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同时在课程标准的每一学段都安排了“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突出强调在小学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想象力,有利于他们后续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探索、把握空间.
每一阶段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不一,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他们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时,采取直观演示操作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此为教学的基础,逐渐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融入情境,感知空间观念
学生在平时的玩耍中,如搭积木,拼装小飞机、乘摩天轮等等活动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表象,这些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素材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通过融入的情境,架起了生活素材与数学知识两者间的桥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识图形(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家族里的四个好朋友,他们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个好朋友每个有每个的特点,他们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物品或盒子,(牙膏盒、肥皂盒、乒乓球、皮球、可乐罐头、魔方等等)四人小组合作,拼一拼,玩一玩,就能找到了.(学生边玩边说,5分钟后,老师进行了提问.)
师:同学们,谁先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球滚来滚去,不听话.因为他是圆的.
师:球没有平平的面,能向四面八方滚动.
生2:我发现圆柱上面、下面都是圆的,中间是一样粗的.若把它横放,它也会滚来滚去.
师:那谁来说说,球和圆柱的滚动方式一样吗?
生4:不一样.球是四面八方地滚,而圆柱只能上下来回滚或左右来回滚.圆柱竖起来就不会滚,他上下的是平的.
生5:我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
生6:我发现正方体的面都是一样大的.
生7:我发现长方体是这样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也是一样大的……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通过以游戏的形式来理解图形的特征,教学显得轻松自在,学生对图形的表象特征清晰而深刻.
二、 操作实践,形成空间观念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动手做的过程就是把握概念的本质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
师:大家剪了这么多的轴对称图形,虽然你们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找到了吗?
生1:都是对折后剪出来的.
生2:它们都有折痕.
师:这条折痕是一条怎样的线?
生3:直直的线.
师:你观察真仔细.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直的线叫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对称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4:要画直,要画成虚线.
先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剪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的过程,剪后再讨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轴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三、观察比较,完善空间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是学生获得并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更清晰.如《圆的面积》教学: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1: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同学们想一想,圆能转化成什么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师: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仔细观察,你拼成的图形和圆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生2:我们把圆纸片对折得到4个扇形,求出一个扇形的面积,再乘4就能得到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不会求,但是扇形像我们学过的三角形.
师:把扇形当成三角形求出面积可以吗?
生3:不行,这样求出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小.
师:怎样让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接近一些?
生4:折的份数越多,折出的形状越像三角形.
师:看来同学们再继续折纸有困难了,老师在电脑上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同学们刚才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形状(课件演示“正十六边形”),这一份看起来像是三角形了.现在我们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并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状.)分的份数更多其中的一份更像三角形.
生5:(感觉很神奇)越来越接近三角形了.
师:把圆剪一剪、拼一拼,得到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这样就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形状变了,什么没变呢?
生7: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即S=πr×r,即S=πr2.
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比较,这样,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了,学生理解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
四、 发挥优势,深化空间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大量的动画视频资料,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角的教学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错误的理解为边越长角越大,反之角越小.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就能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又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对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不能理解.这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就非常的深刻了.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们都会用到《几何画板》这一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图、文、声、像的情境中开阔思维.
五、 激发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对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它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想象更多的是一种操作后对已有表象的再现和回忆.如教学片断《直线、射线和角》,老师将准备好的手电筒射向墙面.学生说这不是射线,因为它有两个端点,是线段.我们只有把手电筒射向外面,远方,当光没有被物体挡住时,才能说是射线.是的,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站在一个无比空旷的地方,手电筒打亮,它的光照射出去,朝着一个方向无限延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条光线看做是一条射线.射线的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突破,得到了升华.
空间观念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协调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学生对几何形体才有深刻的认识,空间观念才能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滨海校区 312073)
每一阶段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不一,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他们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时,采取直观演示操作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此为教学的基础,逐渐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融入情境,感知空间观念
学生在平时的玩耍中,如搭积木,拼装小飞机、乘摩天轮等等活动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表象,这些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素材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通过融入的情境,架起了生活素材与数学知识两者间的桥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识图形(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家族里的四个好朋友,他们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个好朋友每个有每个的特点,他们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物品或盒子,(牙膏盒、肥皂盒、乒乓球、皮球、可乐罐头、魔方等等)四人小组合作,拼一拼,玩一玩,就能找到了.(学生边玩边说,5分钟后,老师进行了提问.)
师:同学们,谁先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球滚来滚去,不听话.因为他是圆的.
师:球没有平平的面,能向四面八方滚动.
生2:我发现圆柱上面、下面都是圆的,中间是一样粗的.若把它横放,它也会滚来滚去.
师:那谁来说说,球和圆柱的滚动方式一样吗?
生4:不一样.球是四面八方地滚,而圆柱只能上下来回滚或左右来回滚.圆柱竖起来就不会滚,他上下的是平的.
生5:我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
生6:我发现正方体的面都是一样大的.
生7:我发现长方体是这样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也是一样大的……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通过以游戏的形式来理解图形的特征,教学显得轻松自在,学生对图形的表象特征清晰而深刻.
二、 操作实践,形成空间观念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动手做的过程就是把握概念的本质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
师:大家剪了这么多的轴对称图形,虽然你们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找到了吗?
生1:都是对折后剪出来的.
生2:它们都有折痕.
师:这条折痕是一条怎样的线?
生3:直直的线.
师:你观察真仔细.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直的线叫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对称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4:要画直,要画成虚线.
先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剪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的过程,剪后再讨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轴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三、观察比较,完善空间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是学生获得并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更清晰.如《圆的面积》教学: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1: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同学们想一想,圆能转化成什么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师: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仔细观察,你拼成的图形和圆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生2:我们把圆纸片对折得到4个扇形,求出一个扇形的面积,再乘4就能得到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不会求,但是扇形像我们学过的三角形.
师:把扇形当成三角形求出面积可以吗?
生3:不行,这样求出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小.
师:怎样让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接近一些?
生4:折的份数越多,折出的形状越像三角形.
师:看来同学们再继续折纸有困难了,老师在电脑上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同学们刚才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形状(课件演示“正十六边形”),这一份看起来像是三角形了.现在我们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并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状.)分的份数更多其中的一份更像三角形.
生5:(感觉很神奇)越来越接近三角形了.
师:把圆剪一剪、拼一拼,得到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这样就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形状变了,什么没变呢?
生7: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即S=πr×r,即S=πr2.
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比较,这样,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了,学生理解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
四、 发挥优势,深化空间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大量的动画视频资料,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角的教学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错误的理解为边越长角越大,反之角越小.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就能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又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对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不能理解.这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就非常的深刻了.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们都会用到《几何画板》这一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图、文、声、像的情境中开阔思维.
五、 激发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对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它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想象更多的是一种操作后对已有表象的再现和回忆.如教学片断《直线、射线和角》,老师将准备好的手电筒射向墙面.学生说这不是射线,因为它有两个端点,是线段.我们只有把手电筒射向外面,远方,当光没有被物体挡住时,才能说是射线.是的,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站在一个无比空旷的地方,手电筒打亮,它的光照射出去,朝着一个方向无限延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条光线看做是一条射线.射线的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突破,得到了升华.
空间观念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协调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学生对几何形体才有深刻的认识,空间观念才能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滨海校区 31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