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古以来,“同乐”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教育领域的“师生同乐”就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但是,就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而言,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现象依旧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课改改得不彻底、不到位。因此,只有利用有效的方法把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绘就一幅“师生同乐”的教育图景。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师生同乐;课堂教学
前言:新课改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同乐的教学模式。纵观目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一些棘手的问题依旧存在:学生因学习效率低下而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虽然学习成绩的提升不是唯一、也不是终极目标,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为了改善这样的问题,为了使学生逃离苦海,进入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乐园”中,教师就应当立足于新课改,以“师生同乐”理念为指导,采取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增加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一、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构建互动模式,为师生同乐奠基
打造“师生同乐”的课堂的首要环节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就必然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相反,当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文化知识时,他们往往能够进入学习的“欢乐谷”,获得美的享受,乐的体验。然而,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依旧进行考点的灌输。对此,教师若能构建互动的教学模式就有利于突破这一问题。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师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
二、以生本理念为着力点,让学生做主角,为师生同乐赋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教学中的很多环节均离不开教师。但是,即便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大包大揽,以至于超越学生的地位。因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是学生而非教师。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地进行放权,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例如,在讲授《大洲和大洋》的时候,教师就让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自行探究了如下几个知识要点:第一,全球海陆的分布特点。第二,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轮廓、分布特征。第三,被赤道、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穿越的大洲有哪些?第四,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比较。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主动权,还使教师摆脱了“个人独讲”所产生的疲倦感,如此一来,师生皆获益。
三、以培育素养为创新点,进行深度学习,为师生同乐助力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逐渐认识到:向学生传播知识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点,比这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因为知识只能使学生受用一时,而素养却能化作营养融入学生的血液与骨髓中,使其受用一生。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他们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学生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素养与快乐。与此同时,师生同乐之花也得以盛开。例如,在讲授《傍水而居》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度学习。教师让学生对水资源的分布、世界四大渔场等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水上都市——威尼斯进行了深度学习。经过深度探究,学生发现威尼斯具有如下特点。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就挑战而言,威尼斯则因水而危:海水倒灌,环境污染等问题。经过多个方面的深度解析,學生对傍水而居的城市有了深入的认识。
四、以共享共赢为落脚点,开展小组合作,为师生同乐添彩
师生同乐的关键在于共享共赢。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受益,才能构建教育教学中的“同乐体”。师生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远。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关系不亲不近的情况下,学生又怎能信其道呢?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共享共赢为落脚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从而拉近师生距离,打造师生同乐的“合作圈”。
结语: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人的自鸣曲,而是师生间的大合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而是一群人的同乐共享。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构建互动模式,为师生同乐奠基、以生本理念为着力点,让学生做主角,为师生同乐赋能、以培育素养为突破点,释放学生个性,为师生同乐助力、以共享共赢为落脚点,开展小组合作,为师生同乐添彩等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革新,从而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进而奏响了“师生同乐”的大合唱。
参考文献:
[1]洪徐梅.历史与社会课程建设——浅探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之培育[J].新课程,2020(36):32-33.
[2]汪文渊.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19.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师生同乐;课堂教学
前言:新课改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同乐的教学模式。纵观目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一些棘手的问题依旧存在:学生因学习效率低下而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虽然学习成绩的提升不是唯一、也不是终极目标,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为了改善这样的问题,为了使学生逃离苦海,进入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乐园”中,教师就应当立足于新课改,以“师生同乐”理念为指导,采取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增加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一、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构建互动模式,为师生同乐奠基
打造“师生同乐”的课堂的首要环节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就必然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相反,当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文化知识时,他们往往能够进入学习的“欢乐谷”,获得美的享受,乐的体验。然而,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依旧进行考点的灌输。对此,教师若能构建互动的教学模式就有利于突破这一问题。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师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
二、以生本理念为着力点,让学生做主角,为师生同乐赋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教学中的很多环节均离不开教师。但是,即便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大包大揽,以至于超越学生的地位。因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是学生而非教师。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地进行放权,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例如,在讲授《大洲和大洋》的时候,教师就让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自行探究了如下几个知识要点:第一,全球海陆的分布特点。第二,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轮廓、分布特征。第三,被赤道、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穿越的大洲有哪些?第四,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比较。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主动权,还使教师摆脱了“个人独讲”所产生的疲倦感,如此一来,师生皆获益。
三、以培育素养为创新点,进行深度学习,为师生同乐助力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逐渐认识到:向学生传播知识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点,比这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因为知识只能使学生受用一时,而素养却能化作营养融入学生的血液与骨髓中,使其受用一生。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他们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学生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素养与快乐。与此同时,师生同乐之花也得以盛开。例如,在讲授《傍水而居》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度学习。教师让学生对水资源的分布、世界四大渔场等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水上都市——威尼斯进行了深度学习。经过深度探究,学生发现威尼斯具有如下特点。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就挑战而言,威尼斯则因水而危:海水倒灌,环境污染等问题。经过多个方面的深度解析,學生对傍水而居的城市有了深入的认识。
四、以共享共赢为落脚点,开展小组合作,为师生同乐添彩
师生同乐的关键在于共享共赢。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受益,才能构建教育教学中的“同乐体”。师生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远。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关系不亲不近的情况下,学生又怎能信其道呢?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共享共赢为落脚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从而拉近师生距离,打造师生同乐的“合作圈”。
结语: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人的自鸣曲,而是师生间的大合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而是一群人的同乐共享。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构建互动模式,为师生同乐奠基、以生本理念为着力点,让学生做主角,为师生同乐赋能、以培育素养为突破点,释放学生个性,为师生同乐助力、以共享共赢为落脚点,开展小组合作,为师生同乐添彩等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革新,从而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进而奏响了“师生同乐”的大合唱。
参考文献:
[1]洪徐梅.历史与社会课程建设——浅探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之培育[J].新课程,2020(36):32-33.
[2]汪文渊.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