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学科建设的构想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lol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科建设的意义
  
  1.学科的概念
  学科的概念有原始意义和派生意义。原始意义的学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定科学领域的知识门类。当科学发展到某一阶段,人们会把某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的事物或现象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信息群,构成一个统一的课题或领域,把这一特定的领域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时就形成了学科。因此,我们说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在现实领域,学科的内涵十分丰富,特别是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学科又产生了其派生的意义,是指一种专门化的组织,它由该学科的专家、教授、管理人员等组成,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任务。
  2.学科建设的内容
  学科建设一般是针对高等院校来讲的。我们知道,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的职能,由单一的人才培养,扩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现在又有人提出四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己经得到社会和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同,高校聚集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具有推动科学进步的巨大潜力,为此,在高等院校搞学科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是培养高级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步骤。
  学科建设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即:学科方向、学科队伍、项目和实验室(基地)等建设。
  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科有12个门类,74个一级学科和321个二级学科,每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学科建设应在某一学科中选择几个方向进行建设,以其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因此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建设是由人来承担的,特别是要依靠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它不仅需有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而且还需要一批热衷于本学科研究、有发展潜力、且取得一定成果的相对稳定的学科梯队。没有队伍,学科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条件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保障,条件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资金、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这是学科建设的物质条件和保障。
  项目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线:学科建设要求学科梯队成员承揽的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的研究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一般来说,所承揽的项目的级别和水平越高,说明学科队伍的实力越强,所取得的成果也可能是高水平的。因此学科建设应以项目建设为主线。
  组织机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学科建设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其依托和保证。一般来说,研究所是学术研究的实体,成立相应学科的研究所这样一个学术机构,可以凝聚起相应学科领域里的研究人员,研究所应形成“科学、民主、自由、高效”的气氛,同时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机制,以保证研究所的活力。
  3.学科建设对电大发展的意义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对高等院校本身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原动力,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标志。离开学科建设,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所高校大到专业、小到课程,他的质量取决于学科的质量,因此高校历来都把学科建设看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做各项工作的龙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多高层次的学科就有多高层次的高校。假如一所高校的某些学科是世界一流的,那么这所高校就是世界一流的,某学科是国内一流的,这所高校就是国内一流的,其学科是省内一流的,这所高校只能是省内一流的,一所高校没有叫得响的学科,这所高校只能默默无闻。
  第一、电大的性质决定了搞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1年l号文件,明确了中央电大是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的性质;各省级电大也是各省市教育厅(局)直属的高等院校,它和其他高等院校一样承担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电视大学和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区别,从理论上只是教学方式和教学对象的不同,没有实质的区别。因而作为一所高等院校,为保证和提升其教学质量,使得电大传授的知识不过时陈旧,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学科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二,学科建设对提升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升电大的办学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如何提升质量人们也提出种种设想和措施。如果电大没有自己的学科实力,长期依靠普通高校,势必会制约电大自身的发展,而且课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第三,从电大的职能的实现角度看,学科建设又是电大实现人才培养的载体,一所学校的学术状态,培养人才的能力,都是以学科做为内核而存在的。
  
  二、对电大学科建设的构想
  
  1.电大学科建设的现状
  (1)重视不够。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1978年2月6日,邓小平同志批准筹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1979年2月6日,中央电大和28所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大同时正式开学。电视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相对于传统的面授教育,远程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利用各种技术媒体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要求电大老师的最主要工作是做好课程资源建设。为了做好一门课,为了给学生提供知识上的辅导和帮助,教师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要在技术中心提供的电大在线网络平台这个最基本师生的交流园地基础上,建设课程资源。这是电大教学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在形式上是最大区别。
  因此,电大在创立初期一直把资源建设作为电大最主要和最迫切的任务。而学科建设虽然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看重,但在领导层面一直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学科建设基础薄弱。电大成立时间短,而且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一直采用“整合资源+远程传播”的运作模式,教师采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形式。依靠当地著名高校的资源,选聘当地著名高校在某一学科里最权威的专家教授编写教材并作为主讲人。这种模式的弊端是:第一,普通高校的专家教授对于电大的学生实际不了解,往往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课程设计难免脱离实际;第二,不利于电大自身学科的发展。电大本身的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学习支持服务,角色只是辅导教师;对教师的学术要求无形中相对降低了;第三,每所地方电大某一学科的教师往往只有一两人,形不成梯队,不利于学科建设;第四,教师的任务庞杂、繁重,往往一个教师担任几门互不相关的学科课程的责任教师,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驳杂而无法专精。
  (3)缺乏操作激励机制。由于上述原因,在一所电大中开展学科建设困难重重,操作起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2.对电大学科建设的设想
  中央电大为龙头组织,整合全国省级电大优势资源,从项目建设、学科方向建设、学科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增强电大的学科实力。
  项目建设:中央电大作为全国电大的教学指导机构,每年发布科研课题,全国电大可以申报课题。这只是项目建的第一步。关于项目建设,中央电大除了发布项目招标以外,还可以整合全国电大系统的专业学科的老师和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共同承担研究项目,从而加强和整合全国的科研力量,增强学科专业科研的力量。
  队伍建设:电大的教师队伍分为两个部分,即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个部分。有一部分地方电大不够重视队伍建设,其理由是电大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试图依托当地的高等教育资源来实施教学。在地方电大在开设的专业里必须有一个以上专业教师主持专业教学。在队伍建设上地方电大也要有全局观念,了解中央电大那些专业学科具有强大的实力,哪些学科还稍微薄弱些。在人才的选拔上要考虑到实力的平衡。
  在方向建设上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也要有所选择和侧重,发挥各自的强势学科,已达到优势互补。在条件建设上中央和地方也应该统筹规划,做到优势互补。
其他文献
以青岛海尔2018年的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从战略视角分析其资本引入、资源配置、企业控制性投资的扩张效应和债务融资管理等情况,认为青岛海尔具有较强的行业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
为加强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嘉兴学院结合OBE教学理念构建了一个柔性、高效的个性化培养体系,并通过顶层规划、定制化设计、贯通式教学与多元化评价等关键举措,较好地解
艺术介入红色乡村景观营建和红色旅游已成为当今红色乡村振兴新趋势,但当前红色乡村景观建设缺乏地域文化、生态共生、红色传承等设计,出现同质化、庸俗化和缺乏特色等现象.
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为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知识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尝试。其中,建立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成为保证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我国在1995年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明确了教师资格,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制度上保证了我国教师专业化的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创新的必要性    1.办学定位不明确,照搬母体高校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在办学经验、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公办大学存在明显的差距。当前教育界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共识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然而这种表述过于笼统,一些独立学院也因缺少深入思考而未赋予其实质性的内容,仍然显得目标不明确。另有一些独立学院对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认识不清晰
一、角色追求目标:表现性角色    新世纪以来,高校招生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普遍出现,学校资源的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加上学生自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比以往显得更加艰难和复杂,作为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的高校学生干部连接着学校和广大同学,是学校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学生工作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者,他们不仅要认真完成学业,还要牺牲大
一、引 言    文化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师素质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学者从社会文化背景这一角度来探究与考察外语教师的素质发展。外语教师的素质发展不再是单一的教授学生外语知识以及自身能力的发展,同时还是教师的“自我理解”,即教师对自身以及教师对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理解的反思与建构。此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外语教师素质发展的方向、过程以及结果对其所存在的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十分依赖。由此,从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好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我国高教司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各专业必修课程需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
以自建的浙江省精品课程“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将线上资源(慕课视频、网络平台、智能工具)和线下课堂(包括微格教室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