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镜花缘》中的女权思想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李汝珍的《镜花缘》塑造了一个多彩的女性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的解放意识,突破了封建社会男权思想对女性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权利、地位的争取及对才能的高度赞扬,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该书承认了女性的才华,认为女性有参政的权利,勾画了女权社会的雏形。
  《镜花缘》是一部关注女性命运,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它有意识地表现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批判了封建纲常礼教对女性的摧残,发出了男女平等及待遇同等的强烈呼声,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问题的重视,也表明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
  胡适先生说:“李汝珍所见的是几千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这是《镜花缘》著作的宗旨。”这一概括指出了作品中涉及的有关女性的重要思想内容,以及作者先进的女性观。
  一、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社会
  作者对于女性权利的思考是理想与现实相交融。一方面,小说选择了武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将女性置于现实的最高地位,来彰显女性的政治风采和领导风范;另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理想的女儿国,运用大胆的想象构建了属于女性世界的美丽蓝图。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性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女性基本上被禁锢于家中,并无权利可言,而《镜花缘》选择了武则天所统治的时代,将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搬入小说,通过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女国王统治下的另类风景,肯定了女性的执政能力,大胆地争取女性权利,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点。
  武则天本是爱才之人,她曾说:“倘得一二良才,共理朝纲,得备顾问,心愿也就足矣。”(第五回)表现了她对于人才的渴望,并且她所重视的人才不仅局限于男子的能力,还注重女子的才能,提出了“灵秀不钟于男子”的观点,正是由于她的重视,才会有才女上官婉儿的出现,才会有“赌酒吟诗”(第四回)之事,才鼓励了女性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政治的渴望,使得女性因才而被赏识和重用,为女性权利的追寻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空间。
  在武后统治的时期,对女性有积极的权利保护政策。小说在四十一回中讲到她降恩旨十二条,这十二条中涉及旌表孝悌、掩埋枯骨、释放宫娥、恩养嫠妇、设立药局、起造贞祠以及养媪院、育女堂之类(第五十七回)等。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当时被忽视的女性问题,提出了有关妇女各方面的保护内容,争取女性本应有的权利。
  对于女性影响最大的且具有开创意义的是四十二回中讲到武后开设女科这一措施。小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塑造百名女子共同参加科考的场景,在这一女性群体中,百名女子各显才艺,使她们的形象大放光彩,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博学多才,竟使须眉男子都觉得相形见绌,自惭形秽。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思想,女子拥有了和男子同等的科考待遇,女性拥有了追求理想及功名的自由和权利。
  二、女性解放思想的渗透
  中国古代对于男女的婚事,有算命、合婚之说(第十二回)。婚姻乃人之大事,而将婚事寄托于算命合婚,将人的未来寄信于虚无飘渺的上天,这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思想。
  作者在小说十二回中借吴之和之口说道:“婚姻一事关系男女终身,理宜慎重,岂可草草?既要联姻,如果品行纯正,年貌相当,门第相对,既属绝好良姻,何必再去推算?总之,婚姻一事,若不论门第相对,不管年貌相当,惟以合婚为准,势必将就勉强从事,虽有极美良缘,亦必当面错过,一致日后儿女抱恨终生,追悔莫及。为父母,倘能洞察合婚之谬,惟以品行、年貌、门第为重,至于富贵寿考,亦为之听天命;既日后别有不虞,此心亦可对住儿女,儿女似亦无怨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男女婚事的重要性和算命合婚的不合理性。作者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肯定人的存在,尊重人的意愿,提出了优于合婚的准则,即品行纯正、年貌相当、门第相对,使得婚事有了相对的自由。
  小说前四十回海外篇,所涉及的女性大都是漂流海外的徐敬业、骆宾王等唐朝名臣之后,她们出身显贵,只因讨伐武后而遭受牵连,被迫漂流海外。在海外生活中,她们虽为女子却有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气质,她们虽清贫但却从不依附于他人,她们拥有独立的生活和参加社会劳动的能力。如骆红蕖、魏紫樱、徐丽蓉、姚芷馨等。
  骆红蕖是因为母亲报仇才“搬弓弄剑,操练武艺”而杀死大虫的勇敢青年,魏紫樱是擒拿狻猊,造福一方百姓的有为青年,徐丽蓉是“弹无虚发”的智勇青年,她们都是作者笔下拥有男子气魄的侠女形象,她们不仅拥有一身本领,也承担起了整个家庭,拥有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作者也塑造了授人纺织之术的姚芷馨。这些形象或拥有超凡的武艺,或具有帮助他人、造福一方百姓的善心和能力,这样就使得作品里的女性一改柔弱的面貌,她们是独立的形象,是自强的个体,这些女子摆脱了封建统治对于她们的束缚,从而勇敢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劳作,是一系列独立自强的新女性。
  在海外篇中的这些女性,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将闺阁女子置于海外,使女性成为生活的主人、生活的主宰者,表明女子也同样能坚强的生活,而不是依赖于男性才能生存。
  三、女权意识的强化
  在众多女子对于政治理想的积极追寻中,百名女性将希望寄托于科考来实现她们的政治抱负,这些女子积极入世,参加考试,但结果只是得到女博士、女学士、女儒士的虚名。小说的结局讲到她们除了唐闺臣、颜紫绡得道入仙,完成了最初的承诺,大多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归于原点,这使得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最后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归于平淡。孙吉昌在《绘图镜花缘题词》中也说:“镜花本空相,悟彻心无疑。”这种将“百花齐放”的恢宏场面与归于平淡的现实结局作对比的方式特别容易引起更多人心灵的思考与反思。这些纷纷扰扰的现实生活皆如浮沉,只有达到精神上的安静才是绝对的自由。
  作者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状的反对,是通过对女子缠足这一社会现象提出来的,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见解,使得现象的反映停留在了生活的表面,并没有深入社会本身,表现出作者对于封建社会的反抗并不彻底,作者对于这个社会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和遵从性。因此,小说的结局以唐朝的复位为终结,这一方面是作者忠君爱国的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终未能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羁绊。
  作者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是历史的必然,是由于“在文学这片心灵的旷野上,布满了男性的足迹,回荡着男性的声音,烙印着男性的思想和渴望”。在封建思想的牢笼下,作者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束缚,但是已经鼓舞着正在封建牢笼下受摧残的女性,为她们的解放吹响了前奏,引领着她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四、女权思想的局限性
  李汝珍反对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思想对妇女的压迫,力求通过弘扬女子才学来宣扬女性意识,给女子参与社会找到一条道路。但是,镜花水月难离现实土壤。由于其本身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思想见解,也没有彻底的反封建意识,更没有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妇女观念,决定了他在宣扬女性意识时必然会产生不彻底性。再加上其自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干扰,使得其妇女思想呈现出自相矛盾的必然特征,从而也限制了作者做出更大贡献的可能,时代对作者的制约使他更不可能建立自己完整先进的妇女解放思想。
  在清朝这个三纲五常思想盛行、儒教信仰达到了登峰造极地步的封建社会中,我们不能苛求作者。既然如此,为什么《镜花缘》在众多学者眼中有着如此之高的地位呢?这或许与当时社会缺少有关妇女解放思想的小说有关,后来学者们在探寻妇女解放的道路上,发现了《镜花缘》,突然眼前一亮,将其列为妇女解放的力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也就不难理解像胡适等这样的学者为什么如此推崇《镜花缘》了。所以,对《镜花缘》的评价不能盲目刻意拔高,也不能故意贬低,否则我们就会得出不全面甚至错误的观点。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以经典作品阅读推动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085)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735000)
其他文献
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不难发现无论哪档文章,对文采均有明确的要求:一类文(20~17分)要求有文采,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含意蕴;二类文(16~12分)要求较有文采,即词语恰当,句
语文是一门素质教育性学科,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重视高中语文。由于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逐渐将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分析的能力。现代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模块,是最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
所谓探究性阅读指为探讨、研究特定问题而进行的阅读。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阅读。通过精思细审,参照比较,使认识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甚至产生创造性的見解。它可以锻炼并表现阅读主体的实际才干。但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他们的大部分阅读都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课外阅读多为浏览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必不可少,教师应该从基本的训练开始,必须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走
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初中阶段,不同的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既达成共同的基本目标,又满足不同学生的特长需求?笔者以为灵活地运用引导策略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良方。  一、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要求,只有学生主动质疑,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成为学习“更上一层楼”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
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品,也是对生活的另一种诠释.随着歌唱艺术的发展, 歌唱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在歌唱表演中, 声乐技巧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2.过程与方法:1了解词作借景抒情及用典的艺术手法。2学会用"
在以高考为目标的应试导向下,高中语文教育存在很大的功利性,阅读教学容易被忽视,甚至偏离语文素养教育的本质目标,其中一个很大的表现就是阅读教学缺乏层次性和阶梯渐进性。高中生语文素质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隐性过程,所以,“阶梯式”阅读更符合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需要从宽泛阅读向精细化阅读的积极转变。“阶梯式”阅读可以更好地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便于教师监控学生的阅读过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突破,找到文本中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文本的文眼进行分析,并尝试探究文本中渗透情感之处,用对比法分析文本中某些关键词句,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若找对了切入点,那么阅读中的难点疑点自然能迎刃而解。  一、抓住文眼,预测主旨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揣摩文本的文眼,以此为关键揣摩文章的主题。这种猜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