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像学角度浅谈《维纳斯的诞生》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维纳斯的诞生》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件重要画作,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以人文主义作为精神寄托。本文主要通过图像学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这幅巨作。
  关键词:文艺复兴;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图像学
  20世纪以来,美术史上有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的研究方法,一种是以沃尔夫林为代表的形式分析法,一种是以潘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图像学方法。二者经常是被看作对立存在。形式分析法讲求形式构成,图形学追求主题和思想表达。将意义的认知层面深化到意义的重构层面,其意旨是传达在不同社会背景与文化氛围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并由此引发了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一方法对后世研究艺术品有着深远意义。
  “图像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对图像和影像的书写和描述”。德国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的《视觉艺术的意义》中写道:图像阐释方法归纳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艺术作品的三层意义。第一层次是“前图像学描述”,主要探讨图像所再现的、模仿的“自然意义”,一般是由可识别的物象或事件构成。因此可称为图像本体阐释学。第二层次是严格意义上的图像学分析,主要是探讨图像所暗含的“常规意义”。“常规意义”源自某种普遍的因果记忆或逻辑推理,比如画面中的晚餐往往被理解为“最后的晚餐”,画面中的战役也往往被识别为滑铁卢战役,可称为图像寓意阐释学。第三层次是图像研究的解释,它所关注的是图像生产的文化密码,即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在《图像证史》中所说的“揭示决定一个民族、时代、阶级、宗教或哲学倾向基本态度的那些根本原则”。因此,第三层次的意义生产可称为图像文化阐释学。
  在潘诺夫斯基的理论中,第一个层面中,他认为,“我们所能理解的和来自另一个文化背景的人理解的一样多。所见即所得,这些都发生在‘前图像学’层面。”也就是说,画面中所见到的就是你心中所得到的。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能做到,你并不需要有任何艺术史或文学和历史的知识,所见即所想所思。根据这一层次分析,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所直接表现的是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波提切利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维纳斯的诞生》完成于1485年,是以教会反对的异教为题材。是文艺复兴以来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全裸绘画作品,具有独创性,时代性,现藏于佛罗伦萨乌斐齐美术馆。
  《维纳斯的诞生》画面所描述的是少女维纳斯被西风之神吹到了岛上,然后再由季节女神荷拉为她披上艳装,奉到诸神面前。她刚刚跃出水面,赤裸着身子踩在一只荷叶般的贝壳之上,她身体的重量落在一条腿上,优雅而庄重。她用手遮住身体,动作仿佛像一尊雕像一样无可挑剔,身体和秀发的线条十分优美。她的头微微侧向左边,而秀发却飘向右边,增添了动感的美。她的脸上流露着迷惘的神情,仿佛处于一种恍惚之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左边的西风之神飘翔在空中,向维纳斯吹去宛如春天和风般的一口气,于是献给维纳斯的玫瑰花就从空中落下,和西风之神相缠的是宁芙女神罗丽丝,是掌握花朵的花神。画面右边拿着红色衣袍的是季节女神荷拉,正准备为维纳斯梳妆,她美丽的衣服上是矢车菊,而脚下还盛开着蓝色的风之花。一切都在动态之中,都和明媚的春天息息相关。背景右侧的橘树林开满了白花,叶子上有金色的线条,树干上也有一道道金光,这也正是表明与凡俗的场景截然不同的地方,但是依然栩栩如生。《维纳斯的诞生》中的维纳斯身体图像在光与影的空间关系下呈现了更接近少女人体的自然形式: 肌肉与肤色饱满而富有弹性,光泽而富有色调,毫无遮饰的裸体充满了立体的肉感和性的诱惑。
  这是当时被基督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典的唯美主义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结合,是维纳斯与圣母玛利亚的结合,是精神美与肉体美的统一,是那个文艺复兴时代反抗封建主义,追求唯美和自由的思想之美。
  《维纳斯的诞生》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幅描绘真人大小的女性裸体的大型布上绘画作品,而且,是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的非宗教性题材的作品。作品告诉观者,女神来到人间后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是满怀信心,似乎充满着惆怅。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本身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也是其矛盾世界观的反映。画上有着画家自己的影子。作者在写实手法中掺杂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散,手足的比例也夸张些。这一切,似乎在故意强调形象的精神,而不是着重表达肉体。但在另一方面画家又强调了含蓄之美。全画的色调也极明朗和谐,让人感到作者的意图是神秘的,主题思想是隐晦的。
  维纳斯形象是画家新柏拉图主义的当时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认为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是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实际上说的就是: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画家用维纳斯的形象来解释这种美学观念,因为维纳斯一生下来就是十全十美的少女,既无童年也不会衰老,永葆美丽青春。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提倡人文主义,波提切利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在他的画面中也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虽然在古希腊古罗马人眼里,维纳斯是爱和美的象征,但是“在中世纪严格的思想控制下,她却成了充满罪孽的诱惑和堕落,被看作‘异教的女妖’而遭到焚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冲破思想的禁锢而向往古典文化的意大利市民,却觉得这个从海上升起的女神,很像一个新时代的信使———她把美带到人间”。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似乎可以体现这样一种时代感,在当时是作为向宗教禁欲主义挑战的形象,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现实幸福的一种愿望。
  比起前辈们来说,波提切利更多地接受了人文主义,而更大程度上离开了中世纪的束缚。在中世纪,艺术只是为了‘训导人’成为一个好的信徒。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则更多地为了‘丰富人’和‘娱悦人’。从《维纳斯的诞生》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明显的变化和跃进。”例如:维纳斯的颈和手臂,按解剖学看都过长,却增加了优雅的魅力;海波、树木、衣服上的花朵,倾向于图案化而富有装饰之美波提切利也不强调立体和透视的空间感,均以明晰的线条将人物造成浮雕式的效果;尤其是维纳斯金色的长发,卷曲回旋,使人想起用金丝盘卷成的首饰。可是无论是人物形象的美的特征还是画面的情调和描绘手法,又都保留着若干来自民间和中世纪残存的风格。例如:从维纳斯的表情就会发现,她那略带困惑的眼神仍然流露着清纯的稚气,这种将成人身躯与幼童稚气眼神融于一身的表现形式,既反映了作者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境界的崇尚,又反映了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热衷。他的作品并不仅仅限于感官本身的审美诱惑,而使人通过对美的沉思冥想,精神世界得到纯化和超越,灵魂得到升华。
  19世纪的有些厌倦学院派的艺术家,就按照各自的需要,到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寻求新的灵感:或觉得其中有自然的真实,或认为它们更富有想象,,这正是由于波提切利属于一种从‘旧’走向‘新’的文艺,其中含有更为复杂多样的素质。”
  用图像学的基本原理来解析这样一幅作品,不仅能使人欣赏了该画面的构成,而且使观者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并理解其象征意義,并深入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影响,使观赏者能走出既定的读图模式,以另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其他文献
摘 要:《逃离德黑兰》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伊朗的“人质危机”事件为背景的政治题材的电影。该片曾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三个奥斯卡奖项,其获得的诸多荣誉除了优秀的叙事文本以外,视听艺术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以《逃离德黑兰》中的拍摄手法、蒙太奇的使用、画面的取景色调以及声音的使用来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拍摄手法;蒙太奇;色调;声音  《逃离德黑兰》讲述的是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便捷性。将新媒体作为主要形式的艺术和设计作品正不停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进而产生深远影响。对新媒体艺术和技术的创作关系引起的变革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审视具有现实意义,尽量提升视觉艺术的审美维度和艺术创造性,在技术和艺术的更加有效的融合中超越现实的束缚,创造新时代的新媒体视觉艺术作品,是属于我们时代艺术
期刊
《说文》之前的许多文献都记载了植物名。根据《中国植物学》统计,记录有关植物的文献多达八百种。其中所涉及的植物名更是繁多。以先秦的几部典籍为例,《诗经》中记载的植物多达一百多种(《中国植物学》统计为132种),涉及谷类、蔬菜、纤维、染料、果木以及其他经济木本植物等。《山海经》共记载植物215种,出现473次。《楚辞》记载植物也有上百种之多。略早于《说文》的《尔雅》是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所收植物分为草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歌曲发行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让音乐这片净土也走向了“市场化”,以“小苹果”为代表的一类流行歌曲迅速在大家小巷红极一时,然而这些红“苹果”们,却未必真的美味,一味的迎合市场,让这类歌曲肤浅庸俗,缺乏深度,而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也让“苹果”们难以保鲜,短暂的火爆后,极易让听众产生厌恶情绪,听之味同嚼蜡,难以入耳。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是
期刊
摘 要:《百心百匠》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公益文化节目,它将传统民间工艺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困境展现在观众面前,弘扬了匠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工匠精神,精巧的电视节目构思为传统工艺和文化注入了新时代的血液。本文将运用低碳美学理论,分析节目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意蕴,探讨其从直观真实向客观真实的跨越,挖掘所蕴含的低碳美学特质。  关键词:低碳美学;艺术真实;匠人精神;传统文化  低碳美学是一种新型美学观,它
期刊
摘 要:近两年来,中国内地喜剧题材的电影受到热捧,各类喜剧层出不穷。陈思成的《唐人街探案》别具一格的将悬疑推理的情节与轻松幽默的喜剧形式巧妙的结合起来,吸引了大量观众。喜剧元素的加入不仅为影片增强了趣味性与吸引力,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塑造。《唐人街探案》从娱乐性、讽刺性、矛盾性等方面入手分析影片《唐人街探案》喜剧性元素。  关键字:喜剧;《唐人街探案》;喜剧性元素  近年来,喜剧电影成为
期刊
摘 要:在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地表的低矮灌木植株,其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匍匐型灌木、藤本植物等。相比其它植物地被植物株丛密集、低矮便于管理,实际应用中覆盖于地表可以代替草坪,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并且用于园林绿化可净化空气、消除污染、吸附尘土,同时具有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文章主要针对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
期刊
摘 要:在广阔的艺术领域无论何种艺术都拥有其特殊而又独立的一面,而这正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技术技巧在舞蹈中即拥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技巧动作为研究对象,从舞蹈学的视角来探究其在舞蹈表演中的价值及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技术技巧;情感表达;艺术水准;人物塑造  一个成型的舞台艺术作品,其作品内容中一定包含着能表达情感,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的舞蹈技巧。它不同于武术中的翻腾跳跃,也不同于杂技中的惊
期刊
摘 要:作品《牧歌》是为长笛和打击乐而作,创作思路与手法是用西洋乐器和现代的创作技法去表现具有中国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旨在从传统文化、少数民族音乐语言中提炼中华精神、创新艺术形式,试图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文从作曲者和视觉多媒体创作与舞美设计导演的角度,对当代音乐作品从创作到跨界创新,进而达到跨媒介艺术语言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作品;音乐创作;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互联网+漫画的基本概念入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国产动漫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上,了解并研究新媒体漫画市场的诞生与发展,通过对过去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哪些问题应该值得深思,本文对国内新媒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并对新媒体漫画的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漫画;动漫行业  一、漫画市场的发展  中國动漫行业的起步最早是开始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成之后制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