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夏目漱石深受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后来,他又把这个思想发展为对日本式现代化的批评。他的这种批判思想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中,还表现在他的文章和其中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本文尝试通过对其小说《三四郎》的分析,解读他笔下所表现出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精神世界,体味他对日本盲目近代化的痛惜,从而挖掘其小说中所蘊含之真正价值。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明批判盲目欧化教育勅语
中图分类号:I313.06文献标识码:A
夏目漱石是日本的一位大文豪,他在日本的地位犹如鲁迅在中国的地位。虽然他的创作时期只有十年,却是一个多产的作家,留给世人许多优秀的作品。
夏目漱石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虽然在几个阶段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但他总是使自己的作品带有较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本文试就他的前期作品《三四郎》加以分析,从中窥探出夏目漱石对于日本现代文明的批判。
1 《三四郎》的写作背景
1900年,夏目漱石留学伦敦,三年期间亲眼目睹了“大英帝国”日趋没落的社会现实,痛感资本主义文明的腐败,促使他对祖国的命运更加关切。在这种背景下,《三四郎》应运而生。它是夏目漱石于1908年9月1日至12月29日共147回发表在东京·大阪《朝日新闻》上的报纸连载小说,是他的前“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前三部曲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对资本主义批判最尖锐的一部小说。读夏目漱石不能不谈他的思想性,而要真正理解漱石的作品和思想,《三四郎》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文本。
漱石的文明批判可谓是贯穿于《三四郎》的始末,那么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文明批判呢?他又是从哪些方面如何来表现的呢?他的这种社会批判在当代日本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试做探讨。
笔者认为作者在《三四郎》中大致通过战争、盲目欧化以及教育三个方面的描写对日本的现代化产生的“文明”现象进行了抨击。
2 对战争的批判
在文章刚开头,火车上的女子就提到自己丈夫的遭遇:曾长期在海军任职,日俄战争中去了旅顺,战争结束后曾回来住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为了赚钱,再一次去了大连,近半年以来音信全无,得不到丈夫音信的女子想到中国去寻找自己的丈夫,但因没有旅费而无法成行。离开年轻的妻子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丈夫的身影,丈夫外出谋生后独自一人过着凄惨生活的女性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夏目漱石对战争、对军人的厌恶之情跃然纸上。“不明白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要是战争能给人带来些什么好处倒也罢了,可是宝贝儿子被杀,物价直往上涨。还有比这更蠢的事吗? 世道太平,何须离井背乡去赚钱? 这都是战争造成的!”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大爷的肺腑之言。本应是颐养天年的岁数,却要忍受丧子的苦痛,不仅如此,还要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承受生活的重担,“脊梁上布满了灸过的痕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战争胜利还是失败,处在最低层的人民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夏目漱石给予战争以极度的嘲笑和尖锐的披露。
“看到爱吃的东西,自然要伸出手去,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像猪啦什么的,不能伸手就代之以鼻。”在这段话中,夏目漱石把日本侵略邻国、努力成为“一等国”的野心,比喻为要吃好东西的“猪”;由此可见,夏目漱石对战争是发自内心的厌恶,对当时明治政府所制定的战争政策,对日本人可以从崇拜外国急转为国粹主义,自卑感一下子可以变成唯我独尊,感情上大起大落,只注意蜗牛大小的利益而甘做井底之蛙的岛国劣根性进行了深刻无情的批判。
3 对盲目欧化的批判
广田先生具有很高的学识和修养,他清高自诩,卓然不群,对待人生和社会始终抱以高蹈的批判目光。他对社会现实采取强烈的批判态度。从广田先生这个人物身上,读者可以窥见作家本人的影子。
作者通过广田先生之口说,即使日俄战争打赢了,日本成了一流强国也无济于事,还会亡国。漱石认为日俄战争为非正义之战,讽刺日本参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将会失败。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他的预见已经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所证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只可惜现在的日本人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了。这也可以说是日本的漱石研究的一个特点,也许应该说是缺点更为恰当。
此外当广田先生看到古寺和涂漆的洋房时,“这是不合时势的东西,日本的物质界和精神界都是如此。”“…看上去实在滑稽。但没有人注意到这点,谁都不以为怪。这种现象就代表着日本的社会。”
纯朴的三四郎作为“一个普通的乡下人头一次置身于闹市中心”就像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般,无论是从视觉还是从感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最让三四郎吃惊的是“不管走到哪里,全是一样的东京味儿,而且到处都堆放着木材、石头。新的房屋都远离马路一两丈远,古老的(下转第142页)(上接第138页)仓库只拆除了一半,前半部被精心地保护下来。看样子所有的东西都在继续遭到破坏;同时,所有的东西又都在建设之中。东京发生着巨大的变动。”这里“木材、石头、古老的仓库”展现出一幅残垣破壁、百废待兴的景象。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经历了两大战争,日本政府对外加紧侵略掠夺,对内镇压工农斗争和革命运动。日本社会处于大变动过程中:西洋事物和西洋学说蜂拥而入东与西交错,新与旧并存,旧的正在遭到破坏,新的正在加紧建设,这个变动是深刻的,因为它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世界,而且渗透到内在的精神世界。在社会上和知识界,崇拜西洋的思想,不满现状的思想,民族自立的思想,自轻自贱的思想,什么都有,不一而是。这个变动又是剧烈的,因为明治四十年间经历了西方三百年间的历史过程。夏目漱石在明治四十四年做过《现代日本的开化》的讲演,其中深切地感叹道:西方的开化是内发的,日本现代的开化是外发的。……西方的开化如行云流水自然而动,维新以后与外国交往的日本的开化则大相径庭。……日本人模仿西洋礼节,由于不是自然发酵于内而酿出的礼式,一招一式难免做作,不堪入目。……一言以蔽之,现代日本的开化是肤浅的开化。流露出作者对于日本人盲目欧化的不满情绪。
4 对教育不彻底的批判
日本的近代教育是伴随明治维新开始的。但是,如明治维新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一样,日本近代教育的特征也是以“教育勅语”为核心的充满封建因素的天皇制的教育。 规定日本近代教育指导思想的是1890年颁布的明治天皇的所谓“教育勅语”。《教育敕语》以天皇之口对国民提出了服从军国主义的总要求,是军国主义的大纲,也是约束国民思想意识的大法。《教育敕语》成为每一个学生和日本人思想意识和言行的规范和准则。明治时代1903年, 夏目漱石回国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及帝国大学任教,对明治时代日本资产阶级教育界的虚伪与冷酷,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是他在思想和文学史上发生深刻转机的时期,孕育了“漱石文学”对日本近代社会强烈的批判精神。
5 夏目漱石的批判意义
夏目漱石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所反映的是他自己以及他周围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他的作品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而且具体地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绪,深入地探索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诸如他们对社会黑暗势力和黑暗现象的憎恶,他们在男女关系等问题上的私心杂念和苦恼矛盾。这些在《三四郎》中都有了充分的体现。至今,这部小说仍然以它深厚的思想性和高妙的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受到各国读者的广泛欢迎。
夏目漱石对于日本近代文明的批判,直至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他的作品透漏出的思想性仍待于我们去发掘。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明批判盲目欧化教育勅语
中图分类号:I313.06文献标识码:A
夏目漱石是日本的一位大文豪,他在日本的地位犹如鲁迅在中国的地位。虽然他的创作时期只有十年,却是一个多产的作家,留给世人许多优秀的作品。
夏目漱石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虽然在几个阶段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但他总是使自己的作品带有较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本文试就他的前期作品《三四郎》加以分析,从中窥探出夏目漱石对于日本现代文明的批判。
1 《三四郎》的写作背景
1900年,夏目漱石留学伦敦,三年期间亲眼目睹了“大英帝国”日趋没落的社会现实,痛感资本主义文明的腐败,促使他对祖国的命运更加关切。在这种背景下,《三四郎》应运而生。它是夏目漱石于1908年9月1日至12月29日共147回发表在东京·大阪《朝日新闻》上的报纸连载小说,是他的前“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前三部曲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对资本主义批判最尖锐的一部小说。读夏目漱石不能不谈他的思想性,而要真正理解漱石的作品和思想,《三四郎》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文本。
漱石的文明批判可谓是贯穿于《三四郎》的始末,那么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文明批判呢?他又是从哪些方面如何来表现的呢?他的这种社会批判在当代日本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试做探讨。
笔者认为作者在《三四郎》中大致通过战争、盲目欧化以及教育三个方面的描写对日本的现代化产生的“文明”现象进行了抨击。
2 对战争的批判
在文章刚开头,火车上的女子就提到自己丈夫的遭遇:曾长期在海军任职,日俄战争中去了旅顺,战争结束后曾回来住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为了赚钱,再一次去了大连,近半年以来音信全无,得不到丈夫音信的女子想到中国去寻找自己的丈夫,但因没有旅费而无法成行。离开年轻的妻子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丈夫的身影,丈夫外出谋生后独自一人过着凄惨生活的女性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夏目漱石对战争、对军人的厌恶之情跃然纸上。“不明白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要是战争能给人带来些什么好处倒也罢了,可是宝贝儿子被杀,物价直往上涨。还有比这更蠢的事吗? 世道太平,何须离井背乡去赚钱? 这都是战争造成的!”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大爷的肺腑之言。本应是颐养天年的岁数,却要忍受丧子的苦痛,不仅如此,还要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承受生活的重担,“脊梁上布满了灸过的痕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战争胜利还是失败,处在最低层的人民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夏目漱石给予战争以极度的嘲笑和尖锐的披露。
“看到爱吃的东西,自然要伸出手去,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像猪啦什么的,不能伸手就代之以鼻。”在这段话中,夏目漱石把日本侵略邻国、努力成为“一等国”的野心,比喻为要吃好东西的“猪”;由此可见,夏目漱石对战争是发自内心的厌恶,对当时明治政府所制定的战争政策,对日本人可以从崇拜外国急转为国粹主义,自卑感一下子可以变成唯我独尊,感情上大起大落,只注意蜗牛大小的利益而甘做井底之蛙的岛国劣根性进行了深刻无情的批判。
3 对盲目欧化的批判
广田先生具有很高的学识和修养,他清高自诩,卓然不群,对待人生和社会始终抱以高蹈的批判目光。他对社会现实采取强烈的批判态度。从广田先生这个人物身上,读者可以窥见作家本人的影子。
作者通过广田先生之口说,即使日俄战争打赢了,日本成了一流强国也无济于事,还会亡国。漱石认为日俄战争为非正义之战,讽刺日本参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将会失败。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他的预见已经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所证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只可惜现在的日本人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了。这也可以说是日本的漱石研究的一个特点,也许应该说是缺点更为恰当。
此外当广田先生看到古寺和涂漆的洋房时,“这是不合时势的东西,日本的物质界和精神界都是如此。”“…看上去实在滑稽。但没有人注意到这点,谁都不以为怪。这种现象就代表着日本的社会。”
纯朴的三四郎作为“一个普通的乡下人头一次置身于闹市中心”就像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般,无论是从视觉还是从感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最让三四郎吃惊的是“不管走到哪里,全是一样的东京味儿,而且到处都堆放着木材、石头。新的房屋都远离马路一两丈远,古老的(下转第142页)(上接第138页)仓库只拆除了一半,前半部被精心地保护下来。看样子所有的东西都在继续遭到破坏;同时,所有的东西又都在建设之中。东京发生着巨大的变动。”这里“木材、石头、古老的仓库”展现出一幅残垣破壁、百废待兴的景象。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经历了两大战争,日本政府对外加紧侵略掠夺,对内镇压工农斗争和革命运动。日本社会处于大变动过程中:西洋事物和西洋学说蜂拥而入东与西交错,新与旧并存,旧的正在遭到破坏,新的正在加紧建设,这个变动是深刻的,因为它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世界,而且渗透到内在的精神世界。在社会上和知识界,崇拜西洋的思想,不满现状的思想,民族自立的思想,自轻自贱的思想,什么都有,不一而是。这个变动又是剧烈的,因为明治四十年间经历了西方三百年间的历史过程。夏目漱石在明治四十四年做过《现代日本的开化》的讲演,其中深切地感叹道:西方的开化是内发的,日本现代的开化是外发的。……西方的开化如行云流水自然而动,维新以后与外国交往的日本的开化则大相径庭。……日本人模仿西洋礼节,由于不是自然发酵于内而酿出的礼式,一招一式难免做作,不堪入目。……一言以蔽之,现代日本的开化是肤浅的开化。流露出作者对于日本人盲目欧化的不满情绪。
4 对教育不彻底的批判
日本的近代教育是伴随明治维新开始的。但是,如明治维新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一样,日本近代教育的特征也是以“教育勅语”为核心的充满封建因素的天皇制的教育。 规定日本近代教育指导思想的是1890年颁布的明治天皇的所谓“教育勅语”。《教育敕语》以天皇之口对国民提出了服从军国主义的总要求,是军国主义的大纲,也是约束国民思想意识的大法。《教育敕语》成为每一个学生和日本人思想意识和言行的规范和准则。明治时代1903年, 夏目漱石回国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及帝国大学任教,对明治时代日本资产阶级教育界的虚伪与冷酷,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是他在思想和文学史上发生深刻转机的时期,孕育了“漱石文学”对日本近代社会强烈的批判精神。
5 夏目漱石的批判意义
夏目漱石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所反映的是他自己以及他周围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他的作品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而且具体地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绪,深入地探索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诸如他们对社会黑暗势力和黑暗现象的憎恶,他们在男女关系等问题上的私心杂念和苦恼矛盾。这些在《三四郎》中都有了充分的体现。至今,这部小说仍然以它深厚的思想性和高妙的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受到各国读者的广泛欢迎。
夏目漱石对于日本近代文明的批判,直至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他的作品透漏出的思想性仍待于我们去发掘。