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中职学校《化学》课程课后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理论层次构建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中职《化学》课程课后作业设计模式,并对课后作业构建的必要性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课后学习的作用也很关键。通过分析,旨在为职业学习课后作业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化学;课后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5-01
自主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锻炼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特别是课后作业自主学习环节,更是督促学生归纳知识、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工业学校学生为样本,系统分析了中职学校《化学》课程课后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从作业设计层面构建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中职《化学》课程课后作业设计,并对设计依据、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职学校课后作业设计提供参考。
一、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自主学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即学习者通过一定的途径,结合一定的素材,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主实施、自主监控、自我评价。中职学生《化学》课程,除了要求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外,课后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也具有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笔者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工业学校80名中职学生进行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中职《化学》课程课后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职学校化学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
1.课后作业不被重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老师都能较好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但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不够重视,少数教师一般不会布置课后作业。多数课后作业批阅过程比较简单,仅以“阅”或“甲”、“乙”等词语结束,学生从教师批阅的作业中没有任何反馈和收获。
2.课后作业形式单一。通过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忽略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此外,据调研,绝大多数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极少布置开放性作业,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单纯以完成习题册或记笔记为主,缺少思考性、灵活性的作业,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再者,许多学校将作业次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量多少的指标,忽略了作业质量的考核,进而造成教师布置作业也是為了应付学校检查,从而造成了作业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3.缺乏对课后作业的检查。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学情,学生普遍对课后作业的自觉性意识不强,相互抄袭、找人代做、不按时完成等现象较为严重。教师若不对作业进行检查和督导,很难保证课后作业的效果。学生反映,作业已经成为一种应付形式,对于知识总结和提升没有起到推进作用。
二、课后作业的设计
课后作业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二次吸收消化的过程。一般课后作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课后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完成方式、课后作业完成时间和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具体阐述如下:
1.课后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内容尽量以拓展题目或发散性题目为主,保证课后作业既来源于课堂所学知识,又不同于课堂知识,适当的难度,不仅能加大学生的思考,还能鼓励学生借助学习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知识检索,完成课后作业。此外,鼓励设置开放性作业,既避免了学生相互抄袭,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课后作业完成方式。建议两人一组开展学习作业,通过“合作讨论、兵教兵”的模式开展学习,两人一组既降低了教师检查的工作量,又避免了抄袭情况;两人一组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达到群策群力的教学目的,进而实现“强兵帮助弱兵”,实现共同进步。
3.课后作业完成时间。根据课后作业量的大小合理规划时间,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搜索资料的时间,将课后作业做到细致。不必堂堂课都要布置作业,可以按照模块化教学进行合理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4.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后,教师要认真检查和点评。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及时发现高质量的课后作业,并对优秀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选取高质量的作业,可以当做样本鼓励其他学生参考学习;针对不合格的作业,可以采取“结对式”帮扶,避免忽视他们而造成学习厌倦。
三、课后作业设计实施
为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结合学习目标,可以从“读、写、做、背”四个方面,围绕“纸笔、口头、网络”三种途径开展实施。以上四种学习方式既可以独立,也可以相互结合,从而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1.读。即预习或课后复习,学生根据课后作业要求,通过查找课本或网络检索,针对性进行知识学习,强化知识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途径,检索最新知识,保持知识的更新性。
2.写。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整理学习笔记,做到边学习边记忆的学习目的。此外,还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讲新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然后分享给其他同学。
3.做。做并不仅指做作业,其涵盖了做实验、做作业、做作品、做试卷、做创新等内容。根据作业要求,鼓励同学之间通过合作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4.背,即背诵。将重要知识点反复背诵,最终达到牢记于心。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检查,查看背诵效果。
上述四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效果显著。
四、总结与感悟
目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前的预习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课后作业不仅能使教师了解课堂教学质量,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还能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将闭塞式的“教与学”变成“互动式教和学”。
总之,一堂完整的《化学》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还有课后环节的复习和巩固。适时提高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课后巩固知识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高俊芳,女(1972年--),天津人,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本科,忻州市工业学校化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学有关化工方面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关键词:自主学习;化学;课后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5-01
自主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锻炼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特别是课后作业自主学习环节,更是督促学生归纳知识、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工业学校学生为样本,系统分析了中职学校《化学》课程课后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从作业设计层面构建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中职《化学》课程课后作业设计,并对设计依据、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职学校课后作业设计提供参考。
一、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自主学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即学习者通过一定的途径,结合一定的素材,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主实施、自主监控、自我评价。中职学生《化学》课程,除了要求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外,课后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也具有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笔者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工业学校80名中职学生进行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中职《化学》课程课后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职学校化学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
1.课后作业不被重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老师都能较好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但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不够重视,少数教师一般不会布置课后作业。多数课后作业批阅过程比较简单,仅以“阅”或“甲”、“乙”等词语结束,学生从教师批阅的作业中没有任何反馈和收获。
2.课后作业形式单一。通过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忽略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此外,据调研,绝大多数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极少布置开放性作业,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单纯以完成习题册或记笔记为主,缺少思考性、灵活性的作业,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再者,许多学校将作业次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量多少的指标,忽略了作业质量的考核,进而造成教师布置作业也是為了应付学校检查,从而造成了作业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3.缺乏对课后作业的检查。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学情,学生普遍对课后作业的自觉性意识不强,相互抄袭、找人代做、不按时完成等现象较为严重。教师若不对作业进行检查和督导,很难保证课后作业的效果。学生反映,作业已经成为一种应付形式,对于知识总结和提升没有起到推进作用。
二、课后作业的设计
课后作业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二次吸收消化的过程。一般课后作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课后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完成方式、课后作业完成时间和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具体阐述如下:
1.课后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内容尽量以拓展题目或发散性题目为主,保证课后作业既来源于课堂所学知识,又不同于课堂知识,适当的难度,不仅能加大学生的思考,还能鼓励学生借助学习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知识检索,完成课后作业。此外,鼓励设置开放性作业,既避免了学生相互抄袭,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课后作业完成方式。建议两人一组开展学习作业,通过“合作讨论、兵教兵”的模式开展学习,两人一组既降低了教师检查的工作量,又避免了抄袭情况;两人一组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达到群策群力的教学目的,进而实现“强兵帮助弱兵”,实现共同进步。
3.课后作业完成时间。根据课后作业量的大小合理规划时间,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搜索资料的时间,将课后作业做到细致。不必堂堂课都要布置作业,可以按照模块化教学进行合理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4.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后,教师要认真检查和点评。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及时发现高质量的课后作业,并对优秀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选取高质量的作业,可以当做样本鼓励其他学生参考学习;针对不合格的作业,可以采取“结对式”帮扶,避免忽视他们而造成学习厌倦。
三、课后作业设计实施
为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结合学习目标,可以从“读、写、做、背”四个方面,围绕“纸笔、口头、网络”三种途径开展实施。以上四种学习方式既可以独立,也可以相互结合,从而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1.读。即预习或课后复习,学生根据课后作业要求,通过查找课本或网络检索,针对性进行知识学习,强化知识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途径,检索最新知识,保持知识的更新性。
2.写。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整理学习笔记,做到边学习边记忆的学习目的。此外,还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讲新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然后分享给其他同学。
3.做。做并不仅指做作业,其涵盖了做实验、做作业、做作品、做试卷、做创新等内容。根据作业要求,鼓励同学之间通过合作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4.背,即背诵。将重要知识点反复背诵,最终达到牢记于心。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检查,查看背诵效果。
上述四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效果显著。
四、总结与感悟
目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前的预习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课后作业不仅能使教师了解课堂教学质量,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还能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将闭塞式的“教与学”变成“互动式教和学”。
总之,一堂完整的《化学》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还有课后环节的复习和巩固。适时提高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课后巩固知识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高俊芳,女(1972年--),天津人,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本科,忻州市工业学校化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学有关化工方面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