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题课在整个物理学科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物理习题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优化习题课教学呢?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谈一谈习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1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愤”为求通而未得,“悱”为想说而不会说.在习题课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愤”“悱”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学、在发现中学、在探索中学.在习题课中笔者将平时常用的“出示目标、复习旧知、准备性练习”改为“尝试练习、讨论、解疑、引出目标”.次序上小小的变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尝试练习中,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产生了新疑,在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一种“愤”“悱”情境,激发了学生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愿望。
2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讲评习题的过程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实际上是核对思路、比较鉴别的过程.学生经过比较选择更好的或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大胆地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针对别人的解题思路质疑问难,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思路展示和质疑问难,大家从交流中得到了启发,对物理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1“220 V 40 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 V的电路中时的功率为P1,当通过它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时,功率为P2.则P1和P2的大小关系为P1[CD#3]P2(填“>”、“<”或“=”)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两种情况下灯泡的电阻相等,所以两种情况下灯泡的电压和电流都为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一半,灯泡的功率都为10 W.讨论中,一位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两种情况下灯泡的实际功率都小于额定功率,灯丝的温度较正常发光时低,电阻比正常发光时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第一种情况下通过灯丝的电流大于额定电流的二分之一,第二种情况下,灯丝两端的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的二分之一,由此可知,P1>10 W,P2<10 W,P1>P2.通过交流,学生对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审题中对隐含条件的分析更深入了。
3探究事物本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在每章的习题当中,都有一些规律性较强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既是学生的难点又是疑点问题,容易出错,但学生一旦掌握了它们的解题方法,找到规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题目的本质,总结解题的规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一道例题。
例2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1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TP12CW60.TIF,Y#]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
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
物距大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物体相对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向上移,所成像相对于主光轴向下移,也即物像相对于主光轴上下移动方向相反。
上下半截透镜原来是同一个透镜的两部分,一开始成的像是重合的,即同一个像.移动后由于两者的主光轴不再重合,因此相当于两个凸透镜.合拢时,上半截透镜主光轴向下移,下半截透镜主光轴向上移,物点P相对于它们的主光轴分别向上与向下移,理解上面的规律后,再解答此题就方便多了。
4汇总易错题型,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对某些题目会形成思维定势.在它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忽视题目的隐含条件,不能全面分析题意,是学生做错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每一章中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题型,教师要注意汇总,以纠正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例3现有两个用电器,上面分别标有“6 V 0.2 A”,“12 V 0.5 A”,如果将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起来,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则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最大为[CD#3]V。
串联电路的电流是相等的,由于两灯的额定电流不等,所以两灯的电压不可能同时为额定电压.学生常忽视上述隐含条件,把两个灯的额定电压相加得出电源的最大电压.错题的汇总训练,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使学习的思维更灵活、更严密。
5选编开放性题型,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有多种解题思路与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应试教育禁锢下的课堂教学,重视了学生的求同思维,忽视了发散思维.为了解决这一弊端,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问答题、多选题等开放性题型,或者将单选题改编成问答题或不定项选择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4现有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你有哪些鉴别方法?
在交流中,有的学生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两种液体的密度,有的学生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比较铁块浸没在两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有在铅笔的下端绕上铁丝,制成简易的密度计来鉴别的,有的利用压强计测量并比较同一深度下液体压强的大小来判断的,还有的测量两种液体的凝固点。
1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愤”为求通而未得,“悱”为想说而不会说.在习题课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愤”“悱”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学、在发现中学、在探索中学.在习题课中笔者将平时常用的“出示目标、复习旧知、准备性练习”改为“尝试练习、讨论、解疑、引出目标”.次序上小小的变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尝试练习中,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产生了新疑,在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一种“愤”“悱”情境,激发了学生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愿望。
2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讲评习题的过程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实际上是核对思路、比较鉴别的过程.学生经过比较选择更好的或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大胆地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针对别人的解题思路质疑问难,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思路展示和质疑问难,大家从交流中得到了启发,对物理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1“220 V 40 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 V的电路中时的功率为P1,当通过它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时,功率为P2.则P1和P2的大小关系为P1[CD#3]P2(填“>”、“<”或“=”)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两种情况下灯泡的电阻相等,所以两种情况下灯泡的电压和电流都为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一半,灯泡的功率都为10 W.讨论中,一位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两种情况下灯泡的实际功率都小于额定功率,灯丝的温度较正常发光时低,电阻比正常发光时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第一种情况下通过灯丝的电流大于额定电流的二分之一,第二种情况下,灯丝两端的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的二分之一,由此可知,P1>10 W,P2<10 W,P1>P2.通过交流,学生对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审题中对隐含条件的分析更深入了。
3探究事物本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在每章的习题当中,都有一些规律性较强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既是学生的难点又是疑点问题,容易出错,但学生一旦掌握了它们的解题方法,找到规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题目的本质,总结解题的规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一道例题。
例2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1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TP12CW60.TIF,Y#]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
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
物距大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物体相对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向上移,所成像相对于主光轴向下移,也即物像相对于主光轴上下移动方向相反。
上下半截透镜原来是同一个透镜的两部分,一开始成的像是重合的,即同一个像.移动后由于两者的主光轴不再重合,因此相当于两个凸透镜.合拢时,上半截透镜主光轴向下移,下半截透镜主光轴向上移,物点P相对于它们的主光轴分别向上与向下移,理解上面的规律后,再解答此题就方便多了。
4汇总易错题型,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对某些题目会形成思维定势.在它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忽视题目的隐含条件,不能全面分析题意,是学生做错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每一章中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题型,教师要注意汇总,以纠正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例3现有两个用电器,上面分别标有“6 V 0.2 A”,“12 V 0.5 A”,如果将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起来,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则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最大为[CD#3]V。
串联电路的电流是相等的,由于两灯的额定电流不等,所以两灯的电压不可能同时为额定电压.学生常忽视上述隐含条件,把两个灯的额定电压相加得出电源的最大电压.错题的汇总训练,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使学习的思维更灵活、更严密。
5选编开放性题型,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有多种解题思路与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应试教育禁锢下的课堂教学,重视了学生的求同思维,忽视了发散思维.为了解决这一弊端,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问答题、多选题等开放性题型,或者将单选题改编成问答题或不定项选择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4现有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你有哪些鉴别方法?
在交流中,有的学生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两种液体的密度,有的学生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比较铁块浸没在两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有在铅笔的下端绕上铁丝,制成简易的密度计来鉴别的,有的利用压强计测量并比较同一深度下液体压强的大小来判断的,还有的测量两种液体的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