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gzfgz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李锐说:“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跃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他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从作家的创作体验和教育家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难看出对词的感受、理解和欣赏在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上的重要作用。苏教版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有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的资源。如何发挥这些课文中丰富词语的资源优势,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时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就《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的词语做一些解读并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1.课文用词典雅、节奏感强,富有表现力,与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及《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优美的旋律、复杂的情绪、丰富的情感相吻合,容易使学生产生美感。“有一年中秋之夜”、“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这些词句,形容了时间的流逝有如音乐的旋律缓缓推进。文章的开头“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句式错落,节奏舒缓,仿佛二泉映月乐曲的首句,轻柔、舒缓,撩动人的情丝。“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中长短句的搭配,相同句式的运用,和音乐本身的回旋往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旋律相一致。音乐和语言本身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课文运用了许多典雅的书面语,与高雅的《二泉映月》乐曲相匹配,给人以高雅之美感。如:“一泓清泉”,而不是一池清泉;“藤萝摇曳”,而不是藤萝摇荡;“萦绕在他的耳畔”,而不是围绕在他的耳边;“恬静”,而不是安静、宁静,等等。这些词,给人的听觉和引起的内心感觉是优美的、高雅的。为了让学生感受这样高雅优美的语言,在初读课文时,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一位作家说,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那我们读书更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呼吸。让我们提醒自己进入读书的状态,钻到课文的词语里去游泳、呼吸。”在结束课文学习前,我通过换词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典雅:第一节,“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清泉”能用其他词语代替吗?为什么这样用?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感受词语的典雅优美,“呼吸”词语中饱蕴的情思。
  2.人物刻画视角独特,人物形象鲜明、感人。文章用第三人称揣摩的方式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者就和作者一起去与人物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阿炳后来双目失明,只能通过听觉感受外面的世界,因而文章中没有人物语言的描写,没有写人物看到的世界,而是从听觉去刻画人物。小时候,阿炳只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师父告诉他,等他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他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望着”、“点头”,一个聪慧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懂事”一词,充满张力。十多年过去了,阿炳什么也看不见了,却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些声音真是从泉水中发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它们发自阿炳的心底,是阿炳的心声。阿炳不仅会听泉声,更会听自己的心声。听到自己的心声也是一种能力啊。他为什么会这么伤心呢?因为师父的早已离开,让他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双目失明,更是人生毁灭性的打击;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充满着艰辛。这一切的坎坷怎能不令阿炳伤心呢?这样的伤心令人凄然。不幸中的幸运是,这样的伤心遇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和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因而化为了动人心魄的旋律,成为音乐上永久的丰碑。这旋律穿越时空,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朝圣地。《二泉映月》的旋律让阿炳的形象成为永恒。
  3.课文有些词,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其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倾听、倾诉、倾吐”,这三个词就需要联系课文语境理解其恰当意义并辨别其感情色彩,还要透过这三个词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三个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倾听:细心地听取;倾诉:完全说出(心里的话);倾吐:倾诉。学生仅仅知道词典上的解释就够了吗?词语的生命在于运用。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这里的“倾听”,就不仅仅是细心地听取的意思。而且。透过“倾听”,还能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师父仅仅在细心听取吗?师父是在用心听,师父还若有所思,似乎想从泉声中听出什么。从下面师父和小阿炳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师父是在用心听,而且听出了泉声中“奇妙”的声音。这样去理解倾听,就不仅仅是听声音的行为,更是去理解听声音的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他不仅仅在听泉声,他还在把自己的情思寄托给美好月色下的淙淙流水。“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里的“倾诉”仅仅是把“心里的话完全说出来”吗?这里的倾诉中,有激动,有悲愤,诉说出的是饱含情感的话语。“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这儿的倾吐,是阿炳憋了十多年积淀在心中的情怀啊。这是怎样的倾吐啊:从起初的委婉连绵、缓缓流淌,到后来的势不可挡、汹涌而来、汪洋肆意、蔚为壮观。
  4.课文中还有些词,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其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积淀已久的情怀啊”,这情怀积淀了多久?是一些什么样的情怀?联系上下文看,这情怀已积淀了十多年之久。联系上下文看,这情怀,有伤心、有凄凉、有激愤,更有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师父的怀念、对二泉月色的赞叹,等等。这情怀是丰富的,是复杂的,是感人的。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积淀已久”,而不说积累已久?让学生回忆自己知道的积淀的事物,学生说:果粒橙有沉淀。我告诉学生,沉淀物是化不掉的。积淀在阿炳心中的情怀也是化不掉的,是深深地印在阿炳的心上的。事物的积淀也许千年万年,人的情感积淀久了以后,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释放出来。在一个中秋夜,在二泉美好的月色和淙淙的泉声中,阿炳通过二胡的琴声把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释放了出来。没有积淀已久的情怀,就不会有这倾情的一吐,就不会有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积淀已久”的“情怀”,既是阿炳苦难一生的写照,又是阿炳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的体现,更是诞生《二泉映月》乐曲的源泉。
其他文献
笔者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学了《螳螂捕蝉》一课,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的聪明和智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文本细节,引领学生充分地读,深入地解读文本,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教学片断】  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述寓言故事)  师:同学们想一想,蝉、螳螂、黄雀的眼里只有什么,却没有什么?  生1:蝉的眼里只有露水,却不知道自己身后的螳螂要吃它。
实现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目标,有利于我们维护身心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有4种态度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人类的内在力量,能产生“催化剂”的效果,让人最大可能地接近于自己的目标。  1. 寻找事物好的一面  要用一种正面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的,甚至是严重、可怕的事情,而不是情绪化地看问题。要意识到,困难总是不可避免的,而每一件负面的事情背后,都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以独特
心衰专科病房里的2个真实故事  3年前,陈老先生因胸闷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左心室明显扩大、心功能不全。为了治病,他辗转多家医院,看过无数次专家门诊,不断改变着治疗方案,药越吃越多,病情却没有得到控制,心脏越来越大,活动能力也越来越差。由于心衰经常加重,陈老先生几乎每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要去一次医院,每次都在急诊观察室治疗,不仅就医环境差,而且没有心衰专科医师指导,症状稍有改善就回家了。半年前,陈老
“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倡导孩子阅读的关键并不在于读不读书,而在于读什么样的书”。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尚不具备自主选择课外读物的能力。因此广大家长和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此时此刻阅读的童书”(新教育实验语)方面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读物选择现状堪忧  1.读物选择功利化。在小学生经常阅读的课外读物中,教辅类书籍在各个年级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时至
更年期保健    专家门诊:周一、四下午  问:我今年46岁,月经开始变少,周期也不太规律了,经期由原来的五六天变成了两三天,是不是代表我已进入更年期了?  花琪:根据你的情况,估计已经到了更年期。更年期指妇女卵巢功能由开始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月经改变是妇女进入更年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女性更年期年龄为45~55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70%的妇女进入更年期后会出现月经
生活实例  21岁的小王是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为了能在找工作时不因外形和相貌失分,她四处打听治疗面部痤疮的方法,终于得到一个中草药偏方。可是,就在她服用偏方两周后,小王感到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尿呈浓茶色。于是,她来到某三甲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肝功检查后,她的谷丙转氨酶1800IU/毫升,尿胆红素 。医生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当即将她收入院治疗。虽然医院尽全力积极抢救小王,可惜,仍未能阻止病
本人年逾古稀,儿童节时却总能收到“礼物”。今年的儿童节礼物是各式祝福短信:《家庭医生报》的刘正辉说“只要永葆童真,心不老,懂得珍惜,懂得爱,年轻永驻,幸福常在”;《中国中医药报》海霞说“祝您童心常在,永远童心、童趣、童乐、童颜!六一快乐!”  虽然我们生理上已不再属于儿童,但心理上我们仍然可以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小天使们的快乐节日,让我有所感悟:养生之道,“四童为妙”!  童心生童趣,童趣享童
很多男人开车回家,要在车里坐一会儿才会出来,享受这一天中最放松的5分钟。在车子这头,是家庭的责任;在车子那头,是上班的压力。当然不少女性也“不甘示弱”,下班后和同事好友逛商场、看电影,尽可能地多拖延一会儿回家的时间,疲惫时甚至想把整个家都扔给丈夫。  无趣、争吵、抱怨、冷言冷语……似乎他们从下班的那一刻起就看到了回家后的场景,而这种现象往往在经历婚姻数年后逐渐出现,各家的程度有高有低。当曾经的激情
面对玲琅满目的甜品,人们往往经不住诱惑。除了赏心悦目的形状,其独特的口味的确让人流连忘返。人们对甜品的喜爱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反应,因为“甜味”是人类出生后从母乳中获得的第一种味道,这味道给人以安全感和幸福感。  而今不少人将甜点作为一种 “减压式”的心灵鸡汤,于是甜点DIY风靡于世。甜点何以会让人心情舒畅?因为人的大脑细胞喜“糖”,当摄入甜食,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分泌增加, 多巴胺能传递亢
续读《新教师的新认识》(现代教学丛刊第三辑,叶圣陶、蔡尚思、江问渔、周予同等著1948年版)一书,随阅随思并录。书中说道,“大家对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肯定了一个正确的原则,那就是教育应为大多数人服务”。由此看来,“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当时的教育人就已初步建立了。  如何“服务”?如何确立服务的意识与理念?为怎样的“大多数人服务”?在当前践行“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就是要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