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以及新生儿期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临床上根据高危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将高危儿分为A类与B类。家长应了解高危儿管理的相关知识,以便配合医疗人员进行高危儿的管理工作。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需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3个月的孩子:①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②对于移动的人、物品不追视,平时不注视人脸;③逗他/她时不会笑或不会发音;④俯卧时不会抬头。6个月的孩子:①紧握拳且不松开;②不会笑出声,发音也少;③无法进行扶坐;④不会用手抓东西甚至不会伸手。8个月的孩子:①无法独自坐着;②听到声音无应答;③不会用双手传递玩具;④不会区分熟人与生人。12个月的孩子:①叫她/他名字时没反应;②不会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小物品;③不会扶着东西站立;④不会挥手表示再见。
1.A类高危儿。①母亲有异常妊娠史;高龄分娩;伴有残疾且影响养育能力。②母亲在孕期患有较为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妊娠期糖尿病。③孕周满32周但不满37周的早产儿。④出生时体重在2~2.5千克的新生儿。⑤Apgar得分在7~8分的新生儿以及宫内窒息的新生儿。⑥有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⑦Ⅰ或Ⅱ级颅内出血的新生儿。⑧轻度或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⑨持续性低血糖的新生儿。⑩在新生儿期出现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如败血症、肺炎等。符合上述条件的新生儿,需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专案管理。
2.B类高危儿。①母亲在孕期时患有TORCH感染。②孕周小于32周的早产儿。③胎儿出生时的体重小于2千克。④足月的小样儿(宫内发育迟缓)。⑤Apgar得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⑥有中度或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⑦有Ⅲ级或以上的颅内出血新生儿。⑧重度及以上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⑨有遗传病或者遗传代谢疾病的新生儿。⑩同时伴有3项或3项以上A类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符合以上条件的新生儿,则需接受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检查与保健。
在高危儿管理中,不同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着不同的職能。村级卫生室需要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高危儿的筛查、登记、转诊以及随访。根据规定,符合A类高危儿需转诊至区级的妇幼保健机构,而符合B类高危儿需要转诊至上级单位。区妇幼以及计划生育中心需要负责接诊A类高危儿,并进行管理。上级医疗机构需要接诊B类高危儿并进行管理。
高危儿的随访需要多方协作进行,如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康复医学科等。相应科室应给予家属早期家庭干预指导,一般半岁以内的高危儿需要每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半岁到1岁的高危儿需要每2个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1~3岁的高危儿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3~6岁的高危儿需要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随访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初级保健、营养状况评估、体格发育监测以及喂养指导等。②进行发育里程碑的检测与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有异常,应转至康复专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与诊断。确定异常者一定要配合康复专科的管理。
早期干预主要包括促进听觉理解,促进运动功能,促进口语表达、读写、手势以及沟通等。进行认知能力的训练还有社会能力的训练。早期干预还包括对痉挛的处理、尽早控制癫痫、对内脏器官功能异常的处理以及矫治畸形等。
高危儿的家属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早期干预,帮助医生根据高危儿的功能水平,制定个体化的目标与方案。训练配合完成一段时间后,医生要再次检查高危儿,评估疗效,并调整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家属可根据高危儿的病情以及经济条件,选择医院康复或家庭早期干预,或者是二者结合。在干预期间,家属一定要与康复医师、治疗医师保持联系,这样有助于医师监测疗效以及高危儿的发育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需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3个月的孩子:①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②对于移动的人、物品不追视,平时不注视人脸;③逗他/她时不会笑或不会发音;④俯卧时不会抬头。6个月的孩子:①紧握拳且不松开;②不会笑出声,发音也少;③无法进行扶坐;④不会用手抓东西甚至不会伸手。8个月的孩子:①无法独自坐着;②听到声音无应答;③不会用双手传递玩具;④不会区分熟人与生人。12个月的孩子:①叫她/他名字时没反应;②不会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小物品;③不会扶着东西站立;④不会挥手表示再见。
高危儿的分类
1.A类高危儿。①母亲有异常妊娠史;高龄分娩;伴有残疾且影响养育能力。②母亲在孕期患有较为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妊娠期糖尿病。③孕周满32周但不满37周的早产儿。④出生时体重在2~2.5千克的新生儿。⑤Apgar得分在7~8分的新生儿以及宫内窒息的新生儿。⑥有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⑦Ⅰ或Ⅱ级颅内出血的新生儿。⑧轻度或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⑨持续性低血糖的新生儿。⑩在新生儿期出现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如败血症、肺炎等。符合上述条件的新生儿,需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专案管理。
2.B类高危儿。①母亲在孕期时患有TORCH感染。②孕周小于32周的早产儿。③胎儿出生时的体重小于2千克。④足月的小样儿(宫内发育迟缓)。⑤Apgar得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⑥有中度或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⑦有Ⅲ级或以上的颅内出血新生儿。⑧重度及以上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⑨有遗传病或者遗传代谢疾病的新生儿。⑩同时伴有3项或3项以上A类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符合以上条件的新生儿,则需接受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检查与保健。
高危儿的分级管理
在高危儿管理中,不同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着不同的職能。村级卫生室需要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高危儿的筛查、登记、转诊以及随访。根据规定,符合A类高危儿需转诊至区级的妇幼保健机构,而符合B类高危儿需要转诊至上级单位。区妇幼以及计划生育中心需要负责接诊A类高危儿,并进行管理。上级医疗机构需要接诊B类高危儿并进行管理。
随访管理与早期干预
高危儿的随访需要多方协作进行,如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康复医学科等。相应科室应给予家属早期家庭干预指导,一般半岁以内的高危儿需要每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半岁到1岁的高危儿需要每2个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1~3岁的高危儿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3~6岁的高危儿需要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随访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初级保健、营养状况评估、体格发育监测以及喂养指导等。②进行发育里程碑的检测与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有异常,应转至康复专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与诊断。确定异常者一定要配合康复专科的管理。
早期干预主要包括促进听觉理解,促进运动功能,促进口语表达、读写、手势以及沟通等。进行认知能力的训练还有社会能力的训练。早期干预还包括对痉挛的处理、尽早控制癫痫、对内脏器官功能异常的处理以及矫治畸形等。
高危儿的家属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早期干预,帮助医生根据高危儿的功能水平,制定个体化的目标与方案。训练配合完成一段时间后,医生要再次检查高危儿,评估疗效,并调整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家属可根据高危儿的病情以及经济条件,选择医院康复或家庭早期干预,或者是二者结合。在干预期间,家属一定要与康复医师、治疗医师保持联系,这样有助于医师监测疗效以及高危儿的发育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