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以唐山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专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调整策略。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经历了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已经由规模扩展转为内涵式发展,然而由于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专科院校的基础上由几所高校合并重组而成,占地不足、校区分散、办学经费紧张、学科基础薄弱,专业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短缺,学术水平不高、服务地方能力不强等矛盾日益显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密结合和有效对接,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一)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1],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也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下发了指导意见。如何通过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未来的发展,只有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顺应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
我国高考招生已开始进行重大改革,《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采取“专业+学校”的录取方式,这种报考方式使得考生直接面对高校专业,意味着以后高校的核心竞争是围绕专业的竞争,谁的专业强、有特色,谁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源。专业+学校的报考录取方式,倒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迅速反应、抓紧应对,强化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特色建设。
(三)是顺应教育资源整合的需要
教育资源整合是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地不足,校区分散,办学成本高等问题,实现集中办学、集聚资源、集约发展、互惠双赢的有效途径。教育资源的整合,势必涉及专业结构和布局的再调整、再优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统筹和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唐山学院专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策略
(一)唐山学院专业结构现状
唐山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现有本科专业35个,涵盖工、经、管、文、法、艺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门类专业20个,占专业总数的57.1%;经济学门类专业1个,占专业总数的2.9%;管理学门类专业5个,占专业总数的14.2%;文学门类专业7个,占专业总数的20%;法学门类专业1个,占专业总数的2.9%;艺术学门类专业1个,占专业总数的2.9%。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土木工程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会计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院级重点发展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初步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土木、机械、电气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格局。
(二)唐山学院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意识有待强化。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唐山学院,在经历了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后,已经由注重外延发展转变到注重内涵发展,然而基于外部社会需求及内部利益调整的需要,所造成的系部设置重复,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等矛盾已日益显现。如唐山学院现有的15个系、部中,经济管理系与工商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和装备制造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电子信息系同构化现象比较突出,学科专业发展雷同,专业与课程设置重复,同一学科门类的专业、相同名称的本、专科专业被人为的分割到不同的系部,不利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2.专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唐山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然而部分专业由于缺少行业支撑,错位发展意识淡薄,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开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就业率低,人才培养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浪费[2]。
3.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内涵建设有待强化。学校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思路,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打造专业特色。但对地方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构成要素把握不够准确,一味地模仿重点院校,表现为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与重点院校趋同,没有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品牌特色专业缺乏[2]。
4.学科专业带头人缺乏,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唐山学院自2002年升本以来年就一直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唐山学院“十二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启动了“百名博士引进计划”,但由于学校地域的限制、知名度不高等原因,缺少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从而使得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制约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进一步深化[3]。
四、唐山学院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策略
(一)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契机,优化调整系、部设置及专业布局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唐山市人民政府文件精神,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唐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实质性并入唐山学院,这是继河北省政府做出华北理工大学搬迁曹妃甸这一决定后,唐山市政府做出的优化唐山市高等教育布局、发展唐山市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是解决唐山学院占地不足,校区分散,办学成本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唐山学院对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重要举措,唐山学院应以此为有利契机,统筹三校教育资源,整合三校的资源优势,按照专业相近、突出特色的原则,保留三校在土木、机械、电气、化工、经管、服装、动画、汽车等方面的特色,同时兼顾专业发展空间,按照本科院校三级建制、二级管理的思路,实施专业对口并入与系部优化调整,撤销重复系、部,以学科为基础,重新组建院、系,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布局。 (二)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1.适度增设新专业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规模,结合转型发展的思路,面向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唐山市重点产业,重点关注唐山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中对大石化、临港产业、物流、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人才需求。按照跟踪发展、引领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原则,增设能突出应用型、地方性和唐山学院特色的新专业,使人才培养更好地为唐山市经济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服务。
2.切实加强和改造传统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围绕唐山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战略,根据河北沿海经济和曹妃甸地区产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围绕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海洋化工五大产业链,针对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和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改造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对外汉语等专业方向,设置商务英语、临港物流、国际物流、国际商务、涉外秘书等专业或方向;针对临港装备制造、唐山动车城、化学园区等产业、项目的快速聚集,开设石油化工机械、港口机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方向
3.完善优化专业评估体系,建立高校专业自调节机制
完善优化现有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情况、办学条件、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考研率、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等方面的评估,考核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估专业的办学质量。同时,建立校内外多主体参与的专业调节机制,通过采取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学生自主转专业、完全学分制、双学位教育等措施,引入专业竞争,撤销或减少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切实提高专业结构与环渤海地区特别是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三)围绕“应用型”和“地方性”,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显著办学特色的培育
在“应用型”特色发展方面,围绕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强化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按照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茅以升工程教育实验班”、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引领,引进优质社会资源,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探索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和新途径。
在“地方性”特色发展方面,围绕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唐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保障和知识贡献这一办学定位,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结合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结合唐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结合地方行业、企业,形成行业、企业和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姜又春,杨吉兴.论新增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原则-以怀化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6).
[3]包镕.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问题研究-以A高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经历了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已经由规模扩展转为内涵式发展,然而由于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专科院校的基础上由几所高校合并重组而成,占地不足、校区分散、办学经费紧张、学科基础薄弱,专业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短缺,学术水平不高、服务地方能力不强等矛盾日益显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密结合和有效对接,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一)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1],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也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下发了指导意见。如何通过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未来的发展,只有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顺应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
我国高考招生已开始进行重大改革,《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采取“专业+学校”的录取方式,这种报考方式使得考生直接面对高校专业,意味着以后高校的核心竞争是围绕专业的竞争,谁的专业强、有特色,谁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源。专业+学校的报考录取方式,倒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迅速反应、抓紧应对,强化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特色建设。
(三)是顺应教育资源整合的需要
教育资源整合是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地不足,校区分散,办学成本高等问题,实现集中办学、集聚资源、集约发展、互惠双赢的有效途径。教育资源的整合,势必涉及专业结构和布局的再调整、再优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统筹和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唐山学院专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策略
(一)唐山学院专业结构现状
唐山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现有本科专业35个,涵盖工、经、管、文、法、艺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门类专业20个,占专业总数的57.1%;经济学门类专业1个,占专业总数的2.9%;管理学门类专业5个,占专业总数的14.2%;文学门类专业7个,占专业总数的20%;法学门类专业1个,占专业总数的2.9%;艺术学门类专业1个,占专业总数的2.9%。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土木工程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会计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院级重点发展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初步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土木、机械、电气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格局。
(二)唐山学院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意识有待强化。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唐山学院,在经历了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后,已经由注重外延发展转变到注重内涵发展,然而基于外部社会需求及内部利益调整的需要,所造成的系部设置重复,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等矛盾已日益显现。如唐山学院现有的15个系、部中,经济管理系与工商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和装备制造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电子信息系同构化现象比较突出,学科专业发展雷同,专业与课程设置重复,同一学科门类的专业、相同名称的本、专科专业被人为的分割到不同的系部,不利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2.专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唐山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然而部分专业由于缺少行业支撑,错位发展意识淡薄,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开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就业率低,人才培养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浪费[2]。
3.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内涵建设有待强化。学校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思路,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打造专业特色。但对地方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构成要素把握不够准确,一味地模仿重点院校,表现为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与重点院校趋同,没有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品牌特色专业缺乏[2]。
4.学科专业带头人缺乏,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唐山学院自2002年升本以来年就一直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唐山学院“十二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启动了“百名博士引进计划”,但由于学校地域的限制、知名度不高等原因,缺少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从而使得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制约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进一步深化[3]。
四、唐山学院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策略
(一)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契机,优化调整系、部设置及专业布局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唐山市人民政府文件精神,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唐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实质性并入唐山学院,这是继河北省政府做出华北理工大学搬迁曹妃甸这一决定后,唐山市政府做出的优化唐山市高等教育布局、发展唐山市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是解决唐山学院占地不足,校区分散,办学成本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唐山学院对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重要举措,唐山学院应以此为有利契机,统筹三校教育资源,整合三校的资源优势,按照专业相近、突出特色的原则,保留三校在土木、机械、电气、化工、经管、服装、动画、汽车等方面的特色,同时兼顾专业发展空间,按照本科院校三级建制、二级管理的思路,实施专业对口并入与系部优化调整,撤销重复系、部,以学科为基础,重新组建院、系,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布局。 (二)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1.适度增设新专业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规模,结合转型发展的思路,面向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唐山市重点产业,重点关注唐山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中对大石化、临港产业、物流、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人才需求。按照跟踪发展、引领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原则,增设能突出应用型、地方性和唐山学院特色的新专业,使人才培养更好地为唐山市经济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服务。
2.切实加强和改造传统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围绕唐山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战略,根据河北沿海经济和曹妃甸地区产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围绕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海洋化工五大产业链,针对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和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改造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对外汉语等专业方向,设置商务英语、临港物流、国际物流、国际商务、涉外秘书等专业或方向;针对临港装备制造、唐山动车城、化学园区等产业、项目的快速聚集,开设石油化工机械、港口机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方向
3.完善优化专业评估体系,建立高校专业自调节机制
完善优化现有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情况、办学条件、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考研率、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等方面的评估,考核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估专业的办学质量。同时,建立校内外多主体参与的专业调节机制,通过采取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学生自主转专业、完全学分制、双学位教育等措施,引入专业竞争,撤销或减少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切实提高专业结构与环渤海地区特别是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三)围绕“应用型”和“地方性”,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显著办学特色的培育
在“应用型”特色发展方面,围绕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强化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按照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茅以升工程教育实验班”、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引领,引进优质社会资源,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探索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和新途径。
在“地方性”特色发展方面,围绕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唐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保障和知识贡献这一办学定位,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结合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结合唐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结合地方行业、企业,形成行业、企业和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姜又春,杨吉兴.论新增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原则-以怀化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6).
[3]包镕.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问题研究-以A高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