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痛的背后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教育话题常常被置于聚光灯下,触痛了大众和社会各界的神经,如课业负担过重、择校热和过早选拔孩子、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中小学校外竞赛此起彼伏、假期学生不得休息忙补课等。
  其实,教育上的相关问题不惟中国独有,其他国家也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如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据《新民晚报》载,前不久西班牙还为此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家长们认定学生作业太多,会对孩子带来不利影响,于是组织发起了“罢写作业”活动,支持、力挺自家孩子不做周末作业。牵头的西班牙家长协会联盟负责人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调查显示,西班牙学生作业一周平均耗时约6.5个小时,而全体调查对象国平均为4.9小时。高负荷的作业量并没有带来益处,相反妨碍了学生的课外发展。
  我看到这条新闻时的反应有二:一是一周6.5个小时的作业量,平均下来每天1个小时都不到,实在不算多。《金陵晚报》曾有文章提到,据相关机构调查统计,我们中小学学生平均每天作业耗时3小时,是全球平均数的二倍,其中是法国的三倍,日本的四倍,韩国的六倍。这3小时尚不包括家长课外出题和学生参加各类培训补习班和艺术、兴趣学习布置的作业。与我们学生的作业量相比,西班牙学生的作业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能称为负担。二是仅这样的作业量西班牙家长就受不了了,不是嘴上抗议,而是行动起来,明确抵制。而我们的不少家长虽然也颇多怨言,甚至嗷嗷大叫,但仅此而已,不会有实际行动。即便是有 “罢写作业”活动,相信也不会有多少人真正响应。相反在整个社会学生都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下,一旦有某个学校或老师打破常规给学生减负时,学生家长又心有不甘、不平了,生怕自己孩子比人家“喂”少了吃亏,影響考试和升学。
  当今社会,家长们盼孩子成龙成凤之心殷殷,且多数寄托在教育上,目标当然是名牌大学,最终要收获的是一个光鲜的职位、高薪的收入和优渥的生活。在此之前,高中是关键,初中是重点,小学是基础,现在已前移到幼儿园乃至婴儿。每一个阶段都是竞赛。凡是与这一目标相一致的就认可就接受,反之就排斥就反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仅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而更深地植入到孩子和家长的心中,以致出现了不顾一切抢跑、偷跑、乱跑的无规则乃至疯狂、扭曲的状况。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少学生课业负担,有的地方还明确了量化标准,但减负实际上能落实的不多;反对学生参加各类校外竞赛,学校承诺录取不看竞赛证书,而许多家长仍坚信竞赛证书有用,致使各类竞赛风生水起;学生假期严禁各类培训和补习,然说归说做归做,培训补习班仍此起彼伏,蔚为壮观;教育“零起点”言之凿凿,但学前教育依旧我行我素、如火如荼……教育被功利心裹挟和绑架着,步履蹒跚,进退维谷,无可奈何,不由自主。
  前不久,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一把,有人欣欣然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春天来了!”但我以为过于乐观了。一场诗词大会尚无法改变人们的功利心,人们重视的是“有用文化”,也即学历文化,能为考试升学和得到高端职场入门券的则不惜一切,反之则以为“旁门左道”“雕虫小技”,不值一搏。不是有一些学生家长对学校开展的古诗词欣赏诵读提出质疑么,他们认为考试中古诗词所占比重不大,有必要如此花功夫吗?在功利心的侵淫和牵引下,文化的普及提高以及重视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都绝非易事,传统文化的回归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看着各商家冰柜里装满的冒着丝丝凉气的各种冷饮、冰激凌,我的思绪飘飞到遥远的童年……  夏天吃冰棍,曾经是我童年里最奢侈,也是最幸福的事兒。  那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父亲单位为了方便职工的生活,福利科常常购进一些瓜果蔬菜,按照“内部价”卖给本厂职工。到了夏天,西瓜是我们买得最多的,五分钱一斤,一个又甜又大的西瓜净重就二十多斤。暑假的时候,厂里还会成立临时冰棒房,自己做冰棒,给职工发票。大一些
期刊
须,即胡须,是多数成年男子的“标配”。胡须按分布位置又有不同的称呼,唇上为“髭”,唇下为“须”,长在两腮叫“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乃绝对的“美髯公”。当然,也有面皮白净、不见髭须者,动作、行为、形象偏女性化的。  长不长胡须,到底谁说了算?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是人的身体说了算,或者用科学的术语表述是人体内的荷尔蒙说了算。  明朝有个官员叫王祐,官做到工部侍郎,善谄上官
期刊
一天,梁实秋先生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东西;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大家都猜他一定不会碰,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开心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  梁先生则笑着说,他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他才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為我血糖高
期刊
有人说:思考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最容易懈怠。怎样才能不让思想懈怠、不让思想偷懒?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竞争白热化时代、科技一日千里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人又说:電视、手机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际交流的隔绝。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思想懈怠。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只知其一”,满足于掌握皮毛;这是这个时代人的一种通病。在互联网时代,人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便
期刊
看一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几岁的孩子,在台上秀自己的歌喉或舞姿。有一个被称为“江湖小侠女”的孩子,唱完《何惜百死报家国》,接着是连续几个悬空翻,博得一片喝彩。主持人问她“小侠女”是什么意思,孩子回答:就是行侠仗义,消灭坏蛋,保卫世界和平。另一个孩子唱一首旋律很熟的老歌,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他们给我的感觉不像是孩子,声音虽然稚声稚气,说出的话语却俨然是大人的口吻,有高度,有气魄,有声有色。  那次去市
期刊
印象里的鲁迅先生,板寸头,棱角脸,横眉怒目,峻急孤独,全然愤世嫉俗的斗士模样。可读了内山完造《我的朋友鲁迅》,我看到别样的鲁迅,一个温情、良善、可亲的鲁迅。  妻儿面前的鲁迅,充满温情、爱意。幼时的儿子海婴体弱多病,他揪心、皱眉,惴惴不安;刚会走路的海婴东倒西歪,他会一面唱着“弟弟慢慢慢慢”,一面弯腰跟随小步扶着跑;儿子有时的调皮捣蛋,他也会嘟囔“真麻烦” “真是难办”,露出幸福的烦恼。每次去内山
期刊
所谓“遗嘱”,辞书讲,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在生前或临死时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各事应如何处理”;二是“关于上述内容的话或字据”。这两句话,看似有点繁琐,但说得很严谨、很到位。定义之言,理当如此。  纵观古今中外,遗嘱和对待遗嘱的态度,五花八门,其中的是非曲直,也纷繁复杂。这里,不妨举其要者,相互比较,以见“庐山真面目”。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有句遗臭万年的话:“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从这句话分
期刊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汉语的“恕”写作上女下心,又因“女”通“汝”,故“恕”的释义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孔子精辟地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将其作为弟子终身行为规则,2000多年后的今天,对指导我们自我修身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适合自己教育自己。 “己所欲”和“己所不欲”的辩证关
期刊
几年前央视多名记者在公共场合随机采访群众:“你幸福吗?”回复五花八门,甚至有令人捧腹的“神回复”。其实,人们“幸福的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岂可一概而论。  收入相等的人,因其幸福的能力不同,幸福指数也就不尽相同,幸福指数与幸福的能力成正比。怎样增强幸福的能力呢?须做到“八要四不要”。  一要克服幸福降临时产生的“饥饿急迫代偿感”。改革开放后,我妻子做水果生意获利不菲,想吃啥就买啥,肚子缺油水的一家
期刊
初识流行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不解,哪能说翻就翻?细思恐极,如果不小心上了赝品的友谊之船,不翻才怪呢。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感情铁,喝出血”,“哥俩好呀,五魁首呀”,那是酒肉朋友,酒醒,梦呓的船儿就没了踪影。为朋友两肋插刀,豁得出去,管它楼有多高,眼一闭往下跳,“江湖义气”号友谊之船和它的船工号子很美很动人,可别忘了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船工号子”:“为兄弟两肋插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