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之前的许多文献都记载了植物名。根据《中国植物学》统计,记录有关植物的文献多达八百种。其中所涉及的植物名更是繁多。以先秦的几部典籍为例,《诗经》中记载的植物多达一百多种(《中国植物学》统计为132种),涉及谷类、蔬菜、纤维、染料、果木以及其他经济木本植物等。《山海经》共记载植物215种,出现473次。《楚辞》记载植物也有上百种之多。略早于《说文》的《尔雅》是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所收植物分为草本、木本两大类,其中记录的草本植物455种,木本植物104种。艸部共收录489个汉字,其中大多数记录的是草本植物,对古代植物的总体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佐证。
迄今为止,研究艸部的硕士论文有:周雪梅《<说文解字·艸部>字研究》(2006);刘娟《<说文解字·艸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2013)。前者首先将艸部字进行分类,然后着眼于分析部分艸部字的命名之由,重点解析艸部字的命名义,归纳取象特点,以此探求古人对植物命名的一些普遍规律。最后解析艸部字的文化内涵。后者以《说文解字》艸部和《尔雅》释草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说文解字》艸部和《尔雅》释草所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词汇,从而揭示这类词汇的发展演变。运用训诂学原理具体分析《说文解字》艸部和《尔雅》释草的释词方法,总结释词方法的完善与释词方式的创新,最后通过与《现代汉语词典》的对比,对《说文解字》艸部字的行用情况作出具体的梳理,然后指出消亡的艸部字、衰落的艸部字和继续行用的艸部字。
研究艸部字的期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考释类研究
萧世民、黄帅、周冬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二上)——草药类》(2007);
萧世民、黄帅、周冬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二下)——草药类》(2008);
萧世民、萧红艳《<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许慎说解为别义者之补释》(2009);
萧世民、周冬梅、黄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一)——蔬菜类》(2009)
黄帅、萧世民、周冬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三)——蔬菜、草药类》(2009);
萧世民、萧红艳《<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补释》(2010);
萧世民、萧红艳《<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许慎说解为“菜者”之补释》(2010);
以上这一系列文章从现代植物学分类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许慎解说为“菜者”“艸也”的植物或为药食类植物或为“别义之词”。
二、命名理据研究
朱疆 《<说文解字·艸部>命名举隅》(1999)首先分析了“萱”字得名之由,然后分析了《说文》命名中的动物化倾向,最后论述了草木的又名、或名和以牛马作名居多的原因;
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葵”义考》(2010)首先明确了《说文解字》释为“菜也”之“葵”的种属,并指出其别名,然后分析了葵的命名理据并指出其两大特征,最后分析了葵在饮食园圃中减少的原因。
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芍”、“芡”、“蔆”疏解》(2012);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苋”、“蓼”疏解》(2013)这两篇文章较为详细的分析了“芍”、“芡”、“蔆”“苋”、“蓼”这五种草本植物,分析其命名理据、别名,有的还指出其产地、种类。
三、文化研究
辛静《<说文·草部>“芝”字解析》(2010)首先明确了古代“芝”和现代“芝”的定义,然后对“芝”进行分类。接着从“灵药”“吉祥物”“在神话中扮演的角色”三个文化角度进行说明。
周阳光《说“艸”》(2012)首先介绍了“草”的源流演变以及与“草”有关的词语组合,然后从草的喻义与象征意义出发,介绍古代文学作品中“草”的象征意义。
李全星《从<说文解字·草部>看古人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2015)首先研究艸部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状态,然后提及了古人原始的“心象—概念”型思维方式。
四、训诂研究
刘娟《<说文解字>艸部字声训释例》(2012)就艸部字对声训作一具体解释,认为声训就是“声义相依”,并从“音同”“双声”“叠韵”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赵思木《<说文·艸部>“蕛,蕛苵也”、“苵,蕛苵也”校札》(2015)文章指出“蕛苵”连文古书少见,连绵词之说颇为可疑。并指出《尔雅》训诂中有以后起字诂古字及异体字互相训诂之例, “蕛苵”或即此例。今本《说文》二篆同訓“蕛苵也”,或即二篆互训之误。
五、编排体例研究
高亦《大小徐本<说文>草部字比较研究》(2009)指出了这两个版本“据形系联,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同时也指出了二者在收字数量、小篆形体、编排顺序、释文以及对“六书”的分析的不同之处。
张福存《<说文解字·艸部>“类聚”的宽与严》(2011)首先尝试解读《说文》部首编排体例的特点,然后论述了《说文》的宏观框架和内部结构特点,最后将艸部不符合总体排列规则的字一一指出并阐明了艸部的概念逻辑思想。
六、其他
忻丽丽 《“葩”有“分散”义考证》(2012)通过列举不同文献,指出“葩”具有“分散”义;
袁园《浅析<说文>与草相关的诸部首》(2016)文章指出除艸部字所收489个汉字外,在许慎所列的五百四十个部首当中,还有一些和草相关的部首字,它们有的和草的生长过程相关;有的和草的状貌相关;有的和草的种类相关。并对这些已经逐渐消亡的,或者不再单独使用而成了形声字一部分的,或者字形和字义发生了变化的字进行分析。
张丽《说文·艸部》字研究综述(2016)文章总结了历年来艸部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可继续研究的角度。
综上所述,目前对艸部字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艸部字意义体系研究”“艸部字命名研究”“艸部字文化研究”“艸部字的释义方法研究”“艸部字考释研究”“艸部与《尔雅》释草、《现代汉语词典》对比研究”以及“艸部字编排体例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中,除“艸部字意义体系研究”较为系统,“艸部字考释研究”较为全面外,其他研究仅涉及表面,不曾深入,除此之外,较少涉及“艸部字字形结构研究”“艸部字形体演变研究”“艸部字释义方式研究”“艸部字声符义符研究”“艸部字重文研究”“艸部字与植物学、医药学的跨学科研究”,研究角度比较单一,立体的综合研究还未形成,以上这些研究角度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萧世民,萧红艳. 《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补释[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01):123-129.
[2]朱疆. 《说文解字·艸部》命名举隅[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9,(02):76-78.
[5]刘娟.《说文解字·艸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8]周雪梅.《说文解字·艸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6.
迄今为止,研究艸部的硕士论文有:周雪梅《<说文解字·艸部>字研究》(2006);刘娟《<说文解字·艸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2013)。前者首先将艸部字进行分类,然后着眼于分析部分艸部字的命名之由,重点解析艸部字的命名义,归纳取象特点,以此探求古人对植物命名的一些普遍规律。最后解析艸部字的文化内涵。后者以《说文解字》艸部和《尔雅》释草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说文解字》艸部和《尔雅》释草所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词汇,从而揭示这类词汇的发展演变。运用训诂学原理具体分析《说文解字》艸部和《尔雅》释草的释词方法,总结释词方法的完善与释词方式的创新,最后通过与《现代汉语词典》的对比,对《说文解字》艸部字的行用情况作出具体的梳理,然后指出消亡的艸部字、衰落的艸部字和继续行用的艸部字。
研究艸部字的期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考释类研究
萧世民、黄帅、周冬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二上)——草药类》(2007);
萧世民、黄帅、周冬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二下)——草药类》(2008);
萧世民、萧红艳《<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许慎说解为别义者之补释》(2009);
萧世民、周冬梅、黄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一)——蔬菜类》(2009)
黄帅、萧世民、周冬梅《<说文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之三)——蔬菜、草药类》(2009);
萧世民、萧红艳《<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补释》(2010);
萧世民、萧红艳《<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许慎说解为“菜者”之补释》(2010);
以上这一系列文章从现代植物学分类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许慎解说为“菜者”“艸也”的植物或为药食类植物或为“别义之词”。
二、命名理据研究
朱疆 《<说文解字·艸部>命名举隅》(1999)首先分析了“萱”字得名之由,然后分析了《说文》命名中的动物化倾向,最后论述了草木的又名、或名和以牛马作名居多的原因;
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葵”义考》(2010)首先明确了《说文解字》释为“菜也”之“葵”的种属,并指出其别名,然后分析了葵的命名理据并指出其两大特征,最后分析了葵在饮食园圃中减少的原因。
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芍”、“芡”、“蔆”疏解》(2012);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苋”、“蓼”疏解》(2013)这两篇文章较为详细的分析了“芍”、“芡”、“蔆”“苋”、“蓼”这五种草本植物,分析其命名理据、别名,有的还指出其产地、种类。
三、文化研究
辛静《<说文·草部>“芝”字解析》(2010)首先明确了古代“芝”和现代“芝”的定义,然后对“芝”进行分类。接着从“灵药”“吉祥物”“在神话中扮演的角色”三个文化角度进行说明。
周阳光《说“艸”》(2012)首先介绍了“草”的源流演变以及与“草”有关的词语组合,然后从草的喻义与象征意义出发,介绍古代文学作品中“草”的象征意义。
李全星《从<说文解字·草部>看古人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2015)首先研究艸部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状态,然后提及了古人原始的“心象—概念”型思维方式。
四、训诂研究
刘娟《<说文解字>艸部字声训释例》(2012)就艸部字对声训作一具体解释,认为声训就是“声义相依”,并从“音同”“双声”“叠韵”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赵思木《<说文·艸部>“蕛,蕛苵也”、“苵,蕛苵也”校札》(2015)文章指出“蕛苵”连文古书少见,连绵词之说颇为可疑。并指出《尔雅》训诂中有以后起字诂古字及异体字互相训诂之例, “蕛苵”或即此例。今本《说文》二篆同訓“蕛苵也”,或即二篆互训之误。
五、编排体例研究
高亦《大小徐本<说文>草部字比较研究》(2009)指出了这两个版本“据形系联,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同时也指出了二者在收字数量、小篆形体、编排顺序、释文以及对“六书”的分析的不同之处。
张福存《<说文解字·艸部>“类聚”的宽与严》(2011)首先尝试解读《说文》部首编排体例的特点,然后论述了《说文》的宏观框架和内部结构特点,最后将艸部不符合总体排列规则的字一一指出并阐明了艸部的概念逻辑思想。
六、其他
忻丽丽 《“葩”有“分散”义考证》(2012)通过列举不同文献,指出“葩”具有“分散”义;
袁园《浅析<说文>与草相关的诸部首》(2016)文章指出除艸部字所收489个汉字外,在许慎所列的五百四十个部首当中,还有一些和草相关的部首字,它们有的和草的生长过程相关;有的和草的状貌相关;有的和草的种类相关。并对这些已经逐渐消亡的,或者不再单独使用而成了形声字一部分的,或者字形和字义发生了变化的字进行分析。
张丽《说文·艸部》字研究综述(2016)文章总结了历年来艸部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可继续研究的角度。
综上所述,目前对艸部字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艸部字意义体系研究”“艸部字命名研究”“艸部字文化研究”“艸部字的释义方法研究”“艸部字考释研究”“艸部与《尔雅》释草、《现代汉语词典》对比研究”以及“艸部字编排体例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中,除“艸部字意义体系研究”较为系统,“艸部字考释研究”较为全面外,其他研究仅涉及表面,不曾深入,除此之外,较少涉及“艸部字字形结构研究”“艸部字形体演变研究”“艸部字释义方式研究”“艸部字声符义符研究”“艸部字重文研究”“艸部字与植物学、医药学的跨学科研究”,研究角度比较单一,立体的综合研究还未形成,以上这些研究角度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萧世民,萧红艳. 《说文解字·艹部》草药类植物词语补释[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01):123-129.
[2]朱疆. 《说文解字·艸部》命名举隅[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9,(02):76-78.
[5]刘娟.《说文解字·艸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8]周雪梅.《说文解字·艸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