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离异多年,我跟随老爸生活。
  一次姑姑出差,常年在姑姑家居住借读的我便回家小住。习惯晚上11点睡、早上6点起的我,早早沉入了梦乡。大约凌晨两点时,我起床倒水,忽然见厨房还亮着灯,以为弟弟妹妹忘记了关灯的规矩,便走到厨房门边上,正准备伸手关灯,却愣了——竟是老爸!佝偻着身子的他正用清水冲洗着什么,好像是刚吃完饭的盘子,老爸的眼角纹路很深,略肿的眼袋正向我诉说着他的疲惫,黑眼圈似乎深了一些,颧骨上略有“沧桑”的斑痕。他洗得很认真,并没有发现我正透着镜子细细地“观察”他,这让我突然感到了一种“人在光阴似箭流”的悲慨。咦!他的衣服,这件外套,为何这般眼熟?我仔细回想,在记忆里,这件外套似乎在我二三年级的时候就有了。我不由得扯了扯新睡衣,想叫一声“老爸”,然后和往常一样轻松地扑到他身上撒娇,可是,我的喉咙似乎哑了,叫不出来,两腿仿佛灌了水泥,走不过去。“老爸真的老了”那双可以扛起几箱水果的手臂,怕是抱不动我这个被他从小宠到大的胖姑娘了。怕惊扰到疲惫的老爸,我水也没喝,轻轻地回了房问。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精神抖擞的老爸叫醒,他的黑眼圈似乎稍稍淡了点,眼袋也没有那么肿了。他特别自然地帮我倒好水,当我洗漱完毕后,轻拍了一下我的后脑勺:“丫头,走,我带你吃粉去!”到了粉店,我捧着碗,拼命地想要把鲜香的汤汁以及和老爸共处的美好永远保存。“傻丫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老爸一边说着,一边把他碗里的肉夹到我碗里。他三两下吃完了面,边用手托住头,边微笑地看着我狼吞虎咽。一些新邻居见了老爸,熟络地打招呼,但他们看到我,都微微有些愣。老爸见别人对我有些陌生,便大大咧咧地介绍道:“这是我大闺女,大的。”别人听了连忙说:“哦,这就是老大呀!”老爸很肯定地点头,故意挺了挺那弯了数年的腰,他还带一点炫耀地说:“她一直在外面上学,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嘿嘿!”他一个“嘿嘿”把在一旁吃面的我弄得哭笑不得。
  结账时,看着我长大的老板娘一眼就认出了我,笑眯眯地打趣道:“回来啦!哟,长这么高了,怪机灵的。”我跟阿姨问完好,却见老爸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不無骄傲地说:“我闺女,开玩笑,读书可是块材料哩!”似乎我是他的一样宝贝,挺值得他面上有光似的。听他说完,我不由得想起了他昨天洗碗的背影,是那么的坚强。
  奶奶一直担心,老爸粗糙的生活习惯会被我有样学样。但实际上,老爸的“粗糙”到我这儿,就无缝切换成了“精细”。母爱的缺席,从未让我感到过难堪和尴尬。老爸那坚毅厚实的背影更让我觉得,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就是老爸在的地方。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学生,指导老师:周天伦)
其他文献
三四岁,我喜欢坐在你单车的后座上,拽着你的宽衣裳和你嬉笑打闹。我盯着车轱辘滴溜溜地转,只希望这段路忽然变长。  十来岁,你教我骑单车。我天生胆子怯,你站在我身后,双手扶着后座,像是个掌控方向的舵手。你一直大声鼓励我,想不到暗地里早已撒了手,我惊叫着继续往前走,只听见脑后一声吼,往前看,千万别低头。  十六岁,我骑单车第一次摔下陡坡,你看着灰头土面的我和鲜血淋漓的伤口,除了少不了的责怪,眼里我也读懂
期刊
每年过年都会收到来自母亲的新年礼物,今年也未曾迟到。  由于我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质(铁路行业),越是逢年过节单位越是忙碌,所以与家人团聚都集中在电话、视频聊天中。今年快过年时,妻子带着孩子从老家来单位看我,专程带来母亲做好的家乡美味:丸子和酥肉。看着两大袋子美食,脑海中不由得想到母亲早早地为准备这个年而忙碌的身影,一定是提前和亲戚打好招呼,买了最好的农村猪肉;一定是亲自到县城去采购过年做八大碗时的调
期刊
一入冬,母亲便会腌上一些鱼,晒干后挂在墙上。  腊鱼、腊味,于我印象深刻,可以称得上是舌尖上的乡愁。我的家乡桐城,地处皖中,我的老家属桐城西乡,居丘陵地带,家乡一带的人们总有腌渍腊鱼的习惯。我的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河,门前有一口大塘,散落在田畈中的塘口也不在少数。儿时,乡间腊月起年鱼的日子,我们一帮孩子总是很兴奋。那时的村庄不叫现如今的村民小组,叫生产队。生产队长掌管着打鱼,分鱼。分鱼是要拈阄的,为了
期刊
春天,我和它一起從地里钻出来,嫩绿嫩绿,透着新鲜的味道。那时的阳光还很温煦,暖暖地照着我也照着它。起初,我的个子比它长得快,它却显出几分脆弱,好几次被风吹倒,几乎被泥水呛死。我就在它身边,看它如此不堪,心生爱怜,但我还小,爱莫能助又无能为力,差点急哭了。直到有一次,那个莽撞汉子就要把它碾在脚下,我着急,使劲儿地伸出自己的手臂……  奇迹就这样出现了,我揽它入怀,救了它的命。它吻了我,老天,初恋,真
期刊
四爷爷是我同村、同族没有出五服的叔伯爷爷,他比我父亲还小几岁,在老家讲究辈分,父亲见到他都要毕恭毕敬。  四爷爷没有“架子”,村里的孩子们都愿意和他玩儿。在街上,他要是碰到男孩子们打尜,他会接过打尜的棍子,给孩子们一通表演。只见四爷爷,瞅准地下翘起的尜尖,猛地砸下去,趁尜在地上弹起,他又挥动右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击弹在空中的尜,那尜就箭一般射向远方,其速度和距离,村里无人可比。孩子们撒欢般跑向
期刊
你是一匹伏櫪的老马,在病魔出现时,义无反顾出发。你忘记死亡,你忘记疲劳,你带领我们冲向新战场。你走进病房,你奋战疫区,哪儿疫情最严重,就能看见你。  你是一匹忠诚的老马,在人民痛苦时,勇士一样出现。你英雄不老,你勇闯难关,你打开这个春天万道霞光。你白发苍苍,你战胜病魔,和我们一起拥抱鸟语花香。  啊,钟南山,啊,钟南山,你整颗心都交给我们了。啊,钟南山,啊,钟南山,你和我们一起创造伟大。啊,伟大的
期刊
小山羊和它的古丽娜妈妈  春季转场的路上,山羊妈妈难产,生下小羊羔不久就死了。那只身上沾满黏液的小羊羔蜷缩在一块毛毡里,比小孩儿的手臂大不了多少。  “早产一周,”扎特里拜对他的妻子古丽娜说:“看起来很难存活,勉强留下来,也是个大麻烦。”  古丽娜好像没听到他说话,蹲在地上,用毛巾轻轻擦拭小羊羔的身子和湿漉漉的小脑袋。  扎特里拜低头观察一阵小羊羔,碰了碰妻子的肩膀,又说:“嗨!你看它的脖子,一点
期刊
“啪!”随着一声巨响,停电了!噢,停电面积很大,是半个城区!  停电的事已多年不见,偶尔的突发事故,却让我又想起故乡的煤油灯。  那年月,乡下不通电,到了晚上俺家就靠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严格地说,那盏煤油灯都不能算一种灯具。煤油灯的底座是个空墨水瓶,灯头是一个像铅笔粗细,长约十厘米的圆铁皮桶,靠上三分之一的位置加了个比瓶盖稍大的圆脖灯盖,这还是俺村的小炉匠帮忙焊接成的。父亲回来后,给灯头加了个捻芯,
期刊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高中毕业一年后的我,在家中百无聊赖。  那年春节过后,在村里干部的陪同下,我们当地的村完全小学老校长一行来到我家。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当上了“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王”。可别说,自那天以后,走进教室后我感觉自己俨然就是一个“王”。因为我任教的是一个教学点,在一处离我家很近的平缓山坡上,我哩,既是学校唯一的校长,也是唯一的教师,教三个年级30个大小不一的农村娃,在粉笔灰中
期刊
斟满一杯赤水河,斟满青流绵软碧峰秀。暢饮一杯无忧酒,畅饮乡关江海情悠悠。  斟满一杯赤水河,斟满干戈挺拔玉帛柔。畅饮一杯无忧酒,畅饮沧海桑田乐悠悠。  斟满一杯赤水河,香透人间夜与昼。畅饮一杯无忧酒,悟透人生春与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