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n272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数学做为基础学科,是承载创新教育的首要学科。而应试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把学生当成了训练的机器,忽略了数学中的人文内涵,常常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机械。从而削弱了数学中丰富的教育功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人文教育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育中,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已刻不容缓。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使数学教育远离枯燥,从而成为充满人情味及美感的教育學科是每位数学教师面临的课题。
  一、数学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是我国古代数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勾3股4弦5”是两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商高首次发现的,比西方毕达哥拉斯还要早三百多年,其证明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在教学“圆”时,向学生介绍“π”与祖冲之的“祖率”;还有现代的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的研究水平和对世界的贡献等等。在介绍成绩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在代表着世界数学最高荣誉的“普利策”数学奖的名单上并没有中国人的名字。通过史料与史实介绍,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数学中的挫折教育
  数学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许多数学家为了到达光辉的顶点,他们呕心沥血,百折不挠,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教学《圆》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祖冲之;河北涞水人,南北朝时代南朝杰出数学家,对数学、文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均有研究。他为了研究度量衡,首先研究了圆周率,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大量的精力终于得出了π=这是圆周率近似值中分母小于16604的最好佳渐近分数,日本数学家史家三上义夫对这一伟大的发现给予很高的赞誉,称之为“祖率”。同时,祖冲之还算出了3.1415926〈π〈301415927,其中不足近似值与过剩近似值的算术平均值已精确到小数第8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平,比德国数学家奥托早了一千多年。令人惊奇的是,祖冲之当时求圆周率时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要经过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而且各种运算要进行130次以上,即使在今天用笔算也是一件十分繁难的工作,更何况是算筹。足见祖冲之的毅力是多么的惊人,他那种执着探索、勇于发现、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治学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吗?
  三、数学教育中的惟实求真教育
  数学是一门训练品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意志的学科,数学最讲究真实,掺不得丝毫的虚假,一切推理论证都必须有根有据、严密不落,经得起反复推敲和验证,在计算中要认真细致,不能马马虎虎,失之毫厘,缪以千里。
  当前苏联联盟号宇宙飞船那位英雄的宇航员在飞船爆炸的前几分钟里与亲人及全人类悲壮的告别时,谁能忘记那刻骨铭心的忠告:请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数点吧!今天联盟号的失事就是计算的失误。几年前西方一家卫星发射中心在一次卫星发射时,也是由于计算人员在计算时忽视了一个符号,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解题时应养成认真分析、计算仔细、书写整洁、思维严密的良好习惯,千万不可想当然、盲目下结论。有时一个数字、一个运算顺利乃至一个符号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结果出错。让学生想一想:假如让这些错误出现在医生、建筑师、比赛裁判、机场导航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等人的身上,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三、数学中的美感教育
  数学美育的内容在理论方面是研究数学美的本质,明确其表现形式;在教学方面是诱发学生的数学美感,在逐步提高其审美水平,数学中美育的功能是使学生能以审美的态度来学习和应用数学,从过去也许认为是抽象而枯燥的概念、推理,繁难而不可捉摸的方法、技巧中,审赏到各种形式的悦目怡神的数学美。这无疑会增强学习兴趣,诱发内在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不懂数学的人总是认为数学是门枯燥乏味、缺乏情趣的学科,而实际上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到处洋溢着美的芬芳,有外在的形式美,也有内在的结构美,可以说是美不胜收。不必说圆、椭圆和正方形的对称美,也不必说N阶幻方的结构美、某些方程的形式美,更不必说函数图象的曲线美,单说一些被公认为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数字的奇妙组合就够让你流连忘返,叹为观止。如被誉为凤凰展翅的16225679×35=567898765;孤雁出群的999×999=998001;万众一心的781250×128=100000000;孔雀开屏的112=121、1112=12321、11112=1234321。
  五、数学中科学精神的教育
  在数学发展的道路上冲满着传奇的色彩,许许多多中外学者为了数学的完善与发展,他们孜孜不倦、苦苦追求,写下了一篇篇令人可钦可敬的壮丽诗篇,像刘徽与“割圆术”、欧拉与“七桥问题”,当代数学泰斗华罗庚与“优选法”,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等都蜚声国际。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把知识的发生背景、传奇故事介绍给学生,如在教学“无理数”时,可向学生介绍“无理数”的由来,以此激发学生从小立志献身科学的精神。
  总之,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在忠实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努力使数学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科,使数学教育不负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恰当的提问不但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那么,怎样提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联系学生的现有知识,层层深入提出問题  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同学们都吃过糖葫芦,每个糖葫芦是怎么连在一起的?2、那么我们把电路里的各个元件也串起来,这样的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美术课常被当作副科而得不到重视,一直以来是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因而在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美术课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这门课程的发展。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美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进行粗浅的探讨。  美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不良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
试用实验教材(人教版)已一个学期了,我个人感触最深的是实验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渗透到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入境入倩,在身如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其二是实验教材注重发散思维训练,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习应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也注重用唯物辩证法的观
在信息化大潮下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企业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并从中获益。虽然信息系统从有效信息处理方面对组织的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
[摘 要]鼓励学生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各级各类的美术展览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装饰材料市场,让学生在享受现代装饰材料视觉盛宴的同时,感悟科技与美的完美结合;对城市雕塑作品的欣赏,让学生理解了艺术与环境和谐统一带来的美的感受。  [关键词]美术 学习 个性  一、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美术学习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越早越好,对于初一的新生,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由
[摘 要]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关键词]物理 实验 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开展好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且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广大
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为政府变革和行政管理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变迁动力,同时也给行政文化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时代行政文化的建设既是政府治理变革的需要,又是中国行政管理
[摘 要]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使知识的“探索”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来设计。  [关键词]数学 教学情境 有效教学  教学情境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要使学生的数学能联系生活实际,就必须要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