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历史学科,由于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必将担负起学校人文教育的重任。历史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实践证明: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公民意识、世界意识等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从目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措施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技术呈现爆炸性增长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当前的人文教育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11月2日发布的的《人文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中国的“人文发展的指数”排名第101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几乎忽略了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近些年来,我们身边经常发生如:药家鑫事件、广东佛山小女孩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等缺乏社会公德和人文素养的社会事件。这些典型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进行深刻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我们在学生的人文教育方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在教育方面该如何做呢?
当前社会,由于受到许多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生活学习缺少目标等心理现象在学生当中相当普遍,为此我们广大教师应当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不断进步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德国学者林德从曾经说过:“真正能够教导学生的是教师的人格,而不是所谓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人文教育发展的程度。人文素质偏低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水平人文素质的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激励作用,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影响来的深远。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的眼中只有成绩、分数,那他就不会再课堂中去可以关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而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加强人文教育无异于痴人说梦!为此,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做好学生的表率,起到真正的榜样作用。
2、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尽管目前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渠道多种多样,但是,在高中的学生由于要上课、上早晚自习、做学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目前,教材仍然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广大历史教师应对教参、教材、教辅资料等进行充分消化、重组,主动积极地对教材进行人文化加工,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大历史教师应对教材大胆取舍,在充分遵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考虑教材、学生实际,切实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强调 “兼爱、非攻、尚贤”的墨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等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这些伟人事迹的了解,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人文精神,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人文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3、优化教学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人文精神在历史课教学中得以渗透”。
同时我们教师在举例过程中,不应整天都是民族英雄、社会精英,我们可以用发生在我们身边事情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最近一阶段,我国南海问题、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纷争不断,特别是中菲之间关于黄岩岛问题尤为激烈,中菲两国甚至发生军舰对峙的情况。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也日趋严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再次抛出怪论“购买钓鱼岛”。再次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说以上地域是我国领土?我国何时对其进行了有效管辖?面对上述问题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等问题。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4、拓宽教育途径,让学生在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中培养人文精神
多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依靠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来打天下,教学的空间仅局限于教室、课堂。而现实状况已经证明这不仅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不会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多种途径可运用,比如说设课外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同时他也不是短期之内就可以取得成效的,这需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人文能力的提高,才能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书目:
1.朱根林 高中历史教学中责任教育初探《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年 第1期
2.兰江 高中历史教学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年 第4期
3.蒋丰慧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人文精神的构建《考试周刊》2011年 第90期
(作者单位:河北大厂高级实验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措施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技术呈现爆炸性增长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当前的人文教育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11月2日发布的的《人文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中国的“人文发展的指数”排名第101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几乎忽略了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近些年来,我们身边经常发生如:药家鑫事件、广东佛山小女孩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等缺乏社会公德和人文素养的社会事件。这些典型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进行深刻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我们在学生的人文教育方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在教育方面该如何做呢?
当前社会,由于受到许多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生活学习缺少目标等心理现象在学生当中相当普遍,为此我们广大教师应当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不断进步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德国学者林德从曾经说过:“真正能够教导学生的是教师的人格,而不是所谓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人文教育发展的程度。人文素质偏低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水平人文素质的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激励作用,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影响来的深远。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的眼中只有成绩、分数,那他就不会再课堂中去可以关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而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加强人文教育无异于痴人说梦!为此,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做好学生的表率,起到真正的榜样作用。
2、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尽管目前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渠道多种多样,但是,在高中的学生由于要上课、上早晚自习、做学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目前,教材仍然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广大历史教师应对教参、教材、教辅资料等进行充分消化、重组,主动积极地对教材进行人文化加工,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大历史教师应对教材大胆取舍,在充分遵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考虑教材、学生实际,切实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强调 “兼爱、非攻、尚贤”的墨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等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这些伟人事迹的了解,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人文精神,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人文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3、优化教学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人文精神在历史课教学中得以渗透”。
同时我们教师在举例过程中,不应整天都是民族英雄、社会精英,我们可以用发生在我们身边事情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最近一阶段,我国南海问题、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纷争不断,特别是中菲之间关于黄岩岛问题尤为激烈,中菲两国甚至发生军舰对峙的情况。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也日趋严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再次抛出怪论“购买钓鱼岛”。再次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说以上地域是我国领土?我国何时对其进行了有效管辖?面对上述问题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等问题。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4、拓宽教育途径,让学生在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中培养人文精神
多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依靠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来打天下,教学的空间仅局限于教室、课堂。而现实状况已经证明这不仅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不会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多种途径可运用,比如说设课外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同时他也不是短期之内就可以取得成效的,这需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人文能力的提高,才能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书目:
1.朱根林 高中历史教学中责任教育初探《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年 第1期
2.兰江 高中历史教学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年 第4期
3.蒋丰慧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人文精神的构建《考试周刊》2011年 第90期
(作者单位:河北大厂高级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