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和“个体学习”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
【关键词】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89-02
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和“个体学习”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一)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机会发表个人意见,展现自我,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较少,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当场答错时的尴尬,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没有包袱和压力的环境下,组员敢问敢说,畅所欲言。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面,而不再是关心自己句子说得正确与否这样的问题上。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利更多,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中获得其它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求只有每一位组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每位组员都认为自己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都学会教学内容,因此,他们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思维和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为了尽快尽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同学都会希望自己能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运用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来帮助组员,他们会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相互讲述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使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更多机会,用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来理解问题,进而也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不再是学习的个体,而是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此时,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合作学习”前的科学分组
主要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异质型合作小组”。“异质型合作小组”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建构成的小组合作形式。“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能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组间同质” 是指每组整体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等大致均衡。这样分组有利于小组之间形成合理的、公平的竞争,又促进组内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为8组,每组6—8人,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中的有效实施
教学中我们发现,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要如何进行合作。所以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要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二在课堂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与正确的引导提示,教师要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既做到重点突出,又要做到难点分散。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知识有一定梯度和难度,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品尝到这样的“果子”才是最香甜的,从而使合作落到实处,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实践证明,在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这一课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关键问题。合作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四、“合作学习”后的总结与反思
每次“合作学习”之后都要进行总结反思,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反思小组活动开展得是不是最好,小组成员是不是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的主要组织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关键词】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89-02
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和“个体学习”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一)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由于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机会发表个人意见,展现自我,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较少,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当场答错时的尴尬,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没有包袱和压力的环境下,组员敢问敢说,畅所欲言。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面,而不再是关心自己句子说得正确与否这样的问题上。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利更多,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中获得其它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求只有每一位组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每位组员都认为自己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都学会教学内容,因此,他们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思维和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为了尽快尽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同学都会希望自己能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运用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来帮助组员,他们会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相互讲述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使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更多机会,用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来理解问题,进而也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不再是学习的个体,而是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此时,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合作学习”前的科学分组
主要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异质型合作小组”。“异质型合作小组”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建构成的小组合作形式。“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能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组间同质” 是指每组整体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等大致均衡。这样分组有利于小组之间形成合理的、公平的竞争,又促进组内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为8组,每组6—8人,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中的有效实施
教学中我们发现,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要如何进行合作。所以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要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二在课堂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与正确的引导提示,教师要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既做到重点突出,又要做到难点分散。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知识有一定梯度和难度,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品尝到这样的“果子”才是最香甜的,从而使合作落到实处,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实践证明,在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这一课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关键问题。合作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四、“合作学习”后的总结与反思
每次“合作学习”之后都要进行总结反思,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反思小组活动开展得是不是最好,小组成员是不是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的主要组织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