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与渗透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yn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作为不同的翻译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从翻译活动的本质入手,论述了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在文体特点方面的对立及文体交错带来的渗透,深入阐述了两者的差异与关联,并提出翻译工作者如何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进一步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把握不同文体翻译的贯通。
  关键词:文体;翻译;标准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0-0070-4
  Abstract: Scientific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The author in this study begins with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illustrates distinct styles as well as the infiltration due to the style convergence. Both diversities and connections are stated. Finally, the author suggests how translators can syncretiz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merger.
  Key words: style, translation, standard
  
  翻译活动从本质上讲是由源语文本诱发的为第三方生产文本的选择。鉴于人们对交际功能和效果的不同要求,文本和文体的选择、比较就成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要发现与发明、搜集情报资料、阐述概念和理论、评定最新科学进展并交流思想,从客观上对科技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量方面,翻译总量的90%以上是技术翻译和商务翻译。(Kingscott, 2002:247)科技翻译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传统的翻译思想认为,真正能够反映翻译水平的是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与“机械、枯燥”有无法分离的联系,译者只需具备专业知识和基本的语言转换能力就能胜任;文艺及学术典籍等文学翻译是美妙且令人神往的,同时对译者的要求也极高。事实上,如果科技文献仅以传递信息为目的,那么当科学内容被认为过时的时候,该文献也就走向了枯萎。文学作品包罗万象,科技的内容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科技文献的撰写不仅要考虑其科学的价值,同时要考虑非科学内容的因素,即文学欣赏价值。面对看似非专业化的文学作品,译者同样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因为其中充满现实和虚幻的生活。要理清隐藏在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复杂性、实际的所指以及显性或隐性的语义网络,译者必须知道一些专业知识。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受文体交错的影响,在严格按照各自标准进行翻译的同时也互相渗透。技术性文本也常常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各自作为翻译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对立的,更多时候,二者互相交融。
  
  1.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对立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属于不同的翻译类型,归根结底在于面对不同的阅读对象,译者选择的源语文本不同,从而在翻译过程中的选词、遣句和布局谋篇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
  
  1.1 科技文体与文学文体
  科技英语用于描述事实、记录试验、阐明规律或探讨理论,成为现代科技的载体之一。不论是科学论文、科普文本还是技术文本,其最重要的使命都是把科学道理说清楚。它们直接为科技工作服务,具有“语气正式、陈述客观准确、语法规范、文体质朴、逻辑性强、专业术语性强”等特点。科学语言本身是直指的,要求语言符号与其所指的对象完全吻合,趋向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标志系统。文学作品的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它们都具有深厚的艺术属性,不拘一格、不限目的或用途,具有形象、抒情、含蓄、幽默、讽刺性、象征性和韵律感的特征。
  
  1.2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标准的不同也是区别不同文体的重要依据。
  关于翻译的标准,中外翻译史上的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定论。在众多的翻译标准中,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对于文学翻译,这三个标准从不同的层面突出了文学作品的特点。“信”即忠实于原文。不忠实于原文,随意增删或改动,严格来说并不是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原作者保持一致,还要追踪作者的心迹,揣摩语义,尽量再现作者的感悟。由于时代、心境等因素的影响,译者很难在译文中完全表达原作者的意境。因此,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进行再创造便在所难免。例如Alfred Tennyson的短诗The Princess选段:
  Man for the field and woman for the hearth;
  Man for the sword and for the needle she.
  Man with the head and woman with the heart;
  Man to command and woman to obey.
  该诗有超过40种的汉译版本,有的幽默,有的古气,有的抒情,各有特色又不失原味,非常具有代表性。“达”的标准就是把理解了的东西用通顺的合乎目标语习惯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信”的进一步要求。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文字功底深厚是不难保证译文通顺的。“雅”是意境的升华,即讲究文采和审美,可以通过修辞等手段来实现,是文学翻译最传神和难于达到的境界,也是由文学翻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雅”的标准由于融入了一定的再创造,一些文学翻译作品与原作一起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从不同角度吸引了更多的读者。从翻译实践来看,这一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的程度和在“信”的基础上再创造的灵活性。
  科技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其标准也有多种表述,如准确、清晰、流畅、简洁等。科技翻译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传递信息,这要求译者必须严格按照原文的内容表达,做到翻译准确,也就是严复标准中的“信”。诸如“清晰、流畅、简洁”等都是“达”的具体阐述。与信息的准确性相比,文采的要求并不严格,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的信息,不能有任何的再创造。科技翻译同样存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但只能是在和原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不需要夸张渲染,而应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把理论和事实叙述清楚。所以“雅”的标准在科技翻译中明显不同于其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可有可无。
  
  2.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渗透
  
  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区别显而易见,但两者之间同样存在交融与渗透。它们在语言要素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文体的互相交错中相得益彰,并同时受到修辞和普遍的审美标准的影响。
  
  2.1 语言三要素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系统。无疑,从语音的角度来对比不同的文本是没有区别的。
  就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者而言,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科技翻译中存在很多的专业词汇,包括纯科技词、通用科技词汇、派生词和缩写词。这些词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但大部分来源于普通词。如“process”(过程、程序)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在工程领域则表示“工艺”;“claim”的常规意思是“主张,要求”,在专利文献中的确切表达则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普通词在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中都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进入科技翻译的范围后被赋予新的意义,只有译者首先确认文体才能确定恰当的意思。在语法上,除出现在文学翻译中较多的古英语外,现在英语都遵循基本的英语语法。当然,为了叙述更客观,科技英语中常使用被动句,如用“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wedge.”而非“You can verify this fault if you insert a wedge.”。在句型的使用上倾向于名词化、非谓语动词形式和条件句、祈使句;在时态上使用有限时态种类。这些是科技英语及翻译中特有的句法特点,依然遵从现代语法的规范。
  
  2.2 文体交错
  在不同情况下人们使用具有不同文体特征的语言,这使得一篇文章或文献极有可能为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而在不同的部分使用风格迥异的语言。这种不同文体的相互包含就是文体交错。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科技创新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乐趣,也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反映到文体上来。科技文章内容范围很广,所以它不全是枯燥乏味、简单机械的,且与非科技文体之间界限不明显,很有可能出现文体的互相包含和渗透。这致使许多学科文理交融:科技作品中有艺术性的内容,文学作品也有大量的客观信息,形成科技与文学的文体交错。文体交错的一种表现是语言无明显类别特征。如下面的例子,描述的是控制昆虫的方法,但语言平实,既没有专业术语,也没有突出的文学色彩。若非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很难判断它的文体。
  A truly extraordinary variety of alternatives to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insects is available. Some are already in use and have achieved brilliant success. Others are in the stage of laboratory testing. All have this in common: they are biological solution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ing organisms they seek to control, and of the whole fabric of life to which these organisms belong.
  除化学方法控制昆虫外,还有其它各种非常奇妙的方法可以利用。这些方法,有的已在使用,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的处于试验阶段。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生物性解决方法,其基础是人们对所有控制的生物体的了解,以及对这些生物体整个状况的了解。
  文体交错的另一种表现是以一种文体为主,其中包含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内容。Mary Shelley 的科幻恐怖小说Frankenstein: the Modern Prometheus是西方最著名的科幻小说,被译为100多种语言,近10次被改编为戏剧,10年左右被重拍一次电影。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但该书涉及了教育、心理、医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文化影响。
  
  2.3 审美与修辞
  正如散文宜清丽淡雅、诗歌民谣宜婉秀淳美、论文论著宜明晓畅达,各种功能文体都有其一般审美标准。毫无疑问,美在各种语体中都有体现,只是方式不同,科技文章及其译文也不例外。文学作品翻译的精髓在于通过字句的斟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使不同文化中的读者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感受;科技作品的翻译重在意义的转移。如果不顾文学的特点直接把隐含的意味翻译出来,那么文学作品就翻译成了非文学作品;相反,在进行科技翻译时,满足文从字顺和准确通顺的要求后努力探索其中蕴藏的美感,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将这种美感加以体现,则科技翻译可以保持经久的价值。
  科技翻译从语言表达形式上具有流畅、精练的美,从递推层次上有逻辑缜密的美。文学翻译写人写景、叙事抒情各有特点。在实现这些表达目的的时候,修辞起了很大作用。虽然文学修辞手法在科技翻译中使用频率和程度与文学翻译中仍有差距,却已经给信息交流带来了多方面效益,使科学知识更生动、形象,新概念、新事物更易于接受。
  2.3.1 比喻
  比喻指将一件事物指成另一件事物的修辞手法;该两件事物中具有一些共同点。它能够令读者透过类推,通过另一件事物,更了解要描述的事物的特点。科技内容中一些专业性内容对内行来讲较为熟悉,但对初次接触的人则可能抽象难懂,运用形象的比喻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下例:
  So compared with any ordinary beam of light, the laser beam is very orderly affair indeed. It’s like a military march—every one in step. In an ordinary beam, the waves are like the people crowd going to football match, pushing and bumping into one anther
  因此,与普通光束比较,激光束的确是十分整齐的。它就像部队行军,每个人都步调一致,而普通光束就像人群涌向足球赛场,相互推挤、碰撞。
  专业领域的现象很难理解,但联系现实生活就变得亲切并容易起来,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激光的了解。
  2.3.2 拟人
  所谓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事物当作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感情和动作,或是把动物人格化,以便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如:
  In the well-known water tank test, the fuselage is subject to cyclic pressurization and depressurization at least 10, 000 times, each cycle representing one flight. When one actually sees a fuselage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under the cyclic load, like a breathing monster, it is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how its structure may eventually become weakened.
  著名的水箱实验中,飞机蒙皮至少要经受10,000次的循环增压和减压,每个环节代表一次飞行。当人们实际看到蒙皮在循环负荷作用下,像一头喘着粗气的怪物,就不难理解它的结构总有一天会变得脆弱不堪。
  这段文章使用了拟人手法,说飞机结构在受压的情况下,像是一头有生命的怪物,使其描述生动、形象。
  除具有代表性的比喻、拟人外,科技翻译中有时还利用转义、引用、押韵、排比等手法来使其表达丰富多彩,具有美感。这是文学因素向科技翻译领域渗透的又一表现。
  
  3. 译员在对立与渗透中的角色
  
  在翻译史上,一代代文学翻译家从文化的高度为我们引进了许多经典的著作,也将出色的中国作品推向世界。与此相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作品不计其数,却从来没有一个科技翻译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翻译分类的明确性,同时也暴露了在翻译实践与理论的综合方面,科技翻译做得不够,偏重了实践的积累却忽视了理论的探讨和提高。在多学科交叉、自然与社会科学进一步融合的今天,译员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呢?
  翻译的多样性对译者的认知系统有着具体的要求。译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涉及所有领域,应该是划时代的专业博学者,其思维方式是“从一种语言文化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交际成分之集大成” 。(Neubert, 2000)翻译活动需要许多技能,其参数有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转换能力。
  语言能力是翻译必不可少的要素,对源语和译语句法和词汇系统的深入了解是翻译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全面掌握各种文体的语言,包括术语、句法和词汇常规,是语言能力是否突出的重要内容。语篇能力首先在于了解各种语篇规范,译者必须熟悉它们或具备各行各业的基础知识,善于发现语篇和语言特征。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也是保证专业水准的前提。文化的差异要求译者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游刃有余。至于转换能力,它是翻译活动的本质,是构成译者认知能力的思维能力,是前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参照翻译技能的各项内容,文学翻译家必须将语言知识与艺术技巧相结合,科技翻译工作者必须将语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译者在日常的翻译工作中要具备这些素养,进行文体交错的文本翻译时更应该以这些要求为导向,夯实基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发挥。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不会因为彼此的不同跳出翻译这个大的范畴,也不会因为在审美与技巧上的相通、相融而失去自身的特色。通过对两者的分析不难看出,二者各有侧重,是众多翻译类型中典型的两个。研究不同文体翻译的异同,其现实意义在于指导译员更好地领会翻译的真谛,做到一专多博,在翻译理论上探索与争鸣,在实践中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Kingscott, G. Technical translation and related disciplines[J]. Perspectives, 2002(4): 247-256
  Neubert, A. Competence in Language, in Languages, and in Translation[A]. In Christina Schoffner (ed),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0.
  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方梦之. 实用文体汉译英[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44.
  欧阳东峰.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分野与汇合[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2(9).
  孙迎春. 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C].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严俊仁. 科技英语翻译技巧[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魏汝尧、高金岭. 译味与译意——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的主要区别[J]. 上海科技翻译,2004(4).
  张会欣、李德煜. 科技翻译中的美学思考[J]. 东岳论丛,2002(3).
其他文献
摘 要:由动词派生的以-er(-or,-ar)结尾的名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可表示职业身份,也可表示行为动作。本文较为详细地探讨了由动词派生的以-er(-or,-ar)结尾的名词在句子中的理解及翻译。  关键词:名词;动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 10-0049-3  Abstract: In differ
期刊
不管是在哪里,五月的天空都是阳光明媚,大自然到处万象更新,生机勃勃。对大自然来说五月是生机蓬勃的开始:花开得艳美,树长得翠绿,空气也清新。对美国大学校园来讲却是紧张学期的结束和毕业典礼的举行之日。一般从五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始,各个大学就相继举办盛大的毕业典礼(commencement)。典礼的主要部分都是在星期六举行,大约会持续近一天的时间。有的学校的毕业典礼一年只有一次,一次可能就有几千名毕业生参
期刊
摘要:我国文学翻译历史悠久,翻译文学在我国民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给我国文学输入了新思想、新观念 ;展现了文学新天地,引进了新文风和创作手法 ;丰富了汉语文学语言 ;促进了汉语变革。  关键词: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6-0044-3    Abstrac
期刊
个人简介:  吴鼎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他率领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在CET-4考试中,曾创造连续五年超全国重点院校平均通过率20多个百分点的佳绩。吴鼎民教授提倡在外语教学中突出中外文化对比,兼顾通识教育,并根据这一教学理念主编出版了英语《阅读大观》系列教材,被评为全国大学英语推荐使用教材。他主编的另一套教材《学
期刊
摘要:大一新生第一堂英语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本文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从课程相关内容介绍和准备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好大一新生第一堂课的问题。  关键词:新生 ;英语课 ;课堂教学 ;准备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09-0009-4    Abstract: The first coll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和参与度的重要性,介绍了作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投入学习的改革尝试。  关键词:投入 ;英语教学 ;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06-0020-3    Abstract: Through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
期刊
摘要:作为全国180所试点院校之一,笔者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语言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付诸实验研究。在历经近两年实践的基础之上,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试点的结果,以期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个性化、自主化教学模式方向发展。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
期刊
摘要:口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直接用于口语学习过程的策略。听说结合,以听带说的口语训练策略能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激励教育的口语训练策略能使学生不断地自我修正,体会到逐渐提高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教师监控与学生交流合作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能鼓励学生在交流后反思自己的言语行为。教师应在重视口语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口语学习策略;训练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英语中动词的主动形式与被动形式的运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英语考试的考点,并出现于各种考试题型中。本文根据学生在运用动词主被动形式时常出现的混淆及常遇的困惑,分别从谓语和非谓语动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方面简明地阐述了英语动词主被动形式的基本用法,中英文主被动形式表达的差异以及英语中动词主被动形式的一些特殊的用法和句式。在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试卷中,语态和非谓语动词所占的分数比值大,可见动词形式
期刊
摘要:本文以英国现代诗人迪伦·托马斯的名诗“A Grief Ago”为例,谈谈英诗语言中的“偏离”现象。所谓“偏离”现象就是指诗人在使用语言表达时,离开了人们所习惯的正常思维轨迹,从而将读者引入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以期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新鲜、奇特的语言修辞效果。  关键词:英诗;语言;偏离  [中图分类号] 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09-0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