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所以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理解和关心学生。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要把爱心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的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因此,教师要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
马卡连柯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说:“爱是一生中伟大的感情,他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类,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可见爱心教育的重要性。
1 用爱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
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首先要明白,学生只有水平能力的高低,没有人格的不平等。班主任不能简单地置学生于受教育的位置,而应该把自己置于学生当中,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他们坦诚相见。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不自觉地偏爱优等生,冷落中等生,讨厌差等生。尤其是对差等生,往往不讲究批评的方法,动辄出言不逊,逞口舌之利,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你已经不可救药了”,“你简直就是我们班的败类”,“你跟某某根本不能比”,不允许学生辩解,更谈不上与他们谈思想、谈心态。虽然班主任 “望生成龙”的心情是不错的,但这样确实是以视这个学生为人格低劣的人为基础的教育,是以爱的名义实施伤害。学生反感,或是觉得羞耻,而关闭了心门,甚至可能敌对,那么班主任的教育就完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下面这件事就在我的心中引起过强烈的震动。上一届我班有个品学兼优,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原本幸福快乐的家,由于她父亲患了心脏病外加甲亢,并诊断出已是晚期,如不尽快动换心手术,就会危及生命。对于一个农村的普通人家来说,哪经得起那个折腾。这个女孩子眼看一天比一天沉默,有时还偷偷抹眼泪,对学习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学们都很想帮助她,却都不知道怎么办。作为班主任的我,很了解她的心思,即使需要帮助,她也是不会向同学们开口的。于是我本着不伤害该同学的情况下,先找她谈话,并把我的建议提给她:就是以学校团支部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募捐款项来帮助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并要求同她一起征得她家人的同意。这样捐款顺利进行,虽然杯水车薪,但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她们家继续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这个女孩子也渐渐的变回了从前的自己,在会考试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没能做到以尊重该生的人格出发,即使再多的钱,再多的爱又能怎样呢,只会恰得其反。在爱的教育中,平等的人格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使我体会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他们渴望老师真心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
2 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管理中融入爱心
以往我们的班级管理都是严格标准化的,一个班级有一种管理,任何人触犯了就是要受到惩罚。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也是一样,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智力发育状况,兴趣、爱好、价值观都不一样,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效的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利用这种差异来开展工作。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教师的爱则应体现在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在平时的管理中严格要求他们,避免出现骄傲自大的情绪,并且要在相信他们实力的同时时不时的指出他们身上一些难以被人发现的小缺点;对于“问题”学生,教师的爱应该体现在冷静客观公正的去对待他们,宽容还有鼓励他们,告诉他们,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后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应该经常主动的与其沟通,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
3 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中融入爱心
班级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在班里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文化活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用心良苦,对他们的爱。例如,班里有学生生病了,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集体去看望生病的同学,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和关怀,而且也使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其次,经常利用班会或语文课的时机念一些有关亲情、友情的,励志类的文章,再让学生做一些总结发言,这样,时间长了,相信美好的种子会在他们心里扎根的;再有,父亲节、母亲节,还有父母生日的时候提醒学生别忘了给父母带去祝福。这样,潜移默化,学生也会在心底相信老师是个有爱心的好老师,他也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学生。
马卡连柯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说:“爱是一生中伟大的感情,他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类,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可见爱心教育的重要性。
1 用爱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
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首先要明白,学生只有水平能力的高低,没有人格的不平等。班主任不能简单地置学生于受教育的位置,而应该把自己置于学生当中,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他们坦诚相见。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不自觉地偏爱优等生,冷落中等生,讨厌差等生。尤其是对差等生,往往不讲究批评的方法,动辄出言不逊,逞口舌之利,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你已经不可救药了”,“你简直就是我们班的败类”,“你跟某某根本不能比”,不允许学生辩解,更谈不上与他们谈思想、谈心态。虽然班主任 “望生成龙”的心情是不错的,但这样确实是以视这个学生为人格低劣的人为基础的教育,是以爱的名义实施伤害。学生反感,或是觉得羞耻,而关闭了心门,甚至可能敌对,那么班主任的教育就完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下面这件事就在我的心中引起过强烈的震动。上一届我班有个品学兼优,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原本幸福快乐的家,由于她父亲患了心脏病外加甲亢,并诊断出已是晚期,如不尽快动换心手术,就会危及生命。对于一个农村的普通人家来说,哪经得起那个折腾。这个女孩子眼看一天比一天沉默,有时还偷偷抹眼泪,对学习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学们都很想帮助她,却都不知道怎么办。作为班主任的我,很了解她的心思,即使需要帮助,她也是不会向同学们开口的。于是我本着不伤害该同学的情况下,先找她谈话,并把我的建议提给她:就是以学校团支部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募捐款项来帮助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并要求同她一起征得她家人的同意。这样捐款顺利进行,虽然杯水车薪,但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她们家继续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这个女孩子也渐渐的变回了从前的自己,在会考试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没能做到以尊重该生的人格出发,即使再多的钱,再多的爱又能怎样呢,只会恰得其反。在爱的教育中,平等的人格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使我体会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他们渴望老师真心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
2 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管理中融入爱心
以往我们的班级管理都是严格标准化的,一个班级有一种管理,任何人触犯了就是要受到惩罚。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也是一样,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智力发育状况,兴趣、爱好、价值观都不一样,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效的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利用这种差异来开展工作。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教师的爱则应体现在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在平时的管理中严格要求他们,避免出现骄傲自大的情绪,并且要在相信他们实力的同时时不时的指出他们身上一些难以被人发现的小缺点;对于“问题”学生,教师的爱应该体现在冷静客观公正的去对待他们,宽容还有鼓励他们,告诉他们,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后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应该经常主动的与其沟通,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
3 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中融入爱心
班级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在班里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文化活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用心良苦,对他们的爱。例如,班里有学生生病了,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集体去看望生病的同学,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和关怀,而且也使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其次,经常利用班会或语文课的时机念一些有关亲情、友情的,励志类的文章,再让学生做一些总结发言,这样,时间长了,相信美好的种子会在他们心里扎根的;再有,父亲节、母亲节,还有父母生日的时候提醒学生别忘了给父母带去祝福。这样,潜移默化,学生也会在心底相信老师是个有爱心的好老师,他也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