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绒毛膜双胎胎盘特点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研究进展
【机 构】
: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出 处】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5年18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1 456例单胎妊娠、足月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中,41例(2.80%)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GDM产妇作为病例组。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同期分娩的200例未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GDM产妇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新生小鼠辅助性T细胞(help T cell,Th)1/2类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胸腺五肽对其产生的干预作用。方法120只新生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胸腺五肽组(每组40只)。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模型组和胸腺五肽组于生后4~6 h内腹腔注射组织半数细胞感染量(tissue culture
目的评价外源性雌激素与尿道下裂发病的关系。方法计算机联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 (ISI)、EMBASE、Cochrane图书馆、EBSCO Host、Elsevier Science Direct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辅以手工查阅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国家图书馆相关书籍、期刊等资源,收集1990年1月至2011年7月关于外源性雌激素与尿道下裂发病关系的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围产期管理方法。方法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收治1例SMA Ⅲ型孕妇,总结其围产期保健及分娩过程的治疗经验,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SMAⅢ型孕妇31岁,SMA病史28年,妊娠11周取绒毛组织行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未见异常,妊娠34+4周转入本院。入院后立即成立治疗专家组,进行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经过多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6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筛查777 088例新生儿,确诊166例PKU,其中97例接受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者纳入分析。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儿血苯丙氨酸浓度,计算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次数占监测次数的百分率。患儿在首诊、6月龄及每个整岁时检测体格及智力发育情况。患儿6月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