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尝试之一:精心构思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对一堂课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
   记得在导入新课《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就曾用过这样的导语:大家知道吗?中国的1976年是个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7月6日,朱德总司令溘然逝去; 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三位伟人的去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的阴影之中。山河含泪,草木肃然,日月同悲……特别是周总理的去世,联合国总部破格降半旗致哀。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为此忿忿不平,并向联合国总部提出质疑。当面回答质问的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只讲了一分钟,便让所有激愤的外交官哑口无言,心悦诚服,接着,还报以热烈的掌声。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个决定是我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多得不计其数,但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要是能够做到其中一条,在你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总部将照样为你降半旗。”是的,总理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光辉照人的形象,赢得海内外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一起欣赏女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尝试之二:高度重视课内朗读
   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主要靠自己反复朗读,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那么,该如何加强学生朗读呢?笔者认为,首先应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读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求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求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
  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不能称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尝试之三:积极倡导方式多样
   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全面开花,也不能不动脑筋就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枯。其次,教师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的”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从授课上,应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时间。如果可能的话,每篇课文都要让学生质疑,让他们秀出自己的疑惑,给学生讨论、辩论提供一个平台,来拓宽他们的思路,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尝试之四:善于巧抓课堂火花
   一“导”激起千层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转瞬即逝的灵感与火花,引导学生进入深刻的探讨,以推进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前几天,我在指导学生写建筑类说明文的作文课上,让他们谈谈咱们学校的主要特征。在激烈的讨论过后,有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学校食堂东面草坪上几条弯曲的花岗石小水泥路很有特点。”这是一个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问题的情境,我抓住它,引导学生去体会学校 “浓郁的人文气息”特点,于是学生们情绪高涨起来,热烈地说着学校每一处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真正有意义的课堂是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和谐共存的,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与语文素养提高的。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作文评改方法有多种,“模糊识别法”就是其中之一。“模糊识别法”就是教师根据积淀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知识、技能,对客体做总体感受,亦即对客体内容、本质、原因还为能做彻底的分析说明时那种模糊笼统的感受。这个一种模糊识别能力,看起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实际上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它不仅迅速,而且比较准确、灵活。目前,高考试卷的作文评改,虽然分五个等级的评定标准,但在实际评阅中,对一篇作文的“好”或“差
期刊
一、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悬念就是在文章中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悬念能使读者关注人物动作或事情发展,引起好奇心。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妈妈劈头就问:“那支羚羊哪儿去啦?”自然引起了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了下文。   通过例文引路,学生的作文开头有了很大提高。   习作:天阴森森地,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小鸟不时地叫几声,在这白天显得格外的刺耳,宁静中夹杂着喧闹,出奇的可怕
期刊
现代文阅读是对阅读者的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它包括了基础知识,分析水平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如何提高阅读水平的途径有多方渠道。这里将从四个方面和读者做介绍,即把握一句话的意思,把握一段话的意思,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这些问题能深领会,阅读或许就会有所提高了。   把握一句话的意思。   把握好一句话的意思,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薄弱,整篇阅读能力就提不高。   把握一
期刊
第一阶段:“导”,它包括“学前导”和“学中导”。   一般“导”,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材料,向学生简介该诗的主题、情感。但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向学生介绍,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诗歌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导”法也应生动活泼多样。教材所选的诗歌,大多是一些名家之作,现在学生手里有关这些作家和作品背景方面的资料很多:教参(我从不反对学生手里拥有语文教参
期刊
一、抓好早读,丰富语文积累    早晨是读书的最佳时光。坚持抓好早读,实际就是给农村中学生补好小学语文。长期抓好早读,可以使他们读准了字词,读好了语文,实现美文熏陶人文精神的目标。懒读书是农村中学生的通病,早读可以让他们开口读书。晨读本来就是一件很美丽很快乐的事情,好读书是我们早读目标,从逼读、跟读到好读是他们语文自主学习方式的最大转变,我们培养他们语文学习动机和兴趣就是先从他们开口读书开
期刊
作文本来是一件乐事,可有些同学却视为苦差事,总感觉没有东西写,无从下手。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切实有效地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丰富生活内容,挖掘写作的源头   我们现在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拓、积累的素材也少。而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学生只有平时通过见闻实践,获取大量的信息,积蓄众多的素材,作文时才会感到有素材可选,有话可说。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作社会
期刊
一、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
期刊
每次批阅作文,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难以引起老师的阅读兴趣。好的作文讲究的是作者与读者的心有灵犀,两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但是纵观众多初中学生的作文,在唱独角戏的居多,更多了一些所谓的“看客”,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旁观自己,无从谈什么与读者的心领神会了。个人认为,作文写作,一定要“多个自己在文中”,做到“第一人称参与”。   多一点自己的生活在里面。初中段的作文教学,立足于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写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受概念化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十分严重。“唯考是从”的教学心理和“技法至上”的教育观念,严重地束缚着广大语文教师。机械的教学形式和死板的应试技巧,也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品格。学生喜欢到作文选,写作大全中“讨”素材,寻章摘句,剪辑组合速成。另外,从报刊杂志到网上博客涉及到应试作文的理论指导泛滥成灾,甚至有人还力图尝试对各种命题形式的作文进行所谓的“格”的训练,即便是话题作文也难以
期刊
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地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充满灵性和理性,充满人文情怀的教书育人的工作。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以人性化的方式去构筑通向学生心灵的桥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