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果说民族音乐学的旨归是音乐的文化阐释,那么就要论述为什么用文化来解释音乐,和怎样用文化来解释音乐。本文从以上两点出发,对音乐的文化阐释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旨在新望大家对民族音乐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经济全球化
音乐是一条河,文化是河中之水。河因有水而活,音乐用文化来解读才会源远流长。提到民族音乐学我们也许会又熟悉又陌生。熟悉也许是似曾听过,陌生也许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学科。要了解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其历史,只有知道了他的过去,才能理解他的今天,而只有知道了他的昨天和今天,才能与他共创美好的明天。
民族音乐学曾经名为比较音乐学,是诞生在欧洲的一门学科。“比较音乐学”,顾名思义就是以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音乐,又因为诞生在欧洲,所以就是一门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非欧音乐的学科。“比较音乐学”正式改名为现在的“民族音乐学”则是在1950年。而为什么要改名为“民族音乐学”,这也是我要论述的重点,同时也是当今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旨归即——音乐的文化阐释。那为什么又要用“文化”来阐释音乐,我认为有两个角度可供参考:
一,从世界宏观角度出发,来了解为什么要用“文化”阐释音乐。
二,从学科研究角度出发,来了解如何用“文化”来阐释音乐。
第一,从世界宏观角度出发。
地球在不断地公转自转,人类在不断的进化发展。在当今世界,随着生产力的极大的发展,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强国开始利用自身科技的极大发展,披上自由化的羊皮,对世界经济控制权这块肥肉蠢蠢欲动。而现在“经济全球化”已顺理成章的合法合理地成为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之趋势。“经济全球化”无疑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其对世界之影响。其利弊关系用一句话说就是:“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我们要将其局限在文化层面上看的话,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同化趋势日益严重,其带来的影响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分析,就是“民族文化危机”。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民族”,就是:“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地域;有一个共同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素质。”因为有了上述四个“共同”,一个民族才得以形成。而世界人民正因为有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心理素质才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
具体的讲,比如说,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小孩,在课堂上,中国老师在用中文向他对话时,她说“Don’t speak Chinese with me I’m a banana(不要和我讲中文,我是一个香蕉)”。“一个香蕉?”老师很困惑。这孩子解释到:“香蕉的意思是虽然皮是黄的,但是剥开皮后里面是白的。我不会说中文,你看我像黄皮肤的中国人,但我是在白人聚居的美国生的,我其实骨子里已经是白人,是“ABC”了。”后来,老师又跟此学生学会一个新词,叫Egg(鸡蛋),意思正好和Banana(香蕉)相反,即“蛋清是白的,里面蛋黄是黄的”。老师后来把中国的相声演员大山称为Egg,因为大山虽然是个白人,但由于常年在中国成长学习生活,所以几乎已经被同化为黄皮肤的中国人。这个故事说明了国际间的交流会使民族间的共同语言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Banana会使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会和同样是中国人的ABC沟通从而失去共同语言。
又如,有一则消息称:“在美国的一个村子,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其有来自45个国家的人。”又如中国的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籍的、不同民族的人来找工作,生活,学习等等。这样就会出现如外国人到中国来,中国人到外国去的现象。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员交流。在这样的交流日渐频繁源源不断的情况下,人们会对自己移民来或举家迁移来或为了工作而来或为了学习而来的陌生的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观念、等等开始渐渐习惯。并产生感情,产生依赖,想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衍生息,长期居住。这样一来,“共同的地域”可能在将来也就很难划分了。
再如,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有钱,生活越来越好。比如美国人在用苹果7手机,中国人也在用oppo。美国人有悍马越野车,中国人也能造出枭龙等等等等,这些都说明,第三产业中的电子信息设备的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推动下在共享,中国也可以以苹果为模板自主研发自己的手机。这是向同样的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发展;又如悍马,我们可以以悍马为模板,自主研发自己的越野车。这是向同样的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发展;又如农业,我们也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后逐渐推广普及。这是向同样的第一产业经济结构发展。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发展的“同一化”说明了我们一直都在向“同样的经济基础”发展。
最后,在经济高度发展的2017年,90后可以说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孕育出的第一代高新产物。仿佛借鉴美国模版造出的人,他們的价值观、世界观、追求、喜好,在很大程度上能看到美国的影子。尤其是在青春期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任性。而自我为中心在美国会被解释为独立,自立的能力。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绝大多数人早已失去。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早已随着一曲曲转瞬即逝的流行歌曲抛之脑后。而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欲望,正将他们送向一种美国式的,或说发达国家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心理素质说明了:在语言、地域、经济基础、心理素质都严重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民族”即将崩溃。而维系民族的最后纽带便是——文化。而从深度意义上讲,文化其实与以上四点形成一种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之关系。离开语言,文化无法传播。没有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则无法发展。没有不同的经济基础,文化不可能繁荣。没有不同的心理素质,文化则不可能源远流长。所以要想保护民族就要保护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音乐学要研究保护的正是这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 第二 从学科研究角度出发。
如果说第一点是解释为什么要用文化来阐释民族的多样化的音乐,那么第二点就是介绍学者们是怎样从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来用文化阐释音乐。从学科角度研究的历史来看,我认为,要想用文化来阐释音乐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批判音乐文化进化论的价值观。
音乐文化进化论就是拿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音乐文化的发展。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大概就是说,生物的发展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就是说,凡是简单的,就是落后的、古老的。凡是复杂的,就是先进的、前卫的。而将进化论放到音乐文化的解释上就是,凡是简单的音乐文化就是落后的、古老的。凡是复杂的音乐文化就是先进的、前卫的。此观点在十九世纪的影响很大,几乎达到统治性理论的地位。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学者们通过研究证明,此观点是片面的、主观的、错误的。例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有曾侯乙墓编钟,由66个编钟组成,每个编钟从正面和侧面敲击可发出两个音,也就是一共可以发出188个音。而中国的二胡出现在宋代只有两根弦其复杂程度远远不如由66个编钟组成的先秦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按音乐进化论的理论二胡应该出现在编钟之前,可事实正好相反,所以其观点不攻自破。诸如此类例子全世界各民族举不胜举,所以说明音乐文化进化论不符合音乐文化发展的事实。所以,要用文化解释音乐,我们首先要批判音乐文化进化论。
其次,要树立音乐文化相对论的价值观。
音乐文化相对论就是,世界的各种民族是一律平等的,音乐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是相对的。比方说《二泉映月》和贝多芬的交响乐哪个更好听,或说交响乐就是高雅的,中国音乐就是原始的落后的等等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其是不具备可比性的。那么我再举一个具有可比性的例子:地球之声,是1978年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带入太空的第一张唱片,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这套唱片由镀金的铜板制成,可放音120分钟。它首先向太空宣告:“这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星球的礼物,它代表了我们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在努力,相信将来有朝一日,将会解决面临的问题,参加到我們的希望,决心和对遥远世界的良好祝愿!”这套唱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四部分是音乐节目,其要求是要代表人类最高音乐水平的音乐。中国音乐家周文忠将了中国古琴曲《流水》交到了评委会。而各国代表在选择歌曲时出现了分歧,德国人说贝多芬巴赫好,美国人说贝多芬和巴赫只能代表德国人的音乐,代表不了全人类的音乐…在众说纷纭,大家意见极不一致的情况下,轮到《流水》出场了,当《流水》带着那种人和自然交融的思想被播放出来时,大家给予了一致肯定,并第一个选定了《流水》。这就说明了在演奏技术层面也学也许这些音乐不具备可比性,但在思想境界层面《流水》就达到了极致,是一种人和宇宙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仁,所以就具有了可比性的价值。所以说用文化解释音乐要树立文化相对论的价值观。
再次,要否定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的观点,肯定各民族不同的音乐价值观、审美观。
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这句话,被人们广为流传,但通过研究发现,其实每个民族的“语言”都不一样。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审美角度。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学交响乐的孙子给京剧迷爷爷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爷爷不解的问孙子,这“当!当!当!当!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呀?”孙子回答,“是命运的敲门声。”爷爷说:“他为什么不用委婉的凄惨的京剧的调儿来表达命运的敲门声呀?”这个故事就说明,因为爷爷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听不懂西方的交响乐的音乐语言。又因为孙子的解释,所以有了从自己文化背景角度出发的京剧审美角度的建议。同时也说明了音乐并不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只有在肯定了各民族不同的音乐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客观的用文化来阐释音乐。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对如何用文化来阐释音乐的个人见解,仅供大家批评指正。贝多芬说:“音乐是更高的启示”。我认为音乐是可以渗透人的灵魂的。因为音乐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例如,宗教。基督教用音乐用的多吗?佛教用音乐用的多吗?伊斯兰教用音乐用的多吗?答案是,很多。与其说是他们在用音乐还不如说他们在利用音乐做载体来传达各自的教义。这就是音乐的凝聚力的强大作用。具体结合我们现在的现实情况,我认为我们就可以利用音乐强大的凝聚力,来为保护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作出贡献。其步骤有三:
其一,用音乐来增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
用音乐来增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首先要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为最终目标。具体说来就是,利用音乐来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比如说,在美国的banana可以天天吃肯德基,麦当劳。可以不会说汉语。但他可以学习昆曲,可以学习古筝、古琴。只要他学会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就达到目的了。这里可以讲个故事,据报道美国有很多大学都在学习中国传统的音乐如古筝,甚至是浙派古筝。而国内的小孩则天天在学钢琴小提琴等等的西洋乐器。这就是没有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最终目标,缺乏民族保护意识。而国外的中国人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古筝古琴就是一种超前的,对保护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利的方法。所以要想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必须增强自己民族的凝聚力。用音乐来增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是我第一个感到可行的建议。
其二,凝聚他者的音乐文化。
凝聚他者的音乐文化,其实是要学习、吸收、借鉴他者的音乐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文化,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我们国内的学生,尤其是学音乐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学西洋音乐。和声、曲式等等。巴赫、贝多芬等等。而对其他亚洲国家的音乐却知之甚少。例如日本音乐,印度音乐等等。而外国可大不相同,例如美国。这里有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叫陈世真的人,他是湖南人,曾学过花鼓戏,后来到了美国,导演了汤显祖的《牡丹亭》全本。整场演出要连续在纽约演一个礼拜。而当时的美国的那些老外们争相买票观看,场场座无虚席,有的老外说:“要是不看牡丹亭简直就是没有文化!”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外国人有凝聚他者的音乐文化的意识。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自己国家的文化。此举非常值得大家重视。我们要学习像老外一样去学习、吸收、借鉴并创新他者的音乐文化。不要局限在欧洲最传统的西洋音乐。可以借鉴日本的、印度的、非洲的等等地区最传统的最有特色的音乐为己所用,为己所创新。
其三,多元化的音乐教育。
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问题是建立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总结性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要想把自己的音乐学好,同时他者的音乐也要学好,自然就涉及到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就好像一个孩子既要学好外国的音乐又要会唱京剧会弹古琴。我个人认为,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未来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乃至民族文化的命运。正所谓未来永远掌握在年轻的下一代手中。所以我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上,总结了出四点心得体会。即: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的民族音乐文化。②善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③坚持原则。④与时俱进。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问题,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我相信只要以以上四点为目标一定可以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上有所成就,
从世界宏观角度出发,我们知道了民族音乐学的旨归是音乐的文化阐释,因为“文化危机”所以我们要用文化来阐释音乐,用文化来保护民族。而从学科研究角度出发,我们则知道了该如何用文化来阐释音乐、保护民族。那就是一个批判,一个树立,一个否定一个肯定。最后,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经济科技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这条纽带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编织,修复,保护。相信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我们未来的文化一定会绚丽多彩,民族一定会繁荣昌盛。
作者简介:
张晓霖(1990—),男,蒙古族,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经济全球化
音乐是一条河,文化是河中之水。河因有水而活,音乐用文化来解读才会源远流长。提到民族音乐学我们也许会又熟悉又陌生。熟悉也许是似曾听过,陌生也许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学科。要了解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其历史,只有知道了他的过去,才能理解他的今天,而只有知道了他的昨天和今天,才能与他共创美好的明天。
民族音乐学曾经名为比较音乐学,是诞生在欧洲的一门学科。“比较音乐学”,顾名思义就是以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音乐,又因为诞生在欧洲,所以就是一门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非欧音乐的学科。“比较音乐学”正式改名为现在的“民族音乐学”则是在1950年。而为什么要改名为“民族音乐学”,这也是我要论述的重点,同时也是当今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旨归即——音乐的文化阐释。那为什么又要用“文化”来阐释音乐,我认为有两个角度可供参考:
一,从世界宏观角度出发,来了解为什么要用“文化”阐释音乐。
二,从学科研究角度出发,来了解如何用“文化”来阐释音乐。
第一,从世界宏观角度出发。
地球在不断地公转自转,人类在不断的进化发展。在当今世界,随着生产力的极大的发展,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强国开始利用自身科技的极大发展,披上自由化的羊皮,对世界经济控制权这块肥肉蠢蠢欲动。而现在“经济全球化”已顺理成章的合法合理地成为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之趋势。“经济全球化”无疑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其对世界之影响。其利弊关系用一句话说就是:“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我们要将其局限在文化层面上看的话,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同化趋势日益严重,其带来的影响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分析,就是“民族文化危机”。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民族”,就是:“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地域;有一个共同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素质。”因为有了上述四个“共同”,一个民族才得以形成。而世界人民正因为有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心理素质才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
具体的讲,比如说,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小孩,在课堂上,中国老师在用中文向他对话时,她说“Don’t speak Chinese with me I’m a banana(不要和我讲中文,我是一个香蕉)”。“一个香蕉?”老师很困惑。这孩子解释到:“香蕉的意思是虽然皮是黄的,但是剥开皮后里面是白的。我不会说中文,你看我像黄皮肤的中国人,但我是在白人聚居的美国生的,我其实骨子里已经是白人,是“ABC”了。”后来,老师又跟此学生学会一个新词,叫Egg(鸡蛋),意思正好和Banana(香蕉)相反,即“蛋清是白的,里面蛋黄是黄的”。老师后来把中国的相声演员大山称为Egg,因为大山虽然是个白人,但由于常年在中国成长学习生活,所以几乎已经被同化为黄皮肤的中国人。这个故事说明了国际间的交流会使民族间的共同语言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Banana会使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会和同样是中国人的ABC沟通从而失去共同语言。
又如,有一则消息称:“在美国的一个村子,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其有来自45个国家的人。”又如中国的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籍的、不同民族的人来找工作,生活,学习等等。这样就会出现如外国人到中国来,中国人到外国去的现象。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员交流。在这样的交流日渐频繁源源不断的情况下,人们会对自己移民来或举家迁移来或为了工作而来或为了学习而来的陌生的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观念、等等开始渐渐习惯。并产生感情,产生依赖,想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衍生息,长期居住。这样一来,“共同的地域”可能在将来也就很难划分了。
再如,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有钱,生活越来越好。比如美国人在用苹果7手机,中国人也在用oppo。美国人有悍马越野车,中国人也能造出枭龙等等等等,这些都说明,第三产业中的电子信息设备的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推动下在共享,中国也可以以苹果为模板自主研发自己的手机。这是向同样的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发展;又如悍马,我们可以以悍马为模板,自主研发自己的越野车。这是向同样的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发展;又如农业,我们也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后逐渐推广普及。这是向同样的第一产业经济结构发展。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发展的“同一化”说明了我们一直都在向“同样的经济基础”发展。
最后,在经济高度发展的2017年,90后可以说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孕育出的第一代高新产物。仿佛借鉴美国模版造出的人,他們的价值观、世界观、追求、喜好,在很大程度上能看到美国的影子。尤其是在青春期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任性。而自我为中心在美国会被解释为独立,自立的能力。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绝大多数人早已失去。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早已随着一曲曲转瞬即逝的流行歌曲抛之脑后。而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欲望,正将他们送向一种美国式的,或说发达国家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心理素质说明了:在语言、地域、经济基础、心理素质都严重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民族”即将崩溃。而维系民族的最后纽带便是——文化。而从深度意义上讲,文化其实与以上四点形成一种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之关系。离开语言,文化无法传播。没有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则无法发展。没有不同的经济基础,文化不可能繁荣。没有不同的心理素质,文化则不可能源远流长。所以要想保护民族就要保护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音乐学要研究保护的正是这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 第二 从学科研究角度出发。
如果说第一点是解释为什么要用文化来阐释民族的多样化的音乐,那么第二点就是介绍学者们是怎样从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来用文化阐释音乐。从学科角度研究的历史来看,我认为,要想用文化来阐释音乐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批判音乐文化进化论的价值观。
音乐文化进化论就是拿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音乐文化的发展。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大概就是说,生物的发展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就是说,凡是简单的,就是落后的、古老的。凡是复杂的,就是先进的、前卫的。而将进化论放到音乐文化的解释上就是,凡是简单的音乐文化就是落后的、古老的。凡是复杂的音乐文化就是先进的、前卫的。此观点在十九世纪的影响很大,几乎达到统治性理论的地位。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学者们通过研究证明,此观点是片面的、主观的、错误的。例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有曾侯乙墓编钟,由66个编钟组成,每个编钟从正面和侧面敲击可发出两个音,也就是一共可以发出188个音。而中国的二胡出现在宋代只有两根弦其复杂程度远远不如由66个编钟组成的先秦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按音乐进化论的理论二胡应该出现在编钟之前,可事实正好相反,所以其观点不攻自破。诸如此类例子全世界各民族举不胜举,所以说明音乐文化进化论不符合音乐文化发展的事实。所以,要用文化解释音乐,我们首先要批判音乐文化进化论。
其次,要树立音乐文化相对论的价值观。
音乐文化相对论就是,世界的各种民族是一律平等的,音乐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是相对的。比方说《二泉映月》和贝多芬的交响乐哪个更好听,或说交响乐就是高雅的,中国音乐就是原始的落后的等等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其是不具备可比性的。那么我再举一个具有可比性的例子:地球之声,是1978年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带入太空的第一张唱片,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这套唱片由镀金的铜板制成,可放音120分钟。它首先向太空宣告:“这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星球的礼物,它代表了我们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在努力,相信将来有朝一日,将会解决面临的问题,参加到我們的希望,决心和对遥远世界的良好祝愿!”这套唱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四部分是音乐节目,其要求是要代表人类最高音乐水平的音乐。中国音乐家周文忠将了中国古琴曲《流水》交到了评委会。而各国代表在选择歌曲时出现了分歧,德国人说贝多芬巴赫好,美国人说贝多芬和巴赫只能代表德国人的音乐,代表不了全人类的音乐…在众说纷纭,大家意见极不一致的情况下,轮到《流水》出场了,当《流水》带着那种人和自然交融的思想被播放出来时,大家给予了一致肯定,并第一个选定了《流水》。这就说明了在演奏技术层面也学也许这些音乐不具备可比性,但在思想境界层面《流水》就达到了极致,是一种人和宇宙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仁,所以就具有了可比性的价值。所以说用文化解释音乐要树立文化相对论的价值观。
再次,要否定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的观点,肯定各民族不同的音乐价值观、审美观。
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这句话,被人们广为流传,但通过研究发现,其实每个民族的“语言”都不一样。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审美角度。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学交响乐的孙子给京剧迷爷爷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爷爷不解的问孙子,这“当!当!当!当!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呀?”孙子回答,“是命运的敲门声。”爷爷说:“他为什么不用委婉的凄惨的京剧的调儿来表达命运的敲门声呀?”这个故事就说明,因为爷爷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听不懂西方的交响乐的音乐语言。又因为孙子的解释,所以有了从自己文化背景角度出发的京剧审美角度的建议。同时也说明了音乐并不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只有在肯定了各民族不同的音乐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客观的用文化来阐释音乐。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对如何用文化来阐释音乐的个人见解,仅供大家批评指正。贝多芬说:“音乐是更高的启示”。我认为音乐是可以渗透人的灵魂的。因为音乐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例如,宗教。基督教用音乐用的多吗?佛教用音乐用的多吗?伊斯兰教用音乐用的多吗?答案是,很多。与其说是他们在用音乐还不如说他们在利用音乐做载体来传达各自的教义。这就是音乐的凝聚力的强大作用。具体结合我们现在的现实情况,我认为我们就可以利用音乐强大的凝聚力,来为保护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作出贡献。其步骤有三:
其一,用音乐来增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
用音乐来增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首先要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为最终目标。具体说来就是,利用音乐来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比如说,在美国的banana可以天天吃肯德基,麦当劳。可以不会说汉语。但他可以学习昆曲,可以学习古筝、古琴。只要他学会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就达到目的了。这里可以讲个故事,据报道美国有很多大学都在学习中国传统的音乐如古筝,甚至是浙派古筝。而国内的小孩则天天在学钢琴小提琴等等的西洋乐器。这就是没有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最终目标,缺乏民族保护意识。而国外的中国人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古筝古琴就是一种超前的,对保护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利的方法。所以要想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必须增强自己民族的凝聚力。用音乐来增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是我第一个感到可行的建议。
其二,凝聚他者的音乐文化。
凝聚他者的音乐文化,其实是要学习、吸收、借鉴他者的音乐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文化,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我们国内的学生,尤其是学音乐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学西洋音乐。和声、曲式等等。巴赫、贝多芬等等。而对其他亚洲国家的音乐却知之甚少。例如日本音乐,印度音乐等等。而外国可大不相同,例如美国。这里有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叫陈世真的人,他是湖南人,曾学过花鼓戏,后来到了美国,导演了汤显祖的《牡丹亭》全本。整场演出要连续在纽约演一个礼拜。而当时的美国的那些老外们争相买票观看,场场座无虚席,有的老外说:“要是不看牡丹亭简直就是没有文化!”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外国人有凝聚他者的音乐文化的意识。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自己国家的文化。此举非常值得大家重视。我们要学习像老外一样去学习、吸收、借鉴并创新他者的音乐文化。不要局限在欧洲最传统的西洋音乐。可以借鉴日本的、印度的、非洲的等等地区最传统的最有特色的音乐为己所用,为己所创新。
其三,多元化的音乐教育。
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问题是建立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总结性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要想把自己的音乐学好,同时他者的音乐也要学好,自然就涉及到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就好像一个孩子既要学好外国的音乐又要会唱京剧会弹古琴。我个人认为,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未来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乃至民族文化的命运。正所谓未来永远掌握在年轻的下一代手中。所以我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上,总结了出四点心得体会。即: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的民族音乐文化。②善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③坚持原则。④与时俱进。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问题,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我相信只要以以上四点为目标一定可以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上有所成就,
从世界宏观角度出发,我们知道了民族音乐学的旨归是音乐的文化阐释,因为“文化危机”所以我们要用文化来阐释音乐,用文化来保护民族。而从学科研究角度出发,我们则知道了该如何用文化来阐释音乐、保护民族。那就是一个批判,一个树立,一个否定一个肯定。最后,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经济科技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这条纽带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编织,修复,保护。相信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我们未来的文化一定会绚丽多彩,民族一定会繁荣昌盛。
作者简介:
张晓霖(1990—),男,蒙古族,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