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会议通过了扶持粮食生产的10条措施,俗称“国十条”。会议指出,保持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今年我国华北地区的持续干旱,以及种粮成本的不断提高,为了稳定粮食7连增的格局,国家出台了十项措施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其中包括加大财政补贴,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等,认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就能够战胜困难,夺取今年粮食的大丰收。纵观“国十条”政策,我们发现在当前不利形势下,国务院出台扶持政策非常及时,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将有助于引导农民增加投入、加强田间管理,变“灾后补”为“灾前补”,努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减少灾害损失,粮食扶植政策较前两年显的愈发“成熟”。
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
对于此次,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各界人士反应不一,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稻积极性;另一方面,虽然本次最低收购价提升幅度增大,但仍略低于当前市场价格,不过最低收购价的再次提高支撑了后期的看涨心理。不过市场人士反应,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提升幅度比较大,对加大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谷的市场后期价格看涨预期。之所以选择在春节过后公布提高稻谷收购价格,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种田去城里打工,很多田地荒芜,为了有效地保障了我们农民的利益,让农民觉得今年种田的收入将大有增加,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坚定不移,有利于减少农民的灾害损失,稳定农民种粮的收益预期,提高种粮、管粮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部分地方因连续丰收而出现放松抓粮的倾向,也是目前制约粮食生产的突出问题。前些年中国一直是一个玉米出口国,但是近几年却成为了玉米进口国,如果国家不出台政策扶植稻谷的生产的话,几年后稻谷也会走向玉米一样的道路,当中国人民的饭碗端在别人的手中时,当中国人民的口粮完全依赖进口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严重受限。所以至2004年以来,国家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事实证明这些收购政策有效的稳定了农产品市场价格,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需要,适应了人民消费需求的需要,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对于这次的国务院最新扶植粮食生产政策,农业部有关人士称“国务院高密度出台抗旱促粮政策,不是因为粮食生产和供应已出问题,而是为了防止将来出问题;并非旱情已不可逆,而是今年夏粮生产尤为重要”。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去年我国气侯条件极端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重发,西南地区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北方冬麦区持续低温,东北、西北气温回升缓慢,新疆、内蒙古等地遭受历史罕见的寒潮冰雪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困难,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华北、黄淮地区降水仍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建设,决心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尽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2011年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助范围。在原定受旱严重6省6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补助旱区200个县,每县补助200万元,用于购置抗旱应急拉水车辆、移动抗旱浇地设备等。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先期安排受旱严重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央投资40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继续用于旱区大型灌区改造骨干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需要可主要用于抗旱应急水源和灌区田间工程建设。实施上述政策,中央安排资金67亿元。相比之下2010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充实和完善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加快建立各级政府投资稳定增长和保障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和泵站更新改造、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009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要求增加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规模,加大抗旱资金投入,提前做好抗旱水源工程和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产粮大县粮食生产条件。今年国家特别重视水利建设,一步强调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个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加大粮食补贴力度
2011年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提出,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补助标准仍为每亩10元,实施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每亩补助10元。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冬小麦主产区农民购置抗旱急需的水泵、喷灌机械设备以及其他抗旱节水机具补贴,增加抗旱机具数量,提高旱区农机装备水平。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的800个县和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源头区的200个县,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2000个规模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中央财政每个补助25万元。实施东北水稻育秧大棚补助。中央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0万栋。实施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补助,补助面积5000万亩,每亩补助10元。此次补贴政策较2009年,2010年有了很大提高,补贴的资金从总体上更多了,补贴的范围更广了。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的补贴如下:实施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和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补助。中央财政按每亩10元的标准,对全国11个冬小麦主产区5300万亩弱苗麦田给予补助,对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2500万亩玉米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给予补助。对黑龙江、吉林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给予补助。增加高产创建补助。中央财政在已安排6亿元高产创建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5亿元。新增资金向水稻尤其是东北优质粳稻产区倾斜。继续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由每斤1.85元提高到1.95元。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中央财政在今年已安排14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重点支持西南和北方地区机耕机播,加快春播进度。实施新疆内蒙古冰雪灾区牲畜饲草料补助。中央财政增加补助资金1.5亿元,用于组织调运饲草和饲料,解决新疆、内蒙古灾区3000万头(只)受灾牲畜安全度春短期补饲和接羔育幼需要。落实冻猪肉收储计划,加快猪肉收储进度。适时启动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养殖户(场)能繁母猪的临时饲养补贴。2009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补贴如下:加大补贴政策力度,稳定秋冬种面积。对小麦的良种补贴继续覆盖所有的种植区域,在长江流域10省市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继续实施油菜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机具种类。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进一步做好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工作。
三年来国家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的异同
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的粮食补贴政策较往年更成熟,由“灾后补”变“灾前补”。有专家称,由于粮价稳定走高,当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较高,但由于抗灾设施薄弱,农民抗灾积极性较低。这次国家新出台抗旱浇水补助、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有利于提高地方和农民的抗灾积极性。“与过去灾后救助不同,这次是灾前补助,是真正的未雨绸缪。”专家普遍认为。农业部有关人士表示,从扩大抗旱补助,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表明国家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物价的着力点,已从此前单纯北方小麦产区的抗旱,扩大到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扶持,实现了从“单纯抗旱”到“综合促粮”的转变。此次新增的几种抗旱补助,是我国继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之后的新政策,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惠农促粮政策体系,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发以及我国粮食安全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
对于此次,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各界人士反应不一,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稻积极性;另一方面,虽然本次最低收购价提升幅度增大,但仍略低于当前市场价格,不过最低收购价的再次提高支撑了后期的看涨心理。不过市场人士反应,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提升幅度比较大,对加大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谷的市场后期价格看涨预期。之所以选择在春节过后公布提高稻谷收购价格,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种田去城里打工,很多田地荒芜,为了有效地保障了我们农民的利益,让农民觉得今年种田的收入将大有增加,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坚定不移,有利于减少农民的灾害损失,稳定农民种粮的收益预期,提高种粮、管粮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部分地方因连续丰收而出现放松抓粮的倾向,也是目前制约粮食生产的突出问题。前些年中国一直是一个玉米出口国,但是近几年却成为了玉米进口国,如果国家不出台政策扶植稻谷的生产的话,几年后稻谷也会走向玉米一样的道路,当中国人民的饭碗端在别人的手中时,当中国人民的口粮完全依赖进口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严重受限。所以至2004年以来,国家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事实证明这些收购政策有效的稳定了农产品市场价格,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需要,适应了人民消费需求的需要,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对于这次的国务院最新扶植粮食生产政策,农业部有关人士称“国务院高密度出台抗旱促粮政策,不是因为粮食生产和供应已出问题,而是为了防止将来出问题;并非旱情已不可逆,而是今年夏粮生产尤为重要”。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去年我国气侯条件极端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重发,西南地区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北方冬麦区持续低温,东北、西北气温回升缓慢,新疆、内蒙古等地遭受历史罕见的寒潮冰雪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困难,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华北、黄淮地区降水仍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建设,决心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尽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2011年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助范围。在原定受旱严重6省6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补助旱区200个县,每县补助200万元,用于购置抗旱应急拉水车辆、移动抗旱浇地设备等。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先期安排受旱严重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央投资40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继续用于旱区大型灌区改造骨干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需要可主要用于抗旱应急水源和灌区田间工程建设。实施上述政策,中央安排资金67亿元。相比之下2010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充实和完善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加快建立各级政府投资稳定增长和保障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和泵站更新改造、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009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要求增加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规模,加大抗旱资金投入,提前做好抗旱水源工程和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产粮大县粮食生产条件。今年国家特别重视水利建设,一步强调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个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加大粮食补贴力度
2011年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提出,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补助标准仍为每亩10元,实施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每亩补助10元。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冬小麦主产区农民购置抗旱急需的水泵、喷灌机械设备以及其他抗旱节水机具补贴,增加抗旱机具数量,提高旱区农机装备水平。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的800个县和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源头区的200个县,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2000个规模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中央财政每个补助25万元。实施东北水稻育秧大棚补助。中央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0万栋。实施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补助,补助面积5000万亩,每亩补助10元。此次补贴政策较2009年,2010年有了很大提高,补贴的资金从总体上更多了,补贴的范围更广了。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的补贴如下:实施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和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补助。中央财政按每亩10元的标准,对全国11个冬小麦主产区5300万亩弱苗麦田给予补助,对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2500万亩玉米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给予补助。对黑龙江、吉林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给予补助。增加高产创建补助。中央财政在已安排6亿元高产创建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5亿元。新增资金向水稻尤其是东北优质粳稻产区倾斜。继续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由每斤1.85元提高到1.95元。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中央财政在今年已安排14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重点支持西南和北方地区机耕机播,加快春播进度。实施新疆内蒙古冰雪灾区牲畜饲草料补助。中央财政增加补助资金1.5亿元,用于组织调运饲草和饲料,解决新疆、内蒙古灾区3000万头(只)受灾牲畜安全度春短期补饲和接羔育幼需要。落实冻猪肉收储计划,加快猪肉收储进度。适时启动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养殖户(场)能繁母猪的临时饲养补贴。2009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补贴如下:加大补贴政策力度,稳定秋冬种面积。对小麦的良种补贴继续覆盖所有的种植区域,在长江流域10省市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继续实施油菜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机具种类。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进一步做好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工作。
三年来国家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的异同
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的粮食补贴政策较往年更成熟,由“灾后补”变“灾前补”。有专家称,由于粮价稳定走高,当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较高,但由于抗灾设施薄弱,农民抗灾积极性较低。这次国家新出台抗旱浇水补助、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有利于提高地方和农民的抗灾积极性。“与过去灾后救助不同,这次是灾前补助,是真正的未雨绸缪。”专家普遍认为。农业部有关人士表示,从扩大抗旱补助,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表明国家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物价的着力点,已从此前单纯北方小麦产区的抗旱,扩大到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扶持,实现了从“单纯抗旱”到“综合促粮”的转变。此次新增的几种抗旱补助,是我国继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之后的新政策,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惠农促粮政策体系,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发以及我国粮食安全都有很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