样的人间四月天,这就是一个怎样的“你”。
  (二)怎么写的:看(发现)诗歌语言
  问题3.诗人是如何用诗的语言将爱表达出来的?
  语言还需发现么?它不就存在于文章里?不。许多时候,语言就躺在那里,你却看不见。为了达到发现语言的目的,我们可用“诗人不说……,而说……”的审美句式说诗。
  开篇,诗人不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意为:人家怎么说你,我不管;但“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人的爱,是不为他人所动的,是执着而坚定的。此句,为全诗奠定了爱的感情基调。第二句,诗人不说“春风来了,你笑了”,而说,這四面来风是你“点亮”的。变被动为主动,变“迎风”为“点风”。风怎么点亮?一般我们只说点亮了灯,点亮了蜡烛,点亮了火把,点亮(燃)了柴火。灯、烛、火把、柴火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光明、希望、喜悦、温暖。那这风呢,怎么也给人以同样的感受?原来呀,这是四月天的风,是春风、和风、暖风;而这之前,是寒冬。漫漫的寒冷的冬夜一过,春风起了,春天来了,人们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心中满是喜悦和温暖。此时的风,就像那灯、那烛、那火把、那柴火。所以诗人这才说“点亮了……风”。联系上句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知道,诗人写“四月天”(这里是四月天里的“风”),就是写“你”。和暖的风啊,温暖的人!这样的人,诗人能不爱么?下一句,诗人不说“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而说“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这一“断”,突出了风的灵动,人的洒脱。这样的人,诗人又怎能不爱?再看“笑响”。笑响,响亮的笑声,嘹亮的笑声。这是怎样的一种笑?不遮不掩、不虚不假,近乎孩子般的笑:率真、纯净,甚至有点放肆、放纵。   这一节,写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风。下一节,写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烟雨(蒙蒙)、风(轻)云(淡)和星星(闪烁)。
  写风时,诗人不说“黄昏时,风吹着”,而说“黄昏吹着风”;不说“吹着柔软的风”,而说“吹着风的软”。前者变状语为主语,让人觉得,那暖暖的风,是“黄昏”用嘴吹出来的;后者变定语为宾语,让人觉得,黄昏吹出的,不只是风,更是风的软。——多可爱的黄昏,多柔情的风啊!写星星时,诗人不说“星子在无意中闪”,而说“星子在/无意中闪”。这一“断”,突出了星的“无意”,人的随意、慵懒、恬静与安宁。
  看看这一节诗的整体意象,我们发现,这里写的是“江南”的四月天。
  第三节写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花和月。
  写花时,诗人不说“那轻盈的花,那娉婷的花”,而说“那輕,那娉婷”。诗人直接将形容词用作了名词,就像古诗词里的“绿肥(绿叶多)红瘦(红花少)”一样,让人感受到的,是花的淡雅与美姿。花哪有轻重之分的,只有浓淡之别。可诗人偏偏说,花“轻”。可见这是江南的早春(后面的小草泛黄、垂柳回青,也可见一斑)。诗人不说“你是那轻,那娉婷”,而说“那轻,那娉婷,你是”。这一“倒”,突出了“你”是。——人家是不是,我不管;但“你”是。意思是,你是淡是浓,怎么装扮,我都喜欢。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不说“你戴着……冠冕”,而说“……冠冕你戴着”。这一“倒”,突出了“你”戴。——一般人,特别是男人,有谁会把花戴在头上?这就是一个孩子做的事!所以诗人激动地说“你是/天真”。写月时,诗人不说“你是……庄严,你是十五(十六)的月圆”,而说“你是……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这不禁让人想起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月圆”,不就是“思念”么?思念的气氛总是肃穆的,庄严的。但怎么会是夜夜月圆呢?这不合常理。但,合乎常情。诗人是想表达,这思念不只是十五(十六)的夜的,而是永远的,一辈子的。——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我永远的思念!
  将“花”“月”两个意象连起来看就是:天真而又认真的你哟,让我永远地思念!
  (诗读至此,我们已隐约感觉到,这就是在写徐志摩——离世了约两年半的徐志摩。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1934年5月林徽因发表此诗。)
  第四节是写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草、柳、莲。
  诗人不说“那片草”,而说“那片鹅黄”;不说“初放芽(刚发芽)的垂柳”,而说“初放芽的绿”。因为诗人不真写草和柳,而是借草的“嫩”、柳的“新”,写爱之“喜悦”、爱之“希望”。诗人不说“绿藻”而说“白莲”,这更是突出爱的“纯净”。——你就是我心中纯净如莲的梦中情人啊!
  最后一节,写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树花(前面写的是草花)和梁燕。
  诗人不说“满树的花开”,而说“一树一树的花开”,突出一个“暖”字;诗人不说“燕在空中欢叫”,而说“燕在梁间呢喃”,突出一个“爱”字。所以诗人说“你是爱,是暖,是……”。
  以上,通过对语言的比较、还原、变式、移位、翻转,学生几乎把整首诗以“说”的形式细嚼慢咽地“读”了一遍,此时再要求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读诵、背诵,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三)为什么要这么写,不那么写:看(揣摩)作者思想感情
  这一点,已渗透在上一环节中。语言不是孤立的,一旦存在于整篇文章(这里是诗歌)里,它就浸润了作者的思想与感情。
  【附原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通联:湖北阳新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郑振铎的《猫》情节较为生活化,许多人认为应该把它看作一篇散文。从散文的角度来看,“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了三只猫,这不是精心的安排,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并且在这一段生活中“有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这个感情的线索便是作者的“情感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换句话讲,如果把《猫》这篇文章当作散文来看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主要表现的是“我”的“情感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据此,本
自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探索、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胡勤先生的《語文认识论》,是一部在新课改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沿波讨源,振聋发聩,奋力构建语文知识新结构,回归语文本真的一部难得的学术力作。  如何阅读一本学术书,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羊刚主张运用“诠释学”的方法,笔者不揣浅陋,试用此法,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一、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语文认识论》全书分为
我在十五岁那年开始叛逆,敢对着父亲瞪眼睛,敢迎向父亲的拳头。  父亲显然一愣,举起的拳头就愣在半空中。我头一偏,斜睨了父亲一眼,然后丢下发愣的父亲,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有胜利的喜悦在欢腾:我终于可以直视父亲了!    一    从小,我的记忆里,镌刻的是对父亲的惧怕,那惧怕里甚至带着恨。母亲也是怕父亲的,父亲喉咙一高,母亲立即噤了声。  我挨打时,母亲也从不敢护我,只在事后揉着我的伤哭,说,你爸
摘 要 学习《论语》,容易只停留在文言翻译层面,有“虚化”倾向。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项目学习为载体,通过补充时代背景、联系当下以及自己生活等组织《论语》选读,开展文化深度学习,在综合性、驱动性、实践性的活动中沉浸式体验学习,真切提升学习获得感。本文从《论语》学习的“虚化”倾向、《论语》学习三大支架、《论语》深度学习建议等三方面加以介绍。   关键词 《论语》;“虚化”倾向;项目式学习;教学建议 
摘 要 高考史传文言阅读选文是基于原文本的内容重构,本文以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该类题型为例,从情节、人物、史料等方面,于章法考究、词句褒贬处,探究选文内容重构的价值选择,以期精准把握其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   关键词 高考;史传文言选文;内容重构;价值选择  史传文言选文是全国卷文言阅读较为稳定的选材。囿于结构篇幅、阅读难度等,这些呈现在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经过剪裁与内容重构。王荣生说:“文
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不能不被其间所蕴含的凄凉悲怆之情所动。  其实,将这首词当作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来看,本身就有隔山看海、难得其真之嫌。或许我们更应该将其看作是词人内在的愁苦惨痛郁积到顶点的自然喷发,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冲决奔泻。缘字披文,你会感觉到一股空茫无望的哀绝之气扑面而来,让人禁受不得。诚可谓,读《声声慢》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仁!  该词中的字词复叠现象,向来是为人们所注目的。不过倘从
【评析样本】  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语文学习》,2016(7)  曹勇军.《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中国教育报》,2016.10.24  胡春梅.《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语文建设》,2016(9)  张媛.《和学生共读“整本书”:流程设计与策略使用》,《语文教学通讯》,2016(6B)  徐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一 、生命踪迹的隐喻意味  《说书人》中说书人的生命踪迹,由一系列变化的环境地点连缀而成。说书人绽放艺术生命的场所是城隍庙,生命的终结点是乱葬岗,串起城隍庙、乱葬岗的是城外、大路、郊野、小路等一系列环境地点。从城隍庙到乱葬岗,是说书人存在寓所的变迁,既隐喻一个命运主题,也隐喻一个文化主题。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
告别以《考试大纲》作为高考命题和阅卷依据的时代,进入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教学和考试的新高考阶段,语文教学与考试迎来新的变革。虽然教育考试改革讲求“稳定当先”,但是时代的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选拔人才的考试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
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依然延承往年的出题风格:在具体情境任务中,辨析写作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以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价值观。具体有如下三个特点:   1.限定具体情景,紧贴学生实际。   2020年作文材料和2019年一样,都是通过“假如”“可能”等假设性语句来限定具体情境,明确情境任务,重在考生“个人体验”,强调考生“人生感悟”。其情景内容的限定,也极其贴近考生的实际。个人的现实条件与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